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王是主,心所是主的用,心王用心所法執行,不能離開心所法。心王出現的時候,就以心所法的形式執行,沒有心所法的執行,肯定就沒有心王。其中五遍行心所法與八個識剎那都沒有離開過,其他心所法只是個別時候才伴隨心王執行。心所就相當於心王的柱扙一樣,心王猶如皇帝,心所就如黃袍。
識心的執行,就是心所法的執行,沒有心所法,就見不到識,見到心所法的執行,就見到了識。
其中作意觸受想思心所法,就是八個識對所緣境生起的識別作用,就是意識本身對法塵生起的作用,心所法就是意識心的工具,是八個識的工具,八個識從來不離開工具。就像一個人走路必然要用腿和腳一樣。八個識心相當於身體,心所法就是兩條腿,身體要走路必然用腿。八識要執行造作,必然用心所法。
把八識比喻為色身,心所法比喻為眼睛和耳朵、鼻子,色身要活動,就依靠著眼睛、耳朵等等。其中五遍行心所法相當於大腦,分秒剎那都不能離開,眼睛耳朵相當於五別境心所法,舌頭牙齒相當於善十一心所法,手腳相當於普通眾生的煩惱心所法。那麼色身要執行,每剎那都用大腦(五遍行心所法),有些時候就要用眼睛、耳朵和鼻子,有些時候就要用手腳。
或者把識心比作機器人,心所法比作機器人的四肢,機器人要運作,就依靠著四肢,四肢活動起來,就表明機器人出現和工作了。
除了五遍行心所法一直不變的跟隨著識心執行,其他心所法如五別境心所法只是在某些個別時候起用,煩惱心所法也不是一直都要起用的,而且隨著識心的清靜程度,要逐漸減少和滅除不用了;用得太頻繁的人,一定是煩惱性重的人。心沒有修善的人,善十一心所法不容易起用和現前,心變善的人,善十一心所法要常常現前起用,起心動念就與善相應。
有的時候,幾種心所法可以並行起用,比如說五遍行心所法肯定是剎那都在執行的,同時識心裡生起了慾望,欲心所出現了,同時心裡還有念頭,這是念心所,同時自己還知道有念頭,這是慧心所在執行,再同時生起慚愧心認為不應該有慾望和念頭,這是善心所起用;如果同時心裡想起某人某事,心裡起了恨意,這是煩惱心所執行出來了,這時善心所就沒有出現,二者只能有一。
善惡心所法不能並行,五別境心所法和五遍行心所法可以並行,與善惡心所法二者之一種,可以並行,因為識心有明就沒有無明,有無明就沒有明,對立的法不能同時現行,可以前後現行。比如你現在意識正起善心時,不會有噁心。嗔與不嗔是一對,有不嗔,就沒有嗔,二者只能有一。有貪就沒有不貪,二者只能有一,或者一個也沒有。修行好的人,善心所要增加,現行的時候多;定力好,心清靜的人,善惡心所很少現起,不善不惡,心對境而不動。
修行得越好,證量越高,在日常生活中,心思就相對簡單一點,也就是並行的心所比較少。即使是五遍行心所法,其現行時,執行過程也比較簡單而不復雜,五別境心所法中定心所法現行時間比較多和長,欲、念、勝解心所法很少現行,煩惱心所法更是少於現行。
心王是主,心所是主的用,心王用心所法執行,不能離開心所法。心王出現的時候,就以心所法的形式執行,沒有心所法的執行,肯定就沒有心王。其中五遍行心所法與八個識剎那都沒有離開過,其他心所法只是個別時候才伴隨心王執行。心所就相當於心王的柱扙一樣,心王猶如皇帝,心所就如黃袍。
識心的執行,就是心所法的執行,沒有心所法,就見不到識,見到心所法的執行,就見到了識。
其中作意觸受想思心所法,就是八個識對所緣境生起的識別作用,就是意識本身對法塵生起的作用,心所法就是意識心的工具,是八個識的工具,八個識從來不離開工具。就像一個人走路必然要用腿和腳一樣。八個識心相當於身體,心所法就是兩條腿,身體要走路必然用腿。八識要執行造作,必然用心所法。
把八識比喻為色身,心所法比喻為眼睛和耳朵、鼻子,色身要活動,就依靠著眼睛、耳朵等等。其中五遍行心所法相當於大腦,分秒剎那都不能離開,眼睛耳朵相當於五別境心所法,舌頭牙齒相當於善十一心所法,手腳相當於普通眾生的煩惱心所法。那麼色身要執行,每剎那都用大腦(五遍行心所法),有些時候就要用眼睛、耳朵和鼻子,有些時候就要用手腳。
或者把識心比作機器人,心所法比作機器人的四肢,機器人要運作,就依靠著四肢,四肢活動起來,就表明機器人出現和工作了。
除了五遍行心所法一直不變的跟隨著識心執行,其他心所法如五別境心所法只是在某些個別時候起用,煩惱心所法也不是一直都要起用的,而且隨著識心的清靜程度,要逐漸減少和滅除不用了;用得太頻繁的人,一定是煩惱性重的人。心沒有修善的人,善十一心所法不容易起用和現前,心變善的人,善十一心所法要常常現前起用,起心動念就與善相應。
有的時候,幾種心所法可以並行起用,比如說五遍行心所法肯定是剎那都在執行的,同時識心裡生起了慾望,欲心所出現了,同時心裡還有念頭,這是念心所,同時自己還知道有念頭,這是慧心所在執行,再同時生起慚愧心認為不應該有慾望和念頭,這是善心所起用;如果同時心裡想起某人某事,心裡起了恨意,這是煩惱心所執行出來了,這時善心所就沒有出現,二者只能有一。
善惡心所法不能並行,五別境心所法和五遍行心所法可以並行,與善惡心所法二者之一種,可以並行,因為識心有明就沒有無明,有無明就沒有明,對立的法不能同時現行,可以前後現行。比如你現在意識正起善心時,不會有噁心。嗔與不嗔是一對,有不嗔,就沒有嗔,二者只能有一。有貪就沒有不貪,二者只能有一,或者一個也沒有。修行好的人,善心所要增加,現行的時候多;定力好,心清靜的人,善惡心所很少現起,不善不惡,心對境而不動。
修行得越好,證量越高,在日常生活中,心思就相對簡單一點,也就是並行的心所比較少。即使是五遍行心所法,其現行時,執行過程也比較簡單而不復雜,五別境心所法中定心所法現行時間比較多和長,欲、念、勝解心所法很少現行,煩惱心所法更是少於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