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0童心大叔0
-
2 # 過去的舊影像
片中對科技運用到生活點點滴滴的腦洞是非常有趣的
比如虛擬世界裡Dylan為了擁有成人身體,特地跑到黑市去找駭客給自己紋了個程式碼,結果紋錯拿到了女生身體。
片中大部分人只能負擔3D印表機打印出來的食物,真正的食物成了少數有錢人才能嚐到的東西。比如Nathan侄女Nevaeh在Ingrid家才第一次吃到有骨頭的真食物。
片中無人駕駛汽車和最近正熱播的《西部世界》(Westworld)裡的無人車非常相近,都是超級智慧,四面玻璃那種。
故事發生在未來時代,所以也插了幾個有趣的彩蛋。
比如片中Nathan在黑市付給駭客的是臉書天秤幣(FB Libra)。現實裡,該數字貨幣計劃今年正式發行,按片中設定,600枚Libra幣才能黑一次手機偷看10秒鐘的內容...看來13年過去了Libra幣也沒值多少錢嘛(人家本來就算穩定幣,跟比特幣倒確實不一樣)。
另外,Nathan家牆上掛著2024年美國大選海報,候選人是奧普拉和Kamala (美國民主黨參議員,參加了去年的初選,之後在12月退出),兩個黑人女性候選人,我的媽呀,不敢想。
Nathan侄女叫Nevaeh,就是"heaven"反過來,這是最近幾年英文國家開始流行起來的新名字。按片裡設定,Nevaeh應該差不多就出生在這幾年,所以......
《上傳》的設定裡,人將自己意識上傳到虛擬世界後,是生還是死的界限就變得非常模糊。
片中Nathan在車禍後就面臨選擇,明明是“醫生我覺得我還可以搶救一下”,卻匆忙之間就稀裡糊塗上傳,成為了進入虛擬世界的“活死人”。
當Nathan在Lakeview住下後,Ingrid的考慮是要不要和這個虛擬的Nathan結婚,或者乾脆把他刪掉,自己開始新生活。
可以想象,一旦片中這種設定成真,虛擬人能不能被刪一定會是一個重大爭議。
甚至說,當人進入虛擬世界再也無法在現實生活中創造任何財富的情況下,自己的家人願意為自己的虛擬“永生”支付多少錢呢?
此外,片中當獨立運營商為付不起奢侈虛擬天堂的窮人開放廉價虛擬天堂後,窮人們為了搶先佔有限的伺服器位置紛紛選擇上傳,但這在某種程度上,難道不就是自殺嗎?(片裡把這叫suiscan,suicide + scan)
片中就描寫了窮人舉著寫著“上傳是任泉”的牌子上街抗議。
回覆列表
《上載新生》主演:羅比·阿美爾 , 安迪·阿洛 ,阿萊格拉·愛德華茲 , 扎伊納布·約翰遜 , 凱文·比格利 。在不遠的2033年,六家科技公司運營虛擬現實酒店,將死之人可以“上傳”其中安享後世。緊巴巴過日子的諾拉蝸居紐約布魯克林,併為“豪麗禪·湖景(Horizen Lakeview)”豪華數字身後世界提供“天使”客服。洛杉磯浪蕩程式設計師內森遭遇自動駕駛事故,傷勢嚴重命懸一線,物質女友英格麗說服其永久上傳,進入諾拉供職的豪麗禪虛擬現實世界。如果未來在你面臨死亡的時候,你會選擇上傳你的意識麼?這是我看完之後對我提出的一個疑問。如果是我,在有錢的情況下,那麼我會選擇上傳。你看,這裡的重點是如果我有錢的話。因為在那個被稱作“天堂”的地方,你需要花錢才能得到服務,就和現實世界一樣被資本主義割韭菜,不同的是現在你只是一堆資料。如果你沒錢,那麼你就是這個世界的流浪漢,更慘的是你還沒有辦法賺錢,只能靠外界。劇裡出現這個技術是2033年,不遠,也就是13年以後。假設13年之後可以上傳意識,那麼再過個幾年十幾年,在完整儲存身體的情況下,也許就可以出現下載意識了呢。哇唔,那個時候的世界大概會翻天地覆吧。我猜想貧富差距會越來越大,那個時候生命也不再平等。我還真挺期待的,今生有幸能夠看到那個世界的話可太棒了。我看過的電影電視劇裡的科技發達的世界大都在2020-2050之間,也許太早了一點?希望我可以活到可以看到我想象中的那個世界的時候吧。
本劇的導演傑弗裡·布里茨(Jeffrey Blitz),曾執導獨立電影《火箭科學》,榮獲2007年聖丹斯電影節劇情片導演獎。2017年一部偽“罪案紀錄片”風格的《全程直擊》也是收穫眾多好評,懸疑和喜劇兩個看似矛盾的元素被完美融合。而在《上載新生》中,也可見傑弗裡這一“懸疑+喜劇”混搭風格:這部劇可謂元素頗為豐富,除了科幻、懸疑、愛情,同時還把諷刺意味和輕喜劇氛圍拉到十足。懸疑線是和內森的死亡有關,內森所研究的軟體,一旦面世,將打破幾大公司對於虛擬現實世界的壟斷,讓這個6000億美元的市場洗牌重來。使普通人擁有自己建築自己“意識”家園的權利,這一理想,導致內森被各路利益相關者盯上了。這條懸疑線在首集荒誕喜劇的氣氛中,不露痕跡緩緩鋪開,到本季收尾達到一個險象環生的小高潮,但又以荒誕喜劇的方式匆匆收尾,惡趣味滿滿。同時,愛情線齊頭並進,在懸疑線收尾後,給了個感人又意想不到的收梢,幾大元素幾條線交織又各不干擾,戲劇結構確實準確且張力十足,在劇情方面,《上載新生》所討論的議題也很有意思。“肉體消亡,意識永存”,是科幻作品創作中一大主題。對於人類生命短暫的遺憾,對於宇宙無限時間無垠的渴望和認知,讓我們總是會幻想,如何才能延長生命,甚至永生。但是當這一目的達成之後,會對社會形態和人際關係造成怎樣的影響?會在怎樣程度上改變我們對於生與死的認知?
《上載新生》便在“肉體消亡,意識永存”這個高概念大背景下,探討了由此衍生出的種種可能性。比如,女主諾拉努力工作,只為讓患癌的父親死後,進入虛擬現實世界享受美好的“數字天堂”,然而父親卻想要在死後與早逝的妻子在真正的“天堂”相會。前者是科技和現實,後者大約是虛無的迷信,但對於死亡的態度,是變成一堆程式碼讓意識繼續存在,還是化為塵土讓意識歸向未知,你很難說哪個更勇敢,更體面。而諾拉和內森的愛情,也有著電影《她》的影子:人類和人工智慧的愛情將如何發展。只不過在《上載新生》中,諾拉這個真人,扮演著虛擬世界中人工智慧客服般的角色,而虛擬世界中的“人”內森,歸根結底,是一堆冰冷的資料。在生與死的鴻溝下,他們的愛情堪稱異地戀的終極了。這也使得這個故事似乎有希望觸及到關於愛情本質的討論:純粹的愛情是否只是兩個靈魂的吸引相通,可以獨立於物質、背景、環境,甚至肉體之外,單獨存在?另外,當肉體消亡,意識上傳後, 被資料化成一塊硬碟的“人”,還擁有作為人的權利嗎?還能真正被當作一個人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對待嗎?故事中,想要和活著的女性約會的“死者”,在被拆穿身份後,受到對方毫不掩飾的鄙夷厭惡;被上傳虛擬世界後,內森的女友為他支付一切賬單,把他像芭比娃娃一樣打扮,將他的葬禮辦成了自己的社交派對,用這段“生死戀”來包裝自己得到登上時尚雜誌的機會。內森對此提出質疑,被女友以“永久刪除他”作為威脅。他被物化得徹徹底底,如同女友的奢侈品包,完完全全成為女友的裝飾品。
比起許多科幻作品中所描繪的烏托邦式虛擬現實世界,《上載新生》中的虛擬現實世界,更像是現實世界的延續,甚至是hard模式。有錢人在虛擬世界中,享受著比現實世界更完美的奢侈人生,比如虛擬世界中的富豪可以為了一口虛擬牛排,讓人殺掉現實世界中最後一頭黑犀牛,以求模擬出最完美的口感。而窮人,即使死後上傳意識,也被限制了每月2G的流量,在空蕩蕩的小隔間裡成為流量的囚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