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神池巧姐美食

    神池巧姐來回答這個問題

    雨水節氣,是東風解凍,散而為雨。此時是北上的東南暖溼氣流與南下的寒潮搏擊的時候,所以多地會出現冷暖交替、陰晴不定的天氣。

    今年的雨水節氣,適逢疫情期間,人們外出活動少,那麼,在乍暖還寒的時節,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如何養生呢?

    1.春捂

    雨水之後空氣中水分增加,導致氣溫不僅偏低,而且寒中有溼。這種溼寒的氣候對人體內臟和關節有一定的影響。大家不要過早減去外衣,應多捂一段時間,以緩慢調整身體的陰陽平衡,適應新的氣候條件。

    同時,在初春乍暖還寒的時節,更要將保暖的重心放在下肢。與其上身穿厚厚的大衣、羽絨服,下身的衣褲鞋襪卻過於單薄,不如加強腿和腳的保暖,腿腳的保暖工作做好了,更能防寒抗凍。

    2.護脾

    中醫認為,春季肝氣旺盛,肝木易克脾土,故春季養生不當容易損傷脾臟,從而導致脾胃功能的下降。在雨水節氣之後,隨著降雨增多,寒溼之邪最易困著脾臟。同時溼邪留戀,難以去除,故雨水前後應當著重養護脾臟。

    護脾祛溼推薦芡實蓮子薏苡湯,用排骨500克,芡實30克,蓮子20克,薏苡仁30克,陳皮5克,姜1塊,共同入鍋煲湯即可。芡實和蓮子有健脾益腎的作用,薏苡仁健脾祛溼,陳皮能夠醒脾行氣開胃。

    春季護脾大家還可以多吃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山藥,詳情可以在小固前幾天的另一篇文章閱讀:脾為後天之本!健脾益胃,就選山藥。

    3.養陽強免疫

    陽氣是生命之本,是人體的一個免疫力體制,“陽氣”越充足,人體越強壯,陽氣不足,人免疫力低下,抵抗疾病的能力也會變差。所以陽氣生髮起來,人就有很好的身體保護能力。生髮陽氣,可以多做以下幾件事:

    1. 多曬太陽

    雨水節氣陰雨較多,難得出太陽的時候要抓住機會多曬曬,尤其是曬後背。後背的督脈,就好比是人體的“發電廠”。太陽曬在督脈上,就能給你的“發電廠”補充能量。

    如果條件允許,建議就在家裡陽臺上曬就好;如果要外出曬太陽,一定要佩戴口罩,到空曠的地方去,不要與他人聚集,大概曬1小時即可。

    2. 拍一拍背

    如前面所說,背部屬陽,適當拍打按摩背部可以提升陽氣。拍打手法是手指併攏,掌心部位中空,沿著脊椎向下拍打到腰骶部位,反覆幾遍;然後雙手搓熱,溫捂腰部,每天1次。

    3. 吃助陽生髮的食物

    比如韭菜、蔥、蒜等。韭菜性味甘辛溫,具有溫腎助陽、益肝健脾、行氣止痛、止汗固澀等功效,春季多吃韭菜正合適。日常的菜餚也可以多用蔥、姜、蒜等調味,也有助於提振陽氣。

    4. 按摩助陽穴位

    比如關元穴、足三里等。關元穴在肚臍下四橫指的位置,每天早晚將雙手重疊,以關元穴為中心按揉50下左右,有助於補益元氣、強身固精、祛寒回陽的效果。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側,脛骨旁開一橫指的位置,按揉足三里可以補陽補氣,增強體質。

    5. 保持正面思維

    醫學研究證明,很多疾病與各種不良精神因素的刺激有關,它影響機體生化代謝,使免疫功能降低。而注意心理上的平衡調節,保持正面積極的心態,亦能改善免疫功能。

    6. 保證睡眠,早睡早起

    睡眠除了可以消除疲勞,還與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的能力有著密切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忽而今夏》章遠何洛有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