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易生活

    雖然最近這段時間對於蘋果而言有點“流年不利”的味道,但不可否認的是,無論是傳聞中的全新入門版iPhone 9,還是預計將在秋季登場的新旗艦iPhone 12,至今依然還是整個手機行業關注的重點之一。幾乎所有廠商都在盤算著這些新品會對自家產品造成多大的影響,也幾乎所有媒體都指望著靠挖掘這個品牌哪怕一丁點的新機資訊,來為自己吸引關注和流量。

    比如說,近日外媒Fast Company就公佈了他們從“知情人士”處獲得的iPhone新機訊息。據他們表示,新iPhone“至少會有一個型號”配備基於ToF(Time-of-flight ,飛行時間感測器)的新款後置多攝系統。這似乎在暗示,ToF功能將僅限於新iPhone中的高配甚至是頂配型號,併成為重要的宣傳賣點。但是如此一來問題就出現了,ToF真能夠撐起“頂級旗艦”的體驗區隔嗎?

    “黑科技”的ToF,成為了旗艦標配的雞肋?

    何謂ToF?本質上來說,它是一種基於脈衝光波的“雷達”。工作時,先由發射器發出光波,照射到目標物體上之後反射回來,再由接收器測量不同區域光波走過的時間,就能探測出目標物體不同位置的精確距離,進而合成一幅“3D測距”影象。

    聽起來很厲害是不是?的確,自從ToF技術誕生以來,它就迅速得到了大量手機廠商的青睞。事實上在此次iPhone將採用ToF技術的傳言被報道之前,業界就已經有包括vivo、OPPO、索尼、華為、三星、LG在內的多家手機品牌,已經先後展示或者推出了他們基於ToF技術的機型,這似乎也表明ToF已然成為了當今旗艦手機的“標配”。

    但是當我們進一步探究ToF在現存智慧手機產品中所起到的作用時,事情就變得有些弔詭了。因為當2018年手機廠商最早開始宣傳ToF的好處時,將這項新技術描述為能夠在手機上實現AR試衣、3D建模、體感遊戲等一系列創新功能的“黑科技”,或是“未來手機標配”。可如今呢?一方面智慧手機上的AR體驗熱度早已退去,就算是幾大電商平臺有提供AR的相關功能,但並沒有一家聲稱他們對任何一家的ToF方案,有做過什麼特別最佳化。既然普通手機都能用AR,為何消費者一定要追求ToF旗艦機呢?從另一方面來說,相機掃描之後的3D建模功能可能的確是當前搭載ToF技術機型的“專利”,但它的實用價值卻堪稱無限趨近於零,畢竟現階段的掃描精度還做不到“一對一還原”,這也就意味著可能會出現專業人士看不上,但普通使用者也不需要的窘境。

    ToF還是有用的,只是用法和說好的不一樣了

    那麼,難道說一大票手機廠商都在用著高價和和先進的零部件,“忽悠”消費者多掏錢嗎?當然不至於,事實上ToF強大的測距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只不過在如何用好這項能力上,目前我們看到的方式與早期宣傳的那些黑科技功能相比,的確是有了一些出入,但其實也是更加實用,也更為接地氣了的。

    三星S20 Ultra沒有雙核對焦主攝,但是有ToF的輔助

    比如,因為ToF可以實現對物體距離的精準測量,因此它其實可以被視作高配版的“鐳射對焦”,在更大的距離範圍以及更低的光線強度上,都能起到主動測量被攝物體距離的作用。如此一來,即便是超近距離的微距攝影或者超低光環境下的暗光拍攝,有了ToF感測器的輔助,旗艦手機的相機起碼能夠“知道”自己要拍的物體在什麼位置,即便是“看不見”也能準確對焦,而且速度更快。

    又比如說,因為ToF能夠測量出其作用範圍內各種物體的遠近關係,這就相當於給了手機一個被攝物的“3D場景資訊”,相比於如今那些基於光學相位對比的“多攝虛化”方案,ToF輔助下的相機虛化邊緣顯然會精準得多。不管是人像摳圖還是先拍照後對焦,有了真正的空間距離座標,所能實現的效果無疑也將更為值得期待。

    ToF的興起或許有點急躁,但它確實代表了未來

    原本是為AR、3D測距、拍照建模,以及體感操作而生的技術,最後卻淪落到給對焦能力不足的攝像頭“當助手”、給美顏和虛化這種大眾化功能服務的地步。ToF在智慧手機上這種“理想到現實”的轉變,折射出來的其實還是手機廠商和開發者並未對它做好準備,以及本該與ToF一起大展拳腳的5G網路、全息顯示等技術尚未成熟的現實。換句話說,ToF如今在旗艦機型的“普及”,一部分原因是出自它多少能夠增強現有拍照系統的效能,但也有一部分原因或許是來自市場競爭所致“Ta有的功能我也要有”的心理。

    LG的新旗艦V60,後置可不是四攝,而是雙攝+ToF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ToF對於現階段的智慧手機來說就是一種浪費呢?顯然並不是。畢竟如果沒有ToF的輔助,我們實在很難想象如今那些僅有相位對焦的超高畫素手機,在面對微距、單一色彩物體,或者暗光環境下時會如何頻繁的對不上焦。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現在旗艦手機裡的ToF感測器雖然並沒有做到最初宣稱的那些應用,但其本身也已經是頂級影像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況且正如我們過去曾經多次說到的那樣,一項新的技術和產品要想真正得到充分的軟體最佳化、能夠最大限度為使用者帶來體驗上的改變,首先就需要先讓足夠多的人知道並用上它,智慧手機如是、高重新整理率螢幕如是、5G網路如是,ToF當然也不例外。

    因此,雖然我們必須承認ToF在現在的許多機型上並沒能完全展現它的價值,但廠商最現實的辦法也只有不斷推出更多搭載這項技術的產品,才能讓ToF充分的被消費者所認知,進而為其未來在智慧手機、智慧交通、甚至機器人等領域的廣泛運用打好基礎。這就好像當年的NFC技術一樣,剛推出的時候誰能想到它有啥實際意義,但是現在想必很多朋友都已經不能沒有這個功能了。

  • 2 # 包紙玩機

    一、什麼是ToF技術?

    ToF技術是為了實現3D成像而生的。

    大部分使用者對在X和Y軸的手機拍照非常熟悉了,但是對於Z軸上的成像用得並不多。

    ToF(Time of Flight)這種可以實現X、Y、Z三軸的3D成像相機被稱為深度相機。

    二、ToF技術應用到手機上有何意義?

    1、ToF技術之於拍照

    使用ToF鏡頭拍出的背景虛化並非就是把主體以外的背景一味模糊,而是在保持主體清晰,畫面“靠前”的情況下,將繁冗的背景“弱化”。這樣,既讓主體自然融於拍攝場景之中,不讓人產生分離的感覺,還能將主體呈現地更為突出。

    2、ToF技術之於AR測量

    搭載了ToF鏡頭,HUAWEI P30 Pro還支援AR測量功能。

    AR測量就是讓手機可代替尺子等工具完成簡單的測量工作,雖然只是個生活小工具,但隨身攜帶,方便實用。有了ToF鏡頭的深度感知,不僅能測量長度、面積,還能一鍵測量體積,更有趣的是,三人同框也能一次測量身高。

    3、ToF技術之於未來

    ToF技術除了應用於拍照、AR測量,還應用於AR體感遊戲,它透過ToF相機捕捉使用者的動作,在遊戲中進行互動。

  • 3 # 意農

    3d識別的,根據光速差繪製面部。目前只有蘋果和華為能在手機做到。

    意義就是更安全。

    如果鐳射雷達跟這個有關係,那意義更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比賽熱門的辛德拉,在排位裡像個災星,比賽和排位真就兩個遊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