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徐承良男科主任

    鈉是第11號元素,原子量為22.99。正常成人體內鈉的總量一般認為每千克體重含1克左右,其中44%在細胞外液,9%在細胞內液,47%存在於骨骼之中。總體鈉中可交換鈉約佔75%。鈉是細胞外液中主要陽離子,佔90%以上。正常成人每日攝人的鈉全部經胃腸道吸收。機體對鈉的保留機制比較完整,特別體現在腎臟的保鈉機制。鈉由尿排出約佔90%,其餘經糞和汗液排出。 腎小管濾過的鈉95%經腎小管又重吸收。近端腎小管吸收約65%,亨利氏袢吸收25%,其餘10%在遠端腎小管與鉀、氫分泌相交換。高血鈉時細胞外液容量增加,尿排鈉也增多。

    低血鈉常可減少尿鈉的排出。腎臟排鈉主要受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調節,主要作用於遠端腎小管對鈉的重吸收。體液中鈉離子濃度高時,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分泌增加,使鈉重吸收減少,排鈉增多。反之,則排鈉減少。 影響腎臟排鈉的因素還有腎小球—腎小管平衡機制、腎血管阻力、前列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及心房利鈉素等。 鈉的攝入主要是透過食物,尤其是食鹽。

    每日攝人體內的鈉幾乎全部都由胃腸道吸收,經血液到腎臟。鈉排出的主要途徑是透過腎臟、面板及消化道來完成的。通常情況下腎臟是鈉的主要排洩器官。腎臟根據機體鈉含量的情況調節尿中排鈉量。面板對鈉的排洩主要是透過汗液的排出,特殊情況下,如大量出汗等,透過面板排出的鈉則大大增加。也有少量隨糞便排出。鈉排出的量與機體攝人的量相關,攝人得少則排出的少;但在無鈉攝人時,機體仍可有少量的鈉排出,因而長期的無鹽飲食,將導致體內鈉的缺失,出現鈉代謝的異常。

    從細胞分裂開始,鈉就參與細胞的生理過程。氯化鈉是人體最基本的電解質。對腎臟功能有影響,缺乏或過多則引起許多疾病。 鈉有維持血壓的功能。鈉調節細胞外液容量,構成細胞外液滲透壓,細胞外液鈉濃度的持續變化對血壓有很大影響,如果膳食中鈉過多,鉀過少,鈉鉀比值偏高,血壓就會升高,出現血壓升高的年齡愈輕,壽命愈短。體內水量的恆定主要靠鈉的調節,鈉多則水量增加,鈉少則水量減少,所以攝人過多的食鹽,易發生水腫;過少則易引起脫水。

    鈉對肌肉運動、心血管功能及能量代謝都有影響。鈉不足時,能量的生成和利用較差,以至於神經肌肉傳導遲鈍。表現為肌無力、神志模糊甚至昏迷,出現心血管功能受抑制的症狀。糖的利用和氧的利用必需有鈉的參加。鈉在腎臟被重吸收後,與氫離子交換,清除體內的二氧化碳,保持體液的酸鹼度恆定。

    腎對鈉的主動重吸收,引起氯的被動重吸收,有利於胃酸的形成,幫助消化。人們如果在晨起後喝一杯淡鹽水,可起潤腸通便作用。 如果缺鈉,引發低鈉血癥,患者倦怠、淡漠、無神、起立時易昏倒,嚴重時噁心、嘔吐、血壓急劇下降。 缺鈉的原因很多,如因腹瀉、嘔吐等造成胃腸道消化液喪失。汗液中氯化鈉含量約0.25%,若高熱病人、高溫作業、大運動量而大量出汗,可能會發生缺鈉為主的失水。

    此外腎功能異常、糖尿病酸中毒、利尿劑的應用和大面積燒傷等,均可失鈉過多,造成缺鈉,脫水等其他代謝紊亂。鈉過多也會引起局鈉血癥,使中樞神經受到明顯影響,病人易激動,煩躁不安,嗜睡,肌張力增高,抽搐,驚厥,甚至昏迷。 食鹽的主要作用是鈉離子的作用。正常人的血液有一個比較恆定的酸鹼度,適合於細胞的新陳代謝,這種恆定的酸鹼度主要靠血液的緩衝系統、呼吸調節和腎臟調節三個方面來維持,血液中主要的緩衝劑是碳酸氫鈉和碳酸這一對緩衝劑。其中鈉離子是重要組分。正常人鈉離子的最小需要量每人每日為0,5克,相當於食鹽2-3克,但這樣的低鹽飲食我們不能長期耐受,所以正常人一般每日食用5~6克食鹽。。

  • 2 # 鈺方G313413519

    人體如果缺鈉的話,是會導致一系列疾病的出現的,因此平時最好要多補充鈉元素,要避免人體內的營養方面缺乏鈉元素,人體缺鈉是會出現頭暈頭痛、噁心以及精神疲憊等的症狀,這對生活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因此最好是要及時的補充鈉元素,要多吃一些蔬菜,蔬菜中是含有大量的鈉元素的,也要多吃一些水果,水果中富含的維生素也能夠幫助身體的營養補充的。

    缺鉀缺鈉的症狀

    缺鉀缺鈉還可引起患者嘔吐頭痛,或者是四肢抽搐,頭暈,感覺全身無力。一旦發現自己有缺鉀缺鈉的症狀就要儘量使用一些含鉀含鈉的食物,如果要補充鈉的話可以喝一些鹽水,如果是鉀的話,就可以多吃一些香蕉或者是其他含鉀的食物。如果缺鉀缺鈉的症狀繼續嚴重的話很可能會使患者休克甚至出現呼吸衰竭的症狀。所以一定要儘快的到醫院進行治療。夏天的時候更要注意自己體內的鈉鉀含量的變化,及時補充量著元素。

    身體缺鈉應該吃什麼才能補得最快?

    平時燒菜的時候可以稍微多放一點鹽,食鹽中的鈉離子是人體鈉元素的重要來源,所以不可以不放鹽,還有就是可以多食用一些紫菜和海帶,紫菜和海帶生長在海里,其中的鈉元素含量也很豐富,而且其中還含有很多的其他元素,既能補充身體還能有效的補充鈉元素,除此之外,還可以適當的吃一些罐頭食品和臘肉,其中的含鹽量也很高,可以補充鈉元素,但是不能多吃要適量。

  • 3 # 神經內科知識網

      人體長期存在缺鈉的情況的話,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口渴,頭暈,乏力,譫妄,神志淡漠,反應遲鈍,嗜睡,昏迷。

      2.厭食,噁心,嘔吐,腹脹。

      3.尿少,甚至無尿。

      4.面板彈性減低,口唇和面板乾燥,眼窩凹陷。

      5.淺靜脈萎陷,心率加快,血壓下降。

      有高熱,大量出汗,禁食等病史。出現口渴,尿少為主要表現,重度者出現狂燥甚至昏迷等臨床表現者血清鈉高於150mmol/L,尿比重高,血細胞壓積增高。低滲性缺水:有大量丟失體液後,只補充水或補鈉少的病史。

  • 4 # 馬冠生馬上營養

    鈉是人體必需的元素之一,對維持細胞滲透壓、酸鉀平衡及人體健康有多方面的影響。

    當血漿鈉濃度輕度減少並伴有滲透壓降低時,可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腎臟對水的重吸收減少,排出低滲尿,直至血漿鈉濃度恢復正常。所以,一般情況下,不容易發生機體鈉缺乏。只有在膳食中鈉鹽攝入量極低,出汗、反覆嘔吐、腹瀉或患有慢性腎臟疾病等使鈉大量排出的情況下,才可能引起機體缺鈉。

    低鈉血癥是指血漿鈉濃度低於135 毫摩爾/升。血漿鈉濃度降低將會影響細胞水分、滲透壓、神經肌肉應激性以及胃液的分泌。

    人體鈉缺乏的早期症狀不明顯,主要表現為淡漠、倦怠、無神;隨著鈉缺乏程度的加重,患者出現噁心、嘔吐、血壓降低及痛性肌肉痙攣等症狀;重度至極重度缺鈉時可出現昏迷、外周迴圈衰竭、嚴重時可導致休克及急性腎功能衰竭而死亡。

    馬博士健康團何海蓉碩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人比較講“義”,聶政刺俠累算是“義舉”嗎?我們該如何評價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