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初心穩立
-
2 # 布衣墨子
遠交近攻,想辦法好亂周邊的一兩個小國,比如蔡國衛國,搞得民不聊生,天天內鬥,然後以天之名去整頓,拉壟國內的貴族,許以好處,逐漸蠶食之,一步步擴大地盤和人口當然關鍵是得出現一個英明神武的周天子
-
3 # TonyDeng
你這個是偽問題。周天子若要統一,當初何必行分封制,後代也只是要維持分封制,卻無統一之心,你問如何才能統一,根本不存在的目標。
-
4 # 老男孩0925
大夥兒都知道,周朝自平王東遷後,周王室逐漸衰落,一步步淪為小國,直至最後被秦所滅。
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它實行的是分封制,王室子弟成年後都要分走一塊封地以及封地上的人民,持續的分封使得王室的經濟軍事實力不斷削弱,對諸侯的控制力也在不斷下降。所以,假如我是春秋時期的周天子,要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狀態就要停止分封,恢復並增強王室實力,這個過程肯定會遇到一些阻力,但只要鎮壓了為首的幾個反對派,問題就好辦多了,緊接著搞中央集權,天子大權獨攬,廣招天下治國安邦的賢才,量才使用,進一步擴充實力。實力強大了,諸侯畏服,這是第一步——修煉內功,恢復天子權威。
接著就要準備統一全國,戰略步驟是先北(中原)後南(主要是楚國)。齊、晉、秦三個大國長期左右中原政局,尤其以晉國霸權最久,要想打破晉國霸權,首先可以挑動六卿爭鬥不休,乘其內亂一舉征服晉國,晉國一滅,天子權威空前高漲,各大諸侯國必然大為恐懼,紛紛屁顛屁顛地親自朝貢,山呼萬歲。經過若干年的精心準備,周天子徵調各諸侯國軍隊組成伐楚聯軍,以僭越稱王、不朝天子、不納貢物的名義征討楚國,以秦軍攻其左翼,以齊軍攻其右翼,使其首尾不能相顧,王師主力從中路突破,一舉擊潰楚軍,直入郢都,平定南方。
頒佈推恩令,允許諸侯將土地人民分封給本族子弟,不斷削弱諸侯實力,直至徹底無法與中央對抗。
-
5 # Muandkamu
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生產力水平決定社會制度。當時分封除了固有思想以外,主要是當時的水平,並不能建立中央集權,只能分封自治。而周天子的式微,是相對於諸侯們實力增強相伴行的。建國初領土有限,周王室的領土再大,再好都是有限的,在周國家可以開疆擴土,而周領地卻不變,實力差距越來越大,到了戰國,能存留做大的,都是能夠向外擴張領土的國家。
-
6 # 卿本佳卿
這個問題可以根據歷史上三次最有名的削藩中得到經驗辦法。同時根據現代聯邦制國家的政體可以得到統一的辦法。周天子若要一統天下首先自己要訓練出足夠強悍的軍隊;第二、要限制其他的諸侯王族的軍力。第三,先要聯合可以聯合的勢力,不能沒有盟友,一旦周天子有統一之心,勢必導致其他諸侯抵制。第四、迫使一部分諸侯分王交出外交和軍隊,由周天子統一管理,只給某種經濟上的自主權。滿足這四點有可能統一,當然這只是一種假設,放在歷史角度看是不存在的。從堯舜禪讓,到周天子分封天下,都是一種原始部落互相依存又互相限制的關係。聯絡到現代,和那些聯邦制國家有政體上的相似,只不過都沒有外交和武力上的絕對優勢。只是選出一主,天下共尊,實際上並沒有太多的實權。當然也可能沒有王天下的思想,直到春秋戰國,各國勢力急速膨脹,各種思想百花齊放,加上鐵器時代的開啟,製造業更加純熟,兵器鎧甲更加容易製造,春秋時期就已經進入鐵器時代。這給各諸侯看到了可以無限擴張的可能。而周天子卻越發勢微。也許周天子也有統一的想法,只不過各種條件不夠,所以才分封天下。當然這是猜測,無法證實。以下給出歷史上的三次削藩:
一、西漢削藩
劉邦建立西漢之後,採取黃老之術,無為而治,分封劉姓子侄為諸侯王,維護著和平發展的局面。等到了漢高祖把異性諸侯王剪除之後,基本上所有的諸侯王都姓了劉。漢文帝以藩王即位,忙著和漢初功臣派爭權奪利,又面對匈奴的外部壓力,只能採取無為而治。
等到了漢景帝時候,局面基本穩定,晁錯再次提出削藩,漢廷終於開始解決地方問題。吳楚率先發難,打出了清君側的口號,雖然中央朝廷剛開始倉促應戰,但是削藩之事也是謀劃良久,經過前期的小敗之後,迅速穩住了局面,順理成章的解決了七王之亂。
除去了一些客觀因素,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剛剛穩定下來的天下,是得到老百姓衷心擁戴的,大家好不容易盼來了文景之治,誰願意跟著幾個亂臣去混呢,因而不得民心的情況下,只要中央政府不犯大錯,指揮得當基本是穩贏的局面。
平定了七國之亂,漢朝中央朝廷威望大盛,等漢武帝頒佈推恩令就順利得多了。經過了七王之亂,中央政府其實也不想打,因此等到漢武帝時期才實行推恩令。儘管如此,在之後的幾十年裡,漢朝中央政府全面集權化,最終迎來了西漢的強盛時期:武昭宣元。
二、明初削藩:
明太祖在世,諸侯剛立,羽翼未豐,況且朱元璋威勢擺在那裡,自然都不敢有異動。明初從中央到地方同樣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中央得到發展,但是地方諸侯同樣也發展迅速,比如燕王,寧王。
等到建文帝登基,幾個學者想學晁錯一樣大刀闊斧改革,採取削藩之策。雖然此時明初名將已被剪除乾淨,但是明朝中央的實力還是遠遠大於地方的。如果建文帝把握得當,能重演當年漢景帝的故意也是有可能的。然後燕王朱棣卻不是漢朝的吳王、楚王,李景隆也不是周亞夫,明廷更沒有積極的應對之策,正如歷史重演一樣,中央要削藩,地方就只能發難,清君側這個亙古不變的口號提出來,靖難之役拉開序幕。
最初的戰事,大家都認為燕王不可能成功,區區一燕之地,不管從人力、物力、財力上來說,都不足以撼動天下。明廷和燕王打了四年,燕王依舊距離明朝首都還有千里之遙,朝廷的心放的很寬。以藩王發動叛亂,就如同一條大魚去撼動鉅艦,何況是一艘各方面都氣勢最盛的鉅艦,時間拖得越久,對大魚越是不利。
然而奇蹟就真的發生了,這場戰鬥最終以燕王朱棣登上帝位告終,這不僅讓建文帝和明廷想不通,就連後世很多學者也想不通。這樣的君主,這樣的統帥,這樣掌權的學者們,空有山東強將,卻還是被逆襲了。
朱棣成了明成祖,同樣繼續削藩,但是朱棣肯定不會走自己侄子的老路,輕輕鬆鬆把諸侯就搞定了,把首都遷到北京,建立了更為鞏固的中央集權制度。後來即使再有藩王叛亂,也沒有掀起過啥浪花,明廷還沒使勁,就被一個太守輕鬆平定。
三、清初削藩:
清朝入主關內,因為三個投降的功臣功勞很大,因此被封為異姓諸侯王。等到了康熙上位,這三人在異族比較小心眼的康熙看來,極為不爽。就算不你不反,我也要削你的藩,這樣更為師出有名。
當時吳三桂年紀已經很大,但是造起反來可不顯老態。年輕的康熙剛擒拿權臣鰲拜,收回權力,滿滿的信心和成就感,加上對於全國的局勢、各地督撫的態度過於樂觀,瞬間半壁江山就葬送掉了。
不過,康熙年輕、吳三桂年老,這是這場削藩戰爭的關鍵項之一。吳三桂在事業正盛時,快不行了,於是也要過一把皇帝癮。然而這樣,本就唾棄吳三桂反覆無常的萬民,這下徹底看清了他不過是要拿萬民性命去打造自己的吳氏王朝而已。
天下本無主,兵強馬壯者為之。即使不得民心又如何,吳氏還有實力在,但是吳三桂一死,孫子吳世璠繼位。在戰爭的關鍵時刻最忌諱的便是領袖更替,明太祖都坐穩江山了,傳位孫子,結果還被燕王朱棣逆襲了呢,何況吳氏還處於戰爭狀態,根本無從談起坐穩江山,還傳位給了孫子。結局是不言而喻的,三藩、明鄭各懷鬼胎,康熙有時間打理京師,然後拉攏觀望的各地督撫。一個有朝氣的君主,帶領一群因外在壓力而抱成一團的一族,總比一個乳臭未乾的吳世璠、首鼠兩端的其他兩藩、單幹的明鄭,要更靠譜一些。
經歷了八年戰亂,清朝終於平定了三藩之亂,再過幾年又平定明鄭,南方終於算是穩定下來。這場發生在清朝立國不久的戰爭,反而鍛鍊了成長中的清朝和康熙帝,暴露了八旗軍入關後戰鬥力急劇下降的弊端而改革軍隊,透過戰爭清洗了一大批懷有異心的官僚和政敵。清朝終於開始了每個王朝前期該有的治世:康熙之治。
由此,清朝統治者更是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成為歷代實際控制最得力的王朝。
以上三個歷史都說明一個問題,戰爭都拼的是人力、物力、財力。滿足這三項的絕對優勢,周天子有可能統一。
回覆列表
首先讓各地諸侯王及全家進京駐京任職梳理各方事務公務,不得皇命不得擅自離京離崗。各地官員各王推舉,由皇帝任命,即可做到逐步收攏各地王權於帝王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