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國新派冷雁
-
2 # 葉青漁
李白的詞,相對於他的詩來說,兩者簡直是不可以比擬計算的。因為,實在太少。
詞,雖由唐代興起,但在宋朝才是全盛時期,故有唐詩宋詞之說。
這首《清平樂》鸞衾鳳褥(又名憶蘿月),應當是最具味道之作。
▲ 鸞衾〖qīn〗鳳褥,夜夜常孤宿。更被銀臺紅蠟燭,學妾淚珠相續。
▲ 花貌些子時光,拋人遠泛瀟湘。欹〖qī〗枕悔聽寒漏,聲聲滴斷愁腸。
李白的詞大都記載於《尊前集》裡。而由此詞的意思來說,這是否為李白所作是存在著爭議的。
此詞中描述的有三幅景象:
①.閨中痴女、怨女、被人拋棄的景象。
②.女子深情,愛人因故不得不遠離他鄉,兩人長久分別而無處訴說的景象。
這對於我們熟知的李白來說,是比較不可思議的,因為這完全是兒女情長之事。
1.鸞衾鳳褥,夜夜常孤宿。
意思是有鴛鴦或鳳凰被褥,卻總是一個人每晚孤獨而臥眠。
2.更被銀臺紅蠟燭,學妾淚珠相續。
意思是更換被褥,卻見燭臺上燃燒的紅蠟燭,蠟炬滴滴緩緩而落,如同她的淚珠。紅燭似人,人似紅燭。
3.花貌些子時光,拋人遠泛瀟湘。
意思是時光一點點的過去,她的容顏漸漸變老。而那個“拋人”在遙遠的瀟湘之地。這裡的關鍵,就是在這個〖拋〗字上面。一個拋字,把這首詞引入了無限種可能。
4.欹枕悔聽寒漏,聲聲滴斷愁腸。
意思是倚靠枕頭卻聽見寒漏的滴水聲,讓她肝腸處斷,愁苦無言,十分後悔聽見這滴水之聲。強烈的,一種女子衷腸之感。
這不排除是李白見到了這麼一個痴女、這麼一幅畫面所作。又或者是李白將自身身份進行轉換,以身份跳躍來說他自己的內心。
我們知道,李白一心想施展抱負,但無奈不受唐玄宗所任用,後來不得不離開長安,心中有所怨憤,故而利用空間人物跳躍作了此詞也未可知。
畢竟,這也較為符合李白詩詞的天馬行空的那種意境。而這整首詞,完全因為一個“拋”字而變得鮮活。
衾〖qīn〗:被褥、被子之類的東西。
欹〖qī〗:通假字,同〖倚〗。斜依、斜靠。
另外的,還有《清平樂·畫堂晨起》,其中此詞裡面的“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也極具李白的狂而不羈的個性。
一個“狂”字,令人不由無限神往。
-
3 # 餘與吾
談到李白詩的意境,我首先想到的是一個仙字,飄逸而瑰麗。腦海出現的第一首詩,是《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唐明鏡悲白髮,
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
以寫景起興,虛實相間,引發了對歲月流逝的感慨,和人生苦短的悲哀。高歌人生得意,開懷通飲,不要辜負這“金樽對月”的美好時光。這才是李白的真情實感。“必有用”和“還復來”,才是李白的風骨。下面對懷才不遇的感慨,憤慨以及藐視,有點悲憤,但顯示的是無比豪邁,無比樂觀的人生態度。
五花馬,千斤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這樣的豪情壯志可以橫掃一切煩惱與憂愁。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是青春。
-
4 # 乾竣8341
唐代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在他的一生中,給後人留下了900多首詩詞,首首膾炙人口,篇篇熠熠生輝。所以人們稱之為“詩仙”。
縱觀其詩,每首都是佳品傑作,令人愛不釋手。相比之下,單就詩詞的藝術而言,本人更喜歡的是: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這首詩在藝術表現上非常成熟,在同題作品中應該影響最大。詩人豪飲高歌,借酒消愁。詩中交織著抗爭與悲憤、自信與失望的情懷。整首詩情感飽滿,將喜怒哀樂奔湧而發,抒情有力。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該詩也反映出作者的消極、悲觀情緒。應該與當時的社會及自己複雜的思想、坎坷的經歷有關。
以上個人觀點。
-
5 # 燕北林叢
眾所周知,詩仙李白的詩膾炙人口,盛傳千年而不衰,要問他有哪些情景俱佳的詞流傳下來,似乎也不是懸念。
任何事物都是由萌芽到誕生、成長和壯大。詞當然也不例外。萌芽於唐,誕生於唐末五代,繁茂於兩宋。
李白有詞作流傳下來,沒有疑問,但水平如何,似乎受到了後人的質疑,認為李白的時代,不會有太成熟的作品。下面筆錄兩首,與好詩詞的朋友共賞。
《秦樓月》·李白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菩薩蠻》·李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價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菩薩蠻》與《秦樓月》,被後人並稱為“百代詞曲之祖”(宋·黃升《花菴詞選》),最早由宋神宗時釋文瑩的《湘山野錄》中傳出。也是因宋人本的《李太白集》中未收錄(《菩薩蠻》)而被質疑,但又不能反證,舉出真正的作者。那麼只有姑妄聽之,姑妄信之,姑妄署之,姑妄存之。
《秦樓月》沒有被捲入“公案”,是李白的詞作無疑。《秦樓月》別名《憶秦娥》,這一詞牌名稱就是出自“秦娥夢斷秦樓月”這一句。
這首詞懷古傷今,意境高遠,先用簫聲引出簫史和弄玉的幸福美好的愛情故事(見《列仙傳》)。勾出了對歷史悠悠深遠的感慨,與現實的悲咽、淒冷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年年”與“傷別”,用時間來襯托(女主人公)思念之情的強烈,傷感也隨著時間的遠去而愈加深沉。
“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下一闋,場景陡轉。重陽佳節登高遠望,咸陽古道上卻是杳無音信。引領西望,車馬稀疏的古道,愈發讓人黯然傷神。和上一闋,(按詞律規定“秦樓月”三字重疊)一樣,“音塵絕”的重疊,更加強調了(女主人公)思念的沉重與哀傷。
“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則超出了詞中所描寫,思念的情懷。而是寄託了作者對故國興亡的感慨。西風輕拂,夕陽殘照,眼前只有漢家(朝)留下來的墳墓和宮闕……
李白本來就不是期期艾艾的文人墨客,下闋後兩句筆鋒一轉,由個人的愁思,一下過度到了對歷史的憂懷,凝聚了詩人的獨特情感。
另一首《菩薩蠻》,以景入情,開篇就把讀者帶到了特定的景物環境之中,容不得人去多做它想。“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
………
“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白居易《長相思》)、“梳洗罷,獨倚望江樓”(溫庭筠《夢江南)、“多少淚珠何限恨,倚欄杆”(李璟《浣溪沙》)、“無言獨上西樓”(李煜《相見歡》)……似乎是約定俗成,(女子)思念人的位置有過規定?必須到樓上去,必須倚著欄杆,必須遠眺……
到了宋代這種寫更是司空見慣……
或許是自然屬性和民族心理使然,唐宋文人在他們的詩詞作品裡,對某一景和物都喜歡進行相同的描寫和重複使用,使某種景物最終成為某種感情的象徵——見烽火而知戰事,見雁飛是在思鄉,倚欄杆則懷遠、思人……
-
6 # 雲卷飛山
如果要說詩仙李白意境最好的詩,那當然是《夢遊天姥吟留別》。這是一首古體詩,也是一首記夢詩。是李白出走長安後,告別繁華,走向河湖山川的又一偉大詩作。該詩想象奇特,構思詭異,心情複雜,感慨深沉強烈,意境雄偉。變幻莫測虛無縹緲的描述,卻寄寓了深刻的現實。雖離奇,但不做作,一切都那麼自然得體。內容豐富曲折,形象輝煌豔麗,充滿浪漫主義色彩。形式上雜言相間,兼用騷體,不受律束,自由開放,信手拈來,筆隨興至,堪稱名世絕作。主要名句: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主席《七律*答友人》末句: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裡盡朝暉。即由此化來。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至於說李白的詞不多,因為那時的詞在詩人當時的地位真的就是小兒科,只當兒歌玩玩罷了。但也有一首,因為李白玩了一次,便於其中一詞得以留名,那就是《憶秦娥》: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
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主席《憶秦娥*婁山關》就有其些許影子: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在浪漫主義的基礎上,更加上了革命英雄主義的強烈色彩!
-
7 # 藍色野鼠
詞在古代文學史上是一塊奇異的瑰寶,它影響了我們的審美和情操。我們從中能得到滋養,感受到美的力量。
那麼,宋詞從何而來?追根溯源,第一個寫詞的文人又是誰呢?
詞源於隋。詞的全名是“曲子詞”,“曲子”是曲調,而“詞”就是配合曲調的“唱辭”。現在曲子詞的唱法已失傳,但這些“唱辭”卻保留了下來。
現存最早的文人詞當屬盛唐大詩人李白的《菩薩蠻》和《憶秦娥》。
李白不僅是我們熟知的極負盛名的大詩人、“詩仙”、“謫仙人”,別忘了,他還被尊之為“百代文人詞曲之祖”。
現在我們來鑑賞一下這兩首詞。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平原的林木,在煙霧瀰漫中辨認不清哪一棵是我初到此地時蔥鬱生長的小樹,哪一棵是寒鴉徘徊枝頭密匝的老樹。唯一能感覺到的是這秋冬之交時的季節。
這個時節最令萬物感到無可奈何,在長到最旺的時候,接下來會漸漸到了秋風細雨枯葉凋落,寒冬凜冽不復生長的境遇。這裡的山留著最後一絲眷戀的綠,它不像似“柳色青青”的細婉嫩綠,也不是“長郊草色綠無涯”之般覆蓋了整個大地的生命綠,而是暮色沉沉蒼茫的綠,極盡冷色調的暗。
夜色剛來時,進了高樓。何人在高樓上扶欄檻發愁?在如玉般的臺階上,久久佇立,不知是眼望那樹木草色,還是瞑暝夜空?
萬籟俱寂,這羈旅之苦便在此時展現得淋漓致盡。忽地聽見一聲清脆的鳥叫聲,隨後一隻鳥兒急急飛過。那隻歸鳥,它要回去了,歸去的地方是否也是你想歸去的那裡?
高樓人依然佇立,無可奈何。何處才是我的歸宿?何日才是我的歸程?我獨自一人站在高樓眼望暮色已不是寥寥幾次,而我再清楚不過,我的歸宿卻只是一座長亭連著一座短亭,十里五里,一個遠近都不可碰觸到的夢。
《憶秦娥》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誰在半夜吹簫,斷斷續續嗚嗚咽咽的聲音驚擾了我秦娥的夢。我抬頭一看,秦樓的圓月還是那麼明亮,跟我的距離不長不短月色剛剛浸潤我的臉頰。秦樓月照,想必灞陵兩旁的柳樹長了又長。
我的美夢是做不成了,夢裡我與親人剛剛團聚,都怪這簫聲讓夢破碎。唉,年年如此,也早已習慣這悲涼。此刻倒讓我起了離別的愁緒,再入睡已難。
那年是清秋節,佳侶如雲,滿街都是狂歡的時景。後來我才知道那也是大唐最繁華奢侈的時候。節日氣氛總是比往日濃烈,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平民布衣,無人不在沉醉中樂享繁華,無人不在愉悅中達到歡樂的高潮。我也莫不如此,我愛大唐的榮耀和繁盛,我愛大唐的華麗,愛大唐的吞天坼地。
今宵酒醒,睜開眼便看到秦漢長長的咸陽古道,昨夜繁華已去,已無半點熱鬧欣喜若狂的景象。我等待的親人依然沒有任何歸來的訊息。年年等親人的歸來,年年在這古道,如今我的希望落空了,只是眼前古道空空,沒有聽到有人踏上青石板時噠噠的腳步聲。
我與這古道,我與這漢帝的墳墓又有何區別?秦漢兩代早已過去了,留下的是什麼,我不解。它們最終仍然留下的是這悠悠的咸陽古道,是漢文帝的灞陵。西風吹盡,日落殘照,此時的漢家墳墓顯得格外破碎。
回覆列表
月下獨酌,來自骨髓深處的孤寂!文/信陵君(中國深圳)
李白二十四歲離鄉出遊,先經成都,再遊峨眉。後再出蜀,與孟浩然相交,後與當年丞相許圉師之孫女結婚,又結交無數才子英豪,杜甫、高適、岑參、王昌齡甚至民間的汪倫都是他用心結交的朋友。上至皇族、下至布衣,可以說真正的廣交天下!
李白的詩歌浪漫奔放、俠氣貫天。經典之作《月下獨酌》《望廬山瀑布》《夢遊天姥吟留別》,特別是《俠客行》一詩,把李白的豪放不羈、俠氣貫天體現得淋漓盡致!其中他的《月下獨酌》,物我兩忘,意蘊渾然,亦仙亦人,抒情淋漓盡致!千百年來,為後人所推崇。
據說當年正值吐蕃連年侵犯,吐蕃使者入朝視大唐無人,最終太白讓高力士脫靴、楊貴妃研墨鑄就錦繡文章,秀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讓吐蕃使者無地自容,從此二十年吐蕃再無刀兵至犯於大唐。
李白一生的行事和生活態度常常具有俠士的風度,他對於俠士的俠義行為和英雄主義的歌頌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人生猶如鳥獸散李白在《月下獨酌》裡說得很清楚: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唐代: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李白喝酒的境界實在太高,群聚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獨飲時,他便邀月對飲,甚至對飲成三人。是一個人的狂歡,還是絕世的孤獨?一句“獨酌無相親”,曠古的寂寥與無聲的內心孤傲的獨白噴然而出。一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怎不叫人心碎神傷?!李白是深刻把握生活本質的人,他深藏不露,借酒消愁,以酒為媒,狂放抒情。在一場場如戲的酒局中,他早已洞若觀火,他遊離於世俗的滾滾紅塵與內心世界執著的清高之間。他的情思肆意奔流,極力掩飾著蜂擁而來的疼痛,用四句詩,“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把一種對現實的無奈與不爽,一飲而盡,拿虛無縹緲的“雲漢”虛掩著磅礴洶湧的一顆心。
正是李白詩意般的人生與天生的仙風道骨,把中國古代詩歌的意境以及千百年來人們對於“詩和遠方”的美好期許推向完美與高潮。
正是李白對於人生滄海橫流的體悟,使得他極度珍惜那些交心的朋友。李白身體力行,用一顆真誠的心與眾多高手交為知己,孟浩然、杜甫、高適、岑參、王昌齡都是李白的摯友。他經歷過無數次的離別揮手,所以才有“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這樣動人心魄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