-
1 # 唱歌就來我要為你歌唱
-
2 # 古今多少笑談事
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Mount Rushmore National Memorial),俗稱為美國總統山、美國總統公園,是一座坐落於南達科他州基斯通附近的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紀念公園。目前只有四位:
初代火影 千手柱間
二代火影 千手扉間
三代火影 猿飛日斬
四代火影 波風水門
-
3 # 歷史地理儲存站
早在1923年,就有一位名叫多恩·羅賓遜(Doane Robinson)的歷史學家提出在拉什莫爾山雕刻總統群像,以為南達科他州吸引更多遊客。為此他在1924年說服了雕刻家格曾·博格勒姆(Gutzon Borglum)前往布拉克山地區勘察,以判定這一地區是否適宜進行這一巨大的雕刻工程。起初設想的雕刻地點是布拉克山地區的尼德爾斯(Needles),那裡有許多花崗岩柱可供雕刻。然而後來博格勒姆發現尼德爾斯地區的花崗岩長年受侵蝕作用損耗,難以在上面雕刻如此巨大的作品。而拉什莫爾山卻符合雕刻的條件。博格勒姆在他看到拉什莫爾山時曾說:“美利堅將在這條天際線上延伸”。1925年3月,美國國會正式批准建設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此間柯立芝總統強調,除了不可缺少的華盛頓之外,雕刻的其他三位總統必須為兩位共和黨人、一位民主黨人。從1927年10月4日到1941年10月31日,格曾·博格勒姆和約四百名工人花了整整14年時間,雕刻出了高達60英尺(約合18米)的四位美國總統巨像。這四位總統是喬治·華盛頓、托馬斯·傑斐遜、西奧多·羅斯福和亞伯拉罕·林肯——他們代表了美國前150年的歷史。博格勒姆之所以選擇這四位總統,是因為他們在美國曆史上享有的重要地位。
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領導美華人民贏得了獨立,制定了憲法,建立了國家 ,美國公眾親切稱他為“國父”;
托馬斯,傑佛遜,是參與起草《獨立宣言》的開國功臣,當選總統後,堅信個人權利和自由,把民主政治向前推進一大步;
十六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在美華人民心目中,享有崇高的聲譽,美國公眾對這位總統的評價是不矯揉造作,說話、辦事老實。特別是1863年,他釋出了“解放黑奴宣言”後,公眾更稱頌他是“偉大的解放者”;
狄奧多,羅斯福,這位二十六任總統,因在美西戰爭中戰功顯著,而獲得“聖胡安山英雄”的讚譽。
回覆列表
美國“總統山”上雕刻的四位總統頭像
在美國南達科他州境內西南部拉皮德城西南方的拉什莫爾山的東南坡上,有一群世界上最大的人面雕刻。因其山上雕刻著美國四位總統的頭像,而被人稱做“總統山”。 這四位總統分別是美國第1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美國第3任總統傑斐遜,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和美國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這4位總統都是對美國曆史有重大影響的偉人,他們的人面雕像從下頦到頭頂,高達20米,光是一個鼻子就有6米長,距離地面則1800米。從地面向上望,正在修理鼻子的工人好像一隻小蒼蠅,落在鼻子上。如果按照正常人面部與身體相對比例來看,他們的身長應該高達141米。
1927 年,柯立芝總統宣佈將拉什莫爾山闢為國家紀念場,雕刻工程也同時開始。南達科他州一位歷史學家主張在拉什莫爾山的布萊克丘陵山地內雕刻名人像,以發展旅遊業,美國著名雕刻家兼畫家曾·博格勒姆立即建議雕刻總統面部像以增加此山的光榮。於是,雕刻工人加爾文·柯立芝按照博格勒姆的指示進行雕刻,歷時14年之久,終於於1941年完成。 4位總統的頭像從左至右共分四排,左起第一位是華盛頓,在第一排;第二位是傑斐遜,在第二排,位於華盛頓之後;右起第一位是林肯,在第三排;右起第二位是羅斯福,在第四排。次序有先有後,顯示了雕刻設計者高超的設計技巧和獨到的歷史眼光。
華盛頓像是一座胸像,頭部是圓雕,頭像的頭頂已離開山頭,即雕像頭頂已不是山頂,從衣領部分開始向浮雕過渡,右邊的衣領轉成浮雕線刻,保留了原來的山形,左邊衣領刻成浮雕,肩部和胸部因山形而粗刻,因此整個雕像頭部五官形象突出,清晰而集中,只見華盛頓安詳地望著遠方,口緊閉著,眉宇略鎖,顯露出嚴肅而又堅決的表情,彷彿對勝利充滿了信心。華盛頓肖像是4 個巨人肖像中唯一的胸像,其餘3位總統頭像的頭頂連線頭頂,其中羅斯福總統的頭頂全部是山頂。
在華盛頓雕像的左邊是傑斐遜雕像。傑斐遜是著名的《獨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雕像突出了他作為美國民族和民主革命先驅者的風采和智慧,他的頭髮彎曲,前額突出,雙眼炯炯有神,頭部微仰,嘴角微抿,從悠閒當中透露出果敢和堅強。
羅斯福雕像位於傑斐遜雕像之左,他與林肯的雕像只刻了臉部,腦後與石山連在一起,頸與胸部均未刻出。羅斯福頭像下頜略收,唇上短髭粗而濃,雙目深陷,兩眉緊鎖,面部稜角分明,戴一副秀麗的眼鏡,與華盛頓與傑斐遜剛毅的造型形成鮮明的對比。
四座雕像的最左邊一位是林肯,這位深受美國黑人和下層人民愛戴的偉人言行一致,雕像突出了他嚴肅、認真的性格特徵。
這組巨型雕像既突出了每個人的性格特徵,又巧妙地組合在一個統一的構圖之中。如果按照年代排列,羅斯福應該排在林肯之後,但是出於藝術上的考慮,把羅斯福放在林肯的右邊使它與兩旁的雕像形成了更為鮮明的對比。4 座雕像的面部雖然不朝向一個焦點,但是他們都看著遠方,而且排列在相同的高度,左邊3 座雕像頸項以下的橫線都是連貫的,隱去了3 人的胸肩,彼此融為一體,有機地統一起來,加強了雕像間形與神的聯絡。
拉什莫爾山的石刻構圖,曾經多次改動,主要原因是山石內層的花崗岩有裂縫或瑕疵。由於在外表很難發現內層的岩石情況,所以刻到內層時只好改變構圖。
1930 年7 月4 日,華盛頓像首先完成,接下來在刻傑斐遜像時遇到了很大麻煩,刻像的位置一再改變,直到1936 年8 月30 日才落成。此後,1937 年9 月17 日林肯石雕像完成,1939 年7 月2 日羅斯福石雕像完成。在整個工程中,曾作過9 次大的改動,清走石頭10 萬噸以上。4 座雕像完成後,波格隆又投入到整體處理中,以加強四座雕像間的聯絡,使這組雕像更加協調。1941 年3 月6 日,波格隆在工程未完全結束時就去世了。
在石像雕刻過程中,採用了現代化的爆破技術,在爆炸時經過精心測算,爆炸後的岩石距離成品要求只有2.5 釐米,可見其定向爆破技術的精湛。正是由於這種原因,有人稱這4 座雕像是由炸藥炸出來的。拉什莫爾山的石像可以說是科學與雕刻相結合的人類傑作。
為了表示對4 位總統的崇敬之情,也為了防止雕像受到損害,拉什莫爾山禁止遊人攀登,前往觀瞻的人可以山腳下的觀瞻臺上一睹石像的風采,每年6 至9 月間,為了使遊人在晚上也能欣賞到這一藝術鉅作,這裡還備有照明裝置,在燈光下觀賞石雕,自然又有另一番情趣和特殊的藝術效果。
目前,人面雕像面臨的問題是岩石裂縫內,已存有由風力搬來的泥土及植物種子,如有雨水滲入即長出小草或小樹,遠遠望去,華盛頓總統光滑的面部好像長出鬍鬚似的。因此,每隔兩三年就須剷除這些野草或小樹。但據有關專家估計,這群人面雕像因是刻在花崗岩上,雖有許多裂縫,也可以維持10萬年之久。即使透過雨水侵蝕及風化作用,1000年內岩層喪失的厚度也不會超過一根頭髮的寬度。 現在,總統山作為世界上最大的人面雕刻,每天都接待著成千上萬的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