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寧靜致遠—家有萌寶
-
2 # 走近中醫藥
舌診主要包括觀察舌質和舌苔兩個方面的變化。正常的舌象是舌色淡紅鮮明,舌質滋潤,舌體柔軟靈活;舌苔均勻薄白而潤。
望舌質:包括舌神、舌色、舌形、舌態以及舌下絡脈幾個部分1、舌神:包括榮舌和枯舌
榮舌:舌色紅活、潤澤,運動靈敏自如。榮舌是謂有神,雖病亦屬善候。
枯舌:舌色乾枯而晦暗無光、死板而毫無生氣,運動失靈。枯舌是謂無神,屬兇險惡候。
2、舌色:即舌體的顏色。一般分為淡紅、淡白、紅、絳和青紫幾種
淡紅舌:舌體顏色淡紅潤澤,白中透紅。淡紅舌為氣血調和的徵象,常見於常人,疾病時見之多屬病輕。
淡白舌:舌色比正常淺淡,白色偏多,紅色偏少,稱為淡白舌,如舌體色白,全無血色,則稱為枯白舌。淡白舌主氣血兩虛。枯白苔主脫血奪氣。
絳舌:較紅舌更深或略帶暗紅色者,謂之絳舌。絳舌主裡熱亢盛、陰虛火旺。
青紫舌:全舌呈均勻的青色或紫色,或區域性現青紫色斑點,均稱青紫舌。青紫舌還有多種表現,舌淡而泛現青紫色,則為淡青紫舌;紅絳舌泛現青紫色,則為紫紅或絳紫舌;舌上區域性出現青紫色斑點,大小不一,不高於舌面,稱為“瘀斑舌”或“瘀點舌”。青紫舌主氣血執行不暢。
3、舌形:舌體的形質包括老嫩、胖瘦、點刺、裂紋和齒痕等方面
老、嫩:舌質紋理粗糙或皺縮,舌體堅斂蒼老,舌色較暗者為老舌,多見於實證;舌質紋理細膩,舌體浮胖嬌嫩,舌色較淺者為嫩舌,多見於虛證。
胖、瘦:舌體比正常人大而厚,伸舌滿口,稱為胖大舌,多主水溼內停:舌體脹大滿嘴,舌色鮮紅或青紫,甚則舌腫脹而不能收縮會口中,稱為腫脹舌,主心脾熱盛、外感溼熱;舌體比正常瘦小而薄,稱為瘦薄舌,主氣血不足、主陰虛火旺。
點、刺:點是指突起於舌面的紅色或紫紅色星點,大者稱星,小者稱點,色紅者稱紅星舌或紅點舌,色白者稱為白星舌;刺是指蕈狀乳頭增大、高突,並形成尖峰,形如芒刺,撫之棘手,稱為芒刺舌;點和刺相似,可以並見,故合稱點刺舌。點刺舌多見於舌尖部。點刺舌提示臟腑陽熱亢盛,或為血分熱盛等。根據點刺所在部位,一般可以推測熱在何髒,如舌尖生點刺多為心火亢盛;舌中生點刺多為胃腸熱甚;舌兩邊生點刺為肝膽火熱等。
裂紋:舌面上出現各種形狀的裂紋、裂溝,深淺不一,多少不等,統稱為裂紋舌。裂紋或裂溝中無舌苔覆蓋者,多屬病理性變化;裂紋可呈“人”“|”“井”等形狀,嚴重者可呈腦回狀、軟石狀,或如刀割、剪碎一樣。裂紋舌多見於精血虧虛或陰虛火旺,或脾虛氣弱者。
齒痕舌:舌邊緣有牙齒壓迫的痕跡,多伴舌體胖大。齒痕舌主脾虛、水溼內盛。
4、舌態:指舌體的動態。舌體靈活靈便,伸縮自如,為正常舌態,提示氣血充盛,經脈通調,臟腑健旺。常見的病理舌態有舌體萎軟、強硬、震顫、吐弄和短縮等異常變化。
萎軟舌:舌體軟弱無力不能隨意伸縮回旋。多因傷陰或氣血具虛。
強硬舌:舌失柔和,屈伸不利,或板直僵硬,不能轉動。多見於熱入心包,或為高熱傷津,或為風痰阻絡。
歪斜舌:伸舌時舌體偏向一側,或左或右,稱為歪斜舌,一般舌歪在前半部明顯。歪斜舌多見於中風,暗痱或中風先兆。
顫動舌:舌體不由自主地顫抖,稱為舌顫動。其輕者僅伸舌時顫動;重者不伸舌時亦抖顫難寧。為肝風內動之象。
吐弄舌:舌伸於口外,不即回縮者,稱為吐舌;伸舌即回縮,或反覆舐口唇四周,調動不寧者均稱弄舌。吐弄舌多為心脾有熱之象。
短縮舌:舌體卷短、緊縮,不能伸長嚴重者舌不抵齒,舌短縮常與舌萎軟並見。短縮舌多為病情危重的徵象。
5、舌下絡脈:是位於舌繫帶兩側縱行的大絡脈,絡脈顏色為淡紫色。望舌下絡脈主要觀察其長度、形態、顏色、粗細、舌下小血絡等變化。舌下脈絡細而短,色淡紅,周圍小絡脈不明顯,舌色和舌下黏膜偏淡者,多屬氣血不足;舌下脈絡粗脹,或舌下脈絡呈青紫、紫紅、絳紅、紫黑色,或舌下細小絡脈呈暗紅色或紫色網狀,或舌下絡脈曲張如紫色珠子大小不等的淤血結節等改變,都是血瘀的徵象,其形成原因可以有寒、熱、氣滯、痰溼、虛等不同,需進一步結合其他症狀進行分析。
望舌苔:包括苔質和苔色兩個部分1、苔質:指苔的質地、形態。主要觀察苔的厚薄、潤燥、膩腐、剝落、偏全、真假等方面的改變。
薄、厚:透過舌苔能隱隱見到舌體的苔稱為薄苔,又稱見底苔;不能透過舌苔見到舌質之苔則為厚苔,又稱不見底苔。所以,舌苔的薄厚以“見底”“不見底”作為衡量的標準。苔的薄厚主要反映邪正的盛衰和病位的淺深。
潤、燥:舌苔乾溼適中,不滑不燥,稱為潤苔;舌面水分過多,伸舌欲滴,捫之溼而滑,稱為滑苔;舌苔乾燥,捫之無津,甚則舌苔乾裂,稱為燥苔;舌質粗糙,捫之礙手,稱為糙苔。舌苔的潤燥主要反映體內津液盈虧和輸布情況。
膩、腐:苔質顆粒細小、質地緻密、緊貼舌面,揩之不去,刮之不易脫落,稱為膩苔;苔質顆粒疏鬆、粗大而厚、如豆腐渣堆鋪舌面,揩之可去,稱為腐苔。膩腐苔主要測陽氣與溼濁的消長,主溼濁、痰飲、食積。
剝苔、類剝苔:舌苔全部或部分剝落,剝落處舌面光滑無苔者,稱為剝苔;舌苔剝落處,舌面不光滑,仍有新生苔質顆粒或乳頭可見者,稱為類剝苔。剝苔、類剝苔一般主胃氣匱乏,胃陰枯涸或氣血兩虛,亦是全身虛弱的一種徵象。
偏全苔:舌苔僅分佈於舌的前、後、左、右之某一區域性,稱為偏苔,舌苔佈滿舌面,稱為全苔。察舌苔分佈的偏全,可診病變之所在。舌苔偏於某一區域性,常提示舌所分候的臟腑有邪氣停聚;病中見全苔,常主邪氣瀰漫,多為溼邪、痰濁內阻。
真假苔:舌苔緊貼於舌面,刮之難去,或刮之舌面仍有苔跡,舌苔像從舌體里長出來的,稱為有根苔,此屬真苔;若苔不著實,似浮塗於舌上,刮之即去,不像是從舌上長出來的,稱為無根苔,即是假苔。真假苔可判斷疾病的輕重與預後。
2、苔色:主要有白、黃、灰黑三類,臨床上可單獨出現,也可相兼出現。各種苔色變化需要同苔質、舌色、舌的形態變化結合起來,做具體分析。
白苔:舌面上的舌苔呈現白色,是最常見的苔色,白苔有厚薄之分。白苔可為正常舌苔,疾病情況下主表證、寒證、溼證,也可見於熱證。
黃苔:舌苔呈現黃色謂之黃苔,根據黃色的淺深,黃苔有淡黃、深黃和焦黃苔之別,還有厚薄、潤燥、腐膩等舌質的變化,多與紅絳舌同見。黃苔主熱證、裡證。
灰黑苔:灰苔與黑苔同類,苔色淺黑為灰苔,苔色深黑為黑苔,並稱灰黑苔,灰黑苔多由白苔或黃苔轉化而成。灰黑苔多主邪熱熾盛,或陰寒內盛,痰溼久鬱等證,其中苔色淺深與苔質潤燥是鑑別黑苔寒熱屬性的重要指證。
回覆列表
①肝氣鬱結的最明顯特點,舌頭伸出來是尖尖的,發紅,尤其舌尖、舌邊的地方比較紅,這就是氣鬱的表現。如果舌頭上邊白苔很厚,把整個舌頭鋪滿了,但舌尖依然是尖的,這也是典型的肝氣鬱結。如果舌頭尖尖的,邊上紅,舌尖也紅,上邊還有白苔,那表明:這個人曾經肝氣不舒,直到現在還對身體有壞的影響,身體狀態沒調整過來;二是這個人現在正是肝氣不舒的狀況。②舌頭邊緣有齒痕說明此人氣虛。因為氣虛的人容易積聚溼氣排不出去,久之,就會引起內臟器官和面板的腫脹。如果舌苔把整個舌頭給鋪滿了,一點都沒把舌質露出來,說明體內水溼很重。舌苔越來越厚,說明體內溼氣越來越重。如果舌頭圓圓的,胖大,有齒痕,往往一伸出來有兩條唾液線,說明體內溼氣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