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5294099169081
-
2 # 羽中健爾
又是一年清明日。
看著街邊馬路兩旁搖曳著的柳絲,摸摸臉上的口罩,不禁長嘆一聲:2020庚子清明,一個此生最沉痛的節日。
這一年的3.13,我的父親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在爺爺奶奶的舊墓不遠處,父親靜臥在他們的懷抱裡。
觸景生情,憶思泉湧。不禁想起了奶奶生前講過的許多往事。
奶奶告訴我們,清明是個“悲”節,民間插柏掛柳不僅僅是為了紀念介子推,更是一種追思、一種感恩、也是驅鬼辟邪的一種大眾化模式。
既然要插柏掛柳,那柳柏之痛就是奶奶經常講得最有聲色最有畫面感的故事了。
奶奶講,她小時候居住的村子算是周圍的大村,那時候樹木基本都屬於各傢俬產,種樹的目的就是取材蓋房、打傢俱或為家裡的老人做棺木,樹木的品種多為長勢快速、主幹直流、耐病蟲害的刺槐、梧桐、楊樹等,所以柏柳極少。
因而每到清明節,村裡數量有限的幾株垂柳就會被楸的枝殘椏缺,主家因此經常怒罵斥責竊柳者。
柏樹就更稀罕了。幾里範圍內,也就是三兩棵孤獨的大樹(小的連頭就扭掉了)。
儘管樹的主人在節前兩三天就竭力看護,但稍有“打盹兒”,柏柳們就難逃禿頂枝殘之災。
因為臨近寒食(清明節又叫寒食節),男孩子們早就窺探好了路徑,想盡一切辦法覓取。竊取者往往趁著飯時、晨曦或幕時看守不在的時候快速下手。若有所獲,便一路沾喜,大有戰場榮獲戰利品之愜意。
興奮之餘當然不會忘記規避親熟之人,否則成果就會有被瓜分或被打劫之憂……
奶奶小時候是個小皮孩兒,雖然裹著腳,卻每每都會逃脫家人的束縛,跟著她的哥哥享受“竊柏奪柳”之快。當然有時候也會因為跑速太慢,被主家逮住呵斥一通。
奶奶說那個年代“麻”是他們那個地方的主要經濟作物。
清明節這天早飯後家家戶戶都在自家的園裡種麻,種麻是個細活,平地、拿畦、灌水、撒種、蓋土一個環節都不能疏忽。因為家有幾畝薄地,她的父親又不捨得僱人耕種,所以清明時節永遠要先忙完這幾田才有踏青的機會。
清明時節,萬物復甦、暖氣升騰,是放風箏、捉鳥最好的時候。
奶奶說買飛箏是奢侈的事情,她勤勞節儉的父母是永遠不會答應的,所以都是自己扎。由於竹篾稀少,想扎個造型別致又結實的鳥雀動物圖案的風箏很難,大多數是扎個簡單的八卦風箏,用高粱杆、高粱篾、麻線,扎兩個四方框,再交叉固定,糊上報紙,找好角度,拴上繩線,再纏一個長長尾巴做平衡就可以放啦。
最敗興的莫過於風箏線斷了、風箏被掛到高高的樹叉上。
捉鳥是奶奶的哥哥們的最愛。
他們用鐵錨做工具,誘餌多用活著的螻蛄,把鐵錨偽裝一下埋在電線斜下方,以便於電線上的鳥兒看到,當鳥兒發現螻蛄,經過一番左右顧盼、認真偵查,確認沒有風險的時候,便俯衝下來…
這時隱藏在不遠處的哥哥們就飛也似的去收穫戰利品了,回家放進爐膛烤一烤,然後興奮無比地分而食之……
奶奶說,這個雖然快樂,但很少有那麼閒逸,多數時候都會被家長安排做一些事無鉅細的小活兒。
奶奶還說,清明是個大節,華人注重每一個節日。
清明節早上,一定要吃煮雞蛋的,那時的雞蛋可珍貴著呢!探望病人、鄰家生小孩兒、求人辦個事兒,雞蛋是最好的禮品。
所以只有清明節的時候,才能每人分發一顆雞蛋。除了雞蛋每個小孩還能分得一隻白麵做的小燕子。
奶奶說,家裡的男孩子要先從燕子的翅膀開始吃,以示展翅高飛有出息;女孩子要先吃燕子的頭部,渴望能梳理出多種花式的髮型以示心靈手巧。並且還一定要就著大蔥吃燕子的,這樣預示著孩子們長得聰明又茁壯。
清明節的晚餐是餃子。過節時,家裡再沒錢也要割一點肉包餃子吃,在那個吃地瓜幹為主的年代,吃餃子是人人渴望的,尤其是孩子們。
頭茬兒韭菜是清明節這天包餃子才割來吃的,奶奶描繪的那種鮮美,現在的我們是沒法體會到的。
奶奶講得好多呢,還說清明節也是農家第一次吃菠菜的日子。那時的他們不捨得吃幼苗的小菠菜,一定要等菠菜啟梗拔高了再吃,這樣出的數量多。奶奶說那時如果能吃上一頓豬肉爆禍的“豆腐粉條熬菠菜”就是最解饞最美好的願望了。
時代發展到現在,有誰會想到奶奶童年時的渴望已經成為導致現代文明病的殺手了呢?
清清明明的節日裡,您憶起奶奶的那些事情呢?
-
3 # 書慧我心
今天,4月5日,是清明的第二天。在這個“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時候,想起了去年的今日。我和您沐浴在淡淡的春陽中,嗅聞著海棠花開的淡香,在你低頭嗅花的映象裡,感覺在你生命歷程裡,那是僅有的一次風花雪月。這一幕彷彿還在昨天,可是,現實卻提醒自己,您已永遠地住在了不見天日的黑暗那頭,我住在人世的這頭,作為父女一場的我們,已永遠無相見之日了。雖然,您被定格在那一幀幀冰冷的照片裡,可是,背後包含著對您深切的懷念會一分不少。您的一生,雖然稱不上光輝耀目,但在兒女的心裡,您也是他們頭上的一方天,心頭的一座山,心裡的一片海,心湖裡一座巍然不動的島。無論經歷多少人生風雨的吹打、坎坷的磨練,都頑強地應存了下來。出生於鄉村中醫世家的您,由於爺爺的過早離世,從十來歲時,就承擔起了養家的重擔和兩個幼小弟弟的責任。除此之外,在那個靠掙工分吃飯和因成分不同而遭受政治擠壓的年代,您還抽空向他人不恥下問地學習中醫學知識,利用收工的間隙,用電打似的速度去出診,以獲得臨床實踐。在所謂的“領導”那裡遭受無端的諷刺、排擠和白眼,經歷了多少不為人知的冷漠與怠慢,只有您自己知道。您的前半生,經歷瞭解放前的舊中國、解放後新中國發展變化的一系列運動變革: 土地改革、大躍進,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災害”、文化大革命。和那個時期眾多的華人民一樣,經歷物資的嚴重匱乏和生活的貧窮,與國家一起同呼吸,共命運。那時的生活條件,是沒有經歷過的我們所能想象。隨著六個兒女的先後降臨,除了四歲左右夭亡的大哥,其餘五個子女的到來,也成為壓在您和媽媽心頭的一座座大山。您和媽媽熬過物質匱乏,甚至飢餓盛行、言行被打壓的艱苦歲月。一則為了追求更為美好的生活,二則為更需要醫療資源的人們獲得身體健康的福音。九十年代初,在“知天命”的年紀,你和媽媽帶著我們一家,遠赴離故鄉最遠的邊疆,給當時醫療相對欠缺地方的人們,帶來去痛解疾的希望。其時,經歷多次輾轉搬離,其中,有多少的艱辛,只有親歷其中的您和媽媽,才有最為深切的體會。現在的自己,有著最深的遺憾。在您和媽媽的負重前行下,忙著求學、工作、生活,很少參與到您們忙碌而幸苦的生活中去,偶爾能見證到您們的日常生活,那也是僅有的短暫假日。更沒有在您身體健康時期,詳細問詢,親口聆聽,您在艱苦歲月時的具體細節和內心感受。待有了“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的強烈意識,想要留住些什麼時,已經沒有多少機會留給我們了。因為,在您生命的最後兩年,您因越來越嚴重的老年痴呆症,幾乎忘卻了一切,包括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己一生最為疼愛的兒女。似乎像那又回到剛剛降生的嬰孩,什麼都不曾在您的大腦中停留過。親愛的老爸,您在天堂那邊還好嗎?請您放心地安息吧!我們會照顧好老媽,那個與您同甘共苦的人,讓辛勞了一輩子的她像您一樣安享晚年!三言兩語,難以描述您對兒女們如高山、大海般的養育之情,謹以此篇短文,在清明時刻,表達對您的深深思念與懷想!
-
4 # 紫夜夢幻精靈
緬懷先烈的豐功偉績,是你們用鮮血鋪墊了一條通往幸福的路。致敬新時代的英雄—逆行者,你們奮戰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線,為守護人民的健康生命,不顧自己的安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回覆列表
親愛英雄烈士親人們好!在天國放心吧!我們是一家人!現在祖國發展很強大了,有高鐵,地鐵,火箭帶人上月球了,豪華跨海大橋了,有120多層高樓大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