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公青海衛生考試

    日常生活中,臨終和死亡往往是多數人避退三舍的話題。然而當現代醫學手段無能為力,人們又不得不面對這一話題。當生命進入倒計時,該選擇以怎樣的姿態面對,又該用何種方式度過?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臨終關懷的醫院或機構出現,成為人們生命里程中最後的一盞明燈。由於人們越來越重視這部分,今天青海中公教育就著重講解一下這部分,瞭解一下什麼是臨終關懷,臨終關懷的特點、道德意義以及倫理要求。

    1.臨終關懷的含義

    指為現代醫學治癒無望的患者提供緩解極端痛苦,維護生命尊嚴,幫助臨終者安寧走完生命最後歷程,對於臨終者家屬提供包括居喪在內的生理和心理關懷的一系列立體化社會衛生保健服務。

    臨終關懷是一種特殊的服務,現代意義上的臨終關懷其提倡者和奠基人是英國的桑德斯博士。1988年10月,上海市南匯縣建立了中國第一家臨終關懷醫院---南匯護理院。至今中國已有百家臨終關懷服務機構。

    2.臨終關懷的特點

    (1)是以病人為中心,其主要物件是不可逆轉的臨終患者;

    (2)臨終關懷的主要目的不是治療或治癒疾病,而是減輕患者的身心痛苦;

    (3)臨終關懷不僅關心病人,而且也關心患者家屬的身心健康;

    (4)臨終關懷的服務團隊以醫務人員為主,同時有家屬、社會團體和各界人士等大量社會志願者參加,已成為一項社會公益事業。

    3.臨終關懷的道德意義

    (1)有利於人類死亡觀念的有序嬗變:臨終關懷的開展使人們正視臨終、直面死亡,而不是一味地消極迴避或自欺欺人。這種死亡觀念的變化體現了生命神聖、質量和價值等現代理唸的統一,是人類死亡文明的巨大進步;

    (2)彰顯了人道主義精神,有利於醫學人道主義的不斷昇華;

    (3)臨終關懷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體現,有利於社會精神文明的全面進步:臨終關懷事業不僅滿足了臨終病人及其家屬的特殊需求,而且其中蘊含的職業精神也在積極推動著醫療衛生行業乃至整個社會的文明進步;

    (4)臨終關懷有利於醫療衛生資源的合理分配:臨終關懷不追求對臨終病人無意義的搶救,而是為其提供緩解性、支援性的安寧照顧。這樣,既能保證臨終病人的得到了必要的醫學服務,又避免了不必要的資源消耗,從而有利於醫療衛生資源的公正、合理分配。

    4.臨終關懷的倫理要求

    (1)認識和理解臨終患者:表現在同情和理解臨終患者的心理和行為變化,在理解的基礎上以最真誠、親切、慈愛的態度對待患者;

    (2)保護臨終者的權益:表現在尊重患者的利益和權利,保守隱私、保留生活習慣、尊重其留下的意願等;

    (3)尊重滿足臨終患者的生活需求;

    (4)同情和關心臨終患者的家屬。

    以上就是臨終關懷的內容,也是考試中愛考的知識點,接下來我們做一道題回顧一下吧。

    【例】臨終關懷的意義不包括:

    A.緩解人口老齡化給中國帶來的社會壓力

    B.提高臨終者的生存質量,維護生命尊嚴

    C.安撫家屬子女,解決臨終患者家庭照料困難

    D.改變觀念,真正體現人道主義精神

    E.最佳化醫療資源的利用

    【答案】A。解析:臨終關懷的意義當中沒有解決中國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壓力。

    臨終關懷的含義、特點和意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希望大家能對該內容有所理解。

  • 2 # 詩酒琴心

    臨終關懷(英文:hospice care)並非是一種治癒療法,而是一種專注於在患者在將要逝世前的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的時間內,減輕其疾病的症狀、延緩疾病發展的醫療護理

    臨終關懷不追求猛烈的、可能給病人增添痛苦的、或無意義的治療,但要求醫務人員以熟練的業務和良好的服務來控制病人的症狀。由於臨終關懷必然要涉及到各種症狀的姑息治療,所以在腫瘤科領域它和姑息治療往往是同義語。

    臨終關懷是近代醫學領域中新興的一門邊緣性交叉學科,是社會的需求和人類文明發展的標誌。就世界範圍而言,它的出現只有二三十年的時間。

    關懷內容

    (一)身關懷:透過醫護人員及家屬之照顧減輕病痛,再配 合天然健康飲食提升身體能量。

    (二)心關懷:透過理念之建立減輕恐懼、不安、焦慮、埋 怨、牽掛等心理,令其安心、寬心、並對未來世界(指死後)充滿希望及信心。

    ( 三)道業關懷(或靈性關懷):回顧人生尋求生命意義或多半透過宗教學說及方式建立生命價值觀,如永生、昇天堂、往西方極樂世界等。

    第一次接觸史在醫學倫理學中學到的。這個學科最近幾年發展的很好。在我們老齡化的到來,這個學科要長足的發展。

    臨終關懷目標是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透過消除或減輕病痛與其他生理症狀,排解心理問題和精神煩恐,令病人內心寧靜地面對死亡。同時,臨終關懷還能夠幫助病患家人承擔一些勞累與壓力。

    臨終關懷不同於安樂死,這即不促進也不延遲病人死亡。其主要任務包括對症治療、家庭護理、緩解症狀、控制疼痛、減輕或消除病人的心理負擔和消極情緒。所以臨終關懷常由醫師、護士、社會工作者、家屬、志願者以及營養學和心理學工作者等多方面人員共同參與。

    在臨終階段,癌症病人除了生理上的痛苦之外,更重要的是對死亡的恐懼。美國的一位臨終關懷專家就認為“人在臨死前精神上的痛苦大於肉體上的痛苦”,因此,一定要在控制和減輕患者機體上的痛苦的同時,做好臨終患者的心理關懷。

    病人進入瀕死階段時,開始為心理否認期,這時病人往往不承認自己病情的嚴重,否認自己已病入膏肓,總希望有治療的奇蹟出現以挽救死亡。當病人得知病情確無挽救希望,預感已面臨死亡時,就進入了死亡恐懼期,表現為恐懼、煩躁、暴怒。當病人確信死亡已不可避免,而且瞬間即來,此時病人反而沉靜地等待死亡的來臨,也就進入了接受期。一般說來,瀕死者的需求可分三個水平:①儲存生命;②解除痛苦;③沒有痛苦地死去。因此,當死亡不可避免時,病人最大的需求是安寧、避免騷擾,親屬隨和地陪伴,給予精神安慰和寄託,對美(如花、音樂等)的需要,或者有某些特殊的需要,如寫遺囑,見見最想見的人,等等。病人親屬都要儘量給予病人這些精神上的安慰和照料,使他們無痛苦地度過人生最後時刻。

    更多的護理人員將充分發揮愛心與技能投入並從事到這一新的護理領域中來。

  • 3 # 悼亡吟

    臨終關懷是20世紀60年代才興起的一整套醫護方案,指為死亡前病人提供幫助,著重於病人疼痛的控制和情緒的支援,以及對病人家屬的心理輔導。

    目的是希望幫助末期病人瞭解並接受死亡,同時給家屬以精神支援,因而它也是一項新的社會保健事業。

    從這段我們可以看出,臨終關懷針對的不僅是末期的病人,還對其家屬提供精神上的幫助。

    臨終關懷的起源

    現代較健全的臨終關懷組織始建於1967年7月英國倫敦的“聖克里斯多弗臨終關杯機構”,創始人是西西里·桑德斯博士。在此之前她是一位護士和社會工作者,經常接觸危重病人,十分同情病人的痛苦。以後經過7年的醫學學習,於1958年在聖約瑟臨終關懷院開始她的工作。她在1967年創辦了聖克里斯多弗臨終關懷院,成為所有臨終關懷組織參考的物件,它的影響是全面性和世界性的。它是一個慈善機構,靠各種捐贈支撐,它的工作受到了全國健康服務組織協會的贊助和支援。

    臨終關懷的展望

    臨終關懷服務是西方基督教“救世”精神、15世紀以來“人本主義”哲學和20世紀以來社會工作相結合的產物。

    人們從理性上已接受了死亡是不可避免的這一事實,但由於對死亡前痛苦的恐懼、對死亡過程的恐懼以及對死亡後空無的恐懼等,使得人認為死亡非常可怕。

    人生本是為了追求幸福的,而人生的最後一站竟然如此的痛苦,因而人到晚年會變得越來越焦慮,生活質量愈益下降。 臨終關懷的意義,就在於以現代醫學、心理學和社會工作服務等一系列服務使不可避免的死亡變得輕鬆,使人自然地、坦蕩安適地走向死亡;同時,它也給垂死者的家屬以安慰和幫助。

    臨終關懷是社會走向文明的一個標誌,臨終關懷以社會的一定發展水平和社會財富為前提,也構成現代所謂“福利社會”的一部分。

    臨終關懷在中國國內雖然獲得了廣泛認同,不過由於中國受許多因素影響,目前臨終關懷尚處於宣傳和實驗階段。在中國,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獨生子女家庭在賠養父母及盡孝方面就會顯得力不從心,若仍依賴舊式的家庭養老、送終方式,將無法解決這一類社會問題。所以在中國,臨終關懷尤其具有現實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乒乓球拍的分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