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賽先生科普

    雖然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關於量子論是否唯心,這個真的不需要再解釋了,可以肯定凡是物理的都是唯物的。

    實際上互補理論是一個概括性的認知,但這也不妨礙它和不確定原理成為哥本哈根學派的基石。對於互補原理有一句非常通俗的解釋:事物的雙面性,如同硬幣的兩面,雖然長的不一樣,但是它們都是組成硬幣的一部分。

    這個思想用在波粒二象性上就是:雖然對於微觀粒子的描述,有時候用粒子性,有時候用波動性,但是兩者並不會在同一時刻使用,但是波動性和粒子性都是描述微觀現象不可或缺的基礎,就像是互相補充一樣。其實大家看到這,思維活躍的朋友就會感覺,這個原理似乎不單單侷限於物理學。沒錯,以這個形式,我們還能去解釋其他的學科現象。這邊就不再舉例了。

    那麼觀測對於一個現象的影響是否重要呢?其實這個展開來講就長了,從海森堡對他的矩陣力學開始,就存在一個問題。到底是先測量後理論,還是先理論後測量,因為矩陣裡的數學規定,導致了一個結果,對於粒子的動量和速度的測量,先後順序會產生不同的結果,這是相當不可思議的。但是最後海森堡還是堅持了測量為先,確定了不確定原理,並且粒子的位置和速度滿足一個關係。

    對於微觀世界來說是這樣的,但是宏觀世界又是一個法則(這個我們大家都熟悉),其實說它們是互補的也可以,都是構成我們世界的一部分。但是我們仍然追求著萬物理論的出現。

  • 2 # 手機使用者58903279720

    這種認識其實是“中了哲學的毒”了,非要追求“粒子是什麼”這樣的答案。物理學其實不是研究“是什麼”的,而是“運動規律是什麼”。如果有人不同意,請舉出一個具體的例子,說物理學的哪個領域在研究“物體是什麼”的。

    要知道,就算是“物質結構的研究”,也只是在研究“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規律”的,也只有在“運動”中,才能顯示其“相互作用規律”。

    以“原子核結構”為例,就算認為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也有“液滴模型”(認為核子是液體)和“費米氣體模型”(認為核子是氣體)兩種,都能解釋原子核的很多性質,但也都無法解釋其它一些性質(例如“幻數”)。難道非要回答:原子核究竟是液體還是氣體嗎?

    同樣,量子的“波動性”和“粒子性”,只是人類在研究宏觀物體運動模式時,總結出來的兩種“運動規律”而已,並不是“物體是什麼”的回答。而且,它們也不是“同時發揮作用”的。

    所以,“量子的波動性與粒子性”的矛盾,只是人類認識能力有限而產生的。人類目前無法用一個規律來同時描述“粒子性”和“波動性”。

    而“測量”,只是反映了客觀世界的相互作用而已,其實與“意識”無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感覺女孩子的哪個部位最勾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