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利刃號
-
2 # 魑魅魍魎106679160
殲7和殲11B打平手?除了作秀之類的友誼空戰外,就不會出現打平的情況。代差不是說的好玩的,也許有很渺茫的機會殲11B於由客觀的原因及意外會被殲7擊落,擊毀。但打平手?平手就說呵雙會戰機效能,雷達,火控,飛行員的技術,掛載的武器等效能都是基本相當的。但殲11B和殲7代差以外,上述所講也沒有一條能達上邊所以,除了人為作秀性質的友誼空戰(演示性質)會有打平的結果出現。其他任何情況都不可能打平。
-
3 # 57558468
情況有的人已經回答了,我只是想說,在戰爭中既不能唯武器論,如老美的117也會被南聯盟擊落,也不能過於誇大人的主觀能動性,如義和團的刀槍不入,而是要做到人和武器的有機結合,做到有什麼樣的武器打什麼樣的仗……
-
4 # 竹林秋雨
如果是近距離狗鬥也不是不可能,首先巴鐵的j7 已是成飛對米格21多次魔改後的最新型號,採用了可動前緣襟翼及雙三角翼和換裝了更大推力的發動機,其機動性已接近F16A,再則戰爭輸贏的決定因素還是人,不要忘記su27剛到中國與空軍現役裝備對抗時,曾被一名不服氣的飛行員駕駛J6 擊落,對抗中飛機過載達9個G ,事後檢查J6的機翼都變形了。
-
5 # 利刃觀察眼
據悉,此次殲11出戰,有可能採用的是早期殲11A系列,其與早期的蘇27SMK相似,航電採用了平板縫隙陣脈衝多普勒雷達,也就是所謂的PD雷達,當然也有可能採用倒置卡塞格倫天線,但這種情況可能性不大,而小巴的殲七可能是殲七PG,其採用雙三角翼氣動佈置,其機動效能不弱,而其雷達採用了JL-7雷達,應該也為PD雷達,只是直徑遠小於殲11,探測距離也有所降低,基本在40~70公里間,而殲11A其探測範圍則超過100米,應近似俄羅斯的祖克系列雷達,但從RCS面積上來說,殲11A的雷達屏上的面積遠大於殲七,基於殲七機體較小,殲11A和殲七互相發現的距離,應該近似於等同。需要指出的是此次小巴的殲七還有預警機的支援,而我們的殲11A則沒相關的預警機伴隨,而且小巴的殲七是四架,我們的殲11是兩架,正好是2比1,曾經有說法是,殲七PG的機動能力和F16大致相當,而在空優作戰中殲11可能是三代重型機裡最好的,優於美國的F15和F/A-18E/F,堪稱三代重型機中的精品,而殲七PG的機動性則是二代殲擊機裡最好的,從包線來說,雙方的覆蓋範圍各有側重,在不考慮大航程的情況下,殲七PG還是不錯的,而在空戰中,作為殲七和米格21中航程最大的殲七PG,採用小巴傳統的超音速掠襲模式,應該還是能有一定優勢。
就發動機來說,殲七PG採用渦噴13後期型,其加力推力接近7噸,不加力達到五噸左右,充足的冗餘推力和較高的推比,也使殲七PG獲得近似於殲11A的空戰能力。再加上殲七PG採用在外側前緣設定前緣錐形扭轉設計,也使得其獲得了相當的空優機動效能,在加上雙三角翼的配置,內側前緣較小的展弦比,獲得了更高的速度,類似於三代機的邊條,而外側前緣較大的展弦比,獲得了中低空更優的空優能力,因而在近距格鬥上,殲七PG也不亞於殲11A,就三代機來說,F16和F15及側衛、支點設計的初衷是相對不錯的空優能力及更大的航程,而就二代機接近準三代的米格21的最後衍生型殲7PG來說,其採用了相對先進的技術,獲得了近2200公里的航程來說,其已經接近了雙發的早期殲八和後期的殲八II的航程水平,難怪俄羅斯專家會說,殲七PG是最成功的二代戰鬥機,從二代機上搞出了三代機的感覺!而成都也在殲七和殲九的基礎上搞出了下一代的殲十戰鬥機,可以說,成都幾十年磨一劍,終於馬到成功。而就此次中巴聯合訓練的殲11A系列來說,其是中國三代機的初次嘗試,儘管是在俄羅斯戰機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也不如後來的殲11B、BS、和殲11D,及殲16、殲15戰機,但其仍體現了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沈飛人在側衛戰機上的初次嘗試,這也為之後的中國側衛發展打下最初的基礎,也是沈飛摸透側衛氣動的開始。
回到殲11和巴軍殲七的演訓,可以說是一次有益的嘗試,但從飛機的效能來說,殲11綜合能力還是強於殲七,此次演訓只是在特定情況下,預設特定戰場環境的一次偶然事件而已,不必大驚小怪,也說明不了中巴雙方飛行員的優劣,兩種飛機各有側重,僅此而已!End!
-
6 # 浩漢防務論壇
如何評價殲11b的空中格鬥能力和戰略戰術意義
事實上,直到蘇35S之前的一切蘇27家族產品,都是蘇霍伊設計局原版T-10M的“閹割”方案。由於重量感人的雷達,蘇27全系列都嚴重削弱了機體強度,導致格鬥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蘇27的升力佈局非常優秀,完全支援大過載機動,但機體結構跟不上,導致中央升力體佈局被完全浪費。
而中國的殲11B僅僅勉強彌補了一部分結構問題。最早版本的殲11B由於盲目應用複合材料,結構強度甚至比蘇27還差,最終只能加強鈦合金補強條,嚴重增重。現在版本的殲11B適當加強了結構,相比於92年版本的蘇27SK有了一定的進步。
當然,殲11B依然沒有完全解決蘇27的問題,也是中國引進蘇35S的主要原因。中國引進這些戰鬥機,將會成為未來繼續改進殲11B的依據。
中國空軍核心問題並不在於戰鬥機技術問題,而是數量問題。美國海空軍總共擁有接近2000架三代機,而解放軍只有900多架。就算美國不動用F-22和F-35這些優勢裝備,僅三代機對射就是解放軍無法承受的。如何快速提高三代機數量,將會是十年內解放軍一直存在的問題。
回覆列表
最近中國的兩架殲11B和巴基斯坦的四架殲7PG戰鬥機進行了實戰對抗,在有限的時間中,中國兩架殲11B戰鬥機“擊落”一架殲7PG戰鬥機,疑似“擊落”一架戰鬥機,所以所謂的殲11B和殲7達成平手是不存在的。最後雙方因時間限制到了“握手言和”。
在這次演習中,巴基斯坦的殲7PG的機載雷達探測距離只能探測27千米內的目標,跟蹤15千米內的目標,只有中國的殲11B戰鬥機的四分之一。但是巴基斯坦的飛行員藝高人膽大,把四架殲7PG戰鬥機進行非常密集的編隊。這樣一來中國的殲11B的機載雷達只會顯示一架殲7PG戰鬥機,在接近了中國的戰鬥機後,四架戰鬥機分成兩組分別對中國戰鬥機進行攻擊。
期間我方一架殲-11B吸引對方火力,並向對方發射導彈一枚(結果未說),另一架乘機“擊落”對方殲-7PG一架;這時,吸引火力的殲11B被對方緊緊跟蹤,已“完成任務”遂前去增援,解了第1架之圍。由於這時時間限制到了,於是雙方“握手言和”。大家可以看出,其實是我方佔據優勢的。這一方面說明我方飛行員訓練水平相當不錯,而且配合默契,一方面也說明當戰機效能存在代差時,靠人的因為或者數量因素來彌補是很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