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公子談歷史

    飛機誕生於20世紀初,美國的萊特兄弟在1903年12月17日完成了第一次飛行。

    12年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為實現人類飛天夢想而誕生的飛機也因為戰爭搖身一變成了無情的殺人機器!

    最開始的時候飛機是沒有裝載任何武器的,飛行員使用手槍進行攻擊。除了手槍外,當時的飛行員還使用磚頭、標槍以及像煙花一樣的火箭彈進行戰鬥,當時的空戰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早期的機載火箭彈

    這樣的混亂持續了一段時間後,在1914年法華人試著將機槍裝在了飛機上,並在一次戰鬥中成功擊落了一架德國的飛機。

    法華人的這波操作讓當時的各列強意識到,飛機+機槍是個完美的組合!

    很快的,各國的飛機上面都開始加裝了機槍,一夜之間,機槍就成了當時飛機的“標配”。不過當時飛機上的機槍必須安裝在機翼上,否則射擊時候子彈會擊中前方的螺旋槳。這使得機槍操作起來極為不便,射擊精準度更是沒有保障。

    飛機上的機槍

    直到後來射擊同步協調器才解決這一問題!(德國率先研發出來)

    射擊同步協調器可以透過螺旋槳的轉動來控制機槍的射擊,當槍口指向槳葉間隙時子彈射出,而槍口對準槳葉時射擊停止。那之後機槍可以可以裝載機頭,而且飛行員也可以邊操作飛機邊進行射擊,大大提高了便捷性。

    隨著技術的革新迭代,飛機上機槍不再是一開始的隨緣射擊的花架子,用機槍精準地射擊敵機已不再是一件困難事兒!

    塊頭大機動性差的轟炸機表示有點難受!

    很快地人們就把機槍搬到了轟炸機之上,比如世界上第一款戰略轟炸機,俄國的"伊里亞-穆羅梅茨"型轟炸機,這款誕生於1913年底的轟炸機上面就裝了8挺的機槍。

    一戰時期法國的“瓦贊”式轟炸機

    時間到了幾十年後的二戰時期,這二十多年間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但在機載武器方面,這二十多年都沒出現能夠撼動機槍的地位的東西。

    雖然都是機槍,但此時機載機槍效能上相比起一戰之時要提高太多了!

    最開始無論是戰鬥機還是轟炸機,機載機槍都是透過機槍手手工操作的,在飄忽不定的飛機上用機槍射擊高速移動的敵機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時期。

    到了二戰時期,液壓傳動和電傳動技術的引入大大提高了機載機槍的操作便捷性。以美國的B-17轟炸機的機腹伸縮式球形機槍炮塔為例,這款炮塔的轉動、升降和以及控制兩挺大口徑機槍都是透過電力-液壓驅動。機槍手坐在炮塔之內,透過控制電鈕來實現上述操作。

    這種形式相比起一戰時期確實先進了很多,但此時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

    比如說機槍炮塔是封閉式設計而且空間狹小,機槍手行動十分不便。

    有這樣一個例子:

    1944年6月12日,在英軍的一次轟炸行動中,一架蘭開斯特式轟炸機被德軍飛機擊中,機長隨即下令讓機組成員跳機逃生。

    在逃生過程中,機組成員發現飛機尾部傳動系統因為損壞無法正常工作,手動控制開關也遭到破壞!等於說操作飛機尾部機槍炮塔的機槍手被困在炮塔裡無法逃生了!

    除此之外,液壓驅動系統使用的液壓油在遭遇炮火襲擊洩漏後很容易導致火災,這使得飛機機槍炮塔開始擯棄液壓驅動,開始向著全電機驅動方向發展。

    這方面的集大成者當屬美國的B-29轟炸機!

    B-29全機一共有5個機槍炮塔,除了飛機尾部炮塔配備的是一門1× 20 mm 口徑 M2 機關炮,其餘四個炮塔均配備2挺12× .50 吋口徑 (12.7 mm) M2 機關槍。

    B-29轟炸機尾部的那門20mm機關炮還是人工直瞄,尾炮手獨自呆在一個小倉內,在非增壓飛行(B-29轟炸機機艙採用全增壓設計)的時候才能從小艙內出來。

    其餘的四個機槍炮塔均為無人遙控炮塔,機槍手們不用再像以前一樣蜷縮在狹窄的炮塔之中。B-29轟炸機上的機槍手安然地坐在有防彈鋼板和防彈玻璃保護的機艙內,在其中操作著瞄準具,機槍手的每個操作都會被轉化成電訊號,操控著無人機槍炮塔做出相應的操作。

    B-29轟炸機上使用的瞄準具是當時全世界效能最好的諾頓轟炸瞄準具。

    諾頓瞄準具由一個用於計算彈著點的機械式模擬計算機、一個小型望遠鏡以及一套由電機和陀螺儀構成的精密系統。諾頓瞄準具上有個設定敵機翼展的裝置,炮手設定完敵機翼展後,再調節準星光圈的大小之後,諾頓瞄準器便可以可以自動計算距離,並根據目標的速度、距離、夾角和自機的速度進行射擊補償。

    諾頓瞄準具

    雖然每個炮塔都分配了一個機槍手,但實際上透過瞄準具,一個機槍手可以同時操控2座機槍炮塔指向同一個目標,以集中火力攻擊來襲的敵機。

  • 2 # 都市南鄉子

    有答案已足夠明白了,但不全面。回答多是從技術層面解釋,即電或電+液態控制傳動。不全面是指:它只限於二戰中英美盟軍的四發重型戰略型遠端轟炸機裝備及使用。原因是因為一則只有他們才掌握相關技術和能力。其他國家,特別是軸心國集團要麼沒有戰略型重轟炸機(德意蘇聯等國),要麼沒這種技術能力(鬼子),無論什麼戰機都沒安裝炮塔。二是這類炮塔用於防禦非進攻,是用於增加重型遠端轟炸機的自衛能力。而雙座戰機不會裝炮塔,都是直接安裝武器,靠人工手動控制的那種。

  • 3 # 飛豬漲姿勢

    一般都是電動或電-液驅動。

    在二戰中,美軍B-25、B-17、B-24等著名轟炸機廣泛裝備了本迪克斯、斯佩裡、艾默生公司製造的動力炮塔。其中本迪克斯公司的代表作有B-17G的下顎炮塔和B-25的機背和機腹炮塔。這些炮塔安裝有方位電動機和機槍俯仰電動機兩臺電動機,在射手遙控操縱指令下控制炮塔瞄準目標。之所以用電動機驅動是因為安全性好,被擊中後不會因液壓油洩露而起火。

    斯佩裡公司以製造B-17和B-24的機腹伸縮式球形炮塔而聞名,這種炮塔為電力-液壓驅動,射手蜷縮在炮塔內操縱兩挺12.7毫米機槍的射擊,炮塔的旋轉、俯仰和升降都是透過電動機驅動的液壓系統進行。

    艾默生公司的代表作是B-24H轟炸機機鼻的A-15炮塔,內建兩挺12.7毫米機槍,該炮塔同樣是全電動操縱,

    二戰中最先進的轟炸機炮塔系統是波音B-29上安裝的斯佩裡低阻無人遙控炮塔系統,這種全電操縱的無人炮塔由於外形低矮,所以阻力比有人炮塔大幅降低,射手透過氣泡式舷窗的陀螺瞄準具遙控炮塔射擊,大幅改善了工作環境,而且計算機化的瞄準具也能機型提前量自動補償,提高了命中率。

  • 4 # 京城陳風舊事

    這裡的原理一兩句說不清,簡單說炮手操動的操動杆,實際操作的是一個滑動電阻由此產生的電壓差,(也就是電阻橋)用這個壓差經過放大在再驅動電機或液壓系統。

  • 5 # 陶短房

    炮塔和炮塔間差異是很大的。

    最早的轟炸機旋轉機槍是一戰期間出現的,是敞開式安裝在一種名為“斯卡夫環”(Scarff ring),可以讓機槍向任意角度旋轉的裝置上的,如著名的亨得利-佩治0-400轟炸機,就在機頭和機背均設定了安裝在斯卡夫環上的旋轉機槍。這種最簡陋的炮塔完全用人力控制旋轉和俯仰,在二戰中仍然普遍裝備,主要用在機身兩側的活動艙門,如美國B-24等轟炸機都有,納粹的容克-52運輸/轟炸機機背敞開式炮塔,也是同樣的工作原理。此外,絕大多數二戰期間的艦載單發攻擊機、雙發雙座戰鬥機、單發俯衝轟炸機,使用的也是這種最簡陋的人力操縱炮塔

    比這種敞開式“斯卡夫環炮塔”先進一些的,是用防彈玻璃加以封閉、但仍然採用人力旋轉的炮塔,比如美國馬丁B-10/B-12(中國曾裝備9架出口型馬丁139WC並用於對日本的“紙片轟炸”(二戰中盟軍最早對日本本土的轟炸,投下的是傳單而非炸彈),機頭就使用了這種炮塔,日本三菱96中型轟炸機的機背炮塔也是同樣的原理。由於人力操縱的旋轉封閉炮塔密封不嚴密,影響飛機氣動佈局,射手也感到不舒適,因此這種炮塔在二戰中使用的比“斯卡夫式”還要少。

    德國大多數轟炸機則使用了一種獨特的佈局方式,即把所有機組成員安排在同一個艙室裡,因此如HE-111和容克斯-88這樣的德國轟炸機並沒有炮塔,而是在封閉的艙室裡安裝幾挺可有限轉動的機槍。

    德國JU88轟炸機,和大多數德國二戰轟炸機一樣沒有炮塔,只有裝在單一載人艙內不同位置的幾挺可有限轉動的機槍

    中後期的各國轟炸機炮塔大多為液壓、電力或電力-液壓混合驅動的炮塔,射手只要用手或腳控制電力、液壓裝置,就可以操縱炮塔快速俯仰旋轉瞄準,但這種炮塔需要有人在炮塔內操縱,射手工作環境既危險又惡劣,尤其是機腹炮塔,射手需要蜷縮在炮塔內操作,一旦被擊中他們更很難逃生。。這種炮塔源於戰前法國的設計,戰爭期間美、英、日、德、蘇等主要參戰國家都有裝備或設計,比較出名的包括美國的艾默生、斯佩裡、本迪克斯、歐科,英國的Nash & Thomson、馬丁等。美國艦載單座魚雷轟炸機“復仇者”也裝備這類炮塔,是一種另類設計。這種炮塔統稱為“球形炮塔”(Ball Turret)

    機腹炮塔射手最辛苦也最危險

    二戰末期出現了低阻無人炮塔,最典型的是B29上的斯佩裡炮塔,這種炮塔射手並不在炮塔內隨炮塔和機槍一同旋轉,而是在單獨的非旋轉遙控臺遙控炮塔旋轉俯仰和瞄準,這樣一來射手工作環境和安全度極大改善,且炮塔也可以造得更小更低矮。

    B17和B29炮塔對比,前者為炮塔內電-液操縱,後者為炮塔外電力遙控操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0大已滅絕物種:霸王龍、斑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