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在下蟑螂王
-
2 # 藍色記憶CC
當時的楚國無論是誰都是一個輸字。
首先王翦作為秦國上將軍,戰國四大名將之一,身經百戰。
再者當時滅國戰已經開啟了一段時間,韓趙燕魏四國都已經被滅,楚國的滅亡只是遲早的事情。
最後兩軍交戰拼的是國家的綜合國力,軍隊的戰力和將軍的指揮能力。在這些點上王翦和身後的秦國都完爆楚國。
-
3 # 芒種螳螂生
秦滅楚,楚是輸在軍事上麼?
王翦帶60萬軍,和項燕對峙,不進攻,成天組織士兵吃燒烤,練投石。楚軍進攻,就用弓弩伺候。楚軍國內覺得項燕帶兵不利,就要求撤軍,乾脆不再給項燕供應糧草,項燕被迫後撤,被王翦及時發現,秦軍追擊殲滅楚軍。
這種情況,項羽有辦法?難道項羽帶兵衝鋒,能突破秦軍弓弩?楚國當時的士族可不止項羽一家,他爺爺指揮不動,項羽一樣指揮不動。
-
4 # 南朝居士
沒必要神化項羽,也不要神話個人對歷史程序的影響,人只能順應歷史,不能改變歷史。
項羽確實很厲害,我從不否認這一點,
但是,這樣就能改變歷史的程序了嗎?
項羽剛出道時,是跟著他的家族,以叔父項梁為首,而項梁後來死了,項羽奪權成功以後,就是項羽領銜了,所以就弱化了項羽家族和項梁的影響,就像看唐朝歷史,很多人認為李淵是打醬油的一樣,
拋開這些再看項羽,他就跟孫權一樣,把家族生意做大了。
另一方面,秦朝的軍制決定了,郡縣地方基本沒有大規模的正規軍隊,一旦天下大亂,地方就是無主的,
無主的什麼意思?就是你帶著一幫人,殺了縣令,你就是諸侯了,或者你是縣令,宣佈造反,你也可以成為諸侯,可以帶著一縣的資源爭奪天下。
可以看看劉邦、項羽就是如此,女相士許負的父親許望是溫城縣令,也是擁兵自立,後投靠劉邦了。
秦朝是郡縣制,縣級近千,加上陳勝失敗後分出來的小弟,就是說,劉邦項羽這樣的草頭王,不說一千,也有八百了,項羽不過是這八百里的一個。
所以,秦末劉邦、項羽滅秦,並不是他們多麼厲害,有些時代的因素,不然,何必等秦始皇駕崩才造反?
而到了爭霸晚期,即使項羽擁兵數十萬,也被逼烏江自刎。
他臨死前,怕是也會感嘆!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回到問題,項羽厲害,有很多時代的因素在裡面,他在厲害,可能比項燕厲害,未必能比秦始皇統一天下時期的所有武將都厲害?
秦始皇未必比春秋戰國五百多年的帝王都厲害?怕是不見得吧!
所以,很多時候,人只能順應歷史,不能改變歷史,項羽回到項燕時代,也改變不了什麼。
就如同朱元璋、朱棣來到崇禎時代,也改變不了亡國的命運。
-
5 # 葉飄刀
情況變化不大
滅楚之戰,是秦始皇滅六國的時候,最困難的一戰,在這一戰之中秦國名將李信提出了需要二十萬大軍,而王翦提出的是需要傾國之力方可滅楚。而秦始皇首先採用了李信的作戰方案以二十萬軍隊攻楚,結果被擊敗,這也是戰國末期秦國最大的一場失敗。而後王翦率領秦國舉國之兵,一舉完成了滅楚的壯舉。
那麼如果此時楚國的領軍將領是項羽會如何呢?
如果王翦滅楚的時候,遭遇的是項羽的話,結果會如何,也許項羽會給秦國的軍隊造成更大的麻煩,但就整體的局勢並不會改變多少。
戰國末期四大名將,起翦頗牧,王翦便是其中之一,秦滅六國,幾乎就是王翦與其子王賁打出來的。而且在四大名將中,王翦恐怕是政治智慧最高的一個,是四大名將之中結局最好的一位。
而且就從滅楚之戰王翦表現來看,王翦絕對對得起名將之名,孫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王翦在滅楚之戰前,就充分的估計了秦軍與楚軍的戰鬥力,得出了非傾國之力無法滅楚的結論。最後也證明王翦的判斷是正確的,而李信的判斷就差得太遠了。
而這種兩國之間的戰力的判斷,自然也包括了雙方將領的能力,王翦對於自己的能力對於秦軍的戰鬥力有準確的估計,那麼如果換成了項羽會如何,王翦自然也會根據項羽的能力做出相應的判斷。
但總的來說,項羽無法扭轉大局,我們要清楚的是,項羽在佔盡優勢的情況下,慢慢的被劉邦所逆轉,而此時佔盡優勢的秦國,無論國力還是軍隊,秦國都在楚國之上,而王翦無疑又是一個謀定而後動的將領,項羽的機會並不多。
而且要知道這樣的滅國之戰,其實也並不僅僅是軍隊之間的較量,同時也是國力的綜合比較。長平之戰趙軍之所以最終潰敗,最主要的因素是趙國的國力拼不過秦國。
此時秦國的國力完全凌駕於楚國之上,而且如果項羽真正是這樣的一塊難啃的硬骨頭的話,秦國也未必會真的非要與項羽硬拼,秦國的目的是滅掉楚國,而不是說一定要王翦與項羽分一個勝負出來。
長平白起全殲趙軍,秦國的目的達到了,白起也不會為自己沒有和廉頗真正決出勝負而後悔。也就在不久之前,秦國滅趙國的時候,趙國國力雖然已經衰弱,但也有一塊難啃的骨頭,那就是四大名將之中的另一位,趙國名將李牧。
因為李牧的存在,秦國攻趙的計劃屢屢被挫敗,於是秦國採取的辦法不是調動全國軍隊一定要和李牧一決生死,而是使用反間計盤外招讓趙華人自己對李牧下手了。這個在秦國統一六國的過程中,屢見不鮮。
所以如果楚國的將領換成項羽,王翦也會充分估計雙方的戰鬥力之後再做出方案,這個充分估計就包括了項羽的能力,然後秦國的攻擊恐怕不僅僅是王翦的大軍,各種盤外招也會在同一時間使出。
最終的結果項羽也許會比項燕做得更好,也許會延緩一下楚國滅亡的時間,但改變不了大局。
-
6 # 黃金獅子旗1
王翦滅楚時是嬴政為秦王,項羽打敗的是胡亥為帝的秦,二者能一樣嗎?項羽再牛也最多多打一兩次戰術勝戰,王翦60萬一起壓過來項羽必敗。戰略上的優勢無法靠小的戰術勝利來扭轉。
-
7 # 多臻貴
項羽艱難擊敗囚徒組成的秦軍,與王翦指揮的鼎盛期秦軍交戰,毫無勝算!
西楚霸王項羽勇武,“鉅鹿之戰”用絕境激勵楚軍殺敵,再用地勢遏制秦軍全力壓陣,對戰的秦軍以驪山刑徒為主(部分北地援軍),章邯本是管理財物的“少府吏”臨危受命率軍征戰,憑藉秦法軍功取勝經驗有所欠缺,此時遭受權宦趙高猜忌有性命之危,秦軍糧草供應短缺士氣低落,二十餘萬秦軍放下武器向五萬楚軍投降。
王翦滅楚率領60萬秦軍精銳,首先,奪取楚國都城陳以南直到平輿,楚國本就劣勢項燕只能傾國之兵前來抵禦,其次,楚國項燕知曉自身劣勢,拼湊軍隊戰力低下且楚國府庫補給艱難,速戰對楚國有利王翦偏就拒戰不出;最後,秦軍經過休整適應楚國當地氣候環境,長期襲擾使楚國疲敝撤軍,王翦抓住戰機擊敗項燕精銳。
王翦滅楚時,戰國七雄相互制衡,但秦國接連滅韓魏,楚國北境已無鉗制,此謂天時;王翦佔據陳以南直到平輿優勢區域,便於防守也便於軍團展開對戰,此謂地利;項燕奪取楚國貴族私兵拼湊軍隊,使楚國貴族戰勝秦軍畏懼,再失人和;王翦戰術高明更有戰略佈局,懂得自汙消除秦始皇疑心,成年項羽正缺乏對戰略的全域性掌控。
項羽鉅鹿之戰雖勝,卻誅殺秦國降卒;佔領秦國都城咸陽,卻允許諸侯劫掠燒殺;分封諸侯導致動亂,間接使劉邦崛起;換成與王翦對戰,交戰失利王翦堅守,項羽用劣勢兵力強攻秦軍無異於以卵擊石,只要項羽軍隊挫敗或損傷過重,善於觀察戰局變化的王翦就會發起反擊,軍心散盡的項羽只會再現圍困垓下敗亡烏江。
綜述:王翦經驗豐富應變能力強,指揮秦國精銳能夠百戰百勝,項燕在政治軍事綜合處理並無過失,項羽因秦國內部傾軋僥倖迫降章邯,滅楚之戰換成項羽也改變不了國家的實力差距,秦國滅楚是時代的必然。 -
8 # A愛尚家房產薛曉強
秦滅六國除了秦自身國力以及人才濟濟外,最重要的是目標明確上下一心,而反觀六國偶有賢臣良將但都被內鬥所傷,各懷心思,秦滅六國天時地利人和.
項羽滅秦也一樣,各路起義軍同仇敵愾,而且猛將如雲,雖然秦兵不是當年的雄獅,朝廷上被趙高也搞得烏煙脹氣,只要不服趙高的都被弄死了,只靠章邯等苦苦支撐,不敗才怪.
項羽碰上王翦,如果還是那個楚國政權必敗,如果碰上秦統一六國那會的政權穩贏,王翦也是一樣(李牧就是例子)
-
9 # 須何
結果基本上都是一樣的,項羽會和他的爺爺一樣失敗。因為秦滅楚國,面對的是王翦這樣的名將,不可能讓你找到漏洞,拼的是綜合實力和可能出現的意外。
-
10 # 大白白野
這事情不好估計,如果非要有一個勝負結局,王翦率領的秦軍應該能擊敗項羽所率領的楚軍。
秦趙長平之戰以後,秦國消滅其它六國,實現統一隻是時間早晚問題了。秦國綜合實力超過楚國。楚國畢竟是大國,有一定抵抗力,以至秦國年輕將領李信率二十萬秦軍被項燕率楚軍擊敗。秦始皇又請老將王翦於公元前223年率六十萬大軍伐楚,殺死昌平君,項燕自殺,楚國滅亡。
項燕是項羽爺爺,世道輪迴,公元前207年項羽在鉅鹿之戰打敗了王翦的孫子王離。假如,當年王翦滅楚面對不是項燕而是成年項羽,最終也應該項羽。
秦滅六國統一符合廣大百姓利益,是歷史發展趨勢。
經過春秋戰國數百年兼併戰爭秦國強大起來已經有能力消滅楚國,楚國雖然也是大國,有一定實力,但是在秦國不斷打擊下已經不是秦國對手。
王翦是戰國四大名將,用兵妙計百出,老道持重,一生沒有敗仗。項羽是傑出軍事家。兩位頂級軍事家相遇,勝負在於軍隊素質和綜合國力,秦軍在這兩方面都勝過楚軍,秦軍善戰勇敢,都不戴頭盔上陣。項羽在鉅鹿之戰雖然打敗了秦軍,在彭城之戰大敗劉邦,但是在京索之間被秦人騎兵阻擋,垓下之戰最後也是灌嬰指揮秦人騎兵追殺項羽。
秦國位於關中西北地區,盛產馬匹、強弩硬弓,糧食足。經過商鞅變法,士兵勇於征戰。這些條件是楚軍不具備的,因此,項羽個人再勇猛,當年也難以戰勝王翦。
-
11 # 瀟湘夜雨行
估計是棋逢對手 將遇良才,不相伯仲,雖然王翦武力稍遜一籌,但是秦軍的戰鬥力足矣彌補他的不足,而且王翦在戰略佈局要略勝一籌。曾經項羽面對囚徒組成的大秦軍隊,才堪稍勝,何況全盛時期的大秦鐵軍,在戰國時代所向披靡,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
12 # 資料人
99%可能會身死族滅。
秦楚兩國之間國力差距大,非個人之力可以逆轉。項羽可能會輸的雄壯一點吧。
-
13 # 一壺濁酒醉江湖
如果是項羽敗的更快,秦楚之戰勝敗主要在朝廷。秦國自商鞅變法開始,就有統一天下志向。商鞅變法是以戰爭為導向的全國動員制度,變法完成以後,秦國實際變成一部戰爭的機器,所有政策都圍繞戰爭展開,將國家戰爭動員力量發展到最大。包括政治經濟制度,軍事制度,外交制度,前期以爭奪土地人口為主,壯大自己力量為主導,中期以殲滅各國有生力量為主導,後期滅國。在每一個時期都有相應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手段與之配合,有針對各種情況預案。秦國的國力基礎是郡縣制,楚國則是舊的分封制,就像漢朝的推恩令,國家力量被一層層攤薄,中央無法聚集力量。在楚國當時情況,需要的是一個有威信的宗族首領來把各個家族力量最大限度粘合起來。項燕當時是最合適的人選。項羽有性格缺陷,如果真的是戰無不勝,秦國很可能會停止進攻,用除掉李牧的手段除掉項羽。項羽很可能會死於宮鬥。
-
14 # 蘇少遊戲解說
項羽連那麼弱的劉邦都打不過,何來和就要成統一六國的強秦打呢,任何人都無法阻秦國對六國的統一。
王翦確實很厲害,但是是依靠秦國的這個大平臺,一出兵就是幾十萬,滅楚國非要六十萬,當時哪個國家還有六十萬的兵力與之對抗呢,項羽再強能對抗的了嗎?何況還是一個剛愎自用,自以為是的有勇無謀之輩,失敗是最終的結局。
-
15 # 昆沙櫻狼
項燕對王翦這場敗仗,其實和他孫子項羽垓下之戰有很大相似性。首先都是由於常年累月的對峙戰局轉換為撤退,被對手抓住機會一次丟掉戰場主動權,他們身為沙場宿將,不可能不對後撤的威脅視而不見,但幾十萬大軍的人心士氣一旦動搖,讓他們無力迴天。再說秦始皇和劉邦身邊的智囊團隊都是可以從整體戰略佈局,離間反間對手軍隊朝堂,合理發揮後勤國力上起到重要作用。
-
16 # 龍井茶葉虎跑水
項羽要說年齡,比王翦小,王翦曾為大秦統一建立了豐功偉績,他親率六十萬秦軍,滅楚完勝。你不瞭解有夲事的陝西人,就是面對項羽,項羽也未必有勝算。
回覆列表
可能會被陣斬甚至反推吧。
雖然國運來說秦強大,但是歷史上仍然不缺乏以少勝多,劉秀之於昆陽,張遼之於逍遙津,周瑜之於赤壁…項羽個人也是中國古軍法的兵形勢的第一學科帶頭人,打了鉅鹿、彭城兩個漂亮的以少勝多,而且還是大勝。
章邯和王翦實力差不多,前者是秦朝逆風局,後者是秦朝順風局,都有平推諸侯國的能力,但真要打起來可能以穩重防守反擊的章邯贏面比王翦贏面大。而章邯對線項羽的結果你是知道的,被直接打出尿。如果換成王翦對線項羽,可以推測是兵形勢的對攻局,高防禦的章邯都被項羽給秒了,何況換成對攻的王翦,王大人十有八九要被陣斬啊。
項羽平生就敗過那一次,怎麼敗的呢,天下兵馬圍攻無險可守的疲於奔命的項大人,並且施以攻心奇謀。也就是說,跟項羽對線要想贏他,千萬不能跟他對攻,首先兵力上要拉滿能做到壓倒性優勢形成合圍,然後技巧上要拉滿要瓦解項家軍士氣,最後地理優勢要拉滿要佔據主動權而且對方無險可守。所以王翦拿什麼跟項羽打?