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詩今詞

    但是這兩者之間又有間接的聯絡。不論是詩或者詩評,其面向的物件都是讀者。除了讀者本身的主觀認知之外,詩評之人對於一首的詩的評價是否客觀標準直接影響到讀者對這首詩的看法。所以,詩評的工作就是大眾審美的導向,而詩評者本身的文學修養對於鑑賞的公正性有些極大的聯絡。

    對於詩人來說,可以從別人的詩評裡尋找進步的空間,但不能一味地迎合詩評人的喜好,每一首作品的都必須得有自己的思考,最終形成個人風格,甚至是新的寫作風氣。所以在這點上,詩的創新對於詩評也是有促進作用的,並不是一成不變。比如律詩的押韻從一韻到底,到孤雁出群(首句押鄰韻,用以襯托下文的本韻),再比如宋詞的小令中調到“慢”詞長調的創新等等。

    綜上所述,我認為這兩者都是相互促進作用的關係。只有寫詩之人多一些獨立的思考,評詩之人多一點包容,那麼對於詩歌的發展來說,是具有重大意義的。

  • 2 # 江漢之漢

    謝邀。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提的有些含混與模糊,它們根本不存在誰造就誰之說。應該是先有詩人,後才有詩評家。詩人的作品首先面對的是廣大讀者,並不是透過詩評家轉介給讀者(也不盡然?),當然,一首詩的“身價"往往會透過評家們眾星捧月般的傳紅。反之,詩人們也會透過評家的評論而吸收養份,把詩錘鍊得更優秀。如同魚和水,兩者相得宜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萬曆年間的“爭國本”主要是怎樣的,對明朝政治產生了怎麼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