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eo1980街頭攝影

    人文、街拍、城市、變遷、過程、情緒、故事、矛盾。。。

    最近天天都拍,拍自己身邊的事,手機與相機並用。剛剛大概估算了一下,平均一天400張左右。

    精選十張以內,發到幾個APP上。剩下的也存起來,很多年後也許很有價值。

    拍好身邊的,有一顆發現的心。

    下面來幾張自己的精選作品,交流一下。

    《各有心思》2017國家地理攝影比賽手機優秀獎。衚衕裡的搬家貨車。手機。

    《我抓的!》快拍快拍APP每日之星。坦尚尼亞魚市場的小夥。相機。

    fotor APP 50美元現金獎。手機。

  • 2 # 攝影講習所

    經常有人問:攝影是什麼?不同的人或許有不同的答案,當然了,攝影是記錄工具是毋庸置疑的。攝影的最大特性是記錄性,也是無可爭辯的。我個人認為攝影的最大魅力也是來自於記錄性,他能把當下發生的事物記錄下來,讓以後的人能夠看得見。記錄當下的事物就相當於用相機記錄歷史,有很多事情,過去了就不可再重複了。(圖為:九十年代中後期,瀋陽的紅旗廣場。偉人塑像周圍已經出現了國外的香菸廣告,對外開放,深化改革的步伐在不斷加快。攝影:劉晗峰1996年)

    攝影對於繪畫和文字對事物的描繪上顯得相對更加準確(不是絕對的,今天的數字化影像更是不敢輕易相信),因此,具有一定的證據性和資料性,讓人們一目瞭然,沒有太多的爭議。當我們看到百八十年前的照片時,照片中傳達著那久遠的資訊,真的很讓人著迷,或許這就是攝影的魅力之一吧。(圖為:一對來自於鄉村的青年男女在城裡置辦結婚用的家電產品。能看得出來,他們也算是生活殷實吧。攝影:劉晗峰:1995年)

    世上的很多事情都是過去很多年方才發現很重要。如果當時攝影的創作思想更加成熟、攝影裝置更加完善的話,我會能有目的、分方向的系統地用相機記錄社會生化的各個領域,那將是一筆豐厚的社會財富。對於剛開始攝影起步的年輕人來說,現在開始行動一點都不晚,用你們的視角來觀察社會,記錄社會生活的點滴變化,再過幾十年,你的歷時性攝影作品將會大有用處。(圖為:1999年學生抗議美國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攝影:劉晗峰)

  • 3 # 谷月月的學習之路

    雖然不是80後,但是如果在我小時候我就擁有一個相機,最想記錄的是自己的家庭一點一滴,可能當時沒覺得拍的有什麼用,當你回頭看的時候,就會想到當時的事情,有些事情一直都在變化,其次就是身邊的事物了,自己的所見所聞,所去之處,感情是一個人不可或缺的情感,尤其是親情,我覺得是最重要的,及時記錄,我覺得會對自己有很大的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目友人帳》男主為什麼和外婆一個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