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武漢斑馬菌

    同理心(Empathy),又叫做換位思考、神入、共情,指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方式,即於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主要體現在情緒自控、換位思考、傾聽能力以及表達尊重等與情商相關的方面。

  • 2 # 希樸羊

    鐵欽納認為同理心源自身體上模仿他人的痛苦,從而引發相同的痛苦感受。他使用同理心一詞與同情區別,因同情並無感同身受之意。現代華人的流行說法,同理心是“換位思考”和將心比心。是一種暫時拋開自我而與對方認同”的“投情”,似乎“已經走進了他人內心世界裡面去”,這只是少數人才達到的心理境界;是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站在他人角度感同身受的心態。其實,同理心不僅僅存在於人與人之間,人對待世間萬物也應該有同理心。

    在教育中,同理心的培養尤為重要。古人說:“親其師,信其道”,說明良好的師生關係對於教育教學所起的關鍵作用。近些年常聽一些教育專家說:“教育,是心靈溝通的橋樑”,更說明了教育是師生實現相互溝通的過程。人際關係溝通理論指出,同理心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在學校教育中,同理心能幫助老師有效地實現師生溝通。老師和學生互相的做到“善解人意”,就不會出現互相傷害的事了。

    以上對同理心的定義和重要性做了簡要介紹。做一個同理心很強的人,你會隨時隨地的體會到你周圍的人的感受,給他們提供心理上的理解和支援,使得每一個和你一起的人都生活的很舒心,你就像小太陽一樣溫暖著大家。但是你也要小心,每天如果太多的“同理”了負面情緒,別把自己搭進去了。要做到“一隻腳在水裡,一隻腳在岸上“。

  • 3 # 優媽讀繪本

    我們經常會談論到“將心比心”,可將心比心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人?將心比心,同理心,就是能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思考問題。這樣你就知道對方為什麼會那麼想,從而更能理解對方的做法,減少誤會和衝突,以及提出實用性的建議。

    開篇之前先講最近工作中遇到的一件事情。

    陝西省每年養老年審結束後,養老的錢才會進入個人賬戶,如果員工同年離職入職另一家企業(前提是另一家公司為其依法繳納社保),員工須等到原單位養老年審結束後才能將養老關係轉入新單位,所以一來二去也會因為原單位養老年審未結束而不能及時轉入到新單位產生一些“對話”。各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安排養老年審,中間也會涉及到離職員工不斷打電話催促養老關係轉移事宜。從年審準備開始各類群相繼建立起來,“互幫互助”分享各類經驗技巧也時不時出現在群裡面,一開始大家都會在重複關於年審的擔心以及經驗貼:1、年審對於接觸過的人是每年例行性的工作;2、對於沒接觸過的hr剛開始會被告知很多過來人經驗,一度沒有思路。所以群裡面會有很多hr在重複問著各類原本群檔案中已經涉及到的問題。我所在的企業,同年新入職員工倒是很順利的將養老關係從原單位轉入,原離職人員養老關係卻很難轉出(分公司之間涉及勞動關係主體變更,故很多員工的養老關係依然在A公司),每隔兩三天都會有人打電話催促養老關係轉移事情,和A公司的模組負責人協商,姑娘說,“可以確定告訴你的時間為10月底”。多次溝通無效,雖然解決,但這個過程員工不舒服、我也不舒服。

    員工不舒服的是養老關係遲遲不能轉入,被新入職企業人資催促,耽誤整體工作計劃。

    我不舒服的是:年審已經開始2個多月的時間,此項工作已經成為每年例行性工作,從經驗和計劃的角度來講,都已經熟能生巧了,一方面要積極爭取時間,儘量催促對方儘快完成此項工作,另一方面還要不斷的接受離職員工的各類抱怨。換個角度來講:我們要求新入職員工養老關係轉入時,積極協商之後,員工快速的將養老關係從原單位轉入,等到離職員工做養老關係轉出時,卻遲遲不能轉出。如果換做我們是離職人員,此時又是怎樣的心情?

    從小到大,我們被教育,要有換位思考的能力、要有同理心,可真正到事情發生的時候同理心都去了哪裡?

    同理心(Empathy),又叫做換位思考、神入、共情,指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方式,即於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主要體現在情緒自控、換位思考、傾聽能力以及表達尊重等與情商相關的方面。

    公交車上,兩個乘車的人聊天,聊著聊著就到了孩子的問題上,B問A,“你家孩子現在學習咋樣?”一個問題就打開了A媽媽的話匣子,“這不我才從學校回來,早晨被老師叫過去,我那個娃,一回家就拿起手機玩遊戲,說自己在學校的時候已經完成了作業。老師當著我的面問我,孩子為什麼連作業都沒寫,我就想著給老師說真正的原因,誰知我孩子瞪了我一眼,讓我回家,我可生氣了,就直接走了,讓他自己待著。”

    “孩子的爸爸在遊戲這件事情上是什麼態度”B著急的問到。

    “不管,也不排斥”A氣沖沖的說到。

    “我那孩子情商太低(這個詞重複了好幾遍),一點換位思考的能力都沒有,傻子一個,實在是不想管了”A媽媽抱怨著。

    “可別說氣話,他現在還小,趕緊引導他改掉自己不好的習慣,慢慢來”B一旁給出建議。

    到站了,兩人下了車。

    習慣是從小養成的,也是慢慢培養到的,很多小孩子的習慣或多或少也受身邊人的影響,作為父母,以身作則很重要,一個愛打遊戲的家庭很難培養出一個不愛打遊戲的孩子,他回家喜歡玩遊戲,是因為他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可能是受父親的影響(父親既不反對,也不排斥),這個過程中父母如果沒有及時透過有效的方式糾正,而是一味的指責(尤其是當著老師的面,他會覺得很丟人),結果肯定適得其反,所以父母的引導、教育以及言傳身教很重要,和換位思考的能力沒有太大的關係。

    越來越多的人都在試圖告訴你各類建議,可又有多少人能站在你的角度上來思考問題。說方法誰不會,可方法的實際適用度以及現有的條件是否足以支撐,都是你在大刀闊斧談論講所謂建議時沒有考慮的問題。將“你應該這麼這麼做...”改為“你現有的困惑是什麼?我現有的資源是什麼,如果可以的話,我能夠從以下幾個方面給你建議,建議提供的過程當中,你需要...資源,而我恰巧有這類資源”如此一來,效果是不是更好。我們懂得很多道理卻依然不能很好給出對方建議,那是因為我們缺乏同理心、缺乏共情力。

    有這麼一個故事,說三個兒子離家去創業,每個人都幹得非常好。一天互不服氣的三兄弟聚到一起討論他們贈給老母親的禮物,老大說自己給媽媽建了一所非常大的房子;老二說自己給母親送了一輛賓士,還配一個司機;老三說知道媽媽最愛讀聖經,可她眼神不太好使,於是送了一隻可以背下整本聖經的鸚鵡,廟裡的20個和尚花了12年工夫才把它訓練出來,連續十年每年給廟裡10萬美元讓他們去教這隻鸚鵡,代價很高,但是很值得,媽媽只要說出章節和詩篇的名字,鸚鵡就會張口背誦。

    不久以後,母親寄出感謝信,在給大兒子的心裡,她寫道“米爾頓啊,你建的房子太大了,我止幾間,可得打掃整個房子,每天打掃完我都累個半死”。對二兒子,她寫道“我已經老得走不動了,整天呆在家裡,那個賓士呢根本沒有用,而且那個司機脾氣還很暴躁”,對第三個兒子他的語氣非常溫柔,”我的小兒子,你是唯一瞭解媽媽喜好的孩子“。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可以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待問題,就能很快了解對方的處境,同時給出最合理的建議。

    當你可以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思考問題時,那麼雙方也就能很容易連線起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要以顧客為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