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顧法律網
-
2 # 追光者666
哭啊!不止我哭,電影院裡所有人都在哭!
我還沒哭的時候,同去的小夥伴聳著顫抖的小肩膀,淚眼朦朧地望著我說:你難道沒有感情嗎? 哈哈哈
看完很久了,具體的感覺已經描述不出來了,但是還記得一點點
當印度國旗緩緩升起的時候,電影院裡的中國女孩們鼻涕一把淚一把,哭出了香港迴歸的感覺
這部電影刻畫的體育精神,真的妙不可言
一群完全不懂摔跤的門外漢,在電影最後關頭,都像專業的摔跤解說
”她必須來個背摔,得5分!才有可能贏!”
重新享受了一把奧運精神!
-
3 # 丁海娃
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電影狂,從《羅馬假日》到《卡薩布蘭卡》,從《教父》到《盧安達飯店》,從《肖申克的救贖》到《美麗人生》,我曾經因為一個故事,一部電影,在愛情、人性、自由等電影哲理下寫出一篇篇影評。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資本市場對影視行業的衝擊,爆米花式的商業片如雨後春筍般湧入市場,視覺的享受是上個世紀電影產業所不能相比的,但是心靈上的震撼卻一次次減少。《摔跤吧,爸爸!》一經推出,我在愛人的陪伴下走進了影廳,酣暢淋漓的如雨貼背的感覺讓我作為一名普通消費者,對經典電影的出現感覺到希望。
這部電影讓人動容的片段有許多,從阿米爾汗失去理想、身體發福的中年失意,到吉塔姐妹接近殘酷訓練的疼惜,再到黑暗官僚主義下印度國家隊教練的痛恨,直到最後一刻吉塔在英聯邦運動會的勝利。這部電影將體育類傳記改編電影的高度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而我的許久沒有出現的淚點,可能與各位網民網友關注點不同,讓我作為一個男人潸然淚下(流淚還得避開身邊的愛人,怕嘲笑)的地方便是最後一刻阿米爾汗在陰暗的雜物房內的片段,大家都知道,阿米爾汗主演的電影從《三傻》到《我神》都是在揭露和批判當今印度社會中的歧視、不平等和封建宗教現象,而此片段中,阿米爾汗作為一個想要女兒改變扭曲傳統的父親,他在雜物房內不停的打砸著門和玻璃,不斷的想著辦法去迎接、去突破,這在我看來象徵著以阿米爾汗主演的父親為代表的、對印度宗教制度、性別觀念中不合理禁錮的改變渴望,更是對親情和國家榮譽的吶喊。電影終了,印度國歌的響起,不但響徹競賽場,也穿破阻隔,進入阿米爾汗的耳朵裡,變成了欣喜的淚水。
有的時候我也在想,能拍成傳記電影的人物一定是有高度且稀少的代表人物,然而和電影中相似的沉穩的父親和努力的女兒,卻有千千萬萬,成功到底是眷顧了誰?不,成功必須要眷顧誰,當吉塔最後想起父親的話:“吉塔,爸爸不是每一次都能去救你,你要靠的只有你自己。”時,親情已經戰勝了一切。
回覆列表
其實這是個劇情比較簡單的電影。摔跤運動員爸爸一直想要個男孩,因為他的夢想是為國家贏得一枚獎牌,他沒有實現的夢想,希望兒子能替他實現。一連生個四個女兒之後,他本來要放棄了,卻意外地發現了女兒的摔跤天賦,於是將大女兒吉塔和二女兒芭比塔帶上了摔跤之路。 好像每一個情節我們都能預測得到,可在電影院裡,每個人都哭了。 因為它催淚的點實在是太多了。 吉塔的每一次比賽,我們都懸著心看著比分一點點變化; 爸爸的每一個嘆息,我們都跟著他紅了眼眶。
2. 關於女權: 很多人質疑這部電影,說爸爸逼迫兩個女孩學習摔跤,為了自己的夢想毀掉她們的童年,是不是太可怕了?頂著女權的名義來實施父權,豈不是更可怕? 我想起我的童年,我被媽媽逼著看書、學習、寫作文,直到我愛上讀書、愛上學習、愛上寫作。
所以在那個小村莊裡,她一次又一次跟我說:“你絕不可以只在這裡,你要走向更大的城市,走向更大的世界。” 這不是女權,這是我們實實在在的生活呀,柴米油鹽,詩和遠方。 不提印度,在我出生的地方,至今仍然有很多很多的女孩重複著相似的命運:早早輟學,以便父母將所有的財力用來供養家裡的男孩讀書;早早外出打工,來貼補家用;早早嫁人,迅速生下孩子之後,重新外出打工…… 她們的命運從來由不得自己選擇,不管是因為貧窮,還是因為父母意志。
所以在最後的決賽前,爸爸跟吉塔說: ”勝利不僅屬於你,也屬於千千萬萬像她們一樣的女孩,屬於被困在繁瑣家務中的女孩,屬於只能被認為不如男子的女孩,屬於只能相夫教子的女孩。 你的對手是所有看不起女孩的人。” 是的,我們的命運應該由我們親手掌握,我們的藩籬應該由我們親手打破。
2. 關於夢想: 我喜歡這個電影,因為好的電影必然包含最美好的英雄主義和理想主義。 可她們是靠著十年嚴苛的訓練才走向了英雄主義和理想主義,而這十年,多少苦和累,多少汗水與淚水,都在熒屏之外的無數個朝朝暮暮中發生。 我很喜歡的另一部電影《百萬美元寶貝》裡,女主角愛上了拳擊,為此付出良多。那段臺詞太震撼了,為拳擊比賽失去了一隻眼睛的老拳擊手說: ”如果拳擊運動有訣竅的話,那麼這種訣竅就是不停戰鬥,超越耐力的極限,超越折斷的筋骨,破裂的腎臟,和脫落的視網膜。這種訣竅是:為了別人無法理解的夢而賭上一切。“ 所以每次對人生感到失望甚至絕望的時候,我總喜歡去看一些運動員的故事,看他們是怎麼克服身體乃至精神的磨難,克服緊張的情緒以及對比賽的忐忑,走向獎牌和人生的輝煌。 我們看得見的,是比賽中幾十分鐘、幾分鐘乃至幾秒鐘的時間;可我們看不見的,是他們像錘鍊鋼鐵一樣錘鍊肉體的過程。 就像豆瓣網友“新希望”的短評: “多少理想主義者揹負著別人的嘲諷往前走,而大他們十倍百倍的人一心想看他們笑話,多少人收到打擊後一蹶不振,而只有他們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的人可以觸底反彈。這部電影它蒸餾你的熱血,讓你血氣衝上大腦,然後水從眼裡流出來,告訴你要成為這樣的人。” 所以這部電影那麼勵志,那麼燃,因為我們在心底最深處都希望成為他們那樣的人吧。 用全部青春去燃燒一個夢想,即便為它吃盡苦頭; 用短短一生去仰望一個希望,即使它看起來那麼遙不可及。
3. 關於愛: 吉塔因為比賽屢屢失利,她哭著給爸爸打電話,一句話都說不出。 電話那頭,爸爸也落淚了。
第二天,爸爸就收拾行李去了她訓練的學校陪她。 而這個一貫堅強的爸爸,在學院老師面前流了眼淚,祈求學校不要開除她的女兒。 只有為了我們,父母才心甘情願受這樣的委屈吧。 而我的爸爸呢? 他是那個帶著我去踢足球的人啊。 他是那個陪我去高考,在外面等了我兩天的人。 他是那個在我每次說自己考砸了的時候,安慰我:“那不一定吧”的人。
每一個爸爸都會變老,每一個爸爸都會變得步履蹣跚。可他們,永遠都會用他們的方式守護著我們。 在吉塔悲傷難過,而她的教練說:“有些人註定與世界冠軍無緣”的時候,她的妹妹芭比塔跟她說: “我希望你永遠不要忘記,自己是怎麼走到今天的。
你第一次輸掉比賽的那天難過的一夜都睡不著。 誰說你與世界冠軍無緣?你是那個在泥地裡打敗男孩子的摔跤手,你是即使體重過輕也能在初級比賽中獲勝的摔跤手,你是連續三年蟬聯全國冠軍的摔跤手。”
我看得難過,因為回望我們的成長,在老師眼裡,你只是一個學生啊,誰考第一、誰考上大學、誰的前途如何,都無關緊要。 可只有在父母親人眼裡,你成長的每一個進步或低落,都牽動著她們的心。
也只有她們,知道你曾經是什麼樣的人,你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 所以在這世間,也許沒幾個人相信我,但我爸爸媽媽和妹妹,她們永遠相信我。
相信我這個曾經在班裡考倒數第六名的差生一定能考上重點大學; 相信我這個在老師眼裡一無是處的普通學生一定能靠寫作找到另一條道路; 所以我從來不懼怕全世界對我失望,我只怕他們對我失望。 因為全世界都沒有對我抱有希望的時候,只有他們對我抱有希望。
之於世界,你不過是一粒塵埃;可之於他們,你是冰融山谷,是雪落黃河,是宇宙間最聲勢浩大的震動,是一切的一切。 而愛,才是最美好的英雄主義和理想主義。 我願意為了他們,去燃燒一生,去成為一個不一樣的人。 即使汗溼長襟,即使淚要往心裡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