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點:
1,都屬於心理學流派中的精神分析學派,即心理動力理論,對人心理的認識都是從自身經歷出發,其實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心理學的理論大多數都是個人經歷的結果,。
2,都屬於經驗派,不論是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榮格的集體無意識,以及阿德勒的超越自卑,都很難從科學的角度和標準去證明,之前看過關於潛意識存在的一篇文章,但是忘了具體的內容,因為寫的也比較抽象,不容易懂,弗洛伊德提出來的潛意識雖然很難讓我們看到,但是真的解釋了很多內容,讓我們對自己的認識也提升到一個更準確的水平。
3,精神分析雖然沒有大量的資料和證據去證明自己,但是卻可以幫我們解決內心的困惑,因為資料與我們沒有心理的聯結,我們接受他們以及用他們來說服自己,是比較困難的,更何況有的時候我們見到的資料是別人想讓我們看到的,也就是說資料也會說謊。
不同點:
1,弗洛伊德的側重點在於將心理動力建構在性上,這是他所處的時代的特點,有人認為他的理論有點兒泛性論,心理動力或者心理能量,都是需要一個途徑與外界進行互動,他選擇的是性,並衍生出很多內容,比如說對性驅力的昇華,於是文藝、音樂等各種活動開始產生並發展,所以他的影響不僅僅是心理學,而是文化、生活甚至醫學等多個方面。
2,榮格雖然反對弗洛伊德動不動就提性驅力,但是他也提出了原型、面具、集體潛意識等概念,這些概念的解釋也是建立在心理動力基礎上,相比於弗洛伊德,榮格開始關注到群體的發展,而結合自己的發展過程,榮格提出了中年危機這個現象,認為人到中年會有一“劫”,我覺得這跟孔子的知天命類似。
3,阿德勒依然反對總是拿性說事兒,所以他對弗洛伊德的理論進行了發展,提出了個體發展的另一層,人的發展是有動力的,但不應該都是生理上的動力,阿德勒關注的是人的社會性動力,即追求卓越,尋求社會地位和權力,他結合自己的經歷,提出了超越自卑的概念,同時開始關注家庭子女數量以及出生順序對人發展的影響。
以上三人的理論都有自己的經歷在裡面,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心理學史。
雖然理論各有不同,但是本質相同,都承認心理發展的動力性,只是關注點不同,這說明對心理學的認識越來越全面、完整。我個人經歷的話,阿德勒的理論對我的影響更多。
相同點:
1,都屬於心理學流派中的精神分析學派,即心理動力理論,對人心理的認識都是從自身經歷出發,其實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心理學的理論大多數都是個人經歷的結果,。
2,都屬於經驗派,不論是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榮格的集體無意識,以及阿德勒的超越自卑,都很難從科學的角度和標準去證明,之前看過關於潛意識存在的一篇文章,但是忘了具體的內容,因為寫的也比較抽象,不容易懂,弗洛伊德提出來的潛意識雖然很難讓我們看到,但是真的解釋了很多內容,讓我們對自己的認識也提升到一個更準確的水平。
3,精神分析雖然沒有大量的資料和證據去證明自己,但是卻可以幫我們解決內心的困惑,因為資料與我們沒有心理的聯結,我們接受他們以及用他們來說服自己,是比較困難的,更何況有的時候我們見到的資料是別人想讓我們看到的,也就是說資料也會說謊。
不同點:
1,弗洛伊德的側重點在於將心理動力建構在性上,這是他所處的時代的特點,有人認為他的理論有點兒泛性論,心理動力或者心理能量,都是需要一個途徑與外界進行互動,他選擇的是性,並衍生出很多內容,比如說對性驅力的昇華,於是文藝、音樂等各種活動開始產生並發展,所以他的影響不僅僅是心理學,而是文化、生活甚至醫學等多個方面。
2,榮格雖然反對弗洛伊德動不動就提性驅力,但是他也提出了原型、面具、集體潛意識等概念,這些概念的解釋也是建立在心理動力基礎上,相比於弗洛伊德,榮格開始關注到群體的發展,而結合自己的發展過程,榮格提出了中年危機這個現象,認為人到中年會有一“劫”,我覺得這跟孔子的知天命類似。
3,阿德勒依然反對總是拿性說事兒,所以他對弗洛伊德的理論進行了發展,提出了個體發展的另一層,人的發展是有動力的,但不應該都是生理上的動力,阿德勒關注的是人的社會性動力,即追求卓越,尋求社會地位和權力,他結合自己的經歷,提出了超越自卑的概念,同時開始關注家庭子女數量以及出生順序對人發展的影響。
以上三人的理論都有自己的經歷在裡面,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心理學史。
雖然理論各有不同,但是本質相同,都承認心理發展的動力性,只是關注點不同,這說明對心理學的認識越來越全面、完整。我個人經歷的話,阿德勒的理論對我的影響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