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沉的經遠

    五子良將是後人根據《三國志》裡《魏書十七·張樂於張徐傳》結尾,陳壽評價曹操手下眾將中,以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五人最好,“時之良將,五子為先”,所以稱張遼等五人為五子良將。所以我們就根據《三國志》裡的記載對他們的武藝進行排名。

    第一名,張遼。

    把張遼放在第一位,首先是因為在白馬之戰時,曹操命關羽、張遼兩人為先鋒,攻擊顏良統帥的袁軍。

    關羽一向有“萬人敵”的美名,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以武勇出名。在白馬之戰中,關羽一馬當先突破袁軍阻攔,將顏良刺死,斬首而回。《三國志》裡一句“莫能當者”,足以證明關羽之勇。

    張遼在白馬之戰中的表現雖然沒有記載,不過能和關羽這樣的頂級猛將搭檔做先鋒,顯然曹操也是認可他的武藝的。

    此外在合肥之戰中,張遼率八百勇士突襲吳軍。張遼“被甲持戟”,身先士卒殺入吳軍陣中,“殺數十人,斬二將”,一直衝到了孫權附近。嚇得孫權登高“以長戟自守”。最後張遼在吳軍中從早上衝殺到中午,全身而退,吳軍“無敢當者”。可見張遼之悍勇。

    所以張遼排名第一。

    第二名,樂進。

    在《三國演義》中樂進出場機會不多。不過按照《三國志》記載,樂進以“驍果”著稱,在戰鬥中多次衝殺在前,先登奪取首功。據記載,樂進先後殺死了袁紹手下的淳于瓊、嚴敬等將,也是戰功赫赫,第二名非他莫屬。

    第三名,于禁。

    于禁雖然最後有投降關羽的汙點,不過早年他也是曹操最器重的外姓大將。曹操誇他和張遼、樂進不僅武藝出眾,還善於帶兵,“武力既弘,計略周備”。在和袁紹的戰鬥中,于禁也多次先登立功,可見他曾經也是一員猛將,把他放在第三不為過。

    第四名,張郃、徐晃並列。

    和演義不同,張郃在正史上以巧變著稱,而徐晃以治軍嚴謹聞名,兩人在勇武上並沒有太多的表現,極少有身先士卒衝鋒陷陣的記錄,所以只能讓他們墊底了。

  • 2 # 饞嘴肥貓鏟史官

    魏武有良將,五子併為先。

    文遠兼智勇,公明毅剛嚴。

    樂進烈膽識,于禁陣巍然。

    河間張雋乂,威名震蜀川。

    猛士能得此,當可定江山。

    大家都知道,三分時代曹魏陣營中有“五子良將”:張遼、于禁、樂進、徐晃、張郃。他們都久經沙場,功勳著著,為大魏江山立下了不朽的功勞。這五位良將不但擅長帶兵打仗,能功善守,在兩軍陣前單挑廝殺的武藝也出類拔萃。

    那麼,這五子良將如果按照武力值從高到低的順序應該是如何排列呢?咱們就根據他們在戰場上各自的表現來分析一下。

    一、徐晃(強一流)

    徐晃是個標尺型的武將。武力值在徐晃之上就能夠進入“超級猛將”的行列;與其戰力相當的,就屬於“強一流”武將。

    在五子良將中,徐晃所經歷過的惡戰最多,遭遇到的勁敵也最多的,如許禇、關羽、顏良、文丑、張飛、趙雲、龐德、黃忠、關平、淩統等。所以說,徐晃經歷的戰鬥含金量非常高。

    徐晃最初是在楊奉麾下為將,曹操挾持漢獻帝君臣遷往許昌途中,徐晃奉命率兵攔截。曹操派許禇出戰,“刀斧相交,戰五十餘合,不分勝敗”。曹操非常欣賞,頓生收服之意,於是派滿寵去招徐晃歸附。曹操曾提到“不忍以健將決死戰”,可見徐晃的武力值應在許禇之下。

    猛將龐德也曾與許禇有過交鋒,那是南鄭之戰中,龐德奉張魯之命抵擋曹軍。曹操“深知龐德之勇”,意欲收服,命令眾將“須皆與緩鬥,使其力乏,然後擒之”,採取車輪戰的戰術。許禇最後出場,“戰五十餘合亦退”。

    許禇與徐晃的交鋒,雙方是硬碰硬廝殺,而許禇與龐德交手時有明顯的放水,同樣的五十回合,徐晃的戰鬥強度遠超龐德。也就是說,徐晃的武力值決不在龐德之下。與龐德相比,徐晃武藝更精,而龐德勇氣更勝。

    二、張郃(中一流)

    張郃與張遼之間誰的武藝更勝一籌,在廣大網友中存在爭議。很多朋友認為張遼更強,理由是關羽曾經對張飛談論過張遼,說其武藝“不在你我之下”。但我認為,張郃的武力值不會低於張郃。

    在官渡之戰中,張郃和張遼兩將有過交鋒,結果是“二將鬥了四五十合,不分勝負”。大家對張郃的戰鬥作風很熟悉,他這個人比較惜命,如遇勁敵,決不像龐德那樣搏命廝殺,死戰不退,而是見勢不妙,“拔馬便走”,決不肯冒險。那麼在官渡之戰時,張郃與張遼廝殺“四五十合”仍一反常態,不肯退卻,說明張郃自認為足以敵住張遼。

    宕渠之戰,張郃偷襲張飛大營中計,陷入伏擊圈,張飛殺出,巨大的險境激發了張郃強烈的求生慾望,他爆發出罕見的戰鬥力,極度不利的局勢下居然與張飛連鬥“三五十合”。這說明張郃經常怯戰,並非其武藝不行,而是太過於惜命,缺乏拼命的勇氣。

    張郃是三分時代唯一一個與蜀漢五虎都對過陣的奇人,他遭遇過的勁敵有:張遼、趙雲、張飛、馬超、龐德、黃忠、魏延、關興等,戰鬥含金量明顯要強於張遼。

    三、張遼(中一流)

    張遼的武藝基本上與張郃、夏侯淵處於同一層次上,都屬於“中一流”猛將。雖然關羽誇讚過張遼說“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但實際上他的武力值還不足以與關羽、張飛相提並論。

    張遼戎馬生涯中經歷過很多平局,濮陽之戰,與夏侯惇對陣;官渡之戰,與張郃“鬥了四五十合,不分勝負”;合淝之戰,與太史慈陣前廝殺,“兩將戰有七八十合,不分勝負”;濡須口之戰,又與淩統交鋒,“鬥五十合,不分勝敗”。

    張遼與淩統對戰五十合不分勝負,但孫權“恐淩統有失”,派呂蒙接應其回營。這說明張遼的武藝在淩統之上,在戰鬥中場面上具備一定優勢。

    樂進也曾與淩統交鋒,“兩個鬥到五十合,未分勝敗”,戰鬥場面基本上旗鼓相當。這也說明張遼的武藝應比樂進略高一籌。

    四、樂進(弱一流)

    樂進是曹魏老將,早年隨隨,當時曹操缺兵少將,手下沒幾個能打的,夏侯惇和樂進兩人往往衝鋒在前。

    樂進平時沉默寡言,但打起來仗非常勇敢,敢於玩命,是個狠厲型的戰將。從樂進戰鬥生涯中的兩次平局就能推斷出他的武力值水平。濮陽之戰,樂進與臧霸交手,“兩馬相交,雙槍齊舉,戰到三十餘合,勝負不分”;濡須口之戰與淩統陣前廝殺,“兩個鬥到五十合,未分勝敗”。

    樂進的戰績不算好,有兩個斬獲:成廉、郭圖,都是被樂進用箭射死的。以此可見,樂進的武力值與臧霸、淩統處於同一層次,都屬於“弱一流”猛將。

    五、于禁(中二流)

    在曹魏“五子良將”中,于禁的武藝無疑是最低的。他即沒有斬殺過一名敵將,甚至從來沒打贏過一個敵人。

    當然這也不能完全怪他,咱們來看看于禁遇到的都是哪些對手:徐州之戰,張飛衝陣,正遇于禁攔截,“戰不數合”劉備也衝了上來,于禁敗走;濮陽之戰,呂布挺戟衝陣,于禁和樂進聯手阻擋,“雙戰呂布不往”,敗陣而走;潼關之戰,上陣與馬超交手,“八九合”敗下陣來。

    于禁遇到的盡是些硬碴子,所以屢戰屢敗也情有可原。但在渭橋時,于禁看到馬超在追擊叛徒李堪,于禁見有機可乘,悄悄在背後放暗箭射馬超,但被馬超避開,恰恰射中了前面奔逃的李堪。看來於禁是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傢伙。

    透過以上分析,我們能夠得出結論:曹魏“五子良將”按照武力值從高到低的順序排列,應當是:

    徐晃>張郃>張遼>樂進>>于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君子蘭開花有幾種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