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展廳設計餘小魚

    一、概述

    設計模式(Design pattern)是一套被反覆使用、多數人知曉的、經過分類編目的、程式碼設計經驗的總結。使用設計模式是為了可重用程式碼、讓程式碼更容易被他人理解、保證程式碼可靠性。 毫無疑問,設計模式於己於他人於系統都是多贏的;設計模式使程式碼編制真正工程化;設計模式是軟體工程的基石脈絡,如同大廈的結構一樣。

    而設計原則則是設計模式所遵循的規則,設計模式就是實現了這些原則,從而達到了程式碼複用、增加可維護性的目的。

    二、六大設計原則2.1 單一職責原則(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 SRP)

    一個類,只有一個引起它變化的原因。應該只有一個職責。每一個職責都是變化的一個軸線,如果一個類有一個以上的職責,這些職責就耦合在了一起。這會導致脆弱的設計。當一個職責發生變化時,可能會影響其它的職責。另外,多個職責耦合在一起,會影響複用性。例如:要實現邏輯和介面的分離。

    2.2 開放封閉原則(Open Closed Principle - OCP)

    軟體實體應該是可擴充套件,而不可修改的。也就是說,對擴充套件是開放的,而對修改是封閉的。對擴充套件開放,意味著有新的需求或變化時,可以對現有程式碼進行擴充套件,以適應新的情況。對修改封閉,意味著類一旦設計完成,就可以獨立完成其工作,而不要對類進行任何修改。封裝變化,是實現開放封閉原則的重要手段,對於經常發生變化的狀態一般將其封裝為一個抽象。拒絕濫用抽象,只將經常變化的部分進行抽象,這種經驗可以從設計模式的學習與應用中獲得。

    2.3 里氏替換原則(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 LSP)

    里氏替換原則通俗的來講就是:子類可以擴充套件父類的功能,但不能改變父類原有的功能。它包含以下4層含義:

    子類可以實現父類的抽象方法,但不能覆蓋父類的非抽象方法。子類中可以增加自己特有的方法。當子類的方法過載父類的方法時,方法的前置條件(即方法的形參)要比父類方法的輸入引數更寬鬆。當子類的方法實現父類的抽象方法時,方法的後置條件(即方法的返回值)要比父類更嚴格。

    2.4 最少知識原則(Least Knowledge Principle - LKP)

    最少知識原則又叫迪米特法則。核心思想是:低耦合、高內聚一個實體應當儘量少的與其他實體之間發生相互作用,使得系統功能模組相對獨立。也就是說一個軟體實體應當儘可能少的與其他實體發生相互作用。這樣,當一個模組修改時,就會盡量少的影響其他的模組,擴充套件會相對容易,這是對軟體實體之間通訊的限制,它要求限制軟體實體之間通訊的寬度和深度。

    2.5 介面隔離原則(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 ISP)

    介面隔離原則的含義是:建立單一介面,不要建立龐大臃腫的介面,儘量細化介面,介面中的方法儘量少。採用介面隔離原則對介面進行約束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介面儘量小,但是要有限度。對介面進行細化可以提高程式設計靈活性是不掙的事實,但是如果過小,則會造成介面數量過多,使設計複雜化。所以一定要適度。為依賴介面的類定製服務,只暴露給呼叫的類它需要的方法,它不需要的方法則隱藏起來。只有專注地為一個模組提供定製服務,才能建立最小的依賴關係。提高內聚,減少對外互動。使介面用最少的方法去完成最多的事情。

    2.6 依賴倒置原則(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 - DIP)

    依賴倒置原則的核心思想是面向介面程式設計,不應該面向實現類程式設計。在實際程式設計中,要做到下面3點:

    低層模組儘量都要有抽象類或介面,或者兩者都有。變數的宣告型別儘量是抽象類或介面。使用繼承時遵循里氏替換原則。

    三、其他設計原則

    除了以上六大設計原則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設計原則,下面只做簡單介紹,

    3.1 組合/聚合複用原則(Composition/Aggregation Reuse Principle - CARP)

    當要擴充套件類的功能時,優先考慮使用組合,而不是繼承。這條原則在 23 種經典設計模式中頻繁使用,如:代理模式、裝飾模式、介面卡模式等。可見江湖地位非常之高!這也是面向物件中的一個重要原則。

    3.2 無環依賴原則(Acyclic Dependencies Principle - ADP)

    當 A 模組依賴於 B 模組,B 模組依賴於 C 模組,C 依賴於 A 模組,此時將出現迴圈依賴。在設計中應該避免這個問題,可透過引入“中介者模式”解決該問題。

    3.3 共同封裝原則(Common Closure Principle - CCP)

    應該將易變的類放在同一個包裡,將變化隔離出來。該原則是“開放-封閉原則”的延生。

    3.4 共同重用原則(Common Reuse Principle - CRP)

    如果重用了包中的一個類,那麼也就相當於重用了包中的所有類,我們要儘可能減小包的大小。

    3.5 好萊塢原則(Hollywood Principle - HP)

    好萊塢明星的經紀人一般都很忙,他們不想被打擾,往往會說:Don"t call me, I"ll call you. 翻譯為:不要聯絡我,我會聯絡你。對應於軟體設計而言,最著名的就是“控制反轉”(或稱為“依賴注入”),我們不需要在程式碼中主動的建立物件,而是由容器幫我們來建立並管理這些物件。

    3.6 不要重複你自己(Don"t repeat yourself - DRY)

    不要讓重複的程式碼到處都是,要讓它們足夠的重用,所以要儘可能地封裝。

    3.7 保持它簡單與傻瓜(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 - KISS)

    不要讓系統變得複雜,介面簡潔,功能實用,操作方便,要讓它足夠的簡單,足夠的傻瓜。

    3.8 高內聚與低耦合(High Cohesion and Low Coupling - HCLC)

    模組內部需要做到內聚度高,模組之間需要做到耦合度低。

    3.9 慣例優於配置(Convention over Configuration - COC)

    儘量讓慣例來減少配置,這樣才能提高開發效率,儘量做到“零配置”。很多開發框架都是這樣做的。

    3.10 命令查詢分離(Command Query Separation - CQS)

    在定義介面時,要做到哪些是命令,哪些是查詢,要將它們分離,而不要揉到一起。

    3.11 關注點分離(Separation of Concerns - SOC)

    將一個複雜的問題分離為多個簡單的問題,然後逐個解決這些簡單的問題,那麼這個複雜的問題就解決了。難就難在如何進行分離。

    3.12 契約式設計(Design by Contract - DBC)

    模組或系統之間的互動,都是基於契約(介面或抽象)的,而不要依賴於具體實現。該原則建議我們要面向契約程式設計。

    3.13 你不需要它(You aren"t gonna need it - YAGNI)

    不要一開始就把系統設計得非常複雜,不要陷入“過度設計”的深淵。應該讓系統足夠的簡單,而卻又不失擴充套件性,這是其中的難點。

  • 2 # 使用者2008204498042

    設計模式是一套被反覆使用的、多數人知曉、經過分類編目的優秀程式碼設計經驗的總結。特定環境下特定問題的處理方法。1)重用設計和程式碼 重用設計比重用程式碼更有意義,自動帶來程式碼重用2)提高擴充套件性 大量使用面向介面程式設計,預留擴充套件插槽,新的功能或特性很容易加入到系統中來3)提高靈活性 透過組合提高靈活性,可允許程式碼修改平穩發生,對一處修改不會波及到其他模組4) 提高開發效率 正確使用設計模式,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養牛難,賣牛也難,養牛戶如何養殖能夠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