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雨霽視角
-
2 # 文化歷史田園
對於中國的對外貿易通道,眾所周知絲綢之路有兩條,一是從中國西北到達歐洲的絲綢之路;另一條則是起源於中國南方,經過海路到達中東、歐洲的“海上絲綢之路”,雖然作為中國對外貿易通道的兩條“絲綢之路”,運輸和對外貿易的商品包括茶葉,但不是茶葉運輸和貿易的專用通道,而早在公元六世紀左右,中國還有一條專門的茶的運輸和貿易的通道滇藏茶馬古道,又被稱為“南方的絲綢之路”。
“茶馬古道”是唐宋至民國時期,雲南、四川與西藏之間的古代貿易通道,由於是用川滇茶葉與西藏的馬匹交易,以馬幫運輸,故稱“茶馬古道”。“茶馬古道”連線川滇藏,延
伸入不丹、尼泊爾、印度境內,直抵西亞、西非紅海岸。它南起雲南茶葉主產區思茅、普洱,中間經過今天的大理和麗江、香格里拉進入西藏,直達拉薩。有的還從西藏轉口印度、尼泊爾,是古代中國與南亞地區一條重要的貿易通道。抗日戰爭中,當沿海淪陷和滇緬公路被日寇截斷之後,“茶馬古道”成為中國當時唯一的陸路國際通道。
亞洲大陸歷史上是最為龐大和複雜的古代商路。它不僅是西藏與今川滇地區之間古代先民們遷移流動的一條重要通道。同時也是今川、滇、藏三地間古代文明傳播和交流的重要通道,被譽為人類歷史上海拔最高、通行難度最大的高原文明古道。
茶馬古道的形成,首先是茶葉生產和貿易的大力發展,宋代東南、西南的四川、雲南地區茶葉產量巨大,西南地區又與西藏為鄰,茶是藏族“不可一日無茶”的生活必需品,為茶馬貿易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可靠的物質基礎。同時,茶馬古道的行程,並不僅僅是茶葉運輸和貿易的需求。茶是商品,但在某個特定歷史時期,它的政治屬性遠遠超過商品屬性,在中國宋代,由於國家加強戰備,渴求戰馬,積極開展茶馬貿易,成為邊陲要政,宋代把茶葉和戰爭捆在一起,茶馬貿易堅定不移地貫徹實施。
茶馬古道異常艱險,其作用不僅僅是茶葉運輸與貿易,透過茶葉的貿易,更是藏傳佛教在茶馬古道上的廣泛傳播,還進一步促進了各兄弟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發展了經濟。與此同時,沿途地區的藝術、宗教、風俗文化、意識形態也得到空前的繁榮和發展。
回覆列表
眾所周知,在中國西北部有一條歷經三千多年,從陸路途徑西亞進入歐洲的著名古道,因為是中國古代出口產品物資的必經之路,又主要出口的都是絲綢一類的商品,所以被稱為古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是漢武帝時期的外交家張騫出使西域時,歷經十三年探索發現的,由長安出發,經西域諸國進入中東地區,又由中東輾轉直至歐洲各國。為古代中西方經濟、文化等多個領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殊不知,除了絲綢之路以外,在中國西南方還有一條足以與其比肩的對外經濟通道,那就是位於中國西南地區,連線川、藏、滇三省直至中亞、西亞地區的茶馬古道。
與絲綢之路一樣,茶馬古道也是中國古代對外的又一大通商要道,歷經數代人的探索和發掘才逐漸演變而成。無論在對外經濟貿易還是對內的民族融合方面,它的地位和貢獻都可以與絲綢之路不相上下,均可稱為數千年間中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黃金走廊。
與絲綢之路不同的是,茶馬古道因為販運的路線大多在海拔三千多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地區,所以被後世人們稱之為"亞洲的天堂走廊"。雖然這條走廊很美,沿途都是雄偉壯麗的高山大川,但也正因為如此而兇險異常。
說起茶馬古道的由來,其實原本並不是為通商而特意修建的。起初它只是從昌都通往外界的一條小山路,是由人畜常年行走而自然產生的羊腸小道。
公元前七世紀,隨著青藏高原上的吐蕃勢力逐漸崛起,這條小路也作為對外通道被加以擴建。
唐朝初年,吐蕃為了南下對外擴張,將這條小道再次擴建,並在金沙江上架設了浮橋,打通了通往雲南的通道,奠定了茶馬古道的原型。所以說,茶馬古道最初的形成是由於人畜自然行走和軍事所需。而真正讓這條從西藏地區通往外界的山路成為商路的,還是從文成公主下嫁吐蕃以後才開始的。
由於青藏高原氣候寒冷,牧民們自古都以高脂肪的牛羊肉、酥油和奶類為主食,但這樣的飲食習慣會造成過多的脂肪無法在體內分解,還會引起燥熱,所以一直嚴重危害著藏民們的健康,成為解不開的困擾。
直到唐朝的文成公主入藏和親,將中原文化帶入藏區後,藏民們發現,茶葉能夠很好的分解這些脂肪,又能防止燥熱,因此就逐漸養成了喝酥油茶的習慣,並一直保持到了今天。
可是以青藏高原的氣候環境並不能產茶,只能盛產良馬和牛羊,而中原各地盛產茶葉又正好缺少牛羊和良馬,所以,藏民與中原地區的漢民為了各取所需,互惠互利,就自發的僱傭馬幫在這條山路上販運茶葉和馬匹、牛羊進行貿易互市。
這種以馬換差的民間經濟往來經過一代代的傳承和發展,越發成熟,逐漸形成了一個個固定的集市,漢藏兩族的茶商馬畈也就在這些集市裡買賣交易,而這條運送馬匹和茶葉的商路就被後人稱之為"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準確來說一共有兩條線路,分別是滇藏路和川藏路。
滇藏路是從雲南洱海一帶產茶區出發,經過麗江、中甸、德欽、芒康等地進入西藏的昌都,再由昌都通往衛藏地區。
而川藏路是從四川的雅安一帶的產茶地出發,進入康定,在康定又分為南北兩條支線。北線是從康定向北經道孚、爐霍、甘孜、德格、抵達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北線),再由昌都通往衛藏地區;南線則是從康定向南,經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貢至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南線),再由昌都通向衛藏地區。
茶馬古道雖然成型於唐朝,但隨著唐朝的敗落,這裡也曾中斷了數百年時間。在宋朝時,因為軍力較弱,西南地區關隘盡失,使得中原人與藏區牧民間無法透過原來的路線進行交易。
因此只能將原本在這條商路上形成的主要交易市場就轉到了西南地區,這也就形成了後來出現在西南地區的茶馬古道分支。
直到元朝平定西南後,此前的商路才得以恢復。而且因為元軍本身就對馬匹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元朝政府不但恢復了此前的通道而且還加強了對這條道路的建設,在茶馬古道上大力開設驛站,方便了來往客商,使這條商路更加健全,同時也為明清時期茶馬古道走向繁榮奠定了基礎。
到了明朝建國後,為了發展西南地區經濟,明朝又在元朝曾經奠定的基礎上繼續加強了茶馬古道的建設。尤其在實行海禁之後,明朝更對這條西南地區唯一的對外通道加以重視,將其主線及各處支線相連線、擴建,使之像一張巨大的網,把川、藏、滇緊密的連在一起,成為一條能與位於北方的絲綢之路齊名的對外陸路通商要道。
走向繁榮後的茶馬古道,茶商和馬販大增,原本人煙稀少並非常分散的青藏高原也因為有了這條商路,沿途形成了很多村鎮以及商貿中心。
在數百年後的抗戰時期,這裡已然發展成中國接受外來援助物資的重要補給線,其中的交通樞紐"昌都"甚至成為藏東地區的商貿中心,直到1950年以後才被重慶等內地城市取代。
一千多年來,茶馬古道不但承載了川、藏、滇地區的經濟命脈,還促進了華夏文明與東南亞、西亞文化的緊密融合,無愧為與絲綢之路同樣重要的千年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