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皇家橡樹1972
-
2 # Mr史海拾遺
加特林機槍和馬克沁機槍作為人類戰爭史最有名的兩款重機槍,出現在歷次戰爭中,可以說不相上下,下面來盤點一下二者的優劣之處。
馬克沁機槍是世界上第一種真正成功的以火藥燃氣為能源的自動武器,在一戰二戰中大放異彩,絕對是兵器史上的里程碑。 相比於馬克沁,加特林的命運則是大起大落。先說說它為什麼落魄。其實加特林的出現也很早,1860年,加特林發明了一種利用手搖曲柄提供動力、多槍管、機械完成自動裝填的速射武器,被命名為“加特林機槍”。
在馬克沁發明利用火藥後坐力完成自動迴圈的內能源機槍之前,“加特林機槍”簡直就是高大上的代名詞。理論射速超過了200發,這在現在看起來不算什麼,在19世紀後半葉――單發栓動步槍扛大樑的時代,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當進入世紀之交,馬克沁攜他新發明的利器出現後,加特林機槍立刻逼格驟降,在馬克沁簡潔明瞭的射擊方式面前,搖動手柄的加特林就像個爆爆米花的,笨重、複雜、難以控制(射手搖動手柄必須保持勻速,一旦搖動過快就會卡彈,可在戰場緊張的環境下,這幾乎不可避免)的弊端暴露無遺,加特林就此讓位於後起之秀馬克沁。
第一次轉機出現在20世紀40年代末,航空業強國普遍裝備了噴氣式戰機,軍機速度越來越快,纏鬥中留給飛行員的“射擊視窗”越來越窄,空戰節奏加快使得慢速的大口徑航炮越來越難以適應,傳統的單管機槍則難以打出足夠的彈丸對敵機造成毀傷。為了增加在近距空中纏鬥中的勝算,美國空軍啟動了“火神計劃”,由通用電氣公司負責研製一種超高射速的自動武器。通用公司利用一百年前的加特林原理,研製出M61“火神”航空機炮。加特林老兵再次重現江湖!
高潮出現在60年代,美軍擁有龐大的直升機部隊,十分倚重其運送人員物資。但在直升機起降和懸停階段很容易遭到叢林中游擊隊AK和RPG的襲擊。若用M60等普通機槍對敵軍進行壓制射擊,因彈著點不夠密集而打擊效果不佳,射擊過久還容易導致槍管過熱與卡彈。較小型的M134恰恰解決了槍管過熱與彈著點密度的問題,頓時成為反游擊戰的“利器”,博得了“mini gun”的雅號。加特林也從戰鬥機跨越到了直升機甚至車載平臺,徹底完成了逆襲。
總結一下,馬克沁發明的內能源自動原理是依靠火藥燃燒提供能源,透過自動機往復運動,重複進行裝填、射擊、拋殼的動作;而加特林機槍(主要指液壓、電力等外能源)的優點是同一時間在不同的槍管上分別進行著裝填、擊發和拋殼的動作,因此讓射速提高的空間更大,也更利於散熱。缺點是系統複雜,質量大,槍管損耗也比較大。
回覆列表
其實在二戰之前“馬克沁”才是機槍之王!由於它採用了外冷卻水套筒對槍管進行強行冷卻,所以它可以連續發射250發子彈(英國維克斯機槍),而其它的什麼MG42…打完100發子彈之後就要更換槍管了,並且“馬克沁”機械動作可靠,極少出現故障,據說在一次戰鬥當中十挺“維克斯機槍”在12小時內發射了100萬發子彈,平均每挺一小時10000發,這期間使用了3噸的水和更換了100根槍管,但“維克斯版本的馬克沁”一次機械故障也沒發生!這樣經受了幾乎是破壞性的使用,就是現代機槍也不能與之比肩,所以稱:“馬克沁”是自動槍械的始祖恰如其分。
相比較於“馬克沁機槍” 最初的“加特林機槍”其目的也是在提高射速的情況下需要給槍管逐一散熱,可是它剛出現的時候就是圖片裡這樣採用彈匣供彈,一個彈匣只有50發子彈,雖然說射速提高了,但供彈手與射手之間要配合協調 ,才能持續而穩定的發射。
還有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就是“加特林”最開始是手搖機槍,射手搖動機槍旋柄的速度要均勻,心情緊張或者動作僵硬忽快忽慢搞不好造成機槍的卡殼,這需要對射手和供彈手進行嚴格的訓練…所以最開始“加特林機槍”的實用性遠不及“馬克沁”。
電影《戰馬》當中德軍的MG08“馬克沁機槍”結束了騎兵這一幾千年兵種的長久生命力!高密度的火力消除了戰馬的高速衝擊力。
受“馬克沁”的猛烈打擊,英軍一個騎兵營指揮官被俘和遍地的騎兵和戰馬的屍體,而同時期的“加特林”由於機械複雜、射手操縱要求高,在射速方面也低於“馬克沁機槍”,早已經日漸式微了,一戰之前各國幾乎不用這種槍械。
蘇聯版M1930“馬克沁”,其外套筒上有一個大開蓋,這是和芬蘭人學的,因為芬蘭接近北極,冬季非常的寒冷,外套筒裡是不能裝水的否則會把水箱凍裂,但不裝水槍管會過熱,芬蘭人想出了好辦法,就是將水箱注水口加大,冬季可以將碎冰雪裝進去,機槍射擊時一會冰雪就融化形成了水…“蘇芬戰爭”時蘇軍瞭解到了這個辦法,隨即採用。
但是“馬克沁機槍”也有它不可克服的劣勢就是它的外水冷套筒,因為有了它整個槍身就重達27.2公斤,在沒有多少車輛機動的年代,徒步行軍揹著它實在是太重了!
M1930射擊到200發左右時,蒸汽已經呈濃霧狀態了 。
接近300發時已經是蒸汽流狀態,對水的消耗很大,雖然有膠管和外冷凝水桶可以反覆使用水,但每天消耗量也是很大的。
而且並不是任何地方都有取水源,在乾旱和沙漠缺水地區,馬克沁的射擊時間和發射量也要受到限制…由於太重機動不便,再加上水的制約,一戰之後各國都大力的研發風冷機槍,採用射擊100發子彈之後更換槍管的方式解決散熱問題。
美軍M2重機槍戰鬥間歇更換槍管,要帶上石棉手套才行。
二戰是人類第一次全面機械化戰爭,由於工業製造能力的提高,武器裝備的重量也要比一戰豐富的多,步兵營連分隊機槍已經普遍化了,還有迫擊炮、火箭筒 隨著通訊裝備的提高,在攻堅時還能得到大口徑火炮、坦克、航空兵的支援,機槍的作用大幅度的下降,再也不會出現“索姆河戰役”馬克沁瘋狂射擊的情況了,由於發射子彈的量降低,所以風冷機槍成為了主流,“馬克沁”在1950年代中期就被全面的淘汰了。
反過來再說“加特林”,很長一段時間被“馬克沁”壓的喘不過氣的原因就是在操縱和供彈方面不盡如人意,沒有成為主流裝備,被相當長一段時間被封存。
時間進入到了1950年代末隨著機械加工工藝和微電機技術的提高,“加特林機槍”又復活了,由於有電源驅動槍管可以勻速旋轉,這樣就不會出現卡殼現象,加長同時彈鏈(彈帶)的出現使得頻繁用彈匣供彈的問題也被解決了,“加特林”又出現在了戰場上,它首先使用小口徑火炮的方式被安裝在了飛機上,因為噴氣機的高度飛行使得單管航炮的600發/分鐘發射密度有些力不從心,而“加特林”通常為六管結構,射速達到了3000發/分鐘以上,火力密度提高之後按動一次發射按鈕就可以打出去250發以上的炮彈,將目標罩住,擊毀機率大大的提高!
而加特林機槍的大規模使用實在越南戰爭期間,當時美軍為了封鎖“胡志明小道”將C47運輸機改裝成了“空中炮艇機”,在機艙裡安裝了多挺6管7.62毫米“加特林”機槍,7.62毫米“加特林機槍”雖然沒有20毫米炮威力大,射程遠,但是在800米高度以上視下開火也可以打爛一般的卡車,至於說人只有捱上一發就會斃命!而6000發/分鐘的火力密度也大大消除了越南叢林的隱蔽性。
由於在“炮艇機”使用效果很好,美軍隨即在各型直升機上也安裝了M134型“加特林機槍”,在實施“空中蛙跳戰術”時先對地面上的可以目標進行一頓掃射,然後直升機編隊才開始進行機降…。
圖片裡隱約可以看到M134機槍的控制馬達轉動。
加特林機槍目前只在美軍當中大量服役,並不是說其他國家制造不出來,而是它的彈藥消耗量過大,幾乎相當於四五挺相同口徑的單管機槍,這對後勤保障的壓力非常的大,就連美軍這種具備大後勤運輸量的軍隊也把“加特林”列為二線裝備,除非是車輛和直升機安裝,一般連隊幾乎沒有裝備它的…美軍尚且如此,其他國家的軍隊更是很少裝備它。
總之,“馬克沁重機槍”是劃時代的武器,而加特林是自動武器的彈藥發射量發揮到了極致,從使用效果來說仍然是“馬克沁機槍”要比“加特林”實用!而加特林機槍是因為技術進步後才有了高射速,但它的過大彈藥消耗量卻是後勤的噩夢,同時機械的複雜也加長了該武器的維護保養時間,所以它並沒有像“馬克沁機槍”那樣的普及,只是在武器裝備平臺上使用的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