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奇博物館
-
2 # 飛天ZY漫雪
神農,即炎帝,赤帝,姜姓,名伊耆,別號神農氏,烈山氏,三皇之一,是遠古傳說中的太陽神,赤帝即是炎帝,另據《史記,補三皇本紀》載,炎帝神農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媧氏之女,恁神農而生。長於姜水,號歷山,又曰烈山氏。據《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載,神農,有媧氏之女安登,為少典妃,神龍而生帝,承庖羲之本,(伏羲氏禪位與神農氏)以火德王。故炎帝即為太陽之神。據此可看出神龍姓姜,人身牛首,承伏羲禪位而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領,統治一方帝君,所謂,姜,就是牧羊人,女字底顯示出這個姓氏有著古老的母系社會的遺存,據此推測出,姜氏出自於一個遊牧或者半遊牧的民族。神農是傳說中的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神農創醫學,素有,神農嘗百草,之傳說。神農曾跋山涉水,嚐遍百草。找尋治病解毒良藥,濟世救人。經過多年的辛苦,炎帝終於摸清了千草萬木的藥性。他親驗本草藥性,經過長期嘗百草發明了草藥療疾。神農悟出了草木味,苦的涼、辣的熱、甜的補、酸的開胃。引導先民食用不同的草藥治不同的病。只要周圍有人生病,他立刻就能根據藥性和病症,配出藥方,為人們減輕病痛。因此先民因病死的逐漸減少。他為了宣藥療疾,還刻了《味嘗草木作方書》,這更是人類醫學科學的發端。今後人漫長且無數次的反覆實踐,許多積累下來的藥物知識,被刻劃記載下來。隨著歲月的推移,積累的藥物知識越來越豐富,並不斷得到後人的認證,逐步以文字的形式固定下來,形成了《神龍本草經》。此書闡述了藥物的三品分類及其效能意義。是中國最早的中草藥學的經典之作,後世本草著作莫不以此為宗。他所記載的365味中藥,至今仍是臨床用藥的法規準則。千百年來,它作為藥典性著作,指導著海內外炎黃子孫應用藥物治療疾病,保健強身,被譽為世界聞名的中醫藥寶庫。神農後因誤食,火焰子,斷腸而死,令人惋惜,後被尊為醫藥之祖。 神農還是一位對中華民族有著傑出貢獻的傳說人物。有關於他的傳說不性列舉。史書記載,炎帝神龍,曾建都山東曲阜,在位120年,傳七代世襲神農之號,共計380年。從神龍後,人們更完成了從遊牧到定居,從漁獵到田耕的歷史轉變,實踐了從矇昧到文明的過度,從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的跨越。炎帝神龍一生不辭辛苦,不畏勞累,忠心耿耿地為人類做出了特殊的貢獻,其功績世世代代為人們所傳頌!
-
3 # shi太狼的情感日常
一、神農嘗百草
女媧補天之後,又過了很長時間,在烈山的一個石洞裡,誕生了一個小孩。
小孩出生的時候,石洞周圍突然湧出九眼井,這九眼井裡的水彼此相連,若是取了其中一眼井中的水,其餘八眼都會有所波動。
這個小孩天生異相,牛頭人身,身體是透明的,五臟六腑都清晰可見。
人們都說這是天神下凡,於是在他長大之後推薦他為部落首領。
又因為他們居住在炎熱的地方,自稱炎族,所以稱他為炎帝。
有一次,炎帝看到一隻紅色的鳥銜著一串種子,吐在他面前,又繞著他飛了三圈才飛走,認為這是天帝派紅鳥送來的食物種子,便把種子埋在土裡。
為了讓種子生長出來,他又用木頭製成耒耜,教人們松泥土,並掘井灌溉禾苗。
到了秋天,禾苗成熟了,人們終於有了糧食。
從此,人們就稱炎帝為神農。
那個時候,由於生產力低下,人們經常會吃一些野生的植物充飢,所以常常生病、中毒或是受傷。
神農一邊教人類怎樣播種五穀,一邊思索治病、解毒的辦法。
他發現,有的人在吃了某些野生植物之後可以解除疾病或者中毒的狀態,於是他決定親自嘗百草,以此辨別各種植物的作用和效果。
因為他的身體是透明的,五臟六腑清晰可見,所以他可以清晰地看到吃下去的植物在他身體裡的情況,以及對他身體的影響。
一旦誤食了有毒的植物,神農就靠他異於常人的體質抗過去。
直到有一天,他無意中看到一種樹葉,順手摘了幾片放在嘴裡咀嚼。正咀嚼著,突然感覺肚子裡上上下下有東西在摩擦,他一低頭,就看到小葉兒把他的胃擦洗得乾乾淨淨。
他把小葉叫“查”(查巡的意思)。後世人讀白話了,叫成了“茶”。
神農嚐遍了百草的滋味,體察百草寒、溫、平、熱的藥性,辨別百草之間像君、臣、佐、使般的相互關係,並用文字記下藥性用來治療百姓的疾病,從此,人們生病或是中毒,都可以按照《神農本草經》裡的內容尋找對症的草藥治療。
後來,神農發現了一株攀在樹上的藤狀植物,開著一朵朵黃色的小花,那葉子還會一張一縮,他採了一些葉子吃了下去,沒想到這是一種有劇烈毒性的藥草,叫斷腸草。
斷腸草的毒性太大,再加上長時間嘗試毒草,神農還沒來得及服用解毒的草藥就死去了。
人們為了紀念他的恩德和功績,奉他為藥王神,並建藥王廟四時祭祀。在中國的川、鄂、陝交界傳說是神農嘗百草的地方,稱為神農架山區。
二、歷史地位
神農氏為五氏出現以來的最後一位神祇,三皇之一,中國諸神創世造人,建屋取火、部落婚嫁、百草五穀、豢養家畜、種地稼穡等等一切為人民生活所做的準備全部完成了,中國神話時代結束,傳說時代到來。神農氏本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領,後發明農具以木製耒耜,教民稼穡飼養、製陶紡織及使用火,以功績顯赫,以火德稱氏,故為炎帝,尊號神農,並被後世尊為中國農業之神。
炎帝文化是傳承幾千年的中華民族文化之源,是凝聚全世界炎黃子孫的民族之魂,更是激勵華夏兒女不屈不撓、頑強拼搏、創新奉獻的精神之光。
三、主要成就
1、制耒耜,種五穀,奠定了農工基礎。耒耜的使用和種五穀,解決了民以食為天的大事,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為人類由原始遊牧生活向農耕文明轉化創造了條件。
2、立市廛,首闢市場。據《周易·繫辭下》載,神農"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神農發明的以日中為市,以物易物的市場是中國貨幣,商業發展的起源和基石。
3、治麻為布,民著衣裳。原始人本無衣裳,僅以樹葉,獸皮遮身,神農教民麻桑為布帛後,人們才有了衣裳,這是人類由朦昧社會向文明社會邁出的重大一步。
4、作五絃琴,以樂百姓。據《世本·下篇》載,神農發明了樂器,他削桐為琴,結絲為弦,這種琴後來叫神農琴。神農琴“長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絃:曰、宮、商、角、徵、羽”。這種琴發出的聲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農之和,能使人們娛樂。
5、削木為弓,以威天下。神農始創了弓箭,有效地防止了野獸的襲擊,有力地打擊了外來部落的侵犯,保衛了人們的生命安全和勞動成果。
6、製作陶器,改善生活。在陶器發明前,人們加工處理食物,只能用火燒烤,有了陶器,人們對食物可以進行蒸煮加工,還可以貯存物品,釀酒,消毒。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條件,對人類的飲食衛生和醫藥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回覆列表
我來回答。
不是。“神農嘗百草”,只是個神話故事。
在背後默默努力的,是一代又一代的中醫學先驅,比如李時珍。他們探索百草藥性的行為,非常謹慎。
“神農嘗百草,別問飽不飽”。
當大家都在關心神農氏“飽不飽”的問題之時,小妹覺得更應該關心一下“毒不毒”?
遍嘗百草的“神農氏”,如果不幸嚐到“毒草”,如何才能控制住體內的“洪荒之力”?持有同樣困惑的還有李時珍。兩位中醫學先驅,是如何安全地嚐遍百草並寫出《神農本草經》和《本草綱目》的?
請跟著小妹一起,來探索箇中奧秘。
神農氏如何控制住體內的洪荒之力?神農氏,還有一個被我們熟知的名字叫“炎帝”。
他本是三皇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個石洞裡,傳說他牛頭人身,還有一個透明的胃……
講到這裡,相信你已經明白了,“神農嘗百草”是一個“神話故事”……
小妹先把故事簡略講一下:
故事中的神農氏,透過自己那個透明的肚子,可以看到吃下去的東西是否有毒,最厲害的是他在暴飲暴食瞎吃過程中發現茶葉能解毒。所以有恃無恐的他立志吃遍百草,並寫下“品嚐體驗”。
非常不幸的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雖然每次中毒,神農氏都能用隨身攜帶的茶葉解毒,但有一次神農氏因誤食“斷腸草”,把腸子弄折了,解毒用的茶葉進入不了腸道,大羅金仙也救不了他。
於是,卒。
故事講完,但你一定會提出自己的疑問:如果“神農嘗百草”只是神話傳說,那麼現存最早的中藥學著作《神農本草經》,又該如何解釋?
▲神話故事中的“神農嘗百草”。其實這部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的《神農本草經》成書於漢代,只是託名“神農”所著,你可以理解成取了個叫“神農”的筆名。
中醫學上的先驅者們,必定是嘗試過百草的,但他們必定也沒有“透明的胃”。
如果李時珍們將每一種草藥都吞吃下肚,看吃完會不會腹痛,那麼,在沒有現代醫療團隊保障的基礎下,估計早掛一百回了。可李時珍們顯然活的好好的,不僅如此,他們還詳細地記錄下草藥藥性來造福後人。
吃了這麼多雜草的李時珍們,不會腹痛嗎?他們靠什麼方法來保持健康?
(1)淺嘗輒止:
其實李時珍們在嘗百草時,從不整條吞下,他們淺嘗輒止。
▲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包含1892種植物。《神農本草經》的序裡面就已經告訴我們這個“品嚐”原則了:
藥有酸鹹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熱溫涼四氣。
李時珍們在品嚐百草時,只用舌尖輕點一下,然後根據味道來判斷草木的藥性。
在長期的實踐中,李時珍們發現草木味苦的涼,辣的熱,甜的補,酸的開胃。當然這需要一個極其漫長的經驗積累過程,才能達到李時珍水平——用舌尖輕點,品嚐到了藥味兒之後,再根據經驗寫成藥性簡介。
所以,不用整條囫圇吞,單用舌頭嚐出個氣味,就足夠歸類了。“飽不飽”,不需要我們擔心。
(2)觀察植物形狀:
有些草木可以透過觀察它的外觀和顏色,再結合品嚐結果,來了解它的藥性。
舉個例子:黑豆,顏色是黑色的,形狀像人類的腎臟。那麼就可以判斷黑豆可以入腎經補腎之陰,然後再結合舌尖親點的品嚐結果,來判斷黑豆是如何入腎經補腎陰的。
▲李時珍。(3)先給牛羊等動物嚐嚐:
如果李時珍們覺得對一種草木的“風險不可控”,那麼他們會先讓貓狗牛羊等動物先吃,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做動物實驗”。如果動物吃完後安全可靠,李時珍們再親自上陣,舌尖輕點。
(4)雲遊四方從老百姓口中收集草藥知識:
最後一條小妹覺得很重要。對於不懂的,可以先問別人。
如果遇到無法判斷的草藥,可以詢問當地人,或許從他們的口中就可以得出答案。
舉例來說:有一次李時珍投宿到一家驛站。同時投宿的還有幾位替官府趕車的馬伕,大家圍著一口小鍋,鍋裡在煮一種連根帶葉的野草。由於職業的敏感,李時珍立刻上前詢問。馬伕告訴他:“我們趕車人常年在外奔波,腿腳很容易損傷。所以我們煮這種湯喝,會有舒筋活血的功效。”
在李時珍的追問下,他弄明白了這種馬伕們常喝的野草湯,起效原因是因為這種叫“鼓子花”的藥草。於是李時珍就將這段經歷記錄了下來:“鼓子花”,又名“旋花”,有“益氣續筋”之用……
西奇妹說:正是因為有千千萬萬位名叫“李時珍”的醫學先驅們,用自己的智慧,結合親身實踐和探索精神,奠定了中國中醫學的基礎,自此開創了中華民族的中醫學文化。
時代變遷,但每個時代總有自己的“神農氏”和“李時珍”們,日夜守護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