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一般般

    種家軍的建立者種世衡。北宋初年,西北邊疆頻頻受到西夏軍隊的掠搶,因此,西夏與北宋多次發生戰爭。百姓萬分恐慌,居然想遷居秦嶺以南去躲避。為抵禦西夏,北宋王朝應種世衡要求在延州(今陝西延安)東北200裡處建起一座新城,用來防禦西夏軍隊。種世衡挑選了數千名精壯青年,訓練他們騎馬射箭的本領,久而久之,騎馬射箭成為了這座新城的青少年日常娛樂不可缺少的專案,以至於,人人都會騎馬射箭。西夏人聞風不敢進犯。在種世衡的率領下,在較短的時間內西北邊疆建起了一座抗擊西夏的新屏障。為了表彰種世衡的功績,朝廷命名這座新城叫青澗城。

    種世衡第五子種諤,就是《水滸》中提到的那個“老種經略相公”,北宋有名的“米脂大捷”,就是他的傑作。

    公元1081年秋,宋王朝集中五路兵馬進攻西夏。這時種諤為宋軍大將。他率兵出綏州進攻駐紮米脂的西夏軍,但初戰不利,三日未下。西夏軍又調動8萬兵馬前來馳援。面對,敵眾我寡的不利局面,種諤採取了佯攻米脂主打敵人疲憊而來援軍的進攻策略。在米脂城外無定河邊埋下伏兵。待敵人援軍趕到,四下裡伏兵齊出,把西夏軍截為兩段,使之首尾不能相顧。結果,8萬西夏軍大敗,緊接著米脂城也被攻破,守將被宋軍被俘虜。捷報傳出,朝野震動,種諤之威名迅速傳遍全國。

    种師道就是《水滸傳》中的小種經略相公。在種諤指揮的“米脂大捷”戰鬥中,他的兒子种師道也嶄露頭角,從一個地方官到統領大軍的國之柱石,戰功累累。公元1098年冬,种師道率部與西夏軍激戰,俘虜敵軍3000人,牛、羊10萬餘,此次勝利,是宋軍作戰中少見的進攻性勝利,奪取了戰略要衝,軍事形勢發生變化,宋軍轉入戰略進攻階段,西夏則被迫求和。

    一提到宋朝的軍隊,很多人都聽過大名鼎鼎的楊家將,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西北的種家軍。這是為何?因為我們比較喜歡看帶有神話色彩的演繹小說《楊家將》,忽略了歷史文籍中記載的種家軍。因此,《楊家將》走上了戲臺,進入了大眾的視野,而種家軍卻沉入了歷史文籍中被人們遺忘。

    北宋統治的168年間,種家軍英雄輩出:種世衡、種詁、種諤、種診、種誼、種樸、种師道、种師中皆為將才。種家子弟五代從軍,數十人戰死沙場。

    府麟二州在北宋初年都是西北地區的割據小政權。而麟州在實際情況下是依附於府州折家的。折家最後一任家主折御勳的父親當年親自隻身前往汴梁朝見宋太祖時得到太祖親口承諾,折家世世代代鎮守府州,其實就是要讓折家安心,不要給宋朝先南後北統一中國的大方向過程中添亂。後來南方平定,太祖斧影燭聲的死掉以後,太宗皇帝就壓迫府州節度使折御勳自動放棄自主權,全家遷入汴梁了。同時也帶著楊家一起歸順。但是楊家家主的哥哥楊繼業卻一直在北漢政權中,改名劉繼業,直到北漢滅亡才歸順北宋,改回楊姓。折楊兩家一直是有姻親關係的,折御勳的姐姐就嫁給了楊繼業,就是後來楊家將裡的佘太君。

  • 2 # 尋根拜祖

    民間百姓中,名氣最大的是“楊家將”,其實是演義誇大的結果,當時真正算得上“家軍”的,只有折(she)家軍和種(chong)家軍。這兩隻家軍,是中原政權對抗北方少數民族的最偉大的家族,留下了無數可歌可泣的事蹟。

    歷時二百年的中國第一家軍折家軍

    楊家將裡有個大名鼎鼎的佘太君,與演義虛構的七郎八虎不同,佘太君確有其人,不過她不姓“佘”,而是姓“折”,折氏正是折家軍第四代傳人折德扆的女兒。

    折家軍早在唐末就以藩軍身份,世居府谷,有姓名可考的折家軍第一代折宗本,其實並非折家第一代。折家軍自唐末至南宋初年消亡,歷時兩百多年。

    折家軍作為中原政權的守護神,他們常年與西夏、契丹交戰。折家軍駐守黃河西岸,成為橫亙在西夏和契丹人南侵的攔路虎,戰事頻繁的時候,一年交戰一百多場。

    宋太宗至道元年,遼國聯合西夏十六部入侵,折御卿抱病指揮,大破聯軍,遼軍兩萬人全軍覆沒,而折御卿則病逝軍中,年僅37歲。

    折家最璀璨的雙星當屬折克行、折可適叔侄,折克行被西夏人畏稱為“折家父”,被折老爹搞得七暈八素的西夏人,被迫單獨建立了一支左廂兵,專門對付他。折可適更牛,曾經在紹聖三年的一次戰鬥中,差點活捉了西夏國母小梁太后。

    西夏人百年間跨不過黃河,折家軍居功至偉。比較可惜的是,北宋滅亡後,折家軍最後一代折可求投降了金國,紹興九年被金華人毒殺。他死後,西夏人襲取府州,卑鄙地將折氏祖墳盡毀,甚至開館戮屍,以洩其恨。

    五代忠良泣血沙場的種家軍

    種家軍的歷史遠沒有折家軍那麼長,他們從成軍到消亡,約一百二十年,歷時五代人。

    種家軍的第一代傳人叫種世衡,種世衡戍邊期間,一邊對羌人恩威並施,一邊對西夏實施反間計,剪除了李元昊的心腹大將野利剛浪稜、野利遇乞兄弟。青澗城的修築,是種世衡最具戰略眼光的一件事,歐陽修曾經評價:

    “自西事以來,擢用邊將,能立功效者殊少。惟范仲淹築大順城,種世衡築青澗城,劉滬築水路城;滬尤為艱勤,功不在二人下。臣伏見兵興以來,所得邊將,惟狄青、種世衡二人,其忠勇材武,不可與張亢、滕宗諒一例待之。”

    種世衡有八個兒子,都在軍中效力,尤以種諤、種誼戰績最輝煌。元豐四年,“老經略相公”種諤,在米脂城大破西夏八萬大軍,締造了震驚全國的米脂大捷。西夏入侵延州時,種誼奉命出征,部隊還沒到,西夏人就嚇得不戰而潰,喜得老百姓直誇:一個種誼抵過二十萬精兵!

    種家軍第三代种師道、种師中、種師樸不讓先祖,被世人譽為“小三種”。

    种師道一改北宋被動防守的策略,主動進攻,紹聖五年,种師道突襲西夏境內,俘虜三千人,十萬頭牲畜。

    讓西夏人聞風喪膽的種家軍,最終在靖康元年,隨著北宋的滅亡,也走向了末路。面對金華人的鐵蹄,宋欽宗左右搖擺,他不顧种師道的反對,昏招迭出,導致种師中殉國,又幾次罷免种師道。

    靖康元年十月,七十六歲的种師道在風寒與悲痛中染病去世,一個月後,北宋滅亡!

    折家軍與種家軍的戰力對比

    折家軍與種家軍,同為抵抗西夏等少數民族政權的武裝力量,同樣是累計數代人活躍在沙場,為國家領土完整血灑山河,要論他們的戰鬥力和戰功,還真不大好武斷下結論,只能說有差別。

    折家軍自唐末到北宋,效力的朝廷更多,五代時期,無論誰坐江山,折家軍都是中原王朝的看門人。種家軍成於北宋,也消亡於北宋。所以,要論功勞的持續性,當然折家軍貢獻更大。

    折家軍不光時間長,他們參加的戰鬥數量,也遠遠多餘種家軍。光折克行最繁忙的一年,就大小一百七十戰!

    要論戰鬥的規模和影響力來看,種家軍無疑更閃耀。折家軍的戰鬥,大多是中小規模,雙方傷亡人數多則幾千人。而種家軍經歷數次十萬人以上規模的戰鬥,常常傷亡人數數萬人。從這個角度來看,種家軍當仁不讓。

    所以,總的來說,種家軍和折家軍的貢獻率難分上下,如果單純從戰爭質量來看,種家軍明顯更突出。

    折家軍的堅守與種家軍的忠烈

    種家軍和折家軍的性質不一樣,客觀環境給兩軍打上了鮮明的烙印。

    折家軍是名副其實的“家軍”,他們由藩鎮力量轉化,本質上是軍閥勢力。所以折家軍有很強的獨立性,朝廷對他們的管理很鬆散,通常授予空頭銜,管理完全自主,預設折家父子相傳。之所以這樣,一是折家軍的歷史淵源,二是北宋成立之初國力孱弱,只能對邊遠的折家軍沿用藩鎮模式。

    這種模式,讓折家軍得到了更大的自由發展,折家軍之所以二百餘年長盛不衰,跟這個模式有關。不過,也帶來一個問題——朝廷對摺家軍的支援力度不夠。

    所以,折家軍從軍隊數量和質量上,都沒法跟種家軍比,他們也沒辦法發動大規模的戰爭,因而,折家軍能靠家族力量,堅守二百餘年,真的相當不容易。

    種家軍嚴格意義上說不算家軍,他們是朝廷正規軍,種家幾代人只是部隊的臨時指揮官,沒有部曲性質,所謂“種家軍”只是人們的尊稱而已。

    種家軍的這個優勢,決定了他們的戰鬥力絕不是折家軍所能比。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種家軍的弱點就是左右不了自己的行動,凡事只能唯命是從,政治因素往往限制了戰鬥力的發揮,種家人常常是揹負政治壓力打仗。

    這個弱點,在種師道和种師中身上顯現無遺,他們所能做到的就是,以一片赤誠心報效國家,把自己的命運交給政客們,因而種家軍的忠烈凸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離騷附文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