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別酒流年
-
2 # 夢裡青山1
事情發生在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諾里爾斯克市一家熱電廠,約兩萬噸柴油洩漏,導致當地的一條小河變成深紅色,汙染指數超標數萬倍,土壤汙染嚴重,十年也未必恢復過來,因此造成的損失極大,俄羅斯總統震驚,在6月3日批准該市進入緊急狀態,當地偵查委員會和警察部門聯手展開犯罪調查。
隨著調查深入,事件真相浮出水面。
事故原因是一輛卡車意外撞上了該地的柴油儲存庫,引發大火,卡車被燒燬,柴油隨之大量洩露出來。但是事情發生後,當地官員卻沒有及時上報,也沒有采取緊急救援措施,導致兩萬噸柴油像決堤的洪水一樣,四處蔓延, 順著地勢高低彙集河中,其中大部分流入塔爾格諾.內涅茨基區的一個水庫,所經之處,河流中的生物全部死亡,植物枯萎,濃郁的汽油味道瀰漫在當地郊外,透過圖片可以看到一片觸目驚心的景象。
現在救援人員能做的就是銷燬或者收集洩漏柴油,他們在小河上設定漂浮物攔截上面的油汙,衛生部門預測汙染面積超過十萬平方米,將造成幾百億盧布損失。萬幸的是農民飲用水沒有受到汙染,但是當地的幾家馴鹿場卻受到困擾。
俄羅斯發生柴油洩露,並不是第1次,2007年,一輛油船在黑海可赤海峽經過時操作不當,導致5000噸柴油發生洩露,俄政府緊急出動了部隊進行清理。這次汙染事件發生在陸地上,帶有很大的隱患性,如果不慎被點燃,又將發生重大火災,後果不堪設想。
-
3 # 點力
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諾里爾斯克市一家熱電廠5月29日發生柴油洩漏事故,事故共造成兩萬噸柴油洩露。
1.事故導致嚴重汙染。洩露柴油流入當地的河流,給當地的河流水質造成嚴重破壞。事故共導致10萬平方米土地和河流被汙染。俄羅斯自然資源利用監督管理局稱洩漏柴油導致河流水質汙染超標數萬倍。
2.俄總統普京批准該市進入聯邦級緊急狀態。事故洩露的柴油對當地的生態環境破壞非常嚴重,普京在知悉詳情後,與6月3日批准諾里爾斯克市進入聯邦緊急狀態。
3.俄已經派出100名救援人員支援。俄緊急情況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總局新聞處釋出訊息稱,新西伯利亞州俄緊急情況部西伯利亞救援中心的100名救援人員已經到達當地,展開汙染事故的處理。他們還攜帶8臺先進的救援裝置。
4.普京問責俄緊急情況部部長。事故發生兩天後5月31日俄緊急情況部才瞭解情況,普京在影片會議上質問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行政長官,質問他“難道以後得透過社交媒體來了解緊急情況?你沒病吧!”
生態環境一旦被汙染,特別汙染物是油類物質,短時間內生態將很難恢復。汙染區的地下水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將會汙染物超標。因為汙染物隨著地表水慢慢的滲透進地下,這個過程基本是不可逆的。
普京在事發兩天才知悉情況,他果斷批准了事發地市的聯邦緊急狀態,使惡化事態得到緊急處理。他還訓斥了當地緊急情況部的長官,不得不說普京有魄力。
-
4 # 老狼48440790
5月29日俄羅斯,一家電廠發生柴油洩漏事故,二萬多噸柴油洩漏流入當地的土地和水體,造成了環境的嚴重汙染,根據俄羅斯自然資源利用監督局環境檢測報告,洩露已經使當地的河流汙染超標數萬倍。
普京對此事特別重視,專門召開了電視會議,聽取了緊急情況部長濟尼切夫關於處理洩露事故的相關措施,並根據他的提議,批准了該市進入“聯邦緊急狀態"。
此次柴油洩漏事故的發生,俄羅斯聯邦政府偵查委員會已開展犯罪調查。當地政府反應,此次洩漏,沒有造成飲水水源汙染,但是已經造成數百億盧布的損失。
回覆列表
俄羅斯又出重大洩露事故了(為什麼是又?)。
事故情況5月29日,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諾里爾斯克市(位於亞洲最北半島泰梅爾半島、葉尼塞河下游東側,屬於北極圈)3號熱電站的一個大型油罐發生破裂,造成儲存的2.1萬噸柴油洩露。
洩露造成了約10萬平方米的汙染,汙染物已經進入當地河流,給當地土壤和環境產生巨大汙染。據網路照片顯示,部分河段已經被染成褐紅色。據俄自然環境監督部門資料,水體中汙染物濃度超過了可允許最大值的數萬倍。
目前救援人員已經抵達該地,總統普京也批准了該市進入緊急狀態。
根據初步資訊,事故是因為油罐的支撐樁突然下陷,從而造成油罐破裂。目前搶險人員已攜帶攔油柵(阻止石油在水面擴散的充氣漂浮物)和吸附物前往現場。
據俄羅斯緊急情況部部長濟尼切夫表示,事故兩天後,緊急情況部才獲知這一事件。因為涉事熱電站所屬企業試圖以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
但該企業負責人在會議上表示,事故發生後已及時將相關訊息上報。
普京要求相關機構就事發後資訊彙報途徑以及各方應對措施進行調查。同時,他強調要儘快組織工作,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濟尼切夫表示:“最重要的問題是我們將如何消除石油產品洩漏。我認為已找到了解決方案。我們將執行這一方案。”但他未透露具體是什麼解決方案。
切爾諾貝利洩露事故看到“俄羅斯”、“電廠”、“洩露”,是不是想到了“切爾諾貝利核洩漏事故”?
三十多年前,蘇聯當地時間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烏克蘭普里皮亞季鄰近的切爾諾貝利核電廠的第四號反應堆發生了爆炸。
連續的爆炸引發了大火併散發出大量高能輻射物質到大氣層中,這些輻射塵涵蓋了大面積區域。這次災難所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是二戰時期爆炸於廣島的原子彈的400倍以上。
該事故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最高級別)。普里皮亞季城因此被廢棄。
核洩漏造成的輻射危害嚴重,。事故發生後有31人當場死亡,之後15年內有6-8萬人死亡,13.4萬人遭受各種程度的輻射疾病折磨(綠色和平組織的估計資料,和蘇聯官方公佈的死亡四千人有巨大差距),方圓30公里地區的11.5萬多民眾被迫疏散。
外洩的輻射塵隨著大氣飄散到蘇聯的西部地區、東歐地區、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蘇聯瓦解後獨立的國家包括俄羅斯、白俄羅斯及烏克蘭等每年仍然投入鉅額經費與人力來保證切爾諾貝利的安全。
當時事故發生後也出現了瞞報現象。
事故發生時,當地正準備慶祝即將到來的五一勞動節,蘇聯核專家對此也沒有產生足夠重視。面對測量出的超高核輻射值,開始核專家認為是測量工具出現了問題。直到事故48小時後,官方才組織附近人員疏散,因此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
對俄羅斯影響此次柴油洩露事故雖然沒有切爾諾貝利洩露事故那麼嚴重的人員傷亡,但除了對環境的巨大危害之外,也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但據當地政府說,此次事故將造成數百億盧布(美元兌盧布匯率是1:69)損失。
眼下,因為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嚴重萎縮,這導致石油需求疲軟,這對於嚴重依賴石油貿易的俄羅斯來說,本就不發達的經濟雪上加霜。
同時,俄羅斯國內疫情未見緩解跡象,每天新增患者居高不下,經濟復甦遙遙無期。
此時又出現重大事故,俄羅斯可以說是禍不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