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飛螞蟻可丁
-
2 # 然術健身
傳武的突出問題是搏擊能力不突出,養生功效不顯著,根源是外練筋骨皮與內練一口氣攪混了。
中華武術強調“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無非是力量與技巧,中外都有,好理解。武功精進,身體為本,內練一口氣,散淤排淤,一通百通,心隨意動,活力滿滿。內練一口氣,才是精華,中華獨有,無奈傳承斷代,江湖一片混亂。
外練筋骨皮,與內練一口氣,目的不同,發力方式不同,甚至是相反的。外練筋骨皮,要收縮肌肉關節發力,生淤勞損,耗費身體。相反地,內練一口氣,要放鬆肌肉關節,擾動淤阻,散淤排淤,維護保養身體。
傳武招式套路,有的著重於外練筋骨皮,有的著重於內練一口氣,但傳武人不能深刻理解分辨,外練與內練混淆,結果是內外都練不成,武功不突出,健康不突出。
傳武的所有問題,包括搏擊能力和養生功效問題,只要能理解“內練一口氣”,一切都將迎刃而解。
-
3 # 福州禪武
傳武的問題根源沒有實戰的環境,技術的更新節奏太慢。
格鬥技能水平的高低,主要取決於,一是掌握基本動作的數量和質量,另一個是實戰時運動員在無序動作狀態的瞬間發出動作的有效性。格鬥的動作數量,這一點,相信傳統武術是博大精深,招數多如繁星,至於質量,還是有所欠缺,可以很通俗的理解,專業運動員就是三年一計劃,每天五個小時訓練時間,並且有團隊後勤保障,一般的傳統習武術者幾乎沒有這樣的時間保證。
現代科技支援的全面性及導向性 競技體育與運動訓練有著廣泛的多學科聯絡。決策科學、人文社會科學、醫學、力學、化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的廣泛知識都對運動訓練有著巨大的影響。各種不同的科學學科、科技理論、科技思想、科技方法與儀器器材都能在競技體育領域發揮著各自的影響和作用。作為運動訓練活動的直接任務,即運動員各種競技能力(包括身體能力、技術能力、戰術能力、心裡能力和運動智慧)的提高,都在很大程度上借力於現代科技的幫助與支援。
在運動訓練全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即運動員狀態診斷、訓練目標的建立、訓練計劃的制定、訓練活動的組織實施、訓練效果的檢查評定、訓練狀況的反饋調控、直至訓練目標的最終實現,無一不廣泛地應用著現代科技的成果。
不僅對於運動訓練的重要影響因素―運動負荷的組織實施與監控,而且對於負荷後的恢復過程;不僅對訓練課上的各種訓練方法和訓練手段,而且對於訓練課外的多種合法的強力手段;不僅對於運動訓練的過程本身,而且對於競技體育活動的其他重要環節,即運動員選材、運動競賽和競技體育管理,現代科技也都已廣泛地參與其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有力地支援和引導著舉重專案的更快發展。
回覆列表
傳武追其根本在於重武
這種現象自古有之
贏秦劉漢也是重武輕文(商鞅變法,以法家治國,以武功授官爵。刺激軍隊戰鬥力得以一匡六合。漢代(前漢時期)儒家尚未成政治氣候,無法左右朝政。加之對北方匈奴的用兵,名將輩出,饒是風光。劉秀滅王莽後,文風稍盛不過百年便亡於靈獻)
魏晉因為是奪位由臣下篡君而出,故而自始至終不提忠義,取官只以孝為先。講究士族出身。是重文輕武的積弱政權。
南北朝地方軍閥割據及楊隋國祚不長暫且不提。。。。
李唐重武輕文:唐制,藩鎮(節度使)一旦取得戰功,就可以入朝做宰相。玄宗時的奸相李林甫(成語“口蜜腹劍”的出處)就是害怕權威旁落。所以竭力扶持提拔各地的番將(文化層次低,威脅不了他的地位)這些番將包括安祿山。安史之亂之後唐室衰竭,在各藩鎮等軍事割據勢力和宦官的把持下殘喘至朱溫滅唐。
五代(割據亂世)不提。。。。
趙宋王朝採取重文輕武的國策,是其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在立國之初就定下的(陳橋兵變,皇袍加身,杯酒釋兵權的典故大家熟知,不贅述)由此以文官節制武官的制度成為中國漢族封建王朝的定製。。。。
元代重武輕文,忽必烈1271年定國號“元”,1279年滅南宋,統一中國。元政府按人們所從事的職業,把被征服的臣民詳細劃分為十個等級即“十流”: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元朝統治者是騎在馬背上的征服者,尚武是蒙古貴族習性。敵視知識分子。
朱明承宋制,重文輕武。在戰爭時,儘管有武官打仗,但總有掛兵部尚書、侍郎頭銜的文官擔任督師、總督、經略節制武官。有將軍稱呼的武官,在政治地位上要嚴重低於同品銜甚至低一品銜的文官。明末袁崇煥殺毛文龍一事就是例項(袁是正二品文官,毛是從一品武官)
滿清入關前後是重武輕文,以八旗及明降軍隊滅闖獻及南明政權而取得中原。。。。之後全盤漢化。。。據《舊京瑣記》所述“明崇禎亡於文,清宣統亡於武”是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