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學徒制
查了一下百度百科,其中“學徒制”詞條作了如下定義:學徒制是舊中國手工作坊、商行、工廠中的一種剝削青少年工人的制度。直接就上綱上線地定了性,那麼學徒制真的是舊社會的糟粕嗎?
相聲界有“三年學徒,兩年效力”的說法,意思是拜師後前三年裡師父免費教徒弟、徒弟除學藝外還要義務給師父打雜,三年後徒弟能掙錢了,兩年內的收入要全部上交給師父。其他傳統手藝類行業也有類似的規矩,這些行業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技能要求較高、培養週期較長、多采用手把手帶徒的培養方式。
學徒制有好的方面,比如師徒關係一般比較穩定,學徒能夠得到師父在相當長時間裡的言傳身教。但也有很多問題,過於強調手藝的獨佔和排他、情感紐帶,中國傳統武術就是因為門派林立、狹隘自閉,設計繁冗的招式、晦澀難懂的口訣以人為增加學習難度,真正的精髓藏著掖著,而且親疏有別,以至於始終在強身和技擊之間搖擺,成了四不像了。
在學徒制下,師父對學徒有著過於嚴厲的約束,培養方式也常常不夠高效、科學,隨著學徒能力提升、思想成熟,得與失的平衡很容易被打破,這種“師承”的紐帶就會變得很脆弱。現代社會中人的學習和成長節奏大大加快,物質需求越來越高,社會需要的是成規模的培養方式,學徒制顯然不合時宜了。
國企的“學徒制”
製造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對產業工人有很大的需求量,一家小型製造企業就能有上百名員工,因此要有更好的培養員工的方式。我剛畢業時進了一家上千人的國有製造企業,按照國企的培養方式,所有大學生首先接受為期一週的入職培養,然後全部進入車間生產一線工作一年,然後再根據各單位需求和個人情況進行入崗分配。
記得當時進的是機加工車間,跟著一名老師傅操作一臺小型臺式鑽床,先熟悉車間情況,然後是所在班組的裝置、人員、工作內容,接著瞭解這臺鑽床涉及的零件及工序,由於是機械專業出身,很容易就看懂了工藝圖紙,重點就放在了鑽床的操作上。從清理檯面、緊固零件、安裝鑽頭、調整轉速、切削操作,到如何打冷卻酒精、到哪開啟水等等,老師傅都會手把手耐心地教,然後就開始頂崗,再過段時間又學習到了如何磨鑽頭,老師傅從實操的角度講解之前說本上學過的前角、后角等,慢慢地自己也成了熟練工。
國企的“傳幫帶”類似於學徒制,學徒一般對於師父都會心存尊敬,同一個師父教出來的學徒們也會以師兄弟姐妹相稱,多了一道感情紐帶,彼此拉近了距離,這些幾乎與學徒制如出一轍。
然而相比門派中的師父,車間裡的師父們教的內容會更加通用、科學,而且更多時候只是習慣性地在盡義務,而不會指望學徒如何報答。這些車間師父們大多數的學徒都是中專、技校畢業的學生,他們才是車間工人的主力軍。我當時也有一個師弟,老師傅對他顯然更加嚴厲,總是對他說不要跟大學生比、吃的就是這碗飯、千萬不能偷懶云云。
一年後被調到了技術中心,參與新產品的研發,一位工程師把我從車間接走,他也就成了我新的“師父”。從畫圖紙開始,再到跑車間、計量測繪、倉庫領料、做耐久試驗,都是跟在這位師父的後面,邊看邊聽邊學,沒過幾個月就能獨立完成很多工作了。國企用這種“學徒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技能工人,一批又一批的工程師,推動著企業的發展。
或許是因為“身在此山中”,當初在國企時並沒有太多感覺,只是留下了豐富的記憶罷了。等到後來接觸了很多民企,才明顯感覺國企在分工協作、認真細緻、關係紐帶、穩步培養等方面要高明不少,也難怪當時的國企會人才濟濟。當然了,隨著眾多民企實力的提升、社會上人才流動加劇,後來很多國企就不再那麼風光了。
德國的“二元制”教育
除了入職後的培養,很多國內企業還與職業學校聯合辦班、定向委培,使學生們在學校期間就開始熟悉企業,學習針對企業的定製課程,併到企業分階段實習,從而能夠快速融入企業,入職後的穩定性也有所提高。
德國作為製造大國,在這方面建立了成熟的體系,名為“二元制”教育。所謂“二元制”,指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還會有相當一部分時間到企業實際工作。更為重要的是,這種培養方式在德國已上升到社會普遍接受的高度,即將職業教育與學術教育平起平坐,藍領工人並不比專業人員身份矮一截。
摘錄一組資料:德國有近60%的學生接受職教培訓,有140萬學生在全國330個經認可的職業類別崗位上受訓,他們畢業後能實現高達95%的就業率。在德國210萬家企業中,有21.3%採用這種培養方式,其中大中型企業佔大多數。
除了技能工人,“二元制”教育體系還為企業培養了大量實操能力強的工程師,德國各地都有應用技術大學,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主解決問題能力,企業中有七成左右的工程師畢業於這些應用技術大學。
一邊是產業工人,一邊是工程師,這兩個人群是製造業的兩隻主力軍,德國用注重實際應用的教育解決了人才培養的源頭問題,讓定位職業教育的學校能顧深度參與到企業人才培養中,大大緩解了企業的壓力,保證了人才培養的延續性。
說說學徒制
查了一下百度百科,其中“學徒制”詞條作了如下定義:學徒制是舊中國手工作坊、商行、工廠中的一種剝削青少年工人的制度。直接就上綱上線地定了性,那麼學徒制真的是舊社會的糟粕嗎?
相聲界有“三年學徒,兩年效力”的說法,意思是拜師後前三年裡師父免費教徒弟、徒弟除學藝外還要義務給師父打雜,三年後徒弟能掙錢了,兩年內的收入要全部上交給師父。其他傳統手藝類行業也有類似的規矩,這些行業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技能要求較高、培養週期較長、多采用手把手帶徒的培養方式。
學徒制有好的方面,比如師徒關係一般比較穩定,學徒能夠得到師父在相當長時間裡的言傳身教。但也有很多問題,過於強調手藝的獨佔和排他、情感紐帶,中國傳統武術就是因為門派林立、狹隘自閉,設計繁冗的招式、晦澀難懂的口訣以人為增加學習難度,真正的精髓藏著掖著,而且親疏有別,以至於始終在強身和技擊之間搖擺,成了四不像了。
在學徒制下,師父對學徒有著過於嚴厲的約束,培養方式也常常不夠高效、科學,隨著學徒能力提升、思想成熟,得與失的平衡很容易被打破,這種“師承”的紐帶就會變得很脆弱。現代社會中人的學習和成長節奏大大加快,物質需求越來越高,社會需要的是成規模的培養方式,學徒制顯然不合時宜了。
國企的“學徒制”
製造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對產業工人有很大的需求量,一家小型製造企業就能有上百名員工,因此要有更好的培養員工的方式。我剛畢業時進了一家上千人的國有製造企業,按照國企的培養方式,所有大學生首先接受為期一週的入職培養,然後全部進入車間生產一線工作一年,然後再根據各單位需求和個人情況進行入崗分配。
記得當時進的是機加工車間,跟著一名老師傅操作一臺小型臺式鑽床,先熟悉車間情況,然後是所在班組的裝置、人員、工作內容,接著瞭解這臺鑽床涉及的零件及工序,由於是機械專業出身,很容易就看懂了工藝圖紙,重點就放在了鑽床的操作上。從清理檯面、緊固零件、安裝鑽頭、調整轉速、切削操作,到如何打冷卻酒精、到哪開啟水等等,老師傅都會手把手耐心地教,然後就開始頂崗,再過段時間又學習到了如何磨鑽頭,老師傅從實操的角度講解之前說本上學過的前角、后角等,慢慢地自己也成了熟練工。
國企的“傳幫帶”類似於學徒制,學徒一般對於師父都會心存尊敬,同一個師父教出來的學徒們也會以師兄弟姐妹相稱,多了一道感情紐帶,彼此拉近了距離,這些幾乎與學徒制如出一轍。
然而相比門派中的師父,車間裡的師父們教的內容會更加通用、科學,而且更多時候只是習慣性地在盡義務,而不會指望學徒如何報答。這些車間師父們大多數的學徒都是中專、技校畢業的學生,他們才是車間工人的主力軍。我當時也有一個師弟,老師傅對他顯然更加嚴厲,總是對他說不要跟大學生比、吃的就是這碗飯、千萬不能偷懶云云。
一年後被調到了技術中心,參與新產品的研發,一位工程師把我從車間接走,他也就成了我新的“師父”。從畫圖紙開始,再到跑車間、計量測繪、倉庫領料、做耐久試驗,都是跟在這位師父的後面,邊看邊聽邊學,沒過幾個月就能獨立完成很多工作了。國企用這種“學徒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技能工人,一批又一批的工程師,推動著企業的發展。
或許是因為“身在此山中”,當初在國企時並沒有太多感覺,只是留下了豐富的記憶罷了。等到後來接觸了很多民企,才明顯感覺國企在分工協作、認真細緻、關係紐帶、穩步培養等方面要高明不少,也難怪當時的國企會人才濟濟。當然了,隨著眾多民企實力的提升、社會上人才流動加劇,後來很多國企就不再那麼風光了。
德國的“二元制”教育
除了入職後的培養,很多國內企業還與職業學校聯合辦班、定向委培,使學生們在學校期間就開始熟悉企業,學習針對企業的定製課程,併到企業分階段實習,從而能夠快速融入企業,入職後的穩定性也有所提高。
德國作為製造大國,在這方面建立了成熟的體系,名為“二元制”教育。所謂“二元制”,指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還會有相當一部分時間到企業實際工作。更為重要的是,這種培養方式在德國已上升到社會普遍接受的高度,即將職業教育與學術教育平起平坐,藍領工人並不比專業人員身份矮一截。
摘錄一組資料:德國有近60%的學生接受職教培訓,有140萬學生在全國330個經認可的職業類別崗位上受訓,他們畢業後能實現高達95%的就業率。在德國210萬家企業中,有21.3%採用這種培養方式,其中大中型企業佔大多數。
除了技能工人,“二元制”教育體系還為企業培養了大量實操能力強的工程師,德國各地都有應用技術大學,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主解決問題能力,企業中有七成左右的工程師畢業於這些應用技術大學。
一邊是產業工人,一邊是工程師,這兩個人群是製造業的兩隻主力軍,德國用注重實際應用的教育解決了人才培養的源頭問題,讓定位職業教育的學校能顧深度參與到企業人才培養中,大大緩解了企業的壓力,保證了人才培養的延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