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藥師談健康
-
2 # 摩貝視野
作為民間最常用毒藥,“砒霜”是存在的,又叫“鶴頂紅”(原來鶴頂紅就是砒霜!),高大上叫法是三氧化二砷。
受諸多中國影視劇影響,大眾聞砒霜色變《金枝欲孽》孫白楊甘願吃玉瑩用砒霜做成的毒糕點
《甄嬛傳》剪秋在原本給六阿哥食用的粥裡摻進了鶴頂紅,結果導致孟靜嫻誤食毒粥毒發而死
《還珠格格》深受乾隆皇帝喜愛的含香被甄嬛老佛爺賜下鶴頂紅
《武媚娘傳奇》本想殺害武媚孃的鄭婕妤遭人暗算誤飲了毒酒“七竅出血”中毒而死
《羋月傳》羋茵計劃用鶴頂紅毒死羋月與易後,結果反被丈夫郭隗在酸梅湯中下了鶴頂紅毒死
《水滸傳》武大郎被潘金蓮等人用砒霜毒死
砒霜用的得當,就是良藥砒霜可治療瘧疾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記述的太乙神精丹,是用雄黃、雌黃、曾青(硫酸銅)、慈石,經升化而得“光明皎潔如雪”的砒霜,即氧化砷。該藥有劇毒,所以他規定製成如“黍粒”的微型棗泥丸,並強調逐漸增量的安全服藥法:“服一丸,如不愈更服一丸半,仍不愈者,後日增半丸,漸服無有不愈。”孫思邈煉製、服用太乙神精丹並非為了長生不老,而是用以治療瘧疾,用砒霜治療瘧疾是一種很好的方法,而且是其首創。
砒霜可治療梅毒明末清初,中國用砒霜等含砷藥物治療梅毒這種難以啟齒、死亡率極高的性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陳司成,浙江海寧州(今海寧市)人,活了110多歲。陳司成祖上八代為醫,自少習儒,鮮知醫理。20歲時竟治好了友人的花柳疾病。陳司成後因家境敗落貧困,棄儒學轉學醫謀生,成為治療梅毒的醫學家,曾在江蘇、浙江、福建等地行醫20多年。
陳司成認為,廣東氣候溫暖潮溼,容易引起黴變,以至於各種汙穢之氣、致病因素(病菌)聚積於此,到了春夏季節,溼毒與瘟疫相交織,使各種東西易腐爛黴壞,人則易受瘡瘍侵害。此病是黴變引起疾病,叫做黴瘡。因為梅毒的面板病變有的類似楊梅狀,故又稱此病為“楊梅瘡”或“楊梅大瘡”。
梅瘡之疾,為害深重,使人“形隕骨枯”、“喪身絕育”。陳司成甚為憐憫,遂細察氣運、天時、病原傳染及患者嗜好,潛心研究此病診治,成為中醫梅毒學家,並寫成《黴瘡秘錄》一書。
砒霜可治治蠱鼓病道光初年的一天下午,江蘇淮安名醫吳鞠通正和好友對弈,忽有人來報,有一垂危病人抬在門外,請先生看病。吳鞠通仔細觀察病人,只見他面色蒼黃,氣息奄奄,腹脹大如鼓,腹筋暴起。他對來人說:“這是蠱鼓病,腹中要麼有蟲,要麼有血。”
病家說:“病人生此病已經有好幾年了。經常說肚子痛,現在痛得更厲害了,曾經用過楝草根皮打過蟲,也吃過烏梅丸,有過一定效果,但未根除,還是經常發病。前天,其老家一位郎中也說這是蠱鼓病,讓病人吃了三分白信(白砒霜),腹痛好一些了,可現在更厲害了,所以來吳先生這裡求救。”
吳鞠通說:“此病蟲蠱不錯,用信石也不錯,只是謹慎太過。用量太小,藥不壓敵,我今用信石一錢打粉,回去後用涼水沖服,可將蟲斃,隨後由大便排出,此病可愈。”
病家站在一旁,說:“吳先生,砒霜可是毒藥啊,用量是我們在家用的三倍還多,不會出什麼事吧?”
吳鞠通說:“病我已看了,方得由我來開,醫生者,生命所託,我豈能拿生命開玩笑。方已開出,我當負責,你照用是了,如有情況立即找我。”
病家取藥之後,便將病人抬回,到家服藥後,果如吳鞠通所言,瀉下不少長蟲,最長者二尺有餘,瀉後腹脹變鬆,腹痛也止,腹也變小如初,知飢索食。全家為之高興,訊息傳遍鄉里,都說:“吳鞠通真神醫也!”
砒霜可製作用以美容或制春藥的五石散砒霜在古代,也被人用來美容或制春藥。如含砒霜的五石散有壯陽、強體力、治陽痿等功效,也能使人面板白裡透紅。但對其用量與用法卻要求極嚴格。
五石散的廣泛流行是從何晏(魏)改造藥方服用見效,加以推廣後開始的。何晏的名聲很大,位置也很高。據何晏自己說,“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並覺神明開朗。”當時社會,清淡、美貌是品評人物才性高低的必要條件之一。何晏作為清淡的領袖人物和吏部尚書,不可能不高度重視自己的容貌和風度。據載,生活中的何晏美姿儀、臉很白,直令人疑其塗脂抹粉。所以,何晏服五石散的目的之一是為了追求美貌。
以何宴的名士圈子的聲望,他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人們效仿的物件。西晉以下,服散之風更盛,晉哀帝司馬丕、王羲之、張孝秀、房伯玉、皇甫謐等當時名流,都嗜服五石散。服用之後皮肉發燒,為預防面板被衣服擦傷,就非穿寬大的衣服不可。因面板易於磨損,穿鞋也不方便,故不穿鞋襪而穿屐。所以我們看晉人的畫象,見他們衣服寬大,不鞋而屐,以為他們一定是很舒服,很飄逸的了,其實他們心裡都是很苦的。
更因面板易破,不能穿新的而宜於穿舊的,衣服便不能常洗。因不洗,便多蝨。所以在文章上,蝨子的地位很高,“捫蝨而談”,當時竟傳為美事。
竹林七賢圖
五石散究竟是一種什麼神秘藥物?竟使魏晉至唐中葉的名士們趨之若鶩,從魏晉至唐,歷經整整600餘年而未有間斷。
五石散,也稱“寒食散”。稱其“五石散”是就其五味主藥:白石英、紫石英、石鐘乳、赤石脂、石硫黃而言。稱其“寒食散”是就其服用方式而言。據皇甫謐的《寒食散論》,服用五石散需要一整套程式:服藥後,首先需要將藥的毒性和熱力散發掉,即所謂散發。如果散發得當,體內疾病會隨毒熱一起發出。如果散發不當,則五毒攻心,後果不堪設想。而散發的重要一點是,必須在服藥後多吃冷飯,故稱“寒食散”。
除了吃冷食之外,還要注意多外出步行運動,稱為“散動”或“行散”。比方我們看六朝人的詩,有云:“至城東行散”,就是此意。後來做詩的人不知其故,以為“行散”即步行之意,所以不服藥也以“行散”二字入詩。
還要注意多喝熱酒、好酒,每天飲數次,使身體醺醺有酒勢,即處於微醉狀態。如果飲冷酒或劣質酒就可能會送命,西晉的裴秀就是因服藥後飲用冷酒而喪命。另外,服藥後還要用冷水浴(即便在嚴冬)來將藥的毒性和熱力散發掉。
當然,五石散畢竟是慢性毒藥,服此藥而死者,有裴秀、晉哀帝司馬丕、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北魏獻文帝拓跋弘等,學者皇甫謐則因服散而成殘疾。總之,砒霜能解毒治病這種現象叫拮抗作用,也就是古人所說的“以毒攻毒”、“一物降一物”。藥之太過就變成了毒,控制毒力反過來又變成藥,千百年來莫不如此。
-
3 # 逸仙藥師
雖有劇毒,但吃了不一定會死。
砒霜在《開寶本草》中首次記載,屬砒石經昇華而得的精製品,從古至今藥用已有千年。砒霜實為白色霜狀粉末,純淨的三氧化二砷,性大熱、辛,無味,加熱後可聞蒜臭味,劇毒,歸肺、脾、胃、大腸經,具有平喘化痰的功效,對面板、黏膜有強烈腐蝕作用,能殺滅細菌、瘧原蟲、阿米巴原蟲及螺旋體,還可殺滅活體細胞。中毒劑量與治療劑量極為接近,口服 5-50 mg 即可中毒,致死量 60-200 mg。
砒霜的毒性是由於砷對體內酶蛋白的巰基具有特殊的親和力, 可與許多含巰基的酶結合 ,使其失去活力而影響細胞的正常代謝, 導致細胞死亡。
砒霜的藥理作用:
1、誘導腫瘤細胞凋亡;2、細胞毒作用;3、誘導腫瘤細胞分化;4、抑制端粒酶活性;5、抑制腫瘤血管生成。
三氧化二砷最早應用於肺結核臨床治療中,應用歷史悠久。現階段,隨著中醫理論發展,經研究證實,三氧化二砷對於多種惡性腫瘤細胞具有生長抑制功效,被廣泛應用於腫瘤疾病臨床治療中。長期吸收少量三氧化二砷,可造成輕度缺氧,促進蛋白質合成,脂肪組織增厚,面板營養改善,加速骨骼生長,活躍骨髓造血功能,促使紅細胞和血色素新生。
現代臨床主要應用於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原發性肝癌、哮喘、乳腺癌、肺癌、多發性骨髓瘤、系統性紅斑狼瘡、鼻咽癌和類風溼關節炎的治療。
中毒後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症狀:
1、胃腸道反應:急性中毒多在口服後半小時至一小時後出現口咽乾燥、灼熱、流涎、劇烈嘔吐、吞嚥困難、腹痛、腹瀉;吐出物初似米泔樣,後呈黏液或膽汁狀,腹瀉大便如米泔樣挾有血絲。 大量吐瀉可出現極度衰弱,引起脫水、休克。
2、肝腎損害症狀:肝損害明顯,可出現黃疸、肝昏迷,腎功能受損出現蛋白尿、血尿。
3、神經系統症狀:急性期可見頭暈、頭痛、煩躁不安、驚厥、昏迷。 部分患者緩解後發生多發性神經炎,或有吞嚥困難,發音障礙,個別產生精神症狀如幻聽等。
4、呼吸系統症狀:可見呼吸困難,發紺,重症患者可因呼吸中樞麻痺於中毒後 24小時至數日而死亡。
5、迴圈系統症狀:可見血壓下降,心律失常,可併發中毒性心肌病,阿斯綜合徵。
急性砒霜中毒者大多在24小時內死亡,病者眼結膜充血,鼻及口腔黏膜充血、水腫,或糜爛出血,即所謂“七竅出血”。 患者大多死於肝、腎功能衰竭和呼吸麻痺。
砒霜既是毒藥又是解藥,合理用藥能發揮其最大效用,相信隨著對三氧化二砷的不斷深入研究,其臨床應用將會得到更為廣泛的推廣和完善。毒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怎麼用。
(本答案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辛莉提供)
回覆列表
砒霜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是一級毒性物質。至於吃了會不會死,還是要看劑量。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超低劑量的三氧化二砷,不但不會對人體產生毒性,還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例如注射用三氧化二砷,適用於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原發性肝癌晚期。
三氧化二砷有極大毒性,口服5mg以上即可中毒,20~200mg可致死,口服吸收後,隨血液分佈至全身各臟器,而以骨和毛髮貯存量較大且較久。砷為原漿毒,對蛋白質的巰基有巨大親和力,能抑制在代謝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許多巰基的酶,使細胞呼吸和氧化過程發生障礙,還能直接損害小動脈和毛細血管壁。砷劑還可使肝臟變性壞死,心、肝、腎、腸充血,上皮細胞壞死。
因此如果要回答這個問題,那麼答案是:的確很毒,吃多了會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