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燃運動
-
2 # 我數字使用者1886548668
早期有一本段時間全世界都是打削球的,那個時期全是削球冠軍,例如榮國團決賽擊敗的對手西多。。。近40年來的削球單打世界冠軍很少,能想起來的只有童玲獲得了81年世錦賽冠軍。其它的削球世界冠軍都是團體或者雙打專案。
-
3 # 乒乓雜誌
作為乒乓球歷史上最古老的打法之一,削球打法受到了許多球迷的喜愛,中國乒乓球隊歷史上也誕生過許多優秀的削球世界冠軍,代表人物有張燮林、童玲、丁松、範瑛、武楊等人。
張燮林1940年出生於上海,直拍長膠削球打法,削球旋轉性強,變化多,以守為攻,積極主動。張燮林曾經在第26屆世乒賽上獲得男團冠軍。第27屆世乒賽上,張燮林與王志良合作拿下了男雙桂冠,第31屆世乒賽上,他又和林慧卿合作為中國第一次奪得混雙冠軍。張燮林在退役之後轉型成為教練,他從1972年到1995年間擔任中國女乒主帥長達23年,率隊先後獲得了10屆世乒賽團體冠軍同時包攬了1988年漢城奧運會女單前三名以及1992年奧運會女單、女雙冠亞軍,並與1996年被國際乒聯授予“世界最高教練員榮譽獎”,是榮獲該獎項的首位獲得者。
童玲是橫拍削球打法,削球穩健,以守為主,攻守結合。1978年斯堪的納維亞乒乓球錦標賽上,童玲拿下了女單冠軍,之後又和黃亮合作拿下了混雙冠軍。1981年和1983年在第36、37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中,童玲是女子團體冠軍中國隊的主力隊員之一,並獲第36屆女子單打冠軍。
丁松右手橫握球拍,正手反膠、反手正膠,攻削結合打法。在1995年第43屆天津世乒賽上,丁松在男團決賽中擔任第三單打,戰勝瑞典名將卡爾松,從而和隊友一起獲得男團冠軍。丁松是乒壇的“魔術師”,出眾的發球和發球搶攻、變幻無常的旋轉變化、神出鬼沒的削中反攻,至今還令許多高手心驚膽戰。丁松的出現不僅幫助中國隊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他更是顛覆了傳統削中反攻的打法思路,將削球打法帶進了“攻削結合”的時代。
範瑛和武楊兩人都是右手橫板打法,範瑛反手是正膠顆粒,武楊是生膠,兩人都曾經在團體賽中為中國隊立下大功,範瑛是2011年世界盃女團冠軍成員,武楊則是2013年世界盃女團冠軍成員。
回覆列表
有!!!
張燮林:(魔術師)中國乒乓球第一個削球世界冠軍,還曾獲得中國第一個男雙(與王志良),混雙(與林慧卿)世界冠軍。
同時還獲27、28兩屆男團冠軍(主力隊員),是中國目前為止削球男選手中戰績最優異的一個,在中國乒乓球教練中他是擔任教練時間最長,成績最好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