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三國時期響噹噹的人物。虎牢關前鬥三英,濮陽城下追曹操。有著“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稱讚,也有著“三姓家奴”的罵名。如今回頭看,呂布身上,竟都是你我的影子。
出身貧寒,身懷絕技,帶著一腔熱血想要出人頭地,在如今看來,是一個奮發有為青年最直接的縮影。而呂布也是如此,不知是從何處,又或許天生神力,一出山的呂布帶著耿直的想法與報國之情投入丁原門下,從此開始了自己的戎馬一生。
呂布對於地位、金錢的迷戀是眾人所知的。他這一生也為了這兩樣東西付出了沉痛的代價。甚至換做如今金錢至上的價值觀,還顯得有些說得過去。鬱郁不得志的呂布因為地位與金錢的誘惑,最終殺了自己的第一任義父,投奔董卓門下。這樣的手段是殘忍的,是極度自私的,又是簡單明瞭的。想想如今各個領域,縱然沒有了弒父的極大惡習,但是為了自己高升,為了榮譽金錢陷害、出賣的成功人士真不見得有呂布來的坦蕩。
殺掉丁原,換來的是職位的高升,董卓賜呂布中郎將,封都亭侯。這是呂布第一次封侯。董卓是何等的惡人,他對待呂布也只是利用他的萬夫莫敵之勇來保護自己,好讓自己更加暢快的胡作非為。雖然名為父子,但是在董卓眼裡,呂布不過是一屆莽夫。呂布並不是不知道董卓的暴行有多麼的惡劣,只是已然為人子,只能忠心報效。何況呂布內心還有自己的小九九,他想繼續往上走。董卓為了一個婢女對呂布投戟相殺,其實已經斷送了父子仁義。而呂布也已經看清,跟著董卓,自己就是一條狗。所以當王允帶著救國大義來相勸時,呂布又一次弒父,殺掉了關東十八路諸侯日思夜想的董卓。呂布順理成章的再次提升,任奮武將軍,假節,儀比三司,進封溫侯。如果換做今日,呂布這一舉動可能就變成了“大義滅親!呂奉先為國除賊真英雄!”可是生不逢時,身為天下第一的大樹,沒有哪一路諸侯希望他真的成為英雄。所以再一次,呂布背上了忘恩負義的罵名。
在我看來,呂布是倔強的,是與天鬥,與人斗的倔強。虎牢關下捨命鬥諸侯,換來的是父子決裂的相殺。於任何人來說,此時的內心陰暗面不見得有呂布光明。最起碼,在殺掉董卓這件事上,呂布強於冠冕堂皇的十八路諸侯。
從此呂布開始了被利用與被反叛的道路。投靠袁術,袁術看不起呂布的居功自傲,拒之門外。投靠袁紹,幫助袁紹輕鬆剿滅黑山軍,卻始終不得重用。反而落得一路追殺,我想此時的呂布,內心是痛苦的,他不明白自己一身絕世武藝為什麼不能得到大家堂堂正正的認可。反而被一路暗算。他是沒有看透,這件事,直到他最後死去,也沒有想明白,沒有人真正喜歡第一名的獨樹一幟,人們只希望你跟他臭味相投。
就像是一場牌局,如果有一人獨領風騷,讓其他人都望而卻步。那顯然,這個人必定是所有人的公敵。而此時,呂布就是如此。走投無路的呂布在陳宮的幫助下,重新站穩了腳跟,而他沒有想過,陳宮也只是在利用他而已。就好像是一隻知了依附在一棵大樹上一樣。
呂布輾轉來到徐州,遇到了三國最會演的假君子,劉備。一番假情假意的推脫之後,呂布不知不自覺的走進了劉備的套路,屯軍小沛,成了劉備的看門保鏢。此時的漢獻帝從長安逃出,相呂布求救,但是呂布兵馬糧草不足,無法勤王,專門寫書上奏請罪。而獻帝沒有責怪,反而任命呂布為平東將軍,封平陶侯。這是呂布最後一次接受封侯。
此時的呂布,完全陷入了曹操、劉備、袁術的輪番算計之中。所有人都想拉攏他,也都想除掉他。因為只有如此,這局牌才能在一群差不多水平的人當中繼續下去。轅門射戟,單方面好感的一齣戲,就像是為了愛情奮不顧身的男子一樣。只是呂布沒有想到,劉備真的沒有他想的那樣誠實守信。
這場出賣大戲裡,呂布身邊只有一人可謂是他的莫逆之交,那就是高順。當呂布數次犯錯之後,高順大膽進言呂布要多加思考,凡事謹慎決定。而呂布其實內心清楚這個道理,只是一路走來,又有誰是真的跟他一條心。陳宮,小人一個,只是抱著他這棵大樹來噁心曹操。張遼,早已經是出工不出力,貌合神離的想法他也早就看在眼裡。更不用說侯成、郝萌之類。最後又如陳珪、陳登父子,將人與人之間最大的險惡凌厲盡職的表演給他看。
最終,孤傲一生的呂布命喪白門樓。這就像是成功狩獵一頭猛虎,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去狂歡去暗喜。呂布其實沒有失敗,他只是在人與人之間的認知上沒有學會去掩飾自己。他自始至終沒有學會曹操忘履相迎的禮賢下士,也沒有學會劉備隱忍虛偽的厚黑之術。他只是天真的想著我要出人頭地,我要功成名就。
而如今我回頭再看,呂布身上,都是你我不堪的影子。
呂布,三國時期響噹噹的人物。虎牢關前鬥三英,濮陽城下追曹操。有著“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稱讚,也有著“三姓家奴”的罵名。如今回頭看,呂布身上,竟都是你我的影子。
出身貧寒,身懷絕技,帶著一腔熱血想要出人頭地,在如今看來,是一個奮發有為青年最直接的縮影。而呂布也是如此,不知是從何處,又或許天生神力,一出山的呂布帶著耿直的想法與報國之情投入丁原門下,從此開始了自己的戎馬一生。
呂布對於地位、金錢的迷戀是眾人所知的。他這一生也為了這兩樣東西付出了沉痛的代價。甚至換做如今金錢至上的價值觀,還顯得有些說得過去。鬱郁不得志的呂布因為地位與金錢的誘惑,最終殺了自己的第一任義父,投奔董卓門下。這樣的手段是殘忍的,是極度自私的,又是簡單明瞭的。想想如今各個領域,縱然沒有了弒父的極大惡習,但是為了自己高升,為了榮譽金錢陷害、出賣的成功人士真不見得有呂布來的坦蕩。
殺掉丁原,換來的是職位的高升,董卓賜呂布中郎將,封都亭侯。這是呂布第一次封侯。董卓是何等的惡人,他對待呂布也只是利用他的萬夫莫敵之勇來保護自己,好讓自己更加暢快的胡作非為。雖然名為父子,但是在董卓眼裡,呂布不過是一屆莽夫。呂布並不是不知道董卓的暴行有多麼的惡劣,只是已然為人子,只能忠心報效。何況呂布內心還有自己的小九九,他想繼續往上走。董卓為了一個婢女對呂布投戟相殺,其實已經斷送了父子仁義。而呂布也已經看清,跟著董卓,自己就是一條狗。所以當王允帶著救國大義來相勸時,呂布又一次弒父,殺掉了關東十八路諸侯日思夜想的董卓。呂布順理成章的再次提升,任奮武將軍,假節,儀比三司,進封溫侯。如果換做今日,呂布這一舉動可能就變成了“大義滅親!呂奉先為國除賊真英雄!”可是生不逢時,身為天下第一的大樹,沒有哪一路諸侯希望他真的成為英雄。所以再一次,呂布背上了忘恩負義的罵名。
在我看來,呂布是倔強的,是與天鬥,與人斗的倔強。虎牢關下捨命鬥諸侯,換來的是父子決裂的相殺。於任何人來說,此時的內心陰暗面不見得有呂布光明。最起碼,在殺掉董卓這件事上,呂布強於冠冕堂皇的十八路諸侯。
從此呂布開始了被利用與被反叛的道路。投靠袁術,袁術看不起呂布的居功自傲,拒之門外。投靠袁紹,幫助袁紹輕鬆剿滅黑山軍,卻始終不得重用。反而落得一路追殺,我想此時的呂布,內心是痛苦的,他不明白自己一身絕世武藝為什麼不能得到大家堂堂正正的認可。反而被一路暗算。他是沒有看透,這件事,直到他最後死去,也沒有想明白,沒有人真正喜歡第一名的獨樹一幟,人們只希望你跟他臭味相投。
就像是一場牌局,如果有一人獨領風騷,讓其他人都望而卻步。那顯然,這個人必定是所有人的公敵。而此時,呂布就是如此。走投無路的呂布在陳宮的幫助下,重新站穩了腳跟,而他沒有想過,陳宮也只是在利用他而已。就好像是一隻知了依附在一棵大樹上一樣。
呂布輾轉來到徐州,遇到了三國最會演的假君子,劉備。一番假情假意的推脫之後,呂布不知不自覺的走進了劉備的套路,屯軍小沛,成了劉備的看門保鏢。此時的漢獻帝從長安逃出,相呂布求救,但是呂布兵馬糧草不足,無法勤王,專門寫書上奏請罪。而獻帝沒有責怪,反而任命呂布為平東將軍,封平陶侯。這是呂布最後一次接受封侯。
此時的呂布,完全陷入了曹操、劉備、袁術的輪番算計之中。所有人都想拉攏他,也都想除掉他。因為只有如此,這局牌才能在一群差不多水平的人當中繼續下去。轅門射戟,單方面好感的一齣戲,就像是為了愛情奮不顧身的男子一樣。只是呂布沒有想到,劉備真的沒有他想的那樣誠實守信。
這場出賣大戲裡,呂布身邊只有一人可謂是他的莫逆之交,那就是高順。當呂布數次犯錯之後,高順大膽進言呂布要多加思考,凡事謹慎決定。而呂布其實內心清楚這個道理,只是一路走來,又有誰是真的跟他一條心。陳宮,小人一個,只是抱著他這棵大樹來噁心曹操。張遼,早已經是出工不出力,貌合神離的想法他也早就看在眼裡。更不用說侯成、郝萌之類。最後又如陳珪、陳登父子,將人與人之間最大的險惡凌厲盡職的表演給他看。
最終,孤傲一生的呂布命喪白門樓。這就像是成功狩獵一頭猛虎,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去狂歡去暗喜。呂布其實沒有失敗,他只是在人與人之間的認知上沒有學會去掩飾自己。他自始至終沒有學會曹操忘履相迎的禮賢下士,也沒有學會劉備隱忍虛偽的厚黑之術。他只是天真的想著我要出人頭地,我要功成名就。
而如今我回頭再看,呂布身上,都是你我不堪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