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乒乓網
-
2 # 體育生活不分離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其實不只是拉下旋球時,拉上旋球,可以說拉弧圈球,就要有“瞬間抓板”的感覺。
什麼是“瞬間抓板”?
意思是,日常拿著球板的時候,手臂,尤其是小臂,整體都是鬆弛的,只要拿著板不晃,就可以。拉弧圈球的時候,腿部蹬地,轉腰帶動大臂,小臂猛地爆發力,瞬間抓板很緊,然後觸球。
只有發力的時候,剎那使勁抓板,小臂肌肉會比較硬,而平時手臂肌肉是松馳的。
曾有個朋友,平時不論什麼時候,拿著球板,整個胳膊使勁,硬的像鐵一樣,手抓著板,就要把拍柄捏碎。
打起球來,整體胳膊僵硬,然後發不出力,越使勁,越硬,給人感覺不是打球,是來捏拍柄的。最終,小臂肌肉損傷,一直恢復不過來。
瞬間抓板,其實換句話說,就是瞬間爆發力。
而弧圈球的動作,可以說是縮小的扔鐵餅的動作。蹬,轉,要有甩的感覺,甩出去,鞭打式的發力。如果肌肉僵硬,是甩不出去的。鞭子是軟的,而甩起來,鞭頭力量非常大,需要瞬間發力。
不用研究過多的俗語或者個人經驗,打球時可以體會用扔鐵餅的動作扔乒乓球,或者扔籃球排球之類的,甩臂扔。瞬間抓板,把鞭打式發力,簡單說到了抓板,也可以說小臂從鬆弛到猛的發力,然後再鬆弛,就這麼簡單。
鞭打式發力,甩拉,爆發力,與他說的其實是一樣的。
弧圈球並不只是發力,還有重心高低的問題,發力方向問題,蹬轉甩能否合力順暢,能否協調,單純只研究瞬間抓板,並不能拉好弧圈球。
整體動作要練得順暢,最後才是小臂爆發力,瞬間抓板。
-
3 # 老哲111
瞬間抓板就是指板在接觸球的剎那間,如何製造摩擦的感覺。
球性很熟的人是能夠體會到當球與板發生摩擦時的,透過球感傳到手腕發生摩擦的感覺。
發力的感覺就是動作做的極其完全,揮板到雙眉之間,完全可以體會到對球的發力是否完整。
這時候完全可以想象一下。
乒乓球板以反膠為例。裡面有海綿,膠皮下有凸起的顆粒,最裡面是球板。
乒乓球在撞擊球板的瞬間,在理想狀態下發力,完全就會陷入到膠皮之中,撞到海綿與球碰撞。
而在碰到球板的瞬間就是專業所說的,把球打透板了。
撞擊雖然透板,但是不能形成摩擦。
而弧圈球卻是球板在揮動的過程中,不光透板還形成與膠皮的摩擦,製造出來的就是弧圈球。
這個過程製造的時間越短,就是前衝弧圈球,即既有碰撞,不光撞扁了膠皮,撞癟了海綿,又將膠皮與海綿壓縮到極致碰到了球板。
而如果只是碰撞到了膠皮或者海綿沒有打透碰觸到球板,摩擦的時間相對較長,這就是高吊弧圈球。
-
4 # xogo123
瞬間抓拍個人感覺是非常有必要的,原因有兩點:一是固定版型,使來球和球板在瞬間有一個硬接觸,吃球更實,在來球力量較大時,不會被頂散發虛。二是瞬間產生加速和制動,使發力更加集中和清晰。其實不光是弧圈球,像發球,搓球,挑打,擰拉等絕大部分技術都要有瞬間抓板的感覺。但我覺得弧圈球加強抓板訓練和感覺的前提是在腰腿的協調發力打通以後。一開始打基礎時還是不要刻意找抓拍的感覺,因為在腰腿力量還不會正確使用和傳遞時刻意抓拍,容易產生肢體僵硬,影響正確的放鬆和發力。在這個階段主要注意力還是要放在腰腿的蹬轉和協同配合上,保持上半身的相對放鬆。等練到力的傳遞效應出來後,再加強瞬間手指的抓拍感覺,這樣會使球的質量更上一層臺階,手感更清晰,發力更集中。我感覺練球應該循序漸進,每一個階段有每一個階段的側重。比如體會不到腿部的發力,訓練擊球時就把注意力多發放在腿部的動作上,手臂可以暫時忽略,因為同時兼顧腰腿手臂對於一些初階水平的業餘球友來說難度較大。而且腿部的發力是所有技術的基礎,是根,決定著技術的上限,如果不能真正合理的利用腿部和重心的力量,所有的技術都是有侷限性的,脫離了腿部力量的發力,可能透過熟練和手感去調節和彌補,也能產生足夠的威脅,但要達到較高的質量和連續性,就會力不從心。
-
5 # 國球第六人
不管是攻球還是拉球,抑或搓球,擰拉甚至是發球等等,都講究瞬間抓板,最後一緊的那種感覺。而一旦你掌握了這種感覺,恭喜你,你的球技又上了一個臺階。
大家都知道,打乒乓球是項技巧性很強很強的運動。很多人力量很大,比如舉重選手,摔跤選手,但是他們拉出的球未必有十來歲的孩子拉的球勁爆。
第六人親自體會過,一個14歲左右的小傢伙,爆衝弧圈球,球打在肚皮上,不一會就起了個小紅點。無他!這小傢伙學會了發力,用上了身體的力量,但更關鍵的是他在擊球瞬間有一個加速度,也就是題目所說的瞬間抓板,把全部的力量透過最後一尺的距離瞬間釋放,力竄板頭,這球集力量、旋轉和速度於一身,打到身上不疼才怪。
瞬間抓板這個概念對於初學者有點深奧,我理解的就是擊球時,瞬間擊打和摩擦球體的那種感覺,一定要有個加速度,千萬不要勻速,容易導致發力不集中。
著名乒乓球教練李曉東曾經說過,從引拍到擊球大約有兩尺的距離,前一尺要求你放鬆,適當的抓拍即可,放鬆是為了後邊的發了做準備,等到後一尺的時候,你就要有個加速的動作,對球體的擊打、摩擦、轉動充分的體現出來,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鞭打效應。
說白了,打乒乓球要求全身發力,腿部、腰部、大臂、前臂、手腕、手指都要參與進來,但最終是透過手指手腕藉助板頭完成擊球動作,手腕手指作為力量傳遞的末端肢體,只有透過最後的先加速後緊急制動,才能產生很強的鞭打效果,發力更集中,更容易透板,你拉過去的球才會更轉,更衝,更爆。
-
6 # 功夫與乒乓
乒乓球拉球時“瞬間抓板″的感覺,是一個力的傳導過程,在球拍觸球的瞬間才把力爆發在球拍的前點處。
拉球是當前直、橫板乒乓球選手不可缺少的一項主要技術,拉球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個乒乓球選手的水平。如何能把球拉好,“瞬間抓拍″的掌握尤為重要。
“瞬間抓拍″的感覺,直白地說它就是力的傳導,在球拍觸球的那個瞬間把力正好傳導在球拍的前點處,並且爆發到乒乓球上。我們先複述一下拉球的技術動作,以便於能說明這個“瞬間抓拍"的感覺。以右側拉球的動作為例:撤右腳,引拍至膝蓋附近,重心在右腳。開始拉球后,身體左轉,帶動大臂由下由右向上向左運動,擊球的後中部。擊球時,重心移至左腳,小臂快速內收。
“瞬間抓拍″就是在拉球的前半程,即球拍觸球前,力是右腳登地開始,向左側轉身力傳導至腰腹,再傳導至肩,揮臂向上向左運動後力再傳導至小臂。而在球拍觸球前,力由下向上傳導的過程中,手腕手指的肌肉要放鬆,不可緊收。當球拍觸球的瞬間,即小臂快速內收的同時,手腕手指的肌肉瞬間收縮,將全身之力傳導至球拍的前點處,並爆發作用於乒乓球上。
為了更形象的說明“瞬間抓拍″,我們用抽鞭子的過程來說明。抽鞭子就是先向後揮動鞭子,再向前揮鞭,到最後讓力到達鞭稍,發出“啪″的一聲鞭響。最後的一聲鞭響,就是我們球拍擊中乒乓球的那一瞬間的著力點。
綜上所述,乒乓球拉球“瞬間抓拍″的感覺,是力的傳導過程中,全身肌肉收縮的由下至上,在球拍觸球擊打的那一瞬間,手腕手指的肌肉才緊收,使全身之力最後透過手腕手指,傳導至球拍的前點處並爆發出來。
回覆列表
我看過一個指導影片,讓球友直接用手接球,體會瞬間抓拍的感覺,指導完,那位球友,立刻拉球有加速,出球質量有提升,其實這就是一個鬆緊松地過程,能更好地發出力來。就是讓我們擊球瞬間,肌肉緊起來,你可以體會下,用力抓下拍,胳膊肌肉,瞬間繃緊,這時更能發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