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瘋狂的綠豆

    青房並蒂蓮·維揚懷古

    周邦彥

    醉凝眸。正楚天秋晚,遠岸雲收。草綠蓮紅,淺映小汀洲。黃荷香裡駕鷺浦,恨菱歌、驚起眠鷗。望去帆、一派湖光,草聲咔啞魯聲柔。

    愁窺沐堤細柳,曾舞送鶯時,錦纜龍舟①。擁傾國纖腰皓齒,笑倚迷樓。空令五湖夜月,也羞照三十六宮秋。正浪吟、不覺回曉,水花風葉兩悠悠。

  • 2 # 亦有所思

    三十六宮今不在,汴堤重問後庭花。

    先按句翻譯一下

    醉凝眸,正楚天秋晚,遠岸雲收。草綠蓮紅,淺映小汀洲。

    凝眸,傻不拉嘰地仔細看,要麼是看向遠處,要麼是看向美女,從後一句看這是望遠之意,而且還是喝上頭之後。

    楚天,指江南或南方的天空,一般而言是指長江以南,古詩中多見,比如柳永《雨霖鈴》不就是有“暮靄沉沉楚天闊”麼。

    遠岸,指的就是乘船而去,岸越來越遠,因為典故源於沈郎的《八詠詩》,之所以不是指遠處的岸邊,僅僅是因為本詞結尾有一句“不覺回橈”。

    蓮紅,這個蓮在我看來應當是湖邊的蓮,或者乾脆是紅蓼,但估計作者不會如此白痴,所以應當是借用南北朝樂府《西洲曲》裡的“開門郎不至,出門採紅蓮”,再向前去就是漢樂府《採蓮》,總之這一句說的是江南民間風光。

    汀洲,水中的陸地,巧的是《西洲曲》裡也有“汀洲”一詞,因此可以斷定,這一句寫得就是江風光依舊。

    芰荷香裡鴛鴦浦,恨菱歌、驚起眠鷗。

    芰荷,必須想到屈原的《離騷》,因為屈原身穿荷衣,所以可以借指作者自己的浪漫情懷以及高潔品質。但實際上就是說荷花罷了。

    鴛鴦浦,就是鴛鴦鳥休息睡覺的地方,若說沒有情愛之意,鬼都不信,但這裡絕對是寫實,沒有任何情愛成份,只因為後一句。

    菱歌,就是採菱或採蓮之歌,從樂府就傳下來的民歌,大意就是有一個清秀的漁家女子在唱歌,驚醒了正在睡覺的BIRD。

    望去帆、一派湖光,棹聲咿啞櫓聲柔。

    去帆,遠去的船。

    咿啞,象聲詞,形空船槳划動之聲。

    愁窺汴堤細柳,曾舞送鶯時,錦纜龍舟。

    汴堤,汴河之堤,此處應當在古揚州太湖邊上。從後面來看應當是指隋堤,因此這個柳也是隋堤柳,

    曾舞送鶯,指的是柳枝曾經飄舞迎送鶯鳥的啼聲,這個典故不好找,大機率應當是白居易的《隋堤柳》,

    錦纜,精美的纜繩,《隋堤柳》裡就有錦纜也有下面的龍舟。

    龍舟,興起於吳越之間的賽舟遊戲。

    上片是風景描寫,主要玩鋪墊和渲染,下片正式匯入懷古,

    擁傾國纖腰皓齒,笑倚迷樓。

    貌似說的就是西施麼?然而裡面還帶一個腰字,說是戰國後期的楚國也可以,畢竟“楚王好細腰”嘛!然而,從迷樓來看應當是隋煬帝。

    迷樓,楊廣所建之樓。據傳樓閣林立,花園錯落,連綿不斷,楊廣說哪怕神仙到這裡也會迷路的吧?因此稱之為迷樓。

    這裡是說當年的君王生活糜爛。

    空令五湖夜月,也羞照三十六宮秋。

    五湖,這裡原指說的是范蠡,打敗吳國之後,范蠡帶著西施遨遊五湖。形容自由自在的隱逸生活。不過在這裡,可能就是指湖光山色。不必過份牽引。

    三十六宮,即三宮六院的簡寫,形容楊廣大興土木,宮殿之多,生活奢侈。

    正浪吟、不覺回橈,水花風葉兩悠悠。

    浪吟,沉浸其中的吟誦。

    回橈,掉船回去。

    整體來看,就是作者喝酒喝到嗨皮了,然後坐船遊賞湖光山色,想起當年隋煬帝的胡搞生活,寫了一首詞。

  • 3 # 老龔166916589

    《青房並蒂蓮(維楊杯古)》

    這是一首詩:是賦以風月場中(如我背不出),青房並蒂蓮,是指‘’青樓情趣‘’(維楊懷古)是玩家在年至古稀後杯念當年維楊(楊州)瘦西湖曾經的歡樂。

  • 4 # 艾佳之城

    我是艾佳,我來回答。

    《青房並蒂蓮(維揚懷古)》是北宋詞人周邦彥的一首懷古詞作。該詞意境優美,語言委婉,用情深入,是一首懷古佳作。

    青房並蒂蓮(維揚懷古)宋 周邦彥醉凝眸。正楚天秋晚,遠岸雲收。草綠蓮紅,□映小汀洲。芰荷香裡鴛鴦浦,恨菱歌、驚起眠鷗。望去帆、一派湖光,棹聲咿啞櫓聲柔。愁窺汴堤細柳,曾舞送鶯時,錦纜龍舟。擁傾國纖腰皓齒,笑倚迷樓。空令五湖夜月,也羞照三十六宮秋。正浪吟、不覺回橈,水花風葉兩悠悠。

    詞意大致如下:

    秋天的傍晚,與卿泛舟湖上,酒美、景美、人更美,欣賞著美景,享受著歌舞,在船搖擼聲中沉醉不知返。想當年聖上也曾沉迷於美人美景、柔歌細舞中,連自己的三宮六院都已拋在腦後,奈何美好的時光總是很短暫,船離人去時,只留兩岸“水花風葉兩悠悠”。

    該詞作透過景物、人物、動物的詳細描寫,表達了美人美景的使人沉醉,又由近景遙想當年,想象回憶了曾經的人物景象,表達了詞人的意境優美、由景入情、情景交融的深厚感懷。

    周邦彥人物生平

    周邦彥是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後來格律派詞人所宗。作品在婉約詞人中長期被尊為“正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或“詞中老杜”,是公認“負一代詞名”的詞人,在宋代影響甚大。有《清真集》傳世。

    周邦彥被尊為婉約派的集大成者和格律派的創始人,開南宋姜夔、吳文英格律詞派先河。

    周邦彥作品風格

    周邦彥是婉約詞之集大成者,繼承前人,吸收提煉,發揚光大,為婉約詞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創出整飭字句的格律派之風,使婉約詞在藝術上走向高峰。

    周邦彥精通音樂,歷官太學正,國子主簿,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管理音樂的機構)。詩詞文賦,無所不擅。,因此能精雕細琢,研音煉字,在審訂詞調方面做了不少精密的整理工作,擴充套件了音樂領域,在填詞技巧上有不少新創舉。他更能自己度曲,創造了《六醜》等新詞牌。他開創了格律派的先河,為詞的藝術形式作出了貢獻。

    周邦彥詞史地位近代中國著名學者、傑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學家,詩人,文藝理論學,哲學家,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認為:“(周)先生於詩文無所不工,然尚未盡脫古人蹊徑。平生著述,自以樂府為第一。詞人甲乙,宋人早有定論。惟張叔夏(張炎)病其意趣不高遠。然宋人如歐、蘇、秦、黃,高則高矣,至精工博大,殊不逮先生。故以宋詞比唐詩,則東坡似太白,歐、秦似摩詰,耆卿似樂天,方回、叔原則大曆十子之流。南宋唯一稼軒可比昌黎,而詞中老杜,則非先生不可。昔人以耆卿比少陵,未為猶當也。"

    中國當代詞學家、文史學家、教育家、詞人唐圭璋曾在《唐宋詞鑑賞詞典.前言》中評價道:“北宋婉約作家,周最晚出,薰沐往哲,涵泳時賢,集其大成”。

    這是對北宋詞人周邦彥的最高評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遊戲王電子流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