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沉的經遠
-
2 # 大寶劍三次郎
甲午戰爭不清楚,但是庚子年也就是1900年,清軍已經裝備上機槍了,例如聶士成部幾次用機槍共打死義和團2000多人,大大配合了八國聯軍的作戰。
-
3 # 木子班副
中日雙方都有裝備,但是不重視其作用,所以記載很少。
馬克沁重機槍是美華人馬克沁1883年發明的,在完善的過程中當時的李鴻章就很看好這款連發機槍,1888年由當時的金陵機器製造局引進防止,因為還在不斷完善階段,所以截止到1893年,只生產了不到50挺,並部分投入到北韓戰場,區域性戰役中威力很大,到整體上不能左右戰爭的勝負。
甲午戰爭前日軍裝備的槍支比較複雜,因為日本明治維新脫亞入歐思想的影響,在軍事化改革的過程中,日本的武器裝備大多采購和照搬在歐洲各國。因為缺乏統一的標準所以槍支型號十分複雜,為了統一口徑和型號,製造屬於本國的槍支,1885年一個叫田徑芳的陸軍中佐對進口步槍改制成功,也就是後來的村田18式單發槍,甲午戰爭中日軍大多數使用的就是這種步槍。
日本也引進並改制了連發機槍。早在1889年日本就引進歐洲的連發幾槍,並在本國改制成功,就是村田22式連發槍,一次能裝填8發子彈。不過受制於日本本國的工業生產能力,這款連發槍並沒有在甲午戰爭中列裝。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對連發槍嗤之以鼻。受軍國主義和武士道精神影響,日軍認為軍人的勇氣要透過真刀真功夫體現出來,而不是什麼步槍連發槍之類的武器,這也是甲午戰爭中日軍沒有普遍列裝連發槍的原因之一。
清軍列裝了連發槍,但是生效甚微。李鴻章見識了連發槍的厲害,不僅從歐美國家進口,還指示天津機器局和江南製造總局仿製。1877年,仿製成功加特林機槍,當時稱為格林炮。甲午戰爭中日軍這樣形容清軍衛汝貴一部,槍聲甚急,子彈略於發上,聲甚尖銳,如風掃落葉。兵俯臥於地,立而冒進者皆斃。意思就是說,清軍的連發槍很厲害,子彈在頭頂嗖嗖的飛過,日本士兵都嚇得趴在地上不敢抬頭,貿然站起來進攻的都被打死了。這只是一小場戰鬥的情況,因為腐敗的原因,清軍大多數沒有把引進武器的作用發揮出來,最後還是避免不了失敗。
日俄戰爭中,日本人雖然在海戰中佔到了便宜,擊沉擊傷俄國多艘戰艦,但是在陸戰中卻吃了馬克沁機槍的大虧。在旅順城外有個203高地,由俄軍駐守,主要武器就是馬克沁重機槍。日軍為了儘快攻下旅順,讓第3軍5萬多人發動了人海衝鋒,結果可想而知,在馬克沁重機槍的掃射下,衝鋒的日軍像被割麥子一樣倒下。僅僅三個小時,日軍就有6000人被擊斃。等日軍成功攻下203高地後,死亡人數變成了3萬6000多人,可以說這個高地是日軍用人頭堆出來的。
日俄戰爭中,日軍見識了馬克沁機槍的厲害,馬克沁機槍也在日俄戰爭中出盡了風頭。
回覆列表
在甲午戰爭中清日雙方都沒有使用馬克沁機槍。
1883年馬克沁發明了一種以火藥燃氣為能源的自動武器,這也是第一種現代意義上的機槍,被稱之為馬克沁機槍。
馬克沁機槍使用帆布彈帶供彈,理論射速達到每分鐘600發,火力兇猛。而且馬克沁機槍的重量較之前各國普遍裝備的格林炮要輕得多,更適於機動,因此各國對其都頗感興趣。
1888年,國內的金陵機器製造局也對馬克沁機槍進行了仿製,稱之為賽電槍。關於賽電槍的產量和裝備情況記載不詳,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產量有限,並未大量裝備。
出現這種情況一是因為當時金陵機器製造局也仿製馬克沁機槍,只是比較簡單的對馬克沁機槍進行拆卸,然後依葫蘆畫瓢測繪零件,然後仿造組裝,對其原理和特點兵不瞭解。這樣生產出來的賽電槍其效能、可靠性等方面未必如意,產量也不會太高。
而更重要的是此前各國陸軍裝備的多管機槍格林炮通常是被當做火炮使用,並不大規模裝備部隊。清軍也不例外,在已經裝備了格林炮的情況下,自然也沒興趣大量生產並裝備部隊了。
所以到甲午戰爭時,清軍使用的還是格林炮。比如在平壤之戰中,淮軍裝備的格林炮就給日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至於日軍對機槍的興趣一直不大,在甲午戰爭時連格林炮都沒用,更不要說馬克沁機槍了。直到日俄戰爭的南山之戰,日軍遭到俄軍馬克沁機槍痛擊,才意識到了機槍的威力,開始大量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