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董豔臨
-
2 # 沉水沉水
【成語】: 大器晚成
【拼音】: dà qì wǎn chéng
【解釋】: 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擔當重任的人物要經過長期的鍛鍊,所以成就較晚。也用做對長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話。
這個熟悉的詞不知被我們認識了多少年,用在了多少雞湯文勵志書中。從字面意思來看,我一直也覺得其深有道理,直到我發現它的出處。
《老子》第四十一章: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善成。其一,這種話如果出自《論語》,我會毫不懷疑,但老子的書中為何會記錄與他觀點如此不相匹配的內容?
其二,從字面上看,這四個字和前後其他幾個四字短句在一起,真是無比不和諧。
繼續深究下去,就會發現很多版本的《老子》,都是寫的“大器晚成”,然而老子是久遠的春秋時期的人,一個生活在幾千年前的人,要尋根必須順著歷史的脈絡往回找。
就這樣,一層層撥開歷史這個洋蔥的外皮,來到了漢代。
馬王堆漢墓《老子》帛書:大器免成。而帛書,是長這個樣子:
可以看出已殘破不堪。
繼續往前追溯,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
戰國楚墓《老子》竹簡:大器曼成。——先秦時期,“曼”確有“無”意。竹簡的樣子大家基本都清楚,但上面的字是這樣的:
以我的能力,辨認起來已經相當有難度了。
以上,可以看出,至少在漢代,還有不太跑題的版本,那麼這座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歪的呢?
在西漢漢文帝時期,有一個叫河上公的人。
河上公可謂是歷史上真正的隱士,其為老子作注的《河上公章句》成書最早、流傳最廣、影響最大。
《河上公章句》註解:“大器之人,若九鼎瑚璉,不可卒成也。”
在這裡,已經轉變為大器晚成之意。
繼續探究,會關注到三個要點,進而發現歷史的無奈。
馬王堆是漢墓,漢代的墓,西漢初期的墓。
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帛書《老子》共有甲、乙兩本,甲本為篆書,乙本為隸書,甲本破損嚴重,文字殘缺較多,乙本破損稍輕,文字基本清晰。
篆書的抄寫於漢高祖十一年 (前196)左右,隸書的約抄寫於漢文帝初年。
綜上,可供參考的完整版《老子》帛書,以乙本為主。
這時又會關注到一個新的要點:漢文帝。真假“大器X成”都是出現在漢文帝時期,真相原來與謊言只相隔這麼近的距離。——跑個題,據說漢文帝思想受河上公影響頗多,而漢文帝口碑還是蠻好的,道家賽高~
曾經的他們和現在的我們儲存下來的一切,彙總成為歷史,但儲存資訊的介質,卻在時間長河中慢慢被磨平、撕碎、分解,導致資訊逐漸地逝去。而那些還沒有殘破不全的,距離現在時間還不夠久遠的資訊,無形中就成了我們所瞭解的歷史。
沉水:另,大器晚成還是個很好的詞的,比那些什麼無奸不商之類的偽造low詞格調不知高了多少。
回覆列表
大器免成才對,年輕成功,老年再添磚添瓦,年輕沒有成功,老年後時間和雄心壯志都不夠了,沒有特殊情況,無法再成大器。大器晚成只是個別特殊情況的,大器免成是實際,大器晚成是人為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