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策源地老高
-
2 # 悠然布衣
網路小說當中的科幻標籤分類下的小說和我們傳統的科幻小說有什麼不同呢?
我就簡單的看了看起點文學網的科幻標籤分類下的小說。我看過的有《學霸的黑科技系統》、《九星毒奶》、《吞噬星空》、《異常生物見聞錄》這幾本。我往後翻了翻,甚至於看到說《無限恐怖》這本無限流的開山之作,也是被分到科幻流小說當中的。而我們比較熟悉的傳統科幻小說有哪些呢?比如大劉的《三體》、《流浪地球》,還有《太空漫遊2001》、《基地》、《銀河系漫遊指南》等等,這些都是比較傳統的科幻小說。
其實如果我們對這些書都有看過的話,就會發現這些小說有些鮮明的差異,你哪怕不看他的書名,看了一章以後,你就能察覺出這兩者,哪個是網路上的科幻小說,哪個是傳統的科幻小說了。
其實在科幻小說愛好者當中,科幻小說一直是有著硬科幻和軟科幻的區別的。這兩種小說並沒有說絕對的分隔,但是文章的內容構架什麼的還是比較容易區分出來的。簡單的解釋就是,硬科幻指的是以“科幻”為主題的小說,主打的是科幻,是以物理、化學、天文等等自然科學為基礎的。而軟科幻則是借用了科幻的背景去講述自己的故事的,更多的是側重於哲學、社會學、政治學。
比如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裡》算是硬科幻的始祖了,還有例如《星際穿越》這種可以算是硬科幻,黑洞的形狀都是根據基普索恩給的科學公式算出來的,而《傷心客》這一類的屬於是軟科幻。而大劉的小說可以說是軟科幻中偏硬的或者說是硬科幻中偏軟的。
我們一般認為說科幻小說,比如要有“科學、幻想、小說”三元素,有“邏輯自洽、科學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其中最主要的自然是科學元素,傳統科幻小說的科學元素是非常考究的,展開幻想的前提條件是有科學依據。比如科幻小說當中的超光速手段都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我們來看一看:
《星際迷航》中的“曲速驅動”,物理上比較接近的是阿庫別瑞引擎。是有墨西哥物理學家明戈·阿庫別瑞提出的“宇宙的空間不是平坦的存在著曲率”的理論做支撐的(《三體》中的“曲率驅動”受相對論影響智慧無限接近光速,不能超光速)。科幻小說當中出現的黑洞是源於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當中的愛因斯坦引力場方程的一個特解----史瓦西解。還有同樣是在《星際迷航》中出現過的傳送技術和一些小說中的超空間跳躍,也有量子隱形傳態的理論作為支撐。
此外還有有些例如超弦理論、M理論、波函式坍塌、戴森球、德雷克公式、費米悖論等等在科幻小說當中經常用到的理論。這些理論支撐下,在未來哪些可能是可以透過科學技術手段實現的,才叫做科幻小說。
而現在網路小說當中的科幻小說,一般來說連軟科幻都算不上,只能說是偽科幻。因為這些小說更多的只是披上一層科幻小說的皮,講的還是一個玄幻小說的故事。而小說當中的確會涉及一些科幻理論,但是和玄幻是並存的,而且關於科幻的設定也是不嚴謹的,更多時候是作者根據自己的腦洞去想象出來的。
比如《吞噬星空》中的暗宇宙穿越,雖然在科幻當中是有暗物質、暗能量和暗宇宙的說法,但是和小說當中指的不是一回事。比如《異常生物見聞錄》當中的主權樞紐,K1負責約束這世界的基本常數,K2是數學率校準器,K3負責映象重啟世界。比如《九星毒奶》……等等,為什麼《九星毒奶》也能被放入科幻小說裡面,一開始不就是星圖、星技、星力了嗎,裡面有哪一點說了科幻相關嗎?
說起網路小說當中比較偏向真正的傳統科幻小說的,應該就是《學霸的黑科技系統》了。這本書的作者大學本科是地質學專業的,主要是研究石頭和地質構造,科幻屬於是愛好。這本小說是算不上硬科幻的,因為裡面的邏輯和理論的漏洞太多了(當然了,我是看不出來的,畢竟是文科生)。畢竟文中的主角是一個理科十項全能,作者很多也是在網上借鑑別人寫的從而改寫的劇情,但是改寫的很多的都不到位。比如利用“氚滯留”去解決氚的消耗問題,但是“氚滯留”實質上是阻斷氚迴圈的罪魁禍首,用“氚滯留”的方法反而會雪上加霜……當然了,總的來說《學霸的黑科技系統》在上火星的劇情前還是一本非常精彩的小說的。
不過真正的科幻小說的受眾一般都是非常小的,現在網路小說中的科幻小說還是比較偏向於是爽文的。
圖:網際網路
回覆列表
題主這個問題問到我心裡了,一直都想寫寫這個話題,尤其是在現在傳統科幻作品越來越小眾的狀況下。
特別宣告本文不涉及任何型別的歧視,我會以儘量公正的態度來表達觀點。
老規矩,先說核心觀點。
核心觀點起點中文網的“科幻”,或者說網文科幻是一種跟傳統“科幻”沒有任何邏輯關係的網際網路文體。
這兩者孰優孰劣,我不做評判,各花入各眼。
定義差別起點(網文)科幻:以“給人科幻感”的世界為背景,塑造一個主角不斷壯大自己的力量、收穫愛情、建立功業,併成為他所在文明圈子巔峰角色的故事。
傳統科幻:以已證實的科學觀點和未來可預見的技術為基礎,透過在這一基礎上發生的故事,探討技術產生過程、造成的結果、對社會發展規律或人類行為模式造成的影響和改變。
內容差別起點(網文)科幻的內容,從分類中就能看出端倪:
古武機甲:主角駕駛機甲(一種外骨骼裝置),使用傳統武術制霸全書……
星際文明:在類似《星戰》或《基地》的星際文明中制霸全書……
超級科技:主角得到某種超出所在社會的所謂高科技幫助,從而制霸全書……
時空穿梭:主角在各種時代/世界/宇宙穿梭,利用資源和資訊不對等優勢制霸全書……
進化變異:主角透過不斷“進化”(這裡的進化不是“進化論”的進化,如果您沒看過網文,可以理解成“可控且功能強大的突變”)獲得力量來制霸全書……
末世危機:主角在核戰/喪屍病毒/環境聚變導致的人類文明毀滅後,透過“進化”(同上)和科技突破來制霸全書……
等等吧
傳統科幻的內容,也有一些“定式”,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種:
技術帶來的社會問題,或透過科幻對映現實問題:如《北京摺疊》
機器人:主要是機器人應用帶來的社會問題,如《我,機器人》
時間旅行:時間旅行的可能性和悖論,如《時間旅行》
外星人:人類與外星生物的第一二三四類接觸,以及所帶來的問題,如《世界大戰》
賽博朋克:資訊科技與現實社會混合下的超現實主義近未來,如《神經漫遊者》
星際文明:探討人類發展成星際文明後可能出現的社會模式,如《基地三部曲》
科學或社會理論:探討科學理論、科技發展、文明碰撞對社會和未來帶來的影響,以及人性自身的發展問題,如《三體》
……
閱讀場景和受眾差別網文科幻適合在上下班路上、課間、睡前等碎片時間看看,有助於緩解疲勞、減輕壓力、促進睡眠和增進自信,是一種生活調劑品;
傳統科幻,如果不是太差,最好都在大腦能夠高速運轉的時候閱讀,否則很容易跟不上作者的思路
網文科幻的受眾是喜歡幻想作品的年輕人;
傳統科幻的受眾是喜歡科學幻想的小眾人群。
結論兩種“科幻”作品,雖然都被冠以“科幻”字樣,但本質上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體,不存在孰好孰壞,也不存在所謂“劣幣良幣”之說,也都有優秀的作品和粗製濫造的拼湊作品,文體本身沒有優劣之分。
我個人的理解,作品本身應該是由一套邏輯嚴密的體系支撐的,只要作品的理論體系是自我完善、符合邏輯的,都是好作品。
說點兒遺憾傳統意義上的科幻,越來越小眾,且圈層封閉,對新人比較不友好,作為科幻愛好者,很希望看到更開放、有更廣泛參與度的傳統科幻社群。
但這和參與者本身的知識體系、興趣點和社交意願有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慢慢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