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中國傳統時代的書塾和書院,利用學習書目指導學生閱讀文化典籍,灌輸儒學思想,其作用“潤物細無聲”而又無微不至,到張之洞寫成《書目答問》,這種功能更被髮揮得淋漓盡致。張之洞不僅自己一生踐行儒家思想,而且竭力向青年灌輸傳統的綱常倫理,以致於他被後人稱為儒家“綱常的衛道士”。第二部分張之洞(1837—1909)字香濤、孝達,號壺公、無競居士,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人。他在年輕時期就博覽群書,記憶力超絕常人。他14歲為秀才,16歲中舉人,27歲成進士,因廷對策不死守一般的格式,被授翰林院編修,從此進入官場,歷任浙江鄉試副考官、湖北學政、四川學政、侍講學士、內閣學士等職。光緒初年參與朝內清流派的政治活動,對外標榜反抗侵略,對內議論時政得失,批評某些權貴。1879年,崇厚與俄國擅自簽訂喪失領土和主權的《里瓦幾亞條約》十八條,張之洞極力反對,上疏奏請斬崇厚、譭棄條約,最後清政府剝奪崇厚官職並將其治罪,改派他人為使俄大臣,討論修改條約。光緒八年(1882)法越事起,他上書十六條,建議Superb軍隊、使者去支援,才可居中調解,早為預防。1884年中法戰爭時,張之洞由山西巡撫升任兩廣總督,起用老將馮子材、王孝祺等,擊敗法軍,收復鎮南關、諒山等地。停戰後,張之洞對和法軍言和感到恥辱,於是暗自發憤圖強,設廣東水陸師學堂,創辦槍械廠,開通礦務局,又創立廣雅書院,文教武備一齊抓。1889年調任湖廣總督,大辦洋務,開辦漢陽槍炮廠、制鐵局,設立織布、紡紗、繅絲、制麻四局,並籌辦南段蘆漢鐵路,重、輕、工、礦企業並舉,成為後起的洋務要人,堪與李鴻章分庭抗禮。第三部分作為清末大臣,應該說張之洞是有所作為的,他食大清俸祿,清政府的政治舞臺又為他施展雄才大略提供了盡情表演的機會。隨著西方資本主義勢力的侵入,清王朝緊閉的大門被槍炮強行開啟,清王朝的統治岌岌可危,儒家的倫理綱常面臨挑戰時,張之洞挺身而出,他竭力維護清朝領土和主權完整,為了挽救清王朝,鑑於當時中國在技術上遠遠落後於西方的現實,他打出了向西方學習技藝的旗號,認為如果一味守舊,拒絕採用西方的先進技術,是不知變通的表現,將會陷入危險的境地。於是他本人努力興辦洋務,並取得了較大的成就,成為這項事業中引人注目的重要人物。但是,在張之洞看來,學習西方的技術只不過是手段,而最終應該是學習他們的富強之術,使國家強盛,對外可以抵禦侵略,對內可以化解矛盾,從而“衛我天朝,衛我道統”。所以,張之洞的洋務活動在本質上仍然維護封建制度,堅持儒家的倫理綱常。但是,面對大門洞開、西方文化逐漸滲透的局面,張之洞感到痛心。早在同治十三年(1874)任四川學政時,他就批評生童不知讀書,認為這裡地處西部邊遠地區,未經教化,於是,他與前總督吳棠會商,奏請設尊經書院,選取各郡、縣優秀的青年人在那裡學習,聘請名儒講授課程、管理學生。對於生童“應讀何書,書以何本為善”的提問,張之洞撰寫了《書目答問》等書作答。第四部分《書目答問》於清光緒二年(1876)問世。張之洞在其中所列書籍,主要是在經史與詞章考據之學方面。《書目答問》列舉書籍2200種左右,用以指示治學門徑。該書非常重視收錄清代尤其是乾嘉以來直至當世的學術著作,分經、史、子、集、叢書五部,每部之中又分為若干類。每一類中的書籍,以時代先後為序,其中再分小類,不另立名目,門類井然而不流於瑣碎。每部書名下都註明作者姓名(當世著作,只署“今人”)及當時習見的版本,重要的書後略加按語,三言兩語指明閱讀時應該注意的地方。書後附《別錄》與《清代著述諸家姓名略》。總目與別錄相輝映,由淺入深逐漸領悟讀書途徑。張之洞不僅教以讀書之法,還親自制定“一切章程”,鞏固讀書效果。因此在張之洞門下游學的人,都暗自慶幸求得了為學讀書的方法和路徑。《書目答問》使青年人在玩索傳統典籍的同時,受到了儒家思想的薰染,他們也自然而然地與張之洞一樣,成為儒家綱常禮教的維護者。從客觀上講,《書目答問》在當時對新學和新文化的傳播起到了抵制和阻礙的作用。張之洞後來在商辦京師大學堂,制定有關章程時,上奏說:不論何等學堂,辦學宗旨,都要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史之學為基礎,使學生思想歸於純正,然後再接觸西學,學習西方的科學知識和技藝,日後才能成材,教育就應這樣造就通才,謹防產生弊端。張之洞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因此積極籌辦尊經書院、廣雅書院,商辦京師大學堂,以期培養出一批國家通才,他希望這些人心術純正、擁護封建制度及相應的儒家倫理綱常,而又技藝純熟,以撐起清王朝這座即將傾覆的大廈。可以看出,為了維護封建綱常,張之洞可謂嘔心瀝血,不遺餘力。第五部分1898年戊戌變法時,張之洞採取支援的態度,他希望透過變法改變積貧積弱的落後面貌,曾捐銀5000兩,加入康有為在北京設立的“強學會”;又為上海《時務報》捐款,並下令湖北各省各衙門按期訂閱。但當變法興起,民權、平等思想漸漸被人們接受後,張之洞卻不禁“拍案而起”,他退出“強學會”,查封《時務報》,壓制維新運動,還趕寫了長達4萬多字的《勸學篇》,提出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綱領性思想,抨擊變法維新思想是“邪說暴行”,指責他們已經“橫行天下”。尤其對“興民權”,他更咬牙切齒地痛恨,認為它菲薄了綱常名教,是委棄根本的表現,聲稱民權之說一興,必然導致愚民高興,亂民大作,“三綱五常”行不通,天下大亂,最後人類毀滅。在張之洞的眼中,儒家的綱常倫理是正人心之根本,是中國幾千年神聖相傳之聖教,是一切禮政的源本,是萬萬去不得的。他闡述“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時,認為也應該學習西方,舉辦工商業、學校報館等活動都可變通實行,也講“務通以開風氣”,但僅僅是學習西方的富強之術,這些僅僅是器,是手段。他堅信中國的文武制度優於西方,必須“先以中學固其根柢,端其識趣”,這才是“道”,是“目的”,在本體上仍然堅持儒家的倫理綱常,必須堅持“中學為內學,西學為外學;中學治身心,西學應世事”的宗旨,中國具備了祖宗傳下來的綱常名教等經世大法,再學習西人在製造術等方面的長處,以補我之不足,便可“高枕無憂”了。這就是典型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理論,雖然張之洞深信不疑,但在新思潮的撞擊下,它顯得蒼白無力。義和團運動時,張之洞積極參與“東南互保”,鎮壓兩湖地區反洋教鬥爭和唐才常自立軍起事,後調任軍機大臣,掌學部。為維護傳統制度,延續儒家綱常盡了最後一份力。
第一部分中國傳統時代的書塾和書院,利用學習書目指導學生閱讀文化典籍,灌輸儒學思想,其作用“潤物細無聲”而又無微不至,到張之洞寫成《書目答問》,這種功能更被髮揮得淋漓盡致。張之洞不僅自己一生踐行儒家思想,而且竭力向青年灌輸傳統的綱常倫理,以致於他被後人稱為儒家“綱常的衛道士”。第二部分張之洞(1837—1909)字香濤、孝達,號壺公、無競居士,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人。他在年輕時期就博覽群書,記憶力超絕常人。他14歲為秀才,16歲中舉人,27歲成進士,因廷對策不死守一般的格式,被授翰林院編修,從此進入官場,歷任浙江鄉試副考官、湖北學政、四川學政、侍講學士、內閣學士等職。光緒初年參與朝內清流派的政治活動,對外標榜反抗侵略,對內議論時政得失,批評某些權貴。1879年,崇厚與俄國擅自簽訂喪失領土和主權的《里瓦幾亞條約》十八條,張之洞極力反對,上疏奏請斬崇厚、譭棄條約,最後清政府剝奪崇厚官職並將其治罪,改派他人為使俄大臣,討論修改條約。光緒八年(1882)法越事起,他上書十六條,建議Superb軍隊、使者去支援,才可居中調解,早為預防。1884年中法戰爭時,張之洞由山西巡撫升任兩廣總督,起用老將馮子材、王孝祺等,擊敗法軍,收復鎮南關、諒山等地。停戰後,張之洞對和法軍言和感到恥辱,於是暗自發憤圖強,設廣東水陸師學堂,創辦槍械廠,開通礦務局,又創立廣雅書院,文教武備一齊抓。1889年調任湖廣總督,大辦洋務,開辦漢陽槍炮廠、制鐵局,設立織布、紡紗、繅絲、制麻四局,並籌辦南段蘆漢鐵路,重、輕、工、礦企業並舉,成為後起的洋務要人,堪與李鴻章分庭抗禮。第三部分作為清末大臣,應該說張之洞是有所作為的,他食大清俸祿,清政府的政治舞臺又為他施展雄才大略提供了盡情表演的機會。隨著西方資本主義勢力的侵入,清王朝緊閉的大門被槍炮強行開啟,清王朝的統治岌岌可危,儒家的倫理綱常面臨挑戰時,張之洞挺身而出,他竭力維護清朝領土和主權完整,為了挽救清王朝,鑑於當時中國在技術上遠遠落後於西方的現實,他打出了向西方學習技藝的旗號,認為如果一味守舊,拒絕採用西方的先進技術,是不知變通的表現,將會陷入危險的境地。於是他本人努力興辦洋務,並取得了較大的成就,成為這項事業中引人注目的重要人物。但是,在張之洞看來,學習西方的技術只不過是手段,而最終應該是學習他們的富強之術,使國家強盛,對外可以抵禦侵略,對內可以化解矛盾,從而“衛我天朝,衛我道統”。所以,張之洞的洋務活動在本質上仍然維護封建制度,堅持儒家的倫理綱常。但是,面對大門洞開、西方文化逐漸滲透的局面,張之洞感到痛心。早在同治十三年(1874)任四川學政時,他就批評生童不知讀書,認為這裡地處西部邊遠地區,未經教化,於是,他與前總督吳棠會商,奏請設尊經書院,選取各郡、縣優秀的青年人在那裡學習,聘請名儒講授課程、管理學生。對於生童“應讀何書,書以何本為善”的提問,張之洞撰寫了《書目答問》等書作答。第四部分《書目答問》於清光緒二年(1876)問世。張之洞在其中所列書籍,主要是在經史與詞章考據之學方面。《書目答問》列舉書籍2200種左右,用以指示治學門徑。該書非常重視收錄清代尤其是乾嘉以來直至當世的學術著作,分經、史、子、集、叢書五部,每部之中又分為若干類。每一類中的書籍,以時代先後為序,其中再分小類,不另立名目,門類井然而不流於瑣碎。每部書名下都註明作者姓名(當世著作,只署“今人”)及當時習見的版本,重要的書後略加按語,三言兩語指明閱讀時應該注意的地方。書後附《別錄》與《清代著述諸家姓名略》。總目與別錄相輝映,由淺入深逐漸領悟讀書途徑。張之洞不僅教以讀書之法,還親自制定“一切章程”,鞏固讀書效果。因此在張之洞門下游學的人,都暗自慶幸求得了為學讀書的方法和路徑。《書目答問》使青年人在玩索傳統典籍的同時,受到了儒家思想的薰染,他們也自然而然地與張之洞一樣,成為儒家綱常禮教的維護者。從客觀上講,《書目答問》在當時對新學和新文化的傳播起到了抵制和阻礙的作用。張之洞後來在商辦京師大學堂,制定有關章程時,上奏說:不論何等學堂,辦學宗旨,都要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史之學為基礎,使學生思想歸於純正,然後再接觸西學,學習西方的科學知識和技藝,日後才能成材,教育就應這樣造就通才,謹防產生弊端。張之洞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因此積極籌辦尊經書院、廣雅書院,商辦京師大學堂,以期培養出一批國家通才,他希望這些人心術純正、擁護封建制度及相應的儒家倫理綱常,而又技藝純熟,以撐起清王朝這座即將傾覆的大廈。可以看出,為了維護封建綱常,張之洞可謂嘔心瀝血,不遺餘力。第五部分1898年戊戌變法時,張之洞採取支援的態度,他希望透過變法改變積貧積弱的落後面貌,曾捐銀5000兩,加入康有為在北京設立的“強學會”;又為上海《時務報》捐款,並下令湖北各省各衙門按期訂閱。但當變法興起,民權、平等思想漸漸被人們接受後,張之洞卻不禁“拍案而起”,他退出“強學會”,查封《時務報》,壓制維新運動,還趕寫了長達4萬多字的《勸學篇》,提出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綱領性思想,抨擊變法維新思想是“邪說暴行”,指責他們已經“橫行天下”。尤其對“興民權”,他更咬牙切齒地痛恨,認為它菲薄了綱常名教,是委棄根本的表現,聲稱民權之說一興,必然導致愚民高興,亂民大作,“三綱五常”行不通,天下大亂,最後人類毀滅。在張之洞的眼中,儒家的綱常倫理是正人心之根本,是中國幾千年神聖相傳之聖教,是一切禮政的源本,是萬萬去不得的。他闡述“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時,認為也應該學習西方,舉辦工商業、學校報館等活動都可變通實行,也講“務通以開風氣”,但僅僅是學習西方的富強之術,這些僅僅是器,是手段。他堅信中國的文武制度優於西方,必須“先以中學固其根柢,端其識趣”,這才是“道”,是“目的”,在本體上仍然堅持儒家的倫理綱常,必須堅持“中學為內學,西學為外學;中學治身心,西學應世事”的宗旨,中國具備了祖宗傳下來的綱常名教等經世大法,再學習西人在製造術等方面的長處,以補我之不足,便可“高枕無憂”了。這就是典型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理論,雖然張之洞深信不疑,但在新思潮的撞擊下,它顯得蒼白無力。義和團運動時,張之洞積極參與“東南互保”,鎮壓兩湖地區反洋教鬥爭和唐才常自立軍起事,後調任軍機大臣,掌學部。為維護傳統制度,延續儒家綱常盡了最後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