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貧窮也幸福也快樂
-
2 # 真心符號
這個問題我家孩子也問過,大約是上小學以後問的。想是孩子攀比意識的一種體現吧。第一次遭遇這個問題時,我也是一愣,稍作思考後,我決定“真誠”以告。
一、有多少錢:我們家是工薪家庭,雖然收入不算很多,但爸爸媽媽工作穩定,他的基本吃穿不必犯愁。當然,我沒有說具體有多少錢,只是用這一點讓他不必擔心。二、家裡的錢怎麼花:家裡錢都來自爸媽每月辛苦工作掙來的薪水,所以,除去基本的吃、穿、用及孩子培養、人情往來外,沒必要的花銷儘量不會亂支出。用這一點,傳達給他有度的消費觀念。三、家裡的錢是誰的:家裡的錢是一家人的,誰也無權擅自支配,他雖然是爸媽的“心頭肉”,也不能據為己有,因為這是爸媽掙來的,在他有獨立生活能力前,其中一部分用於他的培養。用這一點,讓他明白他是家庭的中心,但絕不是家裡的全部,而且自立更生才能有自主權。
此外,為了進一步安撫他對錢的憂慮,我們適當給了他一些零花錢,但他要買東西之前,需要徵求家長意見,一是逐漸培養他理財的意識,二是控制他的消費行為要適度。
-
3 # 青欖教育
年紀漸長,孩子對我們家的財務狀況越來越有興趣,常常向我打探家裡“有沒有錢?有多少財產?算是有錢人,還是過得有點辛苦的平凡人?”
這讓我想起自己小時候,也曾經對家裡的財務狀況很好奇。不過,因為三天兩頭看著爸媽為了柴米油鹽、學費、生活費吵得天翻地覆,所以根本不用問,我們兄妹三個都心知肚明“家裡不太好過”,不要說不敢輕易開口要父母買“奢侈品”,有時候連該花該買的,都覺得向父母伸手很罪惡。從小意識裡就被深深地烙印著“咱家很窮”的自卑情結。
有很多父母認為,這樣很好啊,孩子才會知道要節省,要感恩,要奮鬥,才不會成為啃老一族,將來必有出息!
是,這些都是因為心中存在著揮之不去的“匱乏感”而被激勵出來的正向影響力。
不待父母催促,我就深深明白,要解救家裡生計,要翻轉全家處境,唯有依照尊長老師不斷耳提面命的——一定要用心讀書,而且非常用功,才有出人頭地的一天!
因此,小時候,不待父母使喚,我們三姐妹看到佝僂又勤勞的父親背影,看到家裡一半以上的空間都被母親化為“家庭即工廠”的代工廠地,就會自動捲起衣袖,幫忙洗碗掃地疊衣服,完全乖巧認命。
然而,及至成人,我才猛然醒悟,“家裡不太好過”的強烈自覺,雖曾是一股持續驅動自我的力量,但同時,也減損了我正向健康的自我印象(self-image)。
儘管現在生活光亮美好了,但很多卑微、退縮、否定自己的灰暗畫面,像是一層一層陰霾,不時自動跳出來。
我看到一個瘦弱的小女孩,明明已經盡了全力證明自己的強大、來推翻自己家庭的匱乏與灰暗,但還是永遠覺得自己努力得不夠、做得不好,永遠覺得矮人一截。特別是在幼稚思考的錯誤引導下,若是面對出身權貴的同學朋友,便感覺渾身不自在。
2
事實上,當年的家,根本算不了一窮二白,不時有魚有肉,客廳有電視,讀書有書桌!重視教育的父親寧願拉下尊嚴、挨家挨戶地借錢,也要讓我們就讀他心目中更好的學校,這種狀況能說有多窮呢?
“自覺很窮”的巨大力量讓我既要逼著自己奮鬥,也永遠無止境的讓自己深陷於自卑自憐的情境之中。
因此,即使現在有不少過來人傳授我,絕對要在孩子面前“裝窮”,但我決定絕不這麼做!
孩子問爸爸家裡有沒有錢?中國爸爸回答:“咱們家有很多錢,將來這些錢都是你的。”
美國爸爸回答:“我有錢,你沒有。我的錢是我自己努力奮鬥得來的,將來你也可以透過你的努力獲得金錢。”
是的,孩子,我們家不窮,一點也不窮,但真的算不上有錢人。但是,孩子,我要你們看到,家裡之所以擁有比“夠用”還稍多一些的小富足,能讓你們天天吃飽、吃的營養,能偶爾上上館子、看個電影、學點才藝、出去旅行,是因為爸爸很努力的工作,媽媽也盡全力的為家庭付出,全家才能這樣美好舒服的生活。
孩子們,等你們慢慢長大,能用自己的眼睛觀察,能自己去實際地感受,家裡的生活品質如何,我嚇不了你們!
我們努力工作讓你們安心“靠”,不只是因為要盡照顧你們的責任,更是要讓你們看到,身為父母的我們率先做到:只要努力,就不會差人一等,就能追到幸福!
我當然不會讓你們吃定老爸老媽,成為“啃老族”,但更不希望你們自覺矮人一等,走起路來畏縮退卻,抬不起頭。
所以,我會這樣告訴你:“家裡雖然沒有大錢,但能讓全家都過得很自在、很舒服,但為了不給你們的未來添麻煩,爸媽的錢可是準備給自己養老的哦!”不管家裡有沒有辦法一直維持這樣的生活,你們看到了我們為生活打拼,勤奮的工作,那也請繼續以這樣的努力,甚至更多的努力,來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
3
當孩子問爸爸媽媽一個月到底賺多少錢時,該不該回答?與其支吾其詞,不如先讓孩子清楚家裡一個月的開支狀態。
從一個月的伙食費、日常用品費、水電費、醫藥費、學費、補習費、服裝費、零用錢、油錢、交通費、房貸、保險費、大型器具汰換費、到奉養長輩的費用,讓孩子對每一筆細項都有清楚的數字概念。
然後再一一加總起來,告訴孩子:“這些都是生活所需,是無法免除的花費,因此,爸爸媽媽會想辦法至少要賺到這些錢,我們才能安定的過日子;但是想要過得更好一點,比如偶爾能上上館子、寒暑假安排旅遊、為你們儲存教育基金、更換大型電器用品等等,爸爸媽媽就得更加努力、更辛苦一些,才能賺得比基本開支更多一些!”
孩子對家裡的開支有了量化的概念,就可以和孩子談“家庭預算”,也就是讓他們清楚,家裡每一項開支都必須壓在固定範圍之內,否則很可能會入不敷出。
當孩子對家裡的開支狀況有清晰的概念後,才會去思考什麼是“必須”,什麼是多出來的“慾望”,有就是能進一步去思考“需要”和“想要”的不同,因此當看到誘人的商品時,就不會獅子大開口,因為他們會知道,如果多買了一個玩具或是多上了一次昂貴的餐館,很可能影響到平常三餐的伙食質量,或者必須犧牲孝敬爺爺奶奶的費用。
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薪水普遍不漲,但是物價卻猛漲,爸爸媽媽不應該讓孩子置身度外,比如說水電費、油費、學費調漲了多少,以及生活所需費用加了多少,爸爸媽媽要主動找時間和孩子再一起算一算全家的開支變動狀況,順道引導孩子去思考“節約與惜物”的必要。
比如說:“哇,寶貝,你看,現在什麼都漲了,我們仔細算出來,全家一個月足足增加了3000多元的消費,但是爸爸媽媽的薪水有沒有跟著變多呢?沒有!所以如果我們能少用一點空調、隨時關燈,用水量減少,才可能讓花費在原來的預算之內,對不對?”
懂得“量入為出”是處理金錢的第一步,但唯有讓孩子對家庭收支有清楚的輪廓,孩子才會在每一次提出消費前,理性思考到底是“需要”還是“想要”。而孩子心裡有確實的數字概念,也才可能心甘情願的養成節約的好習慣。
回覆列表
有,但是是爸爸辛苦工作換來的。爸爸辛苦上班也是為了養我們。你以後大了也要努力工作,自己掙錢養爸爸媽媽好不好?現在你最重要的就是認真讀書,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