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靜夜思160519196

    這跟韃官一樣,從皇帝到將領都認為一些蠻夷頭腦簡單,戰鬥勇敢,比較好控制,也忠誠。景泰年間的時候,“奪門之變”就有很多蒙古人(韃官)參與其中。

  • 2 # 論史

    這個問題問的不錯。明朝中後期確實有數量不少的少數民族軍隊加入明軍序列,而且打仗確實也有越來越依靠“夷丁”的趨勢,但是說句實話,“夷丁”在明軍中的比例雖然日漸增加,但從總量上來說,佔比並不高,所謂“一營不過四五百人,其餘左右標營各將,每將不過二三十人,其餘皆漢軍也”。就是說擁有數千人的主將正兵營裡面就只有400~500人,其餘標營就只有20~30人,數量上看確實也算不上大量。

    至於明朝中後期為什麼招募夷丁,其實理由也很簡單,就是打仗需要“蘭博型”的猛男,而夷丁恰恰能在衝鋒陷陣的時候符合主將的要求,在傳統的衛所制和募兵制敗壞的情況下,招募夷丁為手下家丁、選鋒隨同主將一起作戰,實在不失為良策,儘管明廷裡“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言論甚囂塵上,但是嘴巴說不要,身體很誠實,各鎮邊將依然長期性的招募夷丁為自己的私屬家丁跟隨自己作戰,並且樂此不疲,所謂“各邊納真夷人之降,以充家丁衝戰之用,行之已久”

    而被邊將招募的蒙古夷丁作戰確實非常兇狠,成為邊鎮的戰力擔當,“蓋養夷丁為爪牙,收健兒為羽翼,搗巢對壘,僅此輩耳”。就比如說榆林鎮,衝鋒破敵全靠他們,是榆林鎮的戰力中堅,說來慚愧,數量眾多的漢軍反而被邊將邊緣化。

    《明經世文編·卷四百四十七》:榆林武卒素稱雄於諸鎮,然衝鋒破敵,大抵皆恃夷丁。

    而從史料中顯示,明末赫赫有名的武將杜松就是使用夷丁的愛好者,也不知道“杜太師”的家丁裡面的夷丁比例是多少。

    不僅是邊將,文臣務實者如遼東巡撫張學顏對招撫真夷降丁很是上心,為了留住他們,穩定他們的情緒,分散其力量而用之,建議朝廷擇地出錢建房進行安置,所謂“庶系其顧戀之心,而寢其飛揚之念”

    《四鎮三關志·制疏考》:查得回鄉人口及投降真夷,除有家者發回原衛,其迷失鄉貫願留操備及真夷精壯者,多在鎮城投充家丁,此輩驍悍猛鷙,每出有功,若無住房安家,不散居以分其勢,久則生釁。

    待到明末時,為了整頓遼東軍事,重新制定了遼東營伍,遼東軍設立二十四營,由於其中蒙古降夷兵丁戰力最強,“遼東往時有降丁營,為戰最力”,故集中整編為平彝(夷)左營和平彝(夷)右營,這兩營夷丁是明軍的野戰中堅。就比如說在松錦會戰前的拉鋸戰中,遼軍中的平夷右營奮勇作戰擊退來犯杏山的清軍,而整個作戰中傷亡數量最多的就是遼軍中的夷丁。附圖。

    當然,不僅是明軍中的蒙古人表現出色,就是西南土司兵也有上成發揮,嚴格意義上來說他們也是“夷丁”嘛!石砫土司兵由於在渾河之戰中表現突出,連對手後金寫的《滿文老檔》上面都不得不承認“明之步兵因皆系精銳兵,驍勇善戰,戰之不退,我參將一人、遊擊二人被擒”

    所以,從文獻上可以看到明朝招募夷丁的原因其實比較單純,就是夷丁特別能打,很符合明廷與各鎮主將的心意,用著用著就用上癮了(做為一個球迷,讓我想起了上個賽季的勇士隊,關鍵時刻,科爾大叫:“把球給杜蘭特!”)。

    但是平心而論,明廷在中後期也是有漢人組成的精銳部隊的,就比如說大名鼎鼎的戚家軍,還有盧象升的天雄軍也堪稱精銳,像天雄軍面對優勢清軍,戰至最後一兵一卒,如果幾百萬明軍都有這樣的戰鬥意志,清軍又怎麼可能入關呢?其實,明軍序列中哪怕是腐敗的衛所軍,選拔一下還是有可用敢戰之才的,就比如說徐光啟巡視通州、昌平,就說7500人裡面可以成為銳兵的有100~200人。

    而在家丁群體裡面邊地漢人的也佔據了很大一部分,因為他們和夷丁一樣驍勇善戰,明朝大同總兵梁震就將從蒙古部落的逃回的漢人組織起來集中訓練,編為家丁,與蒙古部落作戰,效果是這樣的:自是虜不敢近邊者數年,而邊軍懾服者不敢桀驁。這些家丁讓蒙古部落和自己人都比較恐懼。

    而《綏寇紀略》裡也明確提到,明軍鎮壓農民起義軍的精銳是由夷丁和邊地漢人組成的,也沒有說僅僅依靠“夷丁”。

    《綏寇紀略·卷四》:兩家所部,皆緣邊鐵騎,又養曳落河(壯士)為摧鋒,虓闞而狠戾,二將常倚以為功。

    所以,以農業為主的漢人裡面完全可以挑出敢戰之士組成精銳部隊。

    但是,為何邊將還是熱衷於招募夷丁呢?這就要說到價效比的問題。

    首先,我們要知道明朝長期的敵人不是後期強勢崛起的女真人,而是從明初開始就互懟的蒙古人,而如果要和蒙古人對攻,就是要以快制快、長途奔襲(當然戚繼光在薊鎮以防為主,另當別論),比如說搗巢就是典型的長途奔襲,而蒙古人犯邊時,還得迅速集結進行抗擊,根本就沒有慢悠悠集結幾十萬軍隊再打的可能(真集結起來人家搶一把早跑了)。

    而以快制快、長途奔襲的戰術要貫徹就必須要求將領手下的親軍至少要有不弱於蒙古部落兵的騎射技能,那麼問題來了,在能確保對將領忠誠性情況下,一個從內地來的強壯漢人和一個從邊外來的強壯蒙古人,你做為將領,你會選擇誰?肯定是蒙古人嘛!因為蒙古人就是馬背上的民族,他投靠你的時候是帶著騎射技能來的,所謂“胡兒十歲能騎馬”。而一個從內地來的漢人,將領還得來一個零基礎教學,這價效比明顯是蒙古人高嘛!因為蒙古人馬上就能形成戰鬥力了。

    其次、招募夷丁為家丁對也有節省邊防開支的功效。要知道在明朝中後期存在這兩種軍隊模式。一個是戚繼光的正兵模式,追求軍隊素質的整體強大;一個是以李成梁等邊將為代表的家丁模式,致力於打造一支小、快、精的家丁部隊(內有眾多夷丁)對抗蒙古人,不過副作用也明顯,由於資源傾向家丁,正兵戰鬥力就被削弱了。

    從現在的角度看,戚繼光的治軍方案當然是最合理健康的,根據戚繼光的計劃,以3000南兵做為教導隊,訓練薊鎮士兵,最後按計劃選練7萬精兵。但是選練數量巨大的精兵是要有金錢投入的,要知道戚家軍戰鬥力之所以強,和待遇有著莫大關係,每月光工資(注意我說的只是工資,我還沒把衣帽錢等專案算上)就有1兩5錢,一年合計18兩,如果準之於薊鎮,18✖️7=126。就是說光薊鎮發士兵工資就要花掉126萬兩銀子。如果再準之九邊就是1134萬兩銀子。根據萬明先生的《明代〈萬曆會計錄〉整理與研究》這本書統計,明朝起運和存留全部財政收入為1810萬兩,如果按照戚繼光模式根本負擔不起,花完軍費基本就不用幹其他的事了。

    而那些家丁們雖然也拿著高工資,據李化龍統計遼東家丁的工資每月8錢,加上行料4錢5分,年支賞銀8錢7分5釐,雖然工資高了點,但好歹人少啊!像李成梁麾下不過就是2000家丁,既然少量花費壓制蒙古人完全夠用了,又何必苦練人數巨量的精銳軍隊呢?只是後來女真崛起,就有點懵了。

    所以,明朝邊將為什麼大量招募夷丁,一個是價效比高,可以形成即時戰力。另一個原因就是對朝廷來說有了家丁制度維持邊防,又何必費勁練大量精銳,畢竟能省下了好大一筆錢呢!如果女真不爆炸,對明朝來說這還真不失為一個較好的邊防策略。

    引用文獻:《明經世文編》、《戚少保奏議》、《練兵實紀》、《綏寇紀略》、《滿文老檔》、《袁崇煥集》、《夷俗記》、《四鎮三關志》、《崇禎十三年遼東戰守明檔選》、《九邊考》、《明代〈萬曆會計錄〉整理與研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慶餘年》葉輕眉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