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炒米視角
-
2 # 半卷
這個是關乎佛教用語的問題,說到底就是梵文翻譯的問題了。
先看看這個蘭若寺的例子到底怎麼讀?有沒有類似的例子。
阿蘭若,若字念rě,又叫無諍處、寂靜處、林野。為梵語Aranyaka或Aranya的音譯。原指遠離村落的人住處,後指一般佛教寺院。
例子: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十四:「阿蘭若者,去村一拘盧舍,有僧住處。」因為是音譯,所以若讀成(re)。我們看看《聊齋志異》的原文寫的是什麼?
寧採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每對人言:“生平無二色。” 適赴金華,至北郭,解裝蘭若。寺中殿塔壯麗;然蓬蒿沒人,似絕行蹤。東西僧舍,雙扉虛掩;惟南一小舍,扃鍵如新。——《聊齋志異》蘭若很明顯這裡代指的就是寺廟。《聊齋志異》喜歡用蘭若代指寺廟。再比如:
拾視之,非字而畫:中繪殿閣,類蘭若。——《聊齋志異-促織》既然,這個詞應該這麼讀,有沒有我們平時讀錯的佛教用語呢?般若(bōrě),梵語Prajna的音譯。意為“終極智慧”、“辨識智慧”。下面放一段大家熟悉的佛典: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這句應該怎麼讀呢?是不是有人讀錯了呢?
再來一個,周杰倫有一首歌《煙花易冷》,這首歌是有故事背景的,描繪的是《洛陽伽藍記》筆下的洛陽城變成廢墟以後的故事。
別的不說,這本《洛陽伽藍記》文學、史學價值都是很高的,袁行霈的《文學史》專門用一個小部分談這本書和酈道元的《水經注》。
這本古籍怎麼讀?伽藍 qiélán,[梵samghrma] 梵語僧加藍摩的略稱,意譯“眾園”或“僧院”。佛教寺院的通稱。
所以,這本書讀作《洛陽伽藍(qie lan)記》。這本書裡記載了很多北魏時期的寺廟,這也就很好理解了。
所以,佛教用語有時候因為是梵文翻譯過來的音譯,所以,讀音比較奇特,這很正常。佛教文化也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我覺得沒必要都去信仰佛教,但是學習傳統文化,必須要了解一點點佛教常識。
以上就是我的淺陋的看法了。
蘭若(rě)者,亦稱阿(e)蘭若(rě),古梵語aranya之音譯也。乃幽靜之古剎;乃佛家無可言傳之妙境;音同《般若(bōrě)波羅蜜多心經》之“般若”。“般若”者乃終極智慧,亦為古梵語Prajna也。
蘭若寺者,幽境鬼剎也!見於《聊齋志異》,然實境不可考也。或頹於金華之北郭外;或永福寺廟之別稱;或杜纂之耳。
阿蘭若者,嘗用於仿古愛情故事(唐七公子之《三生三世枕上書》),用作人名,乃主角也,聽之甚雅。若《射鵰》之獨門絕學(降龍十八掌之各式招式),取之易經卦象也!妙甚!雖詞非意本,然境若到也!
不是學中文的,古文沒學好,第一次寫,請各位前輩多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