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杭仔BRADY觀點
-
2 # 夢想足球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足球運動在世界範圍內全面復興,然而國家隊之間的交流和俱樂部級別的賽事都為數寥寥。當時歐洲足球先生評選活動的創始人加布裡埃爾·亞諾提出了創立歐洲俱樂部盃賽的構想讓歐洲各國頂尖俱樂部匯聚一堂。歐洲俱樂部盃賽的推動者們積極與國際足聯和歐足聯聯絡,但結果卻令人失望,這兩個組織都對非國家隊參加的比賽不太感興趣。不過該計劃得到了皇家馬德里、安德萊赫特、維也納快速等數傢俱樂部以及匈牙利足協的熱情歡迎。起初歐足聯對這個賽事並不重視,但是隨著1954年瑞士世界盃首次進行電視轉播並且成功後,歐足聯從中看到的商機,覺得有利可圖,從而開始重視起來。起初歐冠命名為:歐洲足球俱樂部冠軍盃(也就是盃賽)
在1991/92賽季之前,歐冠的賽制是純粹的淘汰賽,1992/93賽季,歐洲俱樂部冠軍盃正式更名為“歐洲冠軍聯賽”。
1998年,為了阻止各大俱樂部建立歐洲超級聯賽的設想,歐足聯決定從1999/2000賽季起對歐洲三大杯賽進行有史以來最大的改革——取消歐洲優勝者杯。而根據“歐戰積分”排名,各協會可以派出1-4支球隊參加歐洲冠軍聯賽。此外對制進行了進一步修改,進入正賽的32支球隊均分成8組進行第一階段小組賽,8個小組的前兩名進入第二階段的小組賽,第三名進入歐洲聯盟杯(歐足聯歐洲聯賽前身)第三輪,也就是現如今的歐聯杯。
歐冠在改制之前,那時候的歐洲足球四大聯賽眼裡,球隊聯賽比歐冠重要的多,當時的球星轉會,不會在意該俱樂部是否具備歐冠參賽資格,放眼如今,簡直不可想象!當歐冠從改制再到擴軍,逐漸囊括了更多的豪門,此時各俱樂部和球星才開始重視球隊是否有歐冠資格!當年的歐冠只有聯賽冠軍才有資格,導致了四大聯賽的主流豪門也經常不能參加,無法提升歐冠的影響力,那麼各大豪門就會另謀出路。歐冠擴軍改變了這一切,1999年歐冠擴軍,使的非四大聯賽的前四都有機會參加歐冠,在這種情況下,歐冠影響力才逐漸提高。準確的說歐冠應該是進入新世紀才重要了,畢竟以前只有那麼幾支球隊參加,影響力關注度都還不夠,擴軍之後影響力逐漸增加,導致各個豪門都想參加,跟其他豪門一爭高下,看看誰才是最強王者!
-
3 # ab縱橫四海CD
歐冠從來都是代表世界俱樂部的最高水平,沒有什麼早晚之分,像原來的世俱杯、豐田杯,還不是歐洲、南美霸主之間的面子之爭,不過近十年南美解放者杯是落伍了
-
4 #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346
獎金提高了,賽制積分規則也改了,對抗更激烈,僅次於世界盃,歐足聯賺得盆滿缽滿,跟FIFA的世俱杯一比,世俱杯簡直連雞肋賽事都算不上,這不FIFA 又計劃著世俱杯改革
-
5 # 陳銘賢的職場心得
歐冠的賽制和球隊間的對抗比國家隊精彩,俱樂部這批人是全球選材,經過長時間集中訓練,捏合的球隊,戰術訓練組,默契度高。而且是僱傭制,從教練到球員的動力和壓力,要遠比國家隊強。
歐冠的商業運作好,影響力大,而且是年復一年,滿足球迷的娛樂需求,和球迷的強粘性,有超高的市場的價值,這一點四年一屆的世界盃和歐洲盃比不上。
歐冠有各種風格的球隊,更能代表球迷個人的性格和喜好,在集體主義淡化的今天,比國家隊更有價值觀的認同感。
-
6 # 芝麻開球星哥
以前重要還是現在重要,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個人覺得都重要。不過可以說在足球兩極分化極為嚴重的今天,豪門越來越豪,在各大聯賽中還能經常看到一些平民球隊拿到冠軍,比如萊切斯特城,比如拉科魯尼亞,但在現如今的歐冠中這種機率在現在幾乎為零。現在的歐冠基本就是幾大聯賽的巨無霸球隊輪流坐莊,像換血期的國米,ac米蘭,阿森納等都沒有機會,何況其他球隊。以前的歐冠你還能看到諾丁漢森林,阿賈克斯,紅星等隊爆冷奪冠,但在足球兩極分化極為嚴重的今天,豪門越來越豪,歐冠的商業氛圍也是越來越濃,歐冠賽場不可能再發生奇蹟。所以我認為無論10年前還是10年後,歐冠賽事依舊非常精彩,只是已經慢慢變成了豪門球隊之間的博弈。而平民球隊為了歐冠獎金,盡力來扮演一個攪局得到角色。
-
7 # 星洲小夜曲
歐冠沒改制前那真是含金量十足,每個球隊都是各自聯賽的冠軍,改制後的歐冠跟世界盃,歐洲盃一樣參入了大量垃圾球隊,精彩度直線下降,現在歐冠的十六強對決才相當於改制前的小組賽
-
8 # 綠茵守望者
我同事說歐冠是最近十年重要了,以前不重要,我想知道大家怎麼看?
你同事算是說對了一半,不是說以前的歐冠不重要,是以前的歐冠重要程度,確實不如現在。
歐冠分為“歐洲俱樂部冠軍盃”和“歐洲冠軍聯賽”兩個階段。
早期的歐冠,參賽規模小,甚至只有聯賽冠軍才有資格參賽,偶然性很高,也意味著歐冠並沒有囊括所有的頂級球隊——四大聯賽球隊在當時歐冠佔據的參賽名額比例,沒現在高。
在歐洲三大杯時代,聯賽冠軍參加歐冠,盃賽冠軍參加歐洲優勝者杯,排名靠前的球隊參加歐洲聯盟杯。
這意味著歐冠戰績,只能證明該聯賽冠軍球隊的實力(比如羅馬尼亞南斯拉夫聯賽球隊拿到歐冠,並不能說明這些聯賽水平最高),而歐洲聯盟杯的戰績,反而能證明該聯賽的整體實力。
在意甲的“小世界盃時代”,很多球星或者球隊,對於聯賽的重視程度,都超過了歐冠。
馬拉多納,巴喬和羅納爾多天價轉會到新東家的時候,新東家也不具備歐冠參賽資格。
可見當時球隊有沒參加歐冠,對於球員的吸引力影響並不大。
90年代一直到2007年之前,這連續十幾年的金球獎得主,都不是從歐冠冠軍球隊當中產生,羅納爾多,巴喬,維阿或者歐文等球星,甚至沒有參加歐冠的情況下,照樣能夠獲得當年的金球獎。
到了卡卡梅西C羅那個時期,歐冠戰績跟球員的金球獎得分狀況,才變成捆綁關係。
歐冠受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也有個逐漸的過程。
90年代歐冠,先是由歐洲俱樂部冠軍盃改製為歐洲冠軍聯賽,增加了小組賽階段比賽,讓賽制更為正規。
到了世紀之交,為了對抗G14歐洲超級聯賽計劃,歐足聯把歐冠擴軍到32支球隊,讓英超意甲德甲西甲等主流聯賽擁有更多的參賽名額,稀釋了小聯賽的參賽球隊的名額比例。
在歐冠擴軍之前,馬賽,貝爾格萊德紅星,阿賈克斯,埃因霍溫或者布加勒斯特星等小聯賽球隊獲得過歐冠冠軍,改制之後,大聯賽球隊參賽名額多,對於球員的吸引程度也更高。
除了2004年的波爾圖,其他小聯賽球隊很難在歐冠獲得好的戰績。
強者恆強,從此球員球員們希望加盟有歐冠參賽資格的球隊,大小聯賽差距被進一步拉大,歐冠改制和擴軍以後,歐洲聯盟杯跟歐洲優勝者杯合併,後來又改成“歐洲盃”。
此時歐聯杯的資源都被歐冠吸光,所有強隊和頂級球星都跑到歐冠足球賽場,歐冠受重視程度才真正大幅度提高。
想想就知道,如果歐冠沒有改制和擴軍的話,只有聯賽冠軍才能參賽,這意味著梅西C羅級別的球星,也可能經常缺席歐冠(就好比當年經常沒踢歐冠),皇馬巴薩級別球隊,也可能經常跑到聯盟杯或優勝者盃賽場。
那樣的話,歐冠當然就沒有現在的影響力了。
所以,我的答案就是,咱們雖然不能說以前的歐冠不受重視,但是咱們可以說,當年其他賽事與歐冠的差距,沒有現在這麼大。
在歐冠改制和擴軍之前,球員對於歐冠,歐聯杯和優勝者杯之間的重視程度可能是比例,可能是4:3:3,歐冠最強,但差距不明顯,在歐冠改制擴軍以後,歐冠跟歐聯杯之間受重視比例,才變成了9:1。
回覆列表
重不重要,獎金一目瞭然。 歐冠的收入是歐洲最貴的。 電視轉播分成,每一級獎金都是倍數增加。 歐冠的觀眾上座率也高。 怎麼說不重要呢, 歐聯杯確實不重要,看獎金就知道。 獎金推動賽事的重要程度,賽事又回饋獎金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