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色手電筒

    半自動打得比拉大閂快,半自動步槍一般的戰鬥射速可以達到40發/分,而拉大閂只有10-20發/分,而且拉大閂每打一槍都是要破壞原來的瞄準動作,而半自動就沒這個麻煩,可以快速的給沒有擊中的目標補上一槍。

    半自動步槍大規模使用就是在二戰中,二戰後就是突擊步槍的時代了。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曾經用三八大蓋和M1迦藍德做過對比實驗,M1在幾乎是任何方面碾壓三八大蓋,這就是代差。

    蘇聯裝備半自動步槍可以說是走了一個圓圈,從SVT40換回莫辛納幹,到後來又用sks作為過渡,在二戰之前由於士兵的訓練時間不足,導致半自動步槍的故障頻發,而戰爭沒有給蘇聯人去訓練士兵熟悉半自動步槍,那麼只好讓士兵先使用老式步槍也是自己更熟悉的武器去打仗了。

    中國使用半自動的時候,普通解放軍戰士的受教育程度還不如二戰前的蘇軍士兵呢,但是由於沒有爆發像二戰那種大規模戰爭,解放軍有充足的時間訓練士兵來維護保養武器,所以半自動在解放軍中口碑不錯。

    蘇聯人實際上對於半自動步槍是十分喜歡的,尤其是斯大林,斯大林認為一支半自動步槍可以頂10支老式步槍,不用手動裝填子彈,可以使射手集中精力瞄準射擊。在戰前蘇軍的擴軍備戰中,蘇聯人是打算用半自動步槍來替換下老式莫辛-納幹步槍的,而且蘇聯的兵工廠也是在加速生產新的半自動步槍。

    蘇聯的海軍步兵並沒有反應半自動步槍的可靠性差,這是由於海軍步兵對於武器的保養更注意,蘇聯海軍對於軍艦的保養十分重視,水兵到了岸上繼承了這個傳統。

    但是,從手動到自動裝填,一下子機械肯定是要複雜一點,而且從手動裝填到自動裝填,對於維護保養的要求一下子就提高很多,而且當時由於從軍官到士兵對於半自動步槍都是新鮮事物,所以要養成一套正常的維護保養習慣還是需要時間,尤其是對於文化程度還不是那麼好計程車兵來說,所需要的時間更長,而即使沒有給蘇聯人多少時間去熟悉半自動步槍了。

    德國的G43是充分的借鑑了蘇聯的svt38/40半自動步槍,拋棄了麻煩不斷的槍口集氣器,改在槍管上鑽眼兒。

    其實,蘇聯的半自動步槍在維護得法的情況下是非常不錯的武器,象蘇軍中的海軍步兵就對半自動步槍讚譽有加,而德軍繳獲了大量蘇聯半自動步槍,也是對於蘇聯半自動步槍極其欣賞,並且借鑑上邊的一些特點,重新設計了自己的G43式半自動步槍。

  • 2 # 來自胭脂河夭桃濃李

    SVT半自動步槍是二戰中極為優秀的一種武器,說蘇軍“厭惡SVT步槍”純粹是西方詆譭蘇聯的謠言 ,現將SVT和美國M1對比如下:

    1、供彈方式先進: SVT可以十發彈匣供彈、五發彈夾供彈、單發供彈,允許射擊中供彈。M1只能八發彈夾供彈,不能射擊中供彈。

    2、重量輕: SVT重量為3.75公斤,而M1為4.37公斤。

    3、精度高: SVT比M1精度高整整一個等級。

    4、結構簡單、可靠性高、保養容易: 這個必須多說幾句,在電影《塞瓦斯托波爾》中,女射手在射擊教練員指導下輕鬆拆卸SVT總共五個零件: 銷釘、機匣蓋、復進簧、上下槍機,和中國後來仿製的SKS(中國叫56半)拆卸數量、拆卸結構一模一樣,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精簡的結構,根本不存在西方文章中的“結構複雜、保養困難”一說,況且,世界上還沒有一支軍隊發生過保養不了步槍的笑話,當年中國裝備的500萬支56半難道是高學歷戰士在使用?

    要說劣勢,肯定是生產數量不及M1,但這是決策問題,跟步槍本身無關。

    長期以來,西方文章只要涉及蘇聯產品的話題,基本上都要給這些產品埋下可供相互抄襲的謠言,例如: 納幹左輪是政委用來槍斃逃兵的、SVT步槍海軍才會保養陸軍不會保養、圖104要配減速傘、圖114要搭消防梯、蘇聯在北極飛圖95在澳洲都能聽到噪音、伊爾62機頭需要四噸半的水艙來保持平衡、伊爾86需要乘客自己鑽進底層貨艙放行李、蘇15截擊機是民航殺手、吉姆轎車需要燒瑞典進口汽油、列寧格勒相機的框架全碎了……

    看了這些,你完全可以想象推特上關於中國的謠言多到無以復加以至於別人可以深信不疑,如同你對蘇聯產品的這些謠言深信不疑一樣!

  • 3 # 唐律疏議

    半自動步槍在設計中不必拉栓上膛,射速快。單位時間內輸出火力更多,當然比栓動步槍要強。

    蘇聯並沒有不使不喜歡半自動步槍,蘇聯自己也設計過半自動步槍,在二戰中也使用過,但是蘇聯設計的款式質量不太好,故障率比較高。並且蘇聯在戰後很快研製出了非常成功的自動步槍AK47。有了比半自動步槍更強的自動步槍,蘇聯就沒有必要強行保留半自動步槍了。

    所以半自動步槍在蘇聯的歷史非常短暫,僅此而已。並不是蘇聯不喜歡它,而是蘇聯有條件喜歡比它更好的。

  • 4 # 國平軍史

    栓動步槍,就是那種手拉槍栓完成子彈上膛、退殼等動作,當扣動扳機時,能射出一發子彈,再次需要拉槍栓完成以上動作的步槍。

    一般大都採用5發橋夾彈倉供彈,但也有特例譬如義大利的卡爾卡諾步槍採用6發橋夾彈倉供彈,英國李·恩菲爾德步槍則採用2只5發橋夾即10發彈倉供彈,因此在栓動步槍中火力最猛。

    一戰時,蒙德拉貢、溫徹斯特1907型、毛瑟M-1916等半自動步槍等,僅是少量軍隊的少量試裝,沒有什麼大的戰場名氣,以及創造過好的戰績,只能說是半自動步槍開始登上戰爭舞臺而已。

    二戰時期,出現了三把非常有名的半自動步槍,即美軍8發漏夾彈倉供彈的M-1加蘭德、德軍10發彈匣供彈的G-41/43,以及蘇軍10發彈匣供彈的SVT-40等。

    相對於栓動步槍子彈需手動上膛,打一槍要拉一次槍栓,半自動步槍的子彈是自動上膛的,每扣動扳機,能射出一發子彈,而不必再次拉槍栓。

    因此,半自動步槍具備比栓動步槍更高的射擊速度,一般採用10發彈匣供彈,不僅容彈量高,而且射速高,火力自然也比栓動步槍要猛烈。

    戰後確實有許多國家的軍隊,用半自動步槍取代了栓動步槍,我軍就用仿蘇制SKS半自動步槍的56式半自動步槍,取代了53式步騎槍,以及其他諸如三八式、中正式、M-1903春田步槍等雜七雜八的栓動步槍。

    至於說蘇軍討厭半自動步槍,可能指的是那把二戰時期裝備的SVT-40半自動步槍,這把槍全槍較長,高達1.226米,空槍重3.85公斤,配上一隻10發彈匣,重量肯定超過4公斤,比民間所說“抗起7斤半”的栓動步槍要重些,全槍過長確實不便攜行,從本文配圖中即可窺探,此槍實在是太長了。

    SVT-40由於結構過於複雜,維護比較困難,使用後擦拭非常困難,因此故障率較高,對於沒有多少文化,且缺乏系統培訓的蘇軍士兵來說,就不能很好地使用此槍。

    此外,供SVT-40發射的子彈,發射藥具有腐蝕性,射擊時煙霧特別大,對槍械汙染較大,不勤快保養的話,會導致槍的可靠性降低,也是此槍不受蘇軍士兵待見的一個主要原因。

    因此,圖拉兵工廠和伊熱夫斯克兵工廠,在1942年又開足馬力恢復生產老舊的莫辛-納甘M-1891/30栓動步槍,停止了較為先進的SVT-40半自動步槍的生產。

    導致蘇軍曾一度打算將SVT-40作為標準的單兵步槍,全面替換陳舊的莫辛-納甘M-1891/30步槍的任務並沒有完成,二戰結束以後,很快就以西蒙諾夫SKS自動裝填卡賓槍取代了SVT-40半自動步槍。

  • 5 # 瘋狗的輕武

    沒什麼厭惡不厭惡的,SVT半自動本身蘇聯的裝備量就不大,而且都是發給班裡比較能打的幾個大佬,而且大佬對玩意普遍都還是滿意的。

    但確實,有些吃瓜大頭兵不怎麼會維保SVT,這本身和SVT的設計也有一定關心。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講述的就是為啥普通動員兵們玩不轉SVT,丟幾個動圖。

    上邊這個是莫辛納甘,扣住扳機,槍機就能直接卸下來,簡單,方便,傻子都會用。

    而SVT呢?你得先卸彈匣,將機匣蓋往前推著拆除。然後是卸復進簧,這一步得小心,像上圖一樣拆的話,復進簧就直接飛了,你說戰場上飛個復進簧你怎麼找?

    而且SVT是個導氣式半自動,導氣式這類地方容易髒,需要經常拆了保養。有文化的兵還行,說明書一看就明白,但蘇軍當時的文盲率不低,看不懂說明書,外加沒人教,你怎麼維保?如果不維保,這半自動怎麼可能可靠。

    所以,這一方面是兵員素質問題,二方面是SVT本身的勤務性不好也是問題。

  • 6 # 不沉的經遠

    討論這個問題以前,首先要說一下半自動步槍和栓動式步槍的區別:

    所謂栓動式步槍,就是指那種每次發射完一發子彈以後,需要手動拉動槍栓來完成退彈殼、子彈裝填上膛等一系列動作的步槍。

    栓動式步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就已經比較完善了,一戰、二戰時期很多知名步槍,比如德國的毛瑟系列、蘇聯的莫辛-納甘、日本的三八式步槍、英國的李-恩菲爾德步槍、中國的漢陽造和中正式步槍等等都是栓動式步槍。

    而半自動步槍則是指利用火藥氣體後座力完成退彈殼、子彈裝填上膛等一系列動作的步槍。

    半自動步槍出現的時間較晚,在二戰時裝備數量較多的只有美國的M1式加蘭德半自動步槍、蘇聯的SVT-40半自動步槍和德國的G43半自動步槍。

    這兩種步槍比起來,栓動式步槍因為每次射擊以後要用一直手手動去拉槍栓裝填子彈,會破壞原來的瞄準動作,再次射擊時就需要重新瞄準,因此子彈發射間隔時間較長。而半自動步槍因為不用手工裝填子彈,可以直接發射下一發子彈,發射間隔時間短。

    所以半自動步槍和栓動式步槍相比射速更快,在實戰中火力自然也就更猛,能取代栓動式步槍也就不奇怪了。

    不過因為二戰前各國大多經濟不景氣,半自動步槍和栓動式步槍之間也並沒有質上的區別,因此各國研製半自動步槍的積極性不高,這也就導致了二戰時期栓動式步槍依然佔據了主流地位。

    至於SVT-40半自動步槍為什麼被蘇軍士兵討厭,這個說來就話長了。

    SVT-40半自動步槍是蘇聯在SVT-38半自動步槍的基礎上,根據蘇芬戰爭時的使用經驗加以改進而成。改進內容主要是簡化了部分結構,更利於生產,此外還加強了可靠性,也更利於操作。

    SVT-40半自動步槍在當時也算是設計比較成功的一款半自動步槍。蘇聯原本有意大量生產以取代蘇軍已經裝備了多年的莫辛納甘步槍。為此蘇聯逐步調整各兵工廠的生產線,為大規模生產SVT-40做準備。

    只不過蘇德戰爭爆發以後,蘇聯為了保證步槍產量,只能暫時停止對生產線的調整,集中精力生產莫辛納甘步槍,只有小部分已經完成改進的兵工廠繼續生產SVT-40半自動步槍。

    所以在二戰期間,SVT-40在整個衛國戰爭期間的總產量大約只有160萬支,遠低於莫辛納甘步槍。不過這也是二戰時期產量第二大的半自動步槍了,只少於美國的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

    SVT-40半自動步槍裝備蘇軍以後,確實有相當一部分士兵並不喜歡它。因為和莫辛納甘相比,SVT-40的結構更為複雜,日常維護比較麻煩。加上當時蘇聯的子彈發射藥具有一定的腐蝕性,如果槍支不注意保養,那麼會影響使用。

    而蘇聯陸軍士兵的受教育水平總體來說不怎麼高,在日常對SVT-40步槍進行保養時往往做得不夠好,結果導致故障頻繁,士兵們自然覺得SVT-40不怎麼好用了,對它的評價不高。在海軍中,因為士兵受教育程度較高,對SVT-40的保養較好,對其評價相對也要正面。

    有趣的是德華人在測試繳獲的SVT-40步槍以後,覺得它的設計非常成功,對其評價極高,甚至還借鑑了部分設計,用在了自己的半自動步槍上。

    所以SVT-40半自動步槍被蘇軍厭惡,主要還是因為蘇軍士兵自己不適應這種新式武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成龍和洪金寶是京劇武生戲班出身,那麼京劇武生練的是真功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