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5
回覆列表
  • 1 # 鴻達電器8460

    (一)枯山水的一些小特點:

    1.範圍較小,有明顯的邊界線。枯山水庭園的面積較小,一般不超過1000平方米,所以被叫做庭院或庭園。

    2.以砂代水,以石代山。用以表現他們所追求的那種永恆不變的東西。

    3.通常不能進入。傳統的枯山水庭園是專門供人從寺院的閣樓或是高處觀看的,一般不可以進入園內遊覽。

    4.含義深邃。枯山水庭園是受禪宗影響而設計的園林,雖內容簡單,甚至匱乏,只是砂、礫、苔蘚等,但其對人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常給人一種空靈神秘之感。

    園林小景

    (二)置石要素

    1.主石

    “石”在日本有宗教象徵意義。日本人視“石”為神祭拜,石庭園便成為一處神聖場所。而岩石的選擇及配置自然在枯山水庭園中有特殊重要性。岩石則採用的花崗岩、片魔巖等有個性的石種,還有淺色系的沉澱性岩石,如岩石或火山岩等。岩石的設計佈局要經過反覆推敲,一般設定多為單數,三五塊岩石為一組,注重大小搭配,造型生動而富有整體韻律感。由於石塊呈不規則狀,鋪設時要加強石塊之間的呼應與協調。

    主石

    2.卵石

    直徑常在50-150毫米,它適於表達一條彎曲的枯河道或水濱輪廓。也可以鋪砌在

    屋頂簷口下方的地面,既防止滴落的雨水濺起泥土並破壞地面,又成為庭園內部的一條裝飾帶

    卵石

    3.砂礫

    日本枯山水庭院中多用一層細石覆蓋面積較大的裸土,以保持地表乾爽、清潔,同時,這些砂石也可作為設計作品的一幅背景。因為,禪宗修行者看來,留在地表的每一腳印都很刺眼。所以,枯山水庭園多選料細砂石,或粗解後的花崗岩,或直徑6、7毫米的碎石,也可用直徑約12毫米的碎石。這類砂石會有多種顏色,從黃褐色到藍色到近乎黑色,而造園的最佳顏色是淺灰白色或淺灰色,以為主石和植物的深色調提供一種中色背景。經過仔細耙制,這些砂礫可形成各式紋路,通常情況下,質問可喻靜水,小波紋可喻輕緩溪流,大波紋可喻急流,“z”形折紋可喻海中撒網,同心圓紋可喻雨水濺落池中或魚兒出水,渦旋紋可喻有限空間隱喻漩渦,疊加的半圓紋可喻浪濤或波浪擊岸。具體鋪置方法:

    一、首先在平地上鋪上2-5釐米厚的小碎石,整平。當然不能太過水平,要考慮排水,所以要有適當的斜波。

    二、其次在碎石的平面上鋪上一層陰網(一種纖維材質的),擺放好石頭,這時候擺放石頭很講究,既是要講究美觀,從不同的角度上去審視,又要考慮收邊的效果。石頭一般以黑石為主,它的審美取向是以瘦、透、漏、皺|”為美。石燈,石湧泉,石槽,石盆等或組合的,或分開的隨著擺放,要從不同角度去分析,去度量,只到最完美效果為止,然後在石頭與石頭之前用一種膠帶塑行,目的是為了堆沙土,種上植物。

    三、再次就是鋪上一層白砂(剛才提到的鋪上陰網的作用也就是防止白石米受雨水的沖刷而流失),大概鋪2-4釐米厚,燙平,日式庭院大概就做出來了,既簡單,又美觀,它的主要功能也就是以觀賞為主。

    沙礫

    (三)置石手法分析

    1.按產地和形色綜合分類

    有御影石、小松川石類、根府川石類、大谷石類安山岩類、青石類和其它石類

    2.按石材質地分

    有大理石、砂岩、綠泥片岩、凝灰岩、花崗岩及其它石類

    岩石型別

    3.按石景構成方法分

    可分為置石類、堆石類和敷石類。置石類用於景石、石組、踏脫石(茶室門口的一個功能石)、洗手缽、井筒、石燈籠、門柱、碑石和雕刻等;堆石類用於石牆、界邊石、臺階石、石橋、瀧石、護岸石、噴泉石、貼面石等;敷石類用於園路、飛石、延段、條石、礫石路、散水石、簷內石、界邊石、洲浜石、池底石、敷沙石等。

    4.按構成石景的數量分

    有單石景、二石景、三石景、四石景、五石景、六石景、七石景、八石景、九石景、群石景等。

    單石景一般是按獨立須彌山的樣式做成單個高大的石景。

    二石景也是源於佛教中和尚坐禪用的坐禪石。其中一個主石,一個副石。坐禪石以矮扁為特徵,一高一低,一大一小,顧盼有神。有時是由陽石和陰石構成,有時是由三尊石簡化而來的二立石。

    三石景做的最多的就是按佛教理論做成的三尊石,主石石釋迦石,側石是不動石和阿彌陀石。但名稱還有其他說法,如中尊釋迦石,側尊是普賢石和文殊石;中尊藥師如來石,側尊日光菩薩石和月光菩薩石;中尊阿彌陀如來石,側尊觀音菩薩石和勢至菩薩石。三尊石按“品”字立法。它有時不是單獨構成,而是與瀧石組合在一起。此時,它一定位於瀧口源頭部分。另外,茶庭大師千力休創立茶庭時,確定了洗手缽石組的最簡單的三石組合:洗手缽、添石和前石。

    四石景常做成洗手缽石組,其中有洗手缽、置燈石、擱桶石、踏腳石的四石組合法。

    五石景常按五行理論構成。日本園林裡安石的形態分成五種:靈象石(錐形)、體胴石(立峰形)、心體石(扁平形)、枝形石(樹樁形)、寄腳石(臥牛行)。這五種石按相生相剋而有二石組、三石組、四石組、五石組四類。二石組中有相異行二石組和相似形二石組兩類十體(靈初組、靈易組、心信組、風胎組、禮體組、枝腳組、二相組、主胎組、初靈組、風體組);三石組有八體:靈心腳組、靈陽腳組、靈胴腳組、靈枝心組、靈心胴組、靈枝腳組、心體腳組、心枝胎組;五石組有具足形組、安謐形組、傳統式組。另外,在洗手缽石組中有洗手缽、添石、手燈石、擱筒石、踏腳石的五石組法。

    六石景常做成龜島、鶴島和瀧口的形式。一個完整的鶴島通常有一個鶴首石、一個鶴尾石、兩個鶴足石、兩個鶴羽石;一個完整的龜島常由一個龜頭石、一個龜尾石、四個龜足石構成。瀧口石組最常組合是一個守護石、兩個童子石、一個受水石、一個分水石、一個回葉石;另外洗手缽石組中有洗手缽、手燈石、擱筒石、踏腳石、傳石和控石的六石組合。

    七石景多與三石景和五石景結合,形成固定式的“七五三”石景。也就是七個一組,三個一組和五個一組配合。

    九石景做成九山八海的形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軍人事務局職責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