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波推書
-
2 # 科普集結號
中國古代有著名的四大丑女:黃帝的老婆嫫母,齊宣王的王后鍾無鹽,越國的東施,諸葛孔明的夫人黃月英。除了黃月英和鍾無鹽還與現實靠點譜外,其餘兩個均屬於傳說中的人物。在這四位醜女之中,鍾無鹽無疑是最著名的一個,以至於“無鹽”這個詞,後來成了醜女的代名詞。夸人好看叫“閉月羞花”,夸人難看叫“無鹽粗女”。鍾無鹽的名字取自她的籍貫無鹽縣,鍾無豔這個名字暗示了她沒有花容月貌的豔麗,而鍾離春是她正兒八經的名字,最早出現在西漢劉向的《列女傳》中。
在春秋戰國時代,什麼奇怪的人物都會出現,什麼怪異的事情都會發生,既有“雞鳴狗盜”之徒當門客,也有靠耍嘴皮子就能掛六國相印的縱橫家,讓一個醜女當王后,也在意料之中。傳說鍾無鹽做過齊國的國母,故事流傳千年,家喻戶曉,那麼歷史上到底有沒有這個人呢?
【鍾無豔是虛構人物嗎?】鍾無豔雖然是戰國時代齊國無鹽縣人,但是她的事蹟最早記載於西漢劉向編撰的《新序》一書中,講的是齊國有一個婦人極醜無雙,號為無鹽女, 沒有名字,行年三十還沒嫁出去,就自詣齊宣王, 痛陳“四殆”而被納為正後。《新序》是一部歷史故事集,既然是歷史故事,就說明有一定的人物原型在裡面。但是像鍾無鹽這類民間奇女子的事蹟,《戰國策》等正史中是不會記載的。後來,劉向編撰《列女傳》一書,再次寫了鍾無鹽的事蹟:
劉向比較狠,寫故事上了癮,將鍾無鹽一頓醜化:“臼頭深目,長肚大節,昂鼻結喉, 肥項少發,折腰出胸,面板若漆”,簡直令人不忍卒睹。但是此女有才,有膽量,有氣魄,直接就找齊宣王毛遂自薦,將齊王一頓指斥,有理有據,終於折服了一國之君,被納為齊王后。齊宣王在歷史上的口碑很不錯,也算是一代明主,鍾無鹽故事發生在他當政的時候,也是對君王的一種讚美。
從漢代到宋代,鍾無鹽的故事與《列女傳》的記載內容並無本質區別。到了元代,戲劇興起,鍾無鹽的故事被大幅度改編,出現了元代雜劇《鍾離春智勇定齊》,將這個醜女當成巾幗英雄去寫,還將時代背景從齊宣王改成了齊景公(晏嬰的主子),時間向前推了近200年,同時將戰國時代魏國的軍事奇才吳起的事蹟穿插進來,而吳起活動的年代比齊景公晚半個世紀,比齊宣王早100年,鍾無鹽智鬥吳起,關公戰秦瓊,戲劇完全沒有了歷史的真實性,就是看個熱鬧罷了。
(齊宣王與鍾無鹽)
到了明代,鍾無鹽的故事繼續豐富發展,明代雜劇《湘江會》,寫魏王用吳起計設湘江會,欲害齊景公,鍾無豔識破魏王的詭計,決定保駕赴會,會上與吳起比射, 乘機射死魏王,保齊王脫險歸國。這依舊是歷史年代錯亂的關公戰武松的故事。
【關於鍾無鹽身份真實性的總結】由以上記載的內容可知,戰國正史上從來沒有記載過鍾無鹽的事蹟,這個醜女的故事最早出自一部歷史故事集,很可能在當時有這麼一位奇女子,在民間留下了一段佳話,後人加以附會,編入歷史傳奇之中,再經由戲劇這個媒介繼續發揚光大。然而這個故事包含了很多正面的東西,用來做教育素材很合適,這也是後世文人不斷將其豐富發展的原因之一。
-
3 # 編輯腦洞力
鍾無豔,又名鍾離春、鍾無鹽,齊宣王之妻,中國古代四大丑女之一,但很有才華。
齊宣王(約前350年-前301年,約50歲),媯姓、田氏,名闢疆,戰國時代齊國國君,齊威王之子。
鍾無豔,一個女人,有才。
齊宣王
夏迎春,另一個女人,美。
於是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在歷史的舞臺上開始了表演。
多年前看鐘無豔,內容惡搞,情節誇張,嘻嘻哈哈之後便也忘了,這終究是一場喜劇而已。
如今再看鐘無豔,已是多年以後,時間的跨度雖然不長,但是經歷了種種,心境不再是當年的清澈見底,也再也回不到那無憂無慮的模樣。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還要再加一詞:始終。
一句臺詞未曾注意,而今思來,竟慢慢的琢磨出味道來。
《大話西遊》裡紫霞仙子曾痛苦的說道,“你又明不明白我已經不再是神仙了!我只明白一件事:愛一個人是那麼痛苦!”
為了愛一個人甘願放棄自己神仙的身份,為什麼啊?
因為至尊寶在前面說過幫個忙,大家都是神仙,不要再性騷擾我了行不行?
OK,有時愛就是會讓人犯賤,還一犯到底,死不悔改。
最終,這個犯賤的紫霞還是死了。
有些情節當年笑著笑著便哭了,而今是哭著哭著便笑了,不是對過往的回憶,只是成長的積澱而已。
曾經想過這樣一個問題,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
那麼無事時鐘無豔又會做什麼呢?
天天去做美白纖體,時刻直播勾引齊宣王,亦或者日日去問齊宣王:“你今天有事嗎?”如此做法,也確實無聊。
或許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了,等他有事了,就能和他在一起了,可是,又不真的希望他出事。
在矛盾中等待,在等待中矛盾。
何苦?那又能如何呢?
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
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是故莫愛著,愛別離為苦;
若無愛與憎,彼即無羈縛。
《妙色王求法偈》
最是無情帝王家。
鍾無豔沒有傾國傾城之貌,卻用女子的雄才,為齊宣王丈量了半壁江山。
可她終不是宣王情之所鍾,直到富麗的輝煌白了髮梢,皺了眼角。
如果有機會,真的很想問她一句,若一早的明瞭“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的結局,在你的心湖之上,是否還會為宣王泛起繚亂的漣漪?
誰是誰的鐘無豔,誰又是誰的夏迎春?
情之為物,總令人唏噓不已。
當把愛給了別人,就把傷害的權力給了別人,這大概就是眾多的文人騷客們總是欲說還休的原因吧。
-
4 # 作家桑妮
歷史上,確實有鍾無豔此人。
鍾無豔,其實是戲劇中給她起的外號。她名,叫鍾離春、鍾無鹽,為齊宣王之妻,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丑女之一。
鍾離春的故事,最早見於西漢的劉向所著的《列女傳》中的《辯通傳》。其間如是記載:“鍾離春者,齊無鹽邑之女,宣王之正後也。其為人也,極醜無雙,臼頭深目,長壯大節,卬鼻結喉,肥項少發,折腰出匈(通‘胸’),面板若漆。年四十,行嫁不售……”
將她的醜極盡言之:她面板黑得像漆,沒有幾根頭髮;額頭、雙眼均下凹,上下還比例失調;骨架很大、很壯,就像個男人一樣;問題是鼻子還朝天長,脖子極肥粗,且著男人才有的喉結。
這樣她,真的是醜到了極致。所以,她才到了四十歲沒有嫁人。不是挑剔不嫁,而是真的無人問津。
不過,她雖外貌奇醜,卻很有才華,並且還立志要當皇后。40歲的時候,她自請,親去拜見齊宣王,向其痛心疾首地陳述齊國之危難。
也是,時年齊宣王正日日笙歌,夜夜狂歡,不理政事,齊國正處於一種危難之中。聽鍾無豔如此苦心述先人開疆不易、歷數宣王之錯。宣王為此悔改,為表其悔改之心,他散盡後宮,立無豔為後,為的是彰其再不貪戀美色,並自此勤政改革。
齊宣王,是將她看成了一面自己的鏡子,從此國大治。
不久,齊國成為那時六國的佼佼者!
中國,也留下了兩句成語,即“醜勝無豔”和“自薦枕蓆”,言說的就是她這頗具傳奇的故事。
-
5 # 文藏
鍾無豔,原名鍾離春,是戰國時齊國無鹽縣人,當地有名的大齡剩女,因為長得太醜,四十歲了還沒出嫁。醜到什麼程度?額頭和雙眼凹陷,朝天鼻,有喉結,骨架非常大,又高又壯,大腦袋,脫髮嚴重,駝背雞胸,面板黝黑……呃,總之醜到絕世無雙!甚至因為她出生在無鹽邑,世人從此就以“無鹽”來形容女子貌醜。
鍾離春長得這麼醜,即使她很有才華,也處處遭人嫌棄,以至於自媒求嫁,也沒有男人肯娶。但鍾離春並未因貌醜而自慚形穢,也不因自己遲遲未嫁而傷春悲秋。相反,她的格局在於整個齊國,而非兒女情長。
(網路配圖)
自薦入宮,情商智商折服大王為尋求一個容身之處,也為不枉費這一身所學,鍾離春做了一個所有女子都不敢做的大膽決定。她整理了一下粗布短衣,就跑去求見齊宣王,對負責傳達的齊王近侍直言不諱:“我是齊國沒人要的女子。我聽說了君王的聖德,自願到後宮做一名打掃宮女,我在司馬門外給大王磕頭了,只希望大王恩准我的請求。”近侍立刻去報告齊宣王。
當時齊宣王正在漸臺設定酒宴,大臣們聽說鍾離春自薦做宮女,都捂著嘴嘲笑,說:“她可是天下極醜的女人,跑來自薦枕蓆,豈不怪哉?”齊宣王對這不知天高地厚的醜女也很好奇,於是召見了她,說:“從前先王替我娶了妃子,所以後宮各個分位都已經有人了。如今你不被鄉下平民所接受,卻打算做我這萬乘之君的女人,難道是你有什麼特殊之處嗎?”鍾離春說:“沒有,只是傾慕您的仁義恩德罷了。”
(網路配圖)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齊宣王聽到鍾離春傾慕他,來勁了,說:“既然這樣,你想進宮,總得有特長吧?”鍾離春說:“我善於隱身。”齊宣王特別愛玩,當然對隱身術感興趣了,急忙說:“隱身也是我的願望,你快給我試試。”話沒說完,鍾離春就不見了。齊宣王大驚,立馬向鍾離春要來寫有隱身術的秘籍,退席後仔細研究咒語,但始終學不會。
(網路配圖)
第二天,齊宣王又召來鍾離春詢問隱身術。但哪有什麼隱身術,鍾離春施展的應該是大變活人的魔術。所以鍾離春並不回答,而是橫眉怒目、咬牙切齒,拍打著膝蓋,大聲嚷嚷:“危險了,危險了!”連說四遍,成功轉移話題。
齊宣王讓鍾離春解釋這是何意。鍾離春趁機陳述齊國太子未立、窮奢極欲、奸臣當國、縱情聲色等四大弊病,說齊宣王再不懸崖勒馬,將會城破國亡,自己是在替齊王著急。齊宣王聽鍾離春這麼一說,如遭當頭棒喝,頓時清醒,感嘆說:“無鹽君(鍾離春家在無鹽邑)的話真是痛快!可惜直到今天我才聽到。”
(網路配圖)
影響三代齊國君主,成後世傳奇齊宣王被鍾離春的勸諫智慧和政治遠見所折服,於是選擇良辰吉日,立鍾離春為王后,又策立太子(齊閔王),讓太子拜鍾離春為母;然後拆除漸臺,罷廢女樂,招兵買馬,充實府庫,廣求賢才,發揚光大祖父設立的稷下學宮,激發“百家爭鳴”。
在鍾離春(鍾無豔)的影響下,齊國得到快速發展,而她作為繼母對齊國太子(齊閔王)也產生了巨大影響。齊閔王繼承王位之後,出遊時遇到了脖子上長著大肉瘤的採桑女——宿瘤女,非常欣賞她的賢德,隆重地迎娶她為王后。
而鍾離春孫輩的齊襄王(齊閔王之子)也受到了祖父和父親賞識醜女的影響。當屢遭家鄉人驅逐嫌棄的孤逐女求見他時,他欣然召見,並與奇醜無比的孤逐女暢談多日,在見識到孤逐女的才能之後,把她許配給剛剛喪妻的宰相大人。
(網路配圖)
在鍾無豔的影響下,接連三代齊國君主對有才有德的醜女禮遇有加。鍾無豔成為後世女子自我修養的典範,很多戲曲和影視劇以及郭德綱的單口相聲《醜娘娘》,都是以她為原型。宋代詩人鄧林在《南國有佳人》一詩中寫道:“寧作鍾離春,勿學姑瑤草(傳說吃了瑤草,就能變美,從而被人喜愛)。”作為中國古代四大丑女之一,鍾無豔用智慧寫下了屬於自己的美。
回覆列表
“鍾無豔,又名鍾離春、鍾無鹽,齊宣王之妻 ,中國古代四大丑女之一,但很有才華。相傳是戰國齊國無鹽邑之女。外貌極醜,四十歲不得出嫁,自請見齊宣王,陳述齊國危難四點,為齊宣王採納,立為王后。於是拆漸臺、罷女樂、退諂諛,進直言,選兵馬,實府庫,齊國大安。”這是百科上對鍾無豔的介紹,其實歷史上《論衡》與《列女傳》中都寫到她素有大才,卻相貌極醜,後來就常被用來代指有才無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