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饞嘴肥貓鏟史官
-
2 # 清朝大將軍福康安
永樂皇帝。
他不是一個太好的皇帝,也不是一個太差的皇帝。頂多就是將都城遷到了北京城。之後吶,打打蒙古,下下西洋,修修《永樂大典》就完了。
他做皇帝,無愧於任何人。他作為兒子,有愧於父親洪武皇帝作為兄弟,有愧於大哥朱標。作為叔叔有愧於侄子朱允炆。作為父親,有愧於朱高熾。
-
3 # 武安三眼
朱棣,出生今天的南京市,朱元璋第四個兒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稱為“永樂大帝”。廟號太宗,後明世宗改廟號為成祖 。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的長子,也是最為起重的兒子,太子 朱標病故,朱元璋選擇了皇太孫朱允炆繼承皇位。
朱元璋晚年,因為長子的緣故,和其他原因大殺特殺,開國元勳基本不留,隨後二兒子秦王朱樉、 三兒子晉王朱棡先後死去,剩下的四子燕王朱棣與 周王朱橚及齊、代諸王均擁兵自重。故朱允炆即位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齊泰、黃子澄等密議 削藩。
然而初出茅廬的允炆帝,哪裡能和自己身經百戰的四叔朱棣相提並論。最後被朱棣以靖難之役奪得皇位。靖難之役是明初圍繞皇權鬥爭日趨激化的必然結果。
朱棣是繼承的朱元璋的皇位下令大力搜尋齊泰、 黃子澄等建文朝臣五十餘人,朱棣還令盡復建文所改的一切太祖皇帝制定的成法和官制,以表明其起兵目的在於恢復祖訓。
文治方面:建立內閣。重視監察機構,鼓勵官吏互相訐告。大力整治貪官汙吏。遷都北京。大力發展和完善軍事屯田制度和鹽商開中則例,保證軍糧和邊餉的供給。編纂永樂大典。派鄭和下西洋。促進當時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發展,締造了永樂盛世。
武功方面:與蒙古族建立友好關係。 ,韃靼、 瓦剌各部先後接受明朝的封號。朱棣親自率兵五次北征,鞏固了北部邊防。最後死在北征路上榆木川。
說起“明太宗”,很多朋友都覺得挺陌生,明朝有廟號“太宗”的皇帝嗎?但要說起這位君王的另一個廟號來,那就如雷貫耳了――“明成祖”。
對,他就是朱棣。
朱棣死後,他的廟號起初是“太宗”,後來嘉靖皇帝想把自己老爸的牌位送進太廟享受祭祀,搞了個“入廟之爭”,就把朱棣升格為“祖”,享受郊祀,這就擠出一個空位來安置他老爸,朱棣就成了“成祖”。
大家不難發現,在歷史上,很多廟號“太宗”的皇帝有個共同特點――並不是前任君主的指定繼承人。比如說: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趙光義、清太宗皇太極。明太宗朱棣也是這樣,他老爸朱元璋從來沒打算傳位給他,反而對他防範甚深,“燕王不可不慮”。
那麼怎樣評判朱棣這位明朝皇帝呢?咱們就從事業、人性、才略幾個方面來分析,主要根據就是朱棣的各項所作所為。
少年時期就不詳說了,朱棣很早就隨著朱元璋四處征戰,和許多猛將配合作戰,耳濡目染,又善於學習,所以他的軍事才能還是很優秀的。主要從他這一生乾的一些大事說起。
靖難之變朱元璋死後,指定建文帝繼承大統。建文帝繼位後,為防止藩王坐大,搞“削藩”,朱棣興兵反叛,“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之惡”。經過四年惡戰,攻入南京,建文帝失蹤,朱棣奪取皇位,坐上了龍椅。
無論是正統還是民間的評價,這件事情都算不上是正義之舉,肯定是“叛逆”,背叛了先帝,違逆了父親,反叛了君主。被稱為“燕逆”恰如其分,沒有什麼可辯駁的。
處置藩王奪取政權後,朱棣和建文帝的作法並沒什麼區別,他也搞“削藩”,所以說他發動靖難之役“清君側”的理由根本就站不住腳。
朱棣把與建文帝走的近的那些藩王都或降、或貶、或謫、或囚了。而與他比較近的也不留情,從全方位都進行削弱。
最糟糕的一點是,朱棣為了防止像自己這種野心家再次出現,他採取的方式是“以待遇換和平”。在此之前,藩王稱之為“藩”,那是要起到屏藩作用的,藩王手中有一定兵力,能防禦敵人入侵,維護地方治安。但朱棣是藩王造反得的天下,他得從自己身上汲取教訓。對藩王的待遇提高,而手中的權力進行極度削弱,藩王就失去了本來的“屏藩”意義。這就導致了後來朱家皇族成員的能力一代不如一代,全都變成了被國家豢養的寄生蟲。
大肆屠殺朱棣這個人生性殘忍嗜血,暴虐好殺,這一點隨他老爹朱元璋。靖難之役後攻入南京,朱棣立刻舉起了屠刀。忠於建文帝的舊臣們要殺,曾經反對過自己的人要殺,在靖難之役中與自己對戰的人要殺,對自己有非議的人要殺,建文宮中的太監要殺,宮女要殺,連自己的妃子也要殺,一時間血流成河。
這件事情可以看出朱棣的品行是非常糟糕的,缺乏心胸和氣度,穩固皇位靠的是刀和血,稱之“暴君”毫不過分。
天子守國門遷都北京,這個被吹得烏央烏央的“天子守國門”其實與勇略沒有什麼關係,還是因時勢造成的。
明朝的軍事力量分為三種:地方軍、邊軍、京營。地方軍主要是維持治安,打擊盜匪,實力最弱;邊軍是防禦外敵入侵,實力要強些;兵力最多,裝備最好,戰鬥力最強的是京營,負責拱衛皇都。但明朝初定,北方的殘元勢力仍然強大,虎視眈眈,隨時都可能捲土重來。邊軍對付不了,需要出動京營主力,那麼領兵大將勞師遠征,就必然手握重權、重兵,還長期懸師在外。這是多麼令人擔憂的事情?
遷都北京,京營主力就能直達邊境,皇帝御駕親征,親掌兵權,也就避免了武將興兵作亂。所以說,朱棣的“天子守國門”並非是因為有什麼堅剛的氣節,說白了就是為了穩固自己的龍椅。但是也埋下了巨大的隱患,國都始終置於危境之中,不得不消耗大量的國力投入到防禦中去。
遠征大漠明白了“天子守國門”的本質,我們就不難明白朱棣為什麼屢屢耗費大量的兵力物力去遠征蒙古。防禦是處處都要防守,處處都要投入,成績相對於花費來說,並不划算,價效比並不高。主動進攻,儘快解決問題才能真正有效。
但是蒙古騎兵的特性是遊動性很大,塞北大漠如此廣闊,哪裡會輕易給你主力對決的機會。所以朱棣屢屢出兵北征,驅逐殘元勢力,但收效甚微。只能起到“驅逐”的作用,實際意義不大。明朝對蒙古勢力採取的驅逐、瓦解、分化、消滅的戰略戰術沒有什麼大的作用。不過是大規模武裝遊行,你進我退,你走我來的拉鋸。而清朝採取的“融合、消化”戰略要明顯比明朝技高一籌。
《永樂大典》評判君王的業績,除了武功還要有文治的部分,修書搞典籍是其中的重要參考指標。
有些人認為,《永樂大典》是朱棣的得意之筆,千古之業。但客觀分析實際意義沒有描繪的那麼偉大。朱棣搞的《永樂大典》只有一部,深藏於深宮大院,在整個明朝歷史上看過這部鉅著有幾個人呢?實際上加起來恐怕一隻手掌都能數過來(明孝宗查詢過其中醫藥的部分;嘉靖皇帝愛讀,還原樣複製了一部),連朱棣本人都沒怎麼翻看過。那麼這部鉅著即不能對天下讀書人有所教益,連明朝的歷代統治者都不能認真學習,除了充當個面子工程之外,沒啥別的用處,也根本傳播不了文化。
遠航西洋這也是個壯舉,派鄭和率領龐大的艦隊進行遠航,威德宣揚於四海,對亞、非、歐都產生了巨大影響。
如果這種遠航能夠以商業為主要目的,那就太好了,完全可以賺個盆滿缽圓,富甲天下;哪怕是以開疆拓土,奪取土地和資源為目的,也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千古的壯舉。但是呢?七次遠航,人力物力財力花費無數,即沒有賺到錢,也沒有擴大一寸領土殖民地,只是交了一堆來吃喝佔便宜的遠方朋友,那是多麼的令人惋惜。對於國家的發展和收益,遠不如那個海匪麥哲倫。
從事業角度上看,朱棣是個“開拓型”的君主,對外是處於擴張狀態,國家勢力向西(哈密衛)、向北(奴爾幹都司),向南(安南)都有延伸和擴充套件,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愛面子,好大喜功,許多東西都過分注重表面形式,實則基礎不夠牢固,比較虛浮,這就導致在他死後,所取得的這些成績很快化為烏有,“得之易時失之易”,明朝全面退縮,重新回到極度內斂的狀態中。
總的來說,在明朝諸帝中,朱棣算是乾的不錯的,是個“暴君”,但不是個“庸君”,更不是“昏君”。在所有的明朝的皇帝中,朱棣屬於比較罕見的“開拓型”君王,精力充沛,性格霸道而叛逆,沒有被傳統禮教思想束縛住他的頭腦。假設一下,如果他坐上龍椅是在“仁宣之治”之後,而不是之前,可能會取得較好的成就,對國家和民族的益處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