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志成與酒
-
2 # 知酉說
西鳳酒塑化劑風波逐漸的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其實不怎麼喝酒的人也不怎麼會關注這件事。前兩天我的同事還和我說,告訴我西鳳酒可以喝一下,他感覺還行。然後我就把塑化劑的新聞分享給了他,然而從他的表現我看出,他並不知道這個事件。
塑化劑一般也被稱為增塑劑,是工業上被廣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劑,在塑膠加工中新增這種物質,可以使其柔韌性增強,容易加工。我看西鳳酒的新聞,官方解釋是因為酒腐蝕塑膠部件導致酒中塑化劑含量超標,畢竟我不是釀酒的人,不敢妄加否定。
如果在酒中加入塑化劑會有什麼效果呢?一個典型的效果就是可以增強酒的掛杯程度,喝酒的人都瞭解,掛杯現象是很多人宣揚酒好不好的一個指標。還有什麼倒酒的時候,酒不斷線,也是好酒,塑化劑也可以對這個產生影響。
但是塑化劑只能合法的應用於工業,如果真是人為的在酒中加入它,只能詛咒這樣的企業早日倒閉。
我是小王品酒,願意和廣大酒友交流經驗。
-
3 # 評測質量專家丹
很多白酒是袋裝的或者那種塑膠壺 塑化劑顧名思義 一般出現在塑膠中 因此被檢出很有可能 一般都要用食品級且檢測合格的材料 這種情況相信是少數
-
4 # yezhoucyc
這是黑心廠家為其所謂 的”年份老酒” ,刻意營造其所謂老酒的 ”粘稠度” 與 ”掛杯” 視覺效果,純粹拿消費者的健康保障來進行營銷的忽悠,前有”酒鬼”,現有”西鳳”,後面不知還會有誰...?!國家對此應該嚴懲,要像對待長生醫藥弄虛作假行為的處置那樣,作假一次就永不得翻身!
-
5 # 王建-瑞庚臺醫
孩子常常一直過敏找不到原因嗎?小心塑化劑也是過敏原之一,臺大醫院腎臟科醫師兼臺大毒理所姜至剛教授傳授三大原則,教爸媽如何讓孩子降低塑化劑的接觸,一同守護孩子的健康。
原則一、選擇合格檢驗標章
塑膠地墊和塑膠玩具塑化劑檢驗超目標新聞都時有所聞,但由於其方便性及安全考慮,很難完全在生活中避免,臺大毒理所教授姜至剛老師說:「爸媽可以選擇合格檢驗的玩具及塑膠製品,雖然價格會比較貴,但經過檢驗才能確定是否超標,安心給小朋友使用。」
原則二、正確使用,適度更換
塑化劑的新增是為了增加塑膠材料的柔軟度及延展性,種類高達上百種,而每一種的耐熱或耐酸鹼的特性也都不相同,姜至剛教授強調:「使用塑膠製品之前務必看清標示及使用說明,依照標示方式使用,如果出現嚴重磨損時就要替換,以免在磨損或超過其耐熱點時塑化劑的釋出,小朋友繼續使用就會不知不覺吸收塑化劑。」以下整理常見的塑膠容器分類及耐熱度,若是不得已需要用塑膠類要盛裝熱食,應儘量選擇 5 號 PP 材質,耐熱度較高也相對安全。
減少接觸才是根本之道 「塑化劑雖然是水溶性,很快就會從人體排出,但如果長期暴露大量的塑化劑,體內塑化劑一直維持高濃度,就容易影響生殖系統。現在研究也發現跟性早熟或是過敏有關係,但目前過敏原檢測還沒有塑化劑,所以只能儘可能讓自己和孩子減少暴露量。」以下引用衛福部提出的「5 少 5 多」減塑原則,在生活中落實減塑,減少使用塑膠產品,才是避免塑化劑的根本之道。
1. 少塑膠
(1) 少喝市售塑膠杯裝的飲料,儘量使用不鏽鋼杯或馬克杯。
(2) 少用塑膠袋、塑膠容器、塑膠膜盛裝熱食或微波加熱;超商購買的便當若包裝有塑膠盒或薄膜,要避免高溫微波,或另以瓷器或玻璃器皿盛裝後再加熱。
(3). 少用保鮮膜進行微波或蒸煮,也不要用以包裝油性食物。
(4). 少讓兒童在塑膠巧拼地板上吃東西、玩耍、睡覺。
(5). 不給兒童未標示「不含塑化劑」的塑膠玩具、奶嘴。
2. 少香味
減少使用含香料的化妝品、保養品、個人衛生用品等,例如香水,香味較強的口紅、乳霜、指甲油、妊娠霜、洗髮精、香皂、洗衣劑、廚房衛浴之清潔用品等。
3. 少吃不必要的保健食品或藥品。
4. 少吃加工食品,例如:加工的果汁、果凍、零食,各種含人工餡料的蛋糕、點心、餅乾等。
5. 少吃動物脂肪、油脂類、內臟。
6. 多洗手,尤其是吃東西前,洗掉手上所沾的塑化劑。
7. 多喝白開水,取代瓶裝飲料、市售冷飲或含糖飲料。
8. 多吃天然新鮮蔬果(已知可以加速塑化劑排出)。
9. 多運動,例如健走、跑步,加速新陳代謝。
10. 喝母乳,避免使用安撫奶嘴。
回覆列表
塑化劑,也稱增塑劑,是一種用於增加塑膠、橡膠等材質的柔韌性和柔軟性的新增劑。中國的國家標準中有一個關於食品接觸材料的名單,名單中不僅規定了哪些東西可以用作食品接觸材料的增塑劑,還規定了允許使用的範圍和用量。凡是不在這個名單中的東西都不允許使用,誰敢亂用就要收到法律的嚴懲。尤其需要強調的是,增塑劑不是食品新增劑,禁止直接新增到食品中。但是由於增塑劑的廣泛使用,目前已經成為普遍存在的環境汙染物,所以,我們生活的環境包括空氣、水等都含有一定量的增塑劑。因此,生產白酒的原料中,也存在一定量的增塑劑。
而白酒新增塑化劑則有可能是為了讓年份不夠的酒液看起來好看,增加各種增粘劑可固化偽造糧食酒內的糖分,產生粘杯掛杯的效果。但同時也有可能是白酒產品中的塑化劑屬於特定遷移,主要源於塑膠接酒桶、塑膠輸酒管、酒泵進出乳膠管、封酒缸塑膠布、成品酒塑膠內蓋、成品酒塑膠袋包裝、成品酒塑膠瓶包裝、成品酒塑膠桶包裝等。
根據調查分析,白酒中塑化劑的來源包括:蒸酒時使用塑膠管導酒或塑膠桶裝酒;運輸或勾調中使用塑膠管道或者塑膠容器;貯存原酒的陶壇口密封用塑膠布;酒瓶蓋中的塑膠內層(墊)等。此外,其他釀造過程中涉及到塑膠製品均會引起塑化劑的遷移,甚至有研究表明糠殼樣品含有0.05mg/kg的DBP,這可能源自環境背景值的汙染。液態法白酒或固液法白酒生產中使用的食用酒精和香精香料中塑化劑的汙染也是白酒中塑化劑的一個來源。所有這些因素,都造成塑化劑遷移進入白酒,諸多因素疊加增加了白酒中塑化劑含量。
不過,一系列針對釀酒用材料容器具導致塑化劑遷移的溯源分析發現,白酒中含有的DBP的主要原因在於蒸餾或者轉運白酒過程中使用塑膠軟管和塑膠容器。這是因為塑化劑在在白酒中有較好的溶解性,而蒸餾或者轉運白酒所用的塑膠軟管和塑膠容器與白酒的接觸時間較長且接觸面積較大,更容易帶來遷移。
有關塑化劑的五大關鍵要點
要客觀認識白酒中塑化劑的存在,必須要掌握這幾個關鍵的要點。
第一.塑化劑不是外加,而是遷移。白酒中塑化劑與三聚氰胺事件有本質的區別,白酒中的塑化劑主要來自於接觸到的塑膠製品在高酒精濃度白酒溶劑下的遷移,非人本意,但三聚氰胺卻是人為新增以增加測定到的蛋白質含量,人的本意。這一點是界定白酒中塑化劑的基本原則。
第二,塑化劑是科技進步帶來的負面影響。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新材料或新器具在白酒的釀造生產過程中被使用,塑膠製品亦是如此。蒸餾白酒存在的數百年來都使用傳統的工具進行生產,直到塑膠製品的使用才產生了塑化劑遷移。這也說明白酒行業對新材料或新器具使用前的風險評估不夠。
第三,不能離開量比關係談白酒中的塑化劑危害。世界是一個彼此交換和融入的整體,在所有的食物中都含有各種各樣的潛在風險物質,日前報道人體內已經檢測到塑膠顆粒,這足見我們其實是被包裹在多種風險物質之中。既然如此,我們就不能單獨撇開這些風險物質量的多少,就談其可能給人體帶來的傷害,這是極其不妥當的。因為,塑化劑等風險物質存在的量才是決定危害大小的根本,若不注意量,喝水過多都能身亡。
第四,白酒行業目前沒有塑化劑殘留限量標準。不論是酒鬼酒塑化劑事件還是這次西鳳年份酒塑化劑問題,依據的是原衛生部發布的551號檔案中對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殘留量0.3mg/kg(西鳳年份酒塑化劑的報道還參考了方法中DBP定量限0.3mg/kg),而後續原衛計委公佈的塑化劑風險評估結果,認為白酒中DBP含量在1mg/kg以下認為對飲酒者健康風險處於可接受水平,這是從保護健康角度得出,不是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對塑化劑殘留限量標準有無的說明,不是為“超標”開脫,而是在於讓消費者清楚真實情況,也促使行業探討殘留限量標準的問題。
第五,相對塑化劑,我們更應關注酒精本身的危害。白酒中由於外源遷移和發酵產生的風險物質微乎其微到可以忽略,酒精(和水)才是白酒的主體構成,而酒精攝入尤其是大量攝入就會給身體帶來損傷。因此,我們更應該關注酒精攝入與健康的關係,更多倡導科學、文明、健康飲酒,這才是關愛飲酒者健康的關鍵。
上面認識塑化劑的五點關鍵,不僅適用於塑化劑,也適用於白酒中其他潛在的風險物質的認識,理解這五點極其關鍵。
從2012年酒鬼酒塑化劑事件至今,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高度關注,透過企業排查、監督檢查、指導整改多種措施,讓白酒中塑化劑含量得到有效控制,給出了白酒中塑化劑的風險評估值,恢復了消費者信心,白酒中塑化劑風險的控制取得階段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