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公務員日常筆記

    一直從事職務和職級管理工作,我來說一下兩者之間的區別和聯絡。

    1.職務:2019年6月1日新的《公務員法》生效之前,職務是包含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的兩種的。後來國家頒佈了新的《公務員法》,將非領導職務取消,改造成了職級,於是現在的職務現在只剩領導職務了。

    領導職務是指行政機關,具有管理、指揮、決策、組織等職能的職務。領導職務也分很多類,一般包含行政職務、黨內職務、群團職務等。最常見的是行政職務,比如省長、市長、鄉鎮長、局長、科長等,這一類是數量最多,最常見。黨內職務如市委書記、縣委常委、黨支部書記等。群團職務一般就是婦聯主席、團委書記等。

    領導職務的區別是用職務層次來區分的。根據《公務員法》規定,領導職務層次分為國家級正副職、省部級正副職、廳局級正副職、鄉科級正副職等共10個層次,人員數量基本呈現上多上少的金字塔形結構。

    2.職級:這是新的《公務員法》新增的一個等級序列,是和領導職務並行的一種新的晉升通道,可以說是由原來的非領導職務改造過來的。根據國家規定,職級幹部不具有領導權力和職責,職級只是確定工資、住房、交通等待遇的依據,不享受對應領導職務層次的工作待遇和政治待遇。

    職級分為三類,分別是綜合管理類,行政執法類和專業技術類三類。目前各地普遍實施的是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專業技術類一般還沒有實施。拿綜合管理類舉例子來看一下,分為一二級巡視員、一到四級調研員,一到四級主任科員,一二級科員共12個層次。行政執法類職級分督辦、一到四級高階主辦,一到四級主辦和一二級行政執法員11個層次。

    根據國家規定,職務和職級可以相互轉換,轉任,二者是相互並行的一種晉升通道,之間有立交橋互聯互通,公務員走哪一種都可以走通,從而達到提升待遇的目的。

  • 2 # 80後小公

    職務與職級是公務員兩種不同的晉升方式,彼此之間相輔相成,密不可分,既有聯絡,又有區別。

    一、職務與職級的聯絡:

    1、都是公務員身份的象徵。職務是領導崗位,職級是級別待遇,兩個崗位都有職數限制,都是定額管理,在單位內部代表的都是身份和地位。比如地市級機關的副局長和四級調研員,兩個都是副處待遇,副局長是領導地位稍高,可誰能不把四級調研員不當副處級幹部對待?

    2、職務與職級可以相互轉換或兼任。比如四級調研員轉副處實職,副處實職兼任三級調研員,職務與職級是可以並存的,並不是相互獨立沒有交集的兩個體系。

    3、職務與職級任職年限可以累計計算。按照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公務員晉升職務或職級,任職年限是可以累計計算的。比如一個公務員是四級調研員,一年後轉任副局長,那麼副局長如果要提拔正職,按照副職提拔正職需在副職崗位上任滿兩年的規定,只需要在副局長崗位上任滿一年,加上此前的一年四調任職時間,即符合提拔資格,而如果不兼任職級,只是在副局長崗位上,按規定必須任滿兩年才行。

    二、職務與職級的區別:

    1、重要性不同。職務是實職,職級也就是以前的非領導職務,屬於虛職,一實一虛,孰輕孰重不言自明。

    2、權力大小不同。職務是領導崗位,有具體的分工和職責,掌握著實權,權力大責任也大。而職級公務員如果不兼任實職,其價值就體現在“員”上,屬於員工,而非領導,只享受經濟待遇,而沒有政治待遇,沒有實權。即便有,也是在實職領導允許下或者分工下才可能有具體分管的工作。說白了,職務領導職級,職務是管人的,而職級是被管的

    3、經濟待遇不同。同級的職務與職級,因為職務有職務津貼等收入,一般要比同級的職級待遇要高。比如同是副處待遇,副處實職一般高於四級調研員,而三級調研員又高於副處實職。

    4、工作待遇不同。或者說政治待遇有區別。職務可以享受相應的辦公用房、閱文等待遇,而職級公務員在二級調研員以下,基本上沒有這種待遇,比如辦公用房,地市級機關副處以上領導職務在規定面積內可以享受單間待遇,而職級不行。

    5、晉升待遇不同。晉升職級,相近的任職年限,領導職務一般比職級公務員有晉升優勢。或者說,領導職務晉升職級一般都優先職級公務員。比如晉升一級調研員,正處級局長和二級調研員之間,一般都是局長先晉升。

  • 3 # 肇慶華圖

    一、職務與職級的聯絡

    1、都是公務員身份的象徵。職務是領導崗位,職級是級別待遇,兩個崗位都有職數限制,都是定額管理,在單位內部代表的都是身份和地位。比如地市級機關的副局長和四級調研員,兩個都是副處待遇,副局長是領導地位稍高,可誰能不把四級調研員不當副處級幹部對待?

    2、職務與職級可以相互轉換或兼任。比如四級調研員轉副處實職,副處實職兼任三級調研員,職務與職級是可以並存的,並不是相互獨立沒有交集的兩個體系。

    3、職務與職級任職年限可以累計計算。按照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公務員晉升職務或職級,任職年限是可以累計計算的。比如一個公務員是四級調研員,一年後轉任副局長,那麼副局長如果要提拔正職,按照副職提拔正職需在副職崗位上任滿兩年的規定,只需要在副局長崗位上任滿一年,加上此前的一年四調任職時間,即符合提拔資格,而如果不兼任職級,只是在副局長崗位上,按規定必須任滿兩年才行。

    二、職務與職級的區別

    1、重要性不同。職務是實職,職級也就是以前的非領導職務,屬於虛職,一實一虛,孰輕孰重不言自明。

    2、權力大小不同。職務是領導崗位,有具體的分工和職責,掌握著實權,權力大責任也大。而職級公務員如果不兼任實職,其價值就體現在“員”上,屬於員工,而非領導,只享受經濟待遇,而沒有政治待遇,沒有實權。即便有,也是在實職領導允許下或者分工下才可能有具體分管的工作。說白了,職務領導職級,職務是管人的,而職級是被管的。

    3、經濟待遇不同。同級的職務與職級,因為職務有職務津貼等收入,一般要比同級的職級待遇要高。比如同是副處待遇,副處實職一般高於四級調研員,而三級調研員又高於副處實職。

    4、工作待遇不同。或者說政治待遇有區別。職務可以享受相應的辦公用房、閱文等待遇,而職級公務員在二級調研員以下,基本上沒有這種待遇,比如辦公用房,地市級機關副處以上領導職務在規定面積內可以享受單間待遇,而職級不行。

    5、晉升待遇不同。晉升職級,相近的任職年限,領導職務一般比職級公務員有晉升優勢。或者說,領導職務晉升職級一般都優先職級公務員。比如晉升一級調研員,正處級局長和二級調研員之間,一般都是局長先晉升。

  • 4 # 揭陽華圖教育

    行政職務和行政級別是不同的兩個概念:行政職務是公務員所處的工作崗位,比如說局長、副局長、科長、副科長、縣長等,屬於行政職務;行政級別是指公務員所享受的級別,比如科級、處級、廳級、省級等。一般行政職務對應相應的行政級別,但也不是絕對的,比如縣長屬於縣處級,科長可能是科級,也可能沒有科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做試管嬰兒為什麼取卵結果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