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豬媽龍爸
-
2 # 小晗晗愛閱讀
提高孩子寫作業的效率的確很重要,隨著年級越高作業越多,如果效率太低,需要的時間就會越來越長。不僅會佔用孩子的睡眠時間,影響身體健康。長此以往孩子也會疲勞,會厭煩學習。
效率低就是質量差,速度慢,那怎麼才能提高效率,讓孩子寫的既準確速度又快呢?造成孩子寫作業效率低的無非就幾個原因,一是孩子對所學的知識理解和掌握的不夠紮實,作業題目對孩子而言難度大;二是孩子沒有養成時間管理的習慣,做事情沒有條理,不專注。三、就是速度慢,沒有緊迫感。比如說寫作業的時候一會兒幹一下這個一會兒幹一下那個。要麼就是精神不集中,腦袋裡一會兒琢磨這個一會兒琢磨那個。要解決這些問題,就是要給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得在平時下功夫花時間有耐心,慢慢引導。
1、養成自我檢查,複習和預習的習慣。寫完自己先檢查發現錯誤即使糾正能提高正確率。複習和預習的習慣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掌握所學習的知識。
2、教孩子做時間管理。時間管理其實就是事件管理。事情要分輕重緩急,先做重要的事情,一次專注一件事,充分利用每一秒等等。可以透過給孩子閱讀一些時間管理方面的讀物,讓孩子建立時間管理的概念,知道什麼是時間管理,時間管理有什麼好處。同時,買一些計時沙漏作為訓練工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先用起來,透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覺得有趣。幫助孩子養成習慣。
3、給孩子限制寫作業時間。人都是有惰性的,我們大人也一樣,對於沒有時間限制的工作總是拖拖拉拉。增加了時間限制速度立馬不一樣了,又緊迫感了。我們可以評估孩子的作業正常要多長時間,也可以瞭解一下其它同學一般花費多長時間。給孩子一個正常可以寫完的時間。如果超過時間就懲罰孩子不能再寫作業。當然也需要提前跟老師做一下溝通。其實孩子的內心都是希望每天能完成作業的。所以懲罰孩子不寫作業比催促他寫作業更有利於提高效率。
4、留意孩子的學習方法。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還是很多事情,方法很重要。直接影響效率。所以我們平時也要留意一下孩子的學習方法是否得當。我們自己也要不斷的學習,運用自己的智慧引導孩子找到好的方法。也可以幫組他們太高效率,這比單純的監督讀孩子而言更有用,更需要。
看娃寫作業真的是極度考驗家長耐心的,寫的慢拖拉磨蹭也是很多家長的困擾,看著著急,但不知道怎麼改變。批評訓斥並沒有什麼效果反而會增加矛盾。其實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培養習慣,而恰恰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養成的。在孩子小的時候,還沒有上學之前都應該有意識的去培養。如果沒有培養好,孩子上學了問題來了,也不要太著急,要有耐心,現在開始培養也不晚。
回覆列表
常聽有些父母說:“我的孩子做事效率低,做作業動作慢,一邊寫一邊玩。”
孩子學習的最大“敵人”就是注意力渙散。有的孩子在做作業時,腦海裡想到的是電視機里正在播放的他們最感興趣的動畫片。有的孩子做作業時,無意識地東張西望,心猿意馬,擺擺這觸觸那。有的孩子甚至是一邊看電視,一邊做作業。很多父母向老師抱怨,孩子只需十分鐘完成的作業卻兩個小時還完成不了。
有些父母覺得孩子動作慢,不允許孩子休息,還嘮叨個沒完,使他們產生牴觸心理,效果反而不好。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在某一時間內做好一件事的能力,不要讓孩子一邊學習一邊做其他事情。對於家庭作業父母要幫他們安排一下,做完一門功課可以允許休息一會兒,不要讓孩子太疲勞。
具體要注意下面幾點:
第一,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分階段完成學習任務。
一般來說,老師和父母嚴格要求在一定時間內完成的作業,孩子會集中精力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因此,父母應該要求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集中注意力,認真完成作業,然後讓孩子適度地放鬆。
對孩子來說,不同的年齡,注意力穩定時間是不一樣的。
一般說來,年齡越小,孩子注意力的穩定性越差,注意持續的時間越短,510歲的孩子能集中注意力達20分鐘;10—12 歲的孩子能集中25分鐘;12歲以上的孩子可以集中半小時以上。
如果孩子能夠專心完成父母要給予一定鼓勵和表揚,比如誇獎、愛撫、注視等,並讓孩子休息5至10分鐘,然後再以同樣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學習。當孩子能夠做得很好時,可逐步延長一次性集中做題的時間。
第二,藉助輔助工具來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
要求孩子在審題的過程中,自己把題目的要求、條件用筆勾出來,以防止走神出錯。這些都可加強孩子的自信,讓他感覺“我能自覺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第三,平時多鼓勵,不干擾孩子做他喜歡做的事情。
當孩子專注於做他的小手工製作或觀察小動物而忘記了吃飯時,父母切記不要干擾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於他的興趣的同時,就是在無意中培養自己的注意力。
父母可在孩子做完他們的“工作”之後,給予孩子鼓勵:“你能這麼專注地做好一件事情呀! 並及時和孩子分享他的感受,讓孩子有意識地把做這件事的注意力和心理過程遷移到其他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