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板刀面
-
2 # 熱愛歷史的美食探索者
一-一副麻將,如果能找到一戶人家安排住宿,師徒四人吃好喝好後可以打打麻將,消除旅途的疲勞。
二-一副撲克牌,撲克牌是在荒郊野嶺時用的。猴哥駕起筋斗雲去遠方化齋摘水果打水,一時半會回不來,剩下師徒三人邊鬥地主邊等外賣回來享用。
三-一盅骰子,有時候需要去前方打探偵查,但是沒人願意主動前往,搖骰子決定誰去打探訊息。
四-四條中華煙。旅途勞頓,來根菸,快活似神仙。一人一條,永不落空。
以上是我的猜測,不喜勿噴
-
3 # 熒熒之光通天之亮
楊潔所導《西遊記》中沙和尚擔子裡挑的到底是什麼東東?
首先要更正到底是誰挑擔子的問題。《西遊記》電視劇中,是沙和尚一直挑擔子,而《西遊記》小說原著中是豬八戒一直挑膽子。如來論功行賞的時候,說豬八戒“因汝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做淨壇使者。”沙僧是“保護聖僧,登山牽馬有功,加升大職正果,為金身羅漢。”由此可見,《西遊記》這部小說,真正的挑擔者是豬八戒。楊潔導演想必肯定知道是誰挑擔子,但估計是為了劇情需要,就讓老實巴交的沙和尚挑起擔子了。那麼這擔子裡到底有什麼?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憑空臆測的,一類是必有之物。
一、憑空臆測
1.長行。我臆測的第一件東西不是四人打麻將的麻將牌,而是一種類似圍棋的運動,名稱叫長行。這是一種在唐朝民間流行的棋牌類遊戲。雙方各有子十五枚,而所擲骰子有兩個,靠擲骰子而移動棋子,最後誰先從棋盤上移完誰為勝。後又從長行中變通出小雙陸、圍透、大點、小點、遊談、鳳翼等不同遊戲。長行玩起來講求變通,也可險中求勝,非常刺激,唐太宗就是玩這個遊戲的高高手。因此他派遣唐僧到西天取經,必然怕他旅途寂寞,就讓他帶了一副長行,以打發孤獨寂寞冷。
2.牽鉤。類似拔河,大麻繩子兩頭分別繫著許多小繩索,比賽時需要將繩索繫於頸前,拔河分為兩隊,比賽時兩隊齊挽,大麻繩的中間位置繫上一條彩旗,旗過界則輸贏見分曉。比賽時鼓聲喧天,前仰後合,十分熱鬧。牽鉤在唐朝十分流行,師徒四人沒事,拔拔河,鍛鍊鍛鍊也是非常好的。
3.內衣、鞋子。唐僧西天取經一共五六千天,想必有些內衣和不少鞋子更換。
4.洗刷物品。如皂角、皂粉等。當然了那時候沒什麼搓澡巾,都是相互幫著搓的或者不搓。
5.雨衣(蓑衣)等。人在旅途,氣候無常,颳風下雨的,必然帶些雨具,很好理解。
6.馬糞紙、稻草紙。雖然沿途有不少樹葉、鵝卵石、土蛋塊等可解燃眉之急,但是長期使用對身體不好,偶爾用點質量好的手紙,還是比較舒服的。
二、必有之物
1.袈裟、通關文牒。第九十七回寫道:行者便叫:“列位長官,不必打了。我們擔進來的那兩個包袱中,有一件錦襴袈裟,價值千金。你們解開拿了去罷。”又寫道:“獄官見了,乃是一件袈裟,又將別項衣服,並引袋兒通檢看了,又開啟袋內關文一看,見有各國的寶印花押"。因此這兩樣東西是必然有的。
2.紫金缽。這個物件非常重要。一開始以為是唐太宗賞賜給唐僧化緣和喝水的,後來才知道,有大用處。如來的弟子想要好處,最後唐僧告狀如來無果,如來怎麼說的呢?
“不能讓後代兒孫沒錢使用。”唐僧也是無語了。木辦法,只好拿來這御賜的紫金缽送給瞭如來的弟子,才換到有字真經。
3.經書。第 三十六回尾和三十七回中三藏道:“也罷,徒弟們走路辛苦,先去睡下,等我把這卷經來唸一念。"行者道:“師父差了,你自幼出家,做了和尚,小時 的經文,那本不熟?"三藏道:"我自出長安,朝朝跋涉,日日奔波,小時的經文恐怕生了;幸今夜得閒,等我溫習溫習。"三藏坐於寶林寺禪堂中,燈下念一會 《梁皇水懺》,看一會《孔雀真經》,只坐到三更時候,卻才把經本包在囊裡。唐僧是好學不好色之人,沒事,就看看經書,增長學識。
4.筆墨紙張。第二十七回寫道:唐僧叫沙僧包袱內取出紙筆,即於澗下取水,石上磨墨,寫了一紙貶書,遞於行者道:“猴頭!執此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這個很好理解,讀書之人,自然少不了。
6.錢鈔。第十五回寫道:“三藏教行者解開包袱,取出大唐的幾文錢鈔,送與老漁。”第五十六回寫道:“ 三藏教:解開包,取幾文襯錢,快去那裡討兩個膏藥與他兩個貼貼。”出門在外,沒有錢是萬萬不可行的。
8.糧食。第五十四回寫到”女王見他不受,教:“取御米三升,在路權為一飯。”八戒聽說個飯字,便就接了,捎在包袱之間。行者道:“兄弟,行李見今沉重,且倒有氣力挑米?”八戒笑道:“你那裡知道,米好的是個日消貨,只消一頓飯,就了帳也。”遂此合掌謝恩。"有了米,可能就會有鍋碗盆勺之類,也是有可能的。
9.鋪蓋。二十一回:八戒解包袱,展開鋪蓋,請行者安置。長期在荒郊野外,長途跋涉,必要的鋪蓋絕對不可少。
10.普通衣服。包括布衣、僧帽、僧鞋、褊衫、布襪、直綴,普通袈裟。第九十七回寫道:“眾禁子聽言,一齊動手,把兩個包袱解看。雖有幾件布衣,雖有個引袋,俱不值錢,只見幾層油紙包裹著一物,霞光焰焰,知是好物的”。七十九回:這家也開宴,那家也設席。請不及的,或做僧帽、僧鞋、褊衫、布襪,裡裡外外,大小衣裳,都來相送。五十回:那呆子把釘鈀撒在腰裡,整一整青錦直裰。五十四回:那呆子抖擻精神,束一束皂錦直裰。六十二回:長老即穿了錦蝠袈裟,戴了毗盧帽,整束威儀,拽步前進。
11.犀牛角。第九十二回寫道:少頃間,八戒發起性來,掣出戒刀,將闢塵兒頭一刀砍下,又一刀把闢暑兒頭也砍下,隨即取鋸子鋸下四隻角來。孫大聖更有主張,就教:"四位星官,將此四隻犀角拿上界去,進貢玉帝,回繳聖旨。"把自己帶來的二隻:"留一隻在府堂鎮庫,以作向後免徵燈油之證;我們帶一隻去,獻靈山佛祖。"因此,擔子裡必然有一隻犀牛角。
-
4 # 高明揚
回答:沙和尚擔著裡,挑著是什麼東西,一件衣服,一本經書,一個黑泥碗,四個人一直沒有換衣服,裡面不是麻將牌,就我說幾樣東西,沒有燒餅,水壺類,都不存在,
-
5 # 胡服騎射wwz
首先,樓主的問題本身有瑕疵,師徒四人每天的衣服一樣,不等於擔子裡一定沒有衣服。理由很簡單,不換衣服會發臭發黴,滋生細菌,穿著會極不舒服,之所以我們覺得四人沒換衣服,是因為擔子裡的衣服規格、大小、尺寸與顏色,都一樣,小說也不必把換衣服的細節寫出。當初唐僧為悟空縫製虎皮裙時,至少做了兩條,以備替換。其次,唐僧作為佛學弟子,至少應配備木魚套件一副、佛珠一串,經書若干本,從《三打白骨精》一幕中可以看出,唐僧在書寫斷絕與悟空師徒關係的修書時,使用了文具,故還有筆墨紙硯一套和摺疊式書檯一架。第三,唐僧有一個紫金缽孟,平時應放於擔中,而徒兒三人也應有三個碗盂以便食喝,小說為了突出紫金缽,故沒有提及三人的碗孟,當然筷子調羹之類也必不可少。最後,悟空使用捧子自不必言,而悟能的耙子,悟淨的鏟子,打鬥後會變鈍,推測擔裡應該還配有磨鐵板之類的石磨!
-
6 # 紅茶綠茶各一半
熟讀西遊記的人都知道,沙和尚的擔子從大唐一直挑到了西天,他的擔子裡挑著的是他們去西天的路上需要的東西,按我們現在人的說法挑到是行李。沙和尚是整部西遊記裡最有意思的一個人物,一路忍辱負重,一路也沒幹過大事 ,從大唐到西天,他只說三句話,1.大師兄 師傅不見了,2.大師兄二師兄不見了,3.大師兄師傅和二師兄不見了。三句話貫穿了整部劇。沙和尚的人物設定最有意思,沙僧自覺向善、中庸求全,有君子之德;但他一味遵聽天命,循規蹈矩,又無突出才幹,只求個人前程,即便尊為神仙也隨波逐流,其實這樣的人在現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好吧,我們再來說他的擔子裡挑的東西,既然是旅途中的行李,那麼多多少少會有點錢,原著第十五回,三藏從包袱裡取出大唐幾文錢鈔送於老漁;這就說明擔子裡是有錢的,除了錢還應該有記事用的東西,唐僧是文化人,一路上總要寫點什麼吧,這在原著裡也有描述,原著第二十七回,唐僧叫沙僧取出紙和筆;還應該有經書,唐僧是高僧,不管走到那裡他都不會忘了看經書,
原著第三十六回,三藏坐於寶林寺燈下,分別看了經書《梁皇水懺》和《孔雀真經》;初了這些,還應該有備用的衣服吧,原著第九十七回,悟空說包袱裡有一間錦斕袈裟價值千金;除了以上這些不為人知的,還有我們都知道的,化齋飯的金缽,每到一個地方要拿出來辦理的通關文牒 ,鞋子等等。總之,旅行中需要的東西基本上都有吧。
-
7 # 倚夕陽笑黃昏
呵呵,這個問題有點意思,敢問提問者,你怎麼知道他們四人沒有換過衣服呢,難道生活中的瑣事作者也要交待清楚嗎?如果這樣寫你還有看的慾望嗎,還能稱得上四大名著嗎。
話說唐僧師徒四人這一日來到一條大河旁,四周風景如畫,群山環抱。
唐僧說:徒弟們,這裡的水好清啊,來一起洗個澡吧?
豬八戒說:師傅真好,走了一整天,混身都是汗,正好洗個澡,換身衣服?
沙僧迴應道:師父,大師兄說的對,回到賓館給你搓背的,好好揉揉。
如果這樣寫,你感覺如何呀,估計讀者罵街的心都有。小說行文的需要,不該交待的就省略了。
至於沙僧的擔子裡面有什麼?我想紫金缽盂、通關文碟、些許銀兩肯定少不了,再者裡面是否有副橋牌也說準,必竟長路漫漫,得有些娛樂節目不是。
回覆列表
一個人要想外出,總要提點身外之物,即使很短的距離,也免不了帶點飯食衣物,以備不需。
西天一路,萬里之遙,如果兩手空空,什麼都要就地取材,那是極不現實的。因此可以說,沙和尚挑的擔子,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衣物行李。
這事其實眾所周知,每有難事,豬八戒就大叫大嚷分行李,相信每位讀者都是印象深刻。
除了行李,另有的無疑就是生活必需品了,如毛巾、臉盆、牙膏牙刷和四季衣物,還有那個吃飯喝水的“唐王賜的”紫金缽盂。這些東西也是必備的,不要跟我說透過神仙法術可搞定一切,能搞定固然能搞定,但如果一個人,連起碼的生活物資都需要法術解決的話,那他的人生就將徹底失去意義。
除了生活物品,剩下的另一半,就是擔子另一頭的大木箱了,那裡面毫無疑問是書籍,唐僧是什麼人?是文化人,是知識分子,是哲學家,是教授,沒有書,那是不能容忍的!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精神食糧和物質食糧都要有,精神食糧甚至更重要呢。
我們不妨猜一下,這些書的種類,佛教經典自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而除了佛教著作,其餘的無疑就是傳統的經史子集,每個華人,不管是現代人還是古人,也不管他是凡俗人還是神人聖人,無一例外都被傳統文化浸透到了骨子裡,唐僧也不可能例外。
除了書籍和生活必需品,還有一樣東西會有,那就是法器,重點是袈裟,這個地球人都知道,除了袈裟,木魚蒲團也會有,哦,還有一樣,就是剃刀,這可是離不了的東西,是剃除毛髮的必須品,更是收徒弟的必備工具。
沙和尚挑的東西,應該該大概就是這些,至於掛在擔前的那頂斗笠,大家都已看到,就不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